導學案

導學案

指導學生學習的方案
導學案是經教師集體研究、個人備課、再集體研讨制定的,以新課程标準為指導、以素質教育要求為目标編寫的,用于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主動參與、合作探究、優化發展的學習方案。它以學生為本,以“三維目标”的達成為出發點和落腳點,配合教師科學的評價,是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創新、學會合作,自主發展的路線圖。導學案實施的高級目标是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奠定基礎,導學案實施的基礎目标是促進學生高效的掌握知識,為後續學習奠定文化基礎,在導學案的實施中要兩級目标并重。
    中文名:導學案 外文名: 簡稱: 創辦人: 辦學性質: 學校類别: 學校特色: 主管部門: 所屬企業: 現任領導: 專職院士數: 高職專業: 本科專業: 碩士點: 博士點: 博士後: 國家重點學科: 院系設置: 校訓: 校歌: 院訓: 院歌: 地址: 院校代碼: 主要獎項: 知名校友: 知名教師: 英文名:Learning Guide 制定者:教師集體及個人 指導标準:新課程标準 編寫要求:素質教育要素 落腳點:三維目标

指導思想

關注學習方式改善交互環境,切實落實構建生态課堂的教學理念,完善學習方式,拓展學習時空,構建立體交互環境、做到生生交互、書生交互、師生交互、組内交互、組際交互、生媒交互齊舉,倡導自主探究、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關注課堂教學效益堅持向“四十五分鐘要質量”的理念,優化教學過程,減少無效或低效教學活動,實行精細化教學,力求在減輕學生課業負擔的同時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使用方式

導學案的使用是導學案實施高級目标(學習能力的培養)和基礎目标(文化知識的掌握)的關鍵.它的實施可以分為三個環節:課前預習,課堂探究,課後拓展,課堂小結,課前預習。是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重要手段,在自學中發現,思考,生疑.再思考,獲知。課堂探究是培養學生合作能力的重要方式,也是達成學習目标的關鍵過程,學生在合作探究的過程中,體驗合作的樂趣,體驗獲知的快意,體驗方法和技能的重要。教師适時的精點,更能達成教師"導學"功能的落實。課後拓展是落實基礎目标(文化知識掌握)的重要保障。課堂小結是本課所講的重點的一個歸類,可以更深層次的了解本課。

備課模式

“導學案”備課的基本模式:“提前備課,集體研讨、輪流主備、優化學案、師生共用”。

整體備課

備知識體系,備課程标準,備教材,備學情。

集體備課

備課組長提前兩周召集全體組員就一周内所要講的内容進行說課,着重圍繞如何确定教學目标,選擇教學方法,設計教學流程,分析學生情況等方面内容。

輪流主備

在集體研讨的基礎上,備課組長将内容進行分工,主備教師提前一周拿出“導學案”初稿,并交給備課組長審查修改;備課組長将一周的“導學案”草稿交分管領導審定,制成正式文本。

課前備課

上課前一天将“導學案”發至學生,正式上課前收齊後适度批閱,任課教師對“導學案”再次進行閱讀理解和補充完善。

課後備課

師生共用“導學案”實施課堂教學,課後教師在“導學案”的有關欄目或空白處填寫“課後記”。

整理成冊

備課組長負責将“導學案”整理成冊(本組内保留電子稿),作為本備課組的教案,每學期交教導處一份,以備檢查和存檔。

遵循原則

導學案的編寫必須遵循以下5個基本原則:主體性原則、探究性原則、引導性原則、層次性原則和實用性原則,并且要以學生為本,以“三維目标”的達成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編寫導學案,不同的學科、不同的年級、不同的課型,應該有相應的格式。階段性、小範圍内統一了格式,還要注意學生的審美疲勞,不時變換出點花樣來,體現創新和精美。版面安排要注意實用、簡明、美觀。

上一篇:問答題

下一篇:長城贊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