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失敗

審計失敗

審計學術語
審計失敗是審計風險的極端情況,指執業人員沒有遵守審計準則和保持職業審慎而形成或提出了錯誤的審計意見,信息使用者據此而做出了錯誤的判斷或決策,并因此要求會計師事務所和簽字注冊會計師承擔相應責任。[1]
  • 中文名:審計失敗
  • 外文名:auditfailure
  • 别名:
  • 所屬領域:審計學
  • 産生原因:錯誤的審計意見

概述

随着中國審計事業的迅速發展,審計失敗的案件屢屢發生,給審計機構、企業和社會造成巨大的損失,審計失敗的問題也引起了審計理論與實踐研究界的高度關注。

産生原因

是否造成審計失敗的決定性因素是審計人員的執業行為。不論被審計單位的經營狀況及财務錯弊的嚴重程度如何,如果審計人員缺乏應有的職業關注、沒有相應的執業能力、沒有進行必要的實質性測試,最終出具了與事實不符的審計意見,就屬于審計失敗。但是,被審計單位的經營狀況及财務錯弊的嚴重程度對審計人員執業判斷、方法手段、能力要求等方面的影響不容忽視,它直接影響到審計人員正确執行審計準則的難度,從而間接地與審計失敗相關聯。下面将從審計主體和審計客體兩個角度出發闡述審計失敗的原因。

審計主體方面的原因

1、審計人員對被審計單位的經濟業務活動和會計信息處理過程缺乏充分了解

财務活動是經濟活動的貨币表現,财務活動中的舞弊行為無疑是為了掩飾經營活動的虛假性和違法性,被審計單位的财務數據一般講本身不存在問題,除非技術上的低級錯誤,但是其反映的内容是否真實?又是通過怎樣的程序出籠?因此,審計人員如果不熟悉被審計單位的業務活動和會計信息處理程序,僅限于有關的會計資料,是很難查清問題的。據有關部門調查,當被審計單位存在以下情況時出具虛假财務報告的可能性極大。

(1)被審單位存在嚴重舞弊行為或違法現象;

(2)被審單位存在決策失誤并由此帶來一定損失;

(3)被審單位業務量大,經濟業務複雜;

(4)被審單位會計核算程序複雜,有大量關聯方交易;

(5)被審單位存在财務危機等。由此可見,不充分了解被審單位的經濟業務活動和會計程序,就首先意味着審計不到位,審計證據搜集不充分,對虛假的财務報告也就無從查起。

2、審計人員的過失行為

過失是指審計人員在執行審計業務時,沒有完全遵循或完全沒有遵循獨立審計準則的要求執業,而出具不實審計報告的行為。它往往是審計人員未能保持審計工作應有的職業謹慎态度,未能嚴格遵循審計準則的要求,未能對被審計單位的内控制度、審計的重要性和審計風險進行有效的評估,未能恰當地運用審計程序獲取審計證據,未能嚴格執行工作底稿的三級複核制度等諸多方面因素造成。

這些應該做而未做的後果是審計報告嚴重失真。如:深圳中天勤會計師事務所的注冊會計師在對銀廣夏的應收帳款進行審計時,不僅詢證函的寄發與回收讓被審單位經手,而且對于取得的回函也未作必要的分析;對于無法執行函證程序的應收帳款,注冊會計師在運用替代程序時,未能取得海關報關單、運單、提單等外部證據,僅根據公司内部證據便确認公司的應收帳款;此外未能有效執行分析性測試程序,在銀廣夏2000年度主營業務收入大副增長的情況下生産用電的電費卻降低的情況沒有發現或報告。諸如此類的問題還有很多,問題都出在疏于對審計準則的執行,在專業勝任能力方面存在重大過失。

3、審計方法方面的缺陷

從審計方法來看,審計人員過度依賴于被審單位的内部控制制度測試及内部審計結果。内審和内控制度測試固然是審計的重要環節,但是内控制度的運行受到單位管理的局限,特别是當被審單位的内控制度較差,會計信息失真時,内部審計本身就意味着錯誤與失敗。另一方面,審計在采用傳統的統計抽樣方法下,具有一定的機械性和風險性,當取證采樣存在不同或不均衡,特别是當樣本情況複雜或遇到新的問題時,容易影響到審計結果的準确性,從而導緻審計失敗。

審計客體方面的原因

1、審計對象、範圍的拓展,緻使審計風險增大,審計失敗的概率增加

被審單位的經濟業務随市場經濟的不斷拓展,會計客體方法會日趨複雜,特别是受知識經濟及信息化網絡化的發展影響,大量的智力密集型企業,如"網上公司"、"模拟公司"等虛拟實體的興起,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被審實體的範圍,也增加了相應的審計内容,如人力資源審計、非财務報表信息審計、企業購并審計、跨國業務審計等新内容,都以不同程度拓展了審計内容,增加了審計難度。增加了審計失敗的可能性。

2、被審計單位會計報表表述不實,增大了審計風險,審計失敗的概率增加

會計報表表述不實主要有兩種:錯誤和舞弊。從我國證監會的處罰公告中可以看出,絕大部分審計失敗都存在上市公司蓄意财務舞弊。我國上市公司質量大多不高,為了達到上市的要求,以及上市後為了能夠配股、增發新股,财務舞弊成了達到目的的捷徑。

另外,政府過多的幹預行為,如證券市場準入審批制、調動政府資源進行"救市"等,使得虛假會計信息得以長期存在。國家會計學院誠信教育課題組作了一次問卷調查,從回答的問卷統計中,形成假帳的主要因素排位是:"政府領導要政績"為第一因素,占48%;"企業領導要政績"為第二因素,占36%;"會計人員要飯碗"為第三因素,占9.33%;"注冊會計師要鈔票"排在第四因素,占6.67%。從問卷調查可以看出形成假帳的主要因素并不在于會計人員和審計人員方面,而是在于政府和企業的領導官員。

影響

審計的經濟後果主要通過審計報告等載體體現出來,也就是說,審計報告的使用者會利用審計意見的不同表述考慮其決策行動,包括投資信貸等經濟決策和審計師的選擇等。審計失敗的發生,首先影響的是審計信息使用者的決策行為,并在總體上制約市場運行效率和社會資源的配置效果。當然,審計失敗也會殃及會計行業的生存和健康發展。

對事務所本身的影響

    聲譽。審計也是一種産品,也存在着市場競争,其存在的關鍵是審計産品的質量,而聲譽則是審計産品質量的重要标志之一。如果一旦審計失敗發生,有可能嚴重影響事務所的聲譽。這種受損的聲譽不僅對事務所的現實市場産生極大的負面影響,而且會使其散失潛在市場。業務。有遠大目标的會計師事務所都希望能獲得有較高利潤率的持續發展機會,這就需要将有限的資源在新老客戶之間進行分配,取得平衡,在維護與老客戶關系、努力滿足其需求的基礎上,也會注意将服務重點放在可識别的潛在客戶身上,努力使一般性的客戶發展為固定的客戶進而成為有力的支持者,最終成為公司和服務産品的擁護者,成為公司的業績支撐點。但是,審計失敗的産生将使客戶利益受損,其忠誠度呈“下階”趨勢,其良好的關系無法長久地維持。存在性。審計失敗的産生,可能導緻法律訴訟,對事務所的存在産生直接的威脅。

對社會的影響

    決策失誤。傳統經濟學曾假定所有市場的參與者都擁有完全的信息,然而事實上,由于審計失敗使審計信息質量不理想,市場參與者一般都處于不完全信息和不對稱信息的狀态之中,信息供給和擁有越不完全,不确定性的程度和風險就越大,決策失誤也就越多。控制失靈。用委托代理理論來分析,委托代理關系确立後,委托人為使自己的效用最大化,通過建立審計機制來控制代理人的行為,以防代理人采取“偷懶”等方式損害代理人的利益。由于審計失敗,使委托人不能借助于信息全面地觀察企業的狀況,并使代理人有條件和可能利用私有信息采取某些損害委托人的行動。

由于審計失敗,使委托人無法借助于财務指标來衡量和評價代理人工作的主觀努力程度,代理人有可能“偷懶”或“規避責任”;由于審計失敗,處于企業外部的委托人,常常不能有效地鑒定信息的供給質量,使代理人可能會利用虛假的信息“欺騙”委托人,損害委托人的利益;等等。這種控制失靈的現象同樣存在于企業内部各層級之間的關系中。

    評價失公。公平、公正、公允是業績評價的基本要求,而業績評價的公正性又取決于所依據的信息數量和質量。由于審計失敗,各種業績指标就會失去與經營者履行經管責任之間的相關性,從而使評價失公。市場失效。導緻市場效率差别的原因之一,是證券市場價格反映信息的充分程度,而這又與企業信息和外部信息的供給數量和質量有關。可以說,在不考慮宏觀環境信息的情況下,企業内部信息(審計後)披露越充分,信息公開的程度越大,少數人獲取“内幕信息”或私有信息進行交易的機會就越小,證券市場效率也就越高,反之,則越低。

總之,由于審計失敗,在很大程度上導緻社會經濟利益分配失公和失效,導緻社會經濟秩序的紊亂和無序,最終損害了市場經濟的有序性。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