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德爐

宣德爐

明代銅爐
宣德爐,是明代宣德年間設計制造的銅香爐,簡稱“宣爐”。它是中國曆史上第一次運用黃銅鑄成的銅器。為制作精品的銅爐,在宣德皇帝的親自督促下,整個制作過程,包括煉銅、造型必須自《宣和博古圖》《考古圖》等典籍及内府密藏的數百件宋元名窯中,精選出符合适用對象、款制大雅的形制,将之繪成圖樣,呈給皇上親覽,并說明圖款的來源和典故的出處,經過篩選确定後,再鑄成實物樣品讓宣宗過目,滿意後方準開鑄。宣德爐最妙在色,其色内融,從黯淡中發奇光。史料記載有四十多種色澤,為世人鐘愛,其色的名稱很多。
    中文名:宣德爐 外文名: 館藏地點: 所屬年代: 類别: 英文名:Jintong furnace 别名:宣爐 所處年代:明代 參與制造:朱瞻基 形制:敞口、方唇或圓唇、扁鼓腹

成色特質

宣德爐是中國曆史上第一次運用黃銅鑄成的銅器。

為制作精品的銅爐,明朝宣德皇帝曾親自督促,這在曆史上實屬少見。宣德爐以色澤為亮點,其色内融。此件宣德爐以黃銅制成,底書“大明宣德年制”楷書款,帶底座。其爐身形制規整,敦厚之中不失靈巧精緻,作為書房陳設頗為雅緻。焚香其内,數百年曆史的厚重感随香外溢。它通體光素,盡顯銅爐精純美質,銅質精良,入手沉甸。此“宣德爐”來源于紐約佳士得2012年9月紐約洛克菲勒中心拍賣會,流失海外多年,如今漂洋過海重歸祖國懷抱,且品相完好,相當珍貴。

大明宣德爐的基本形制是敞口、方唇或圓唇,頸矮而細,扁鼓腹,三鈍錐形實足或分裆空足,口沿上置橋形耳或了形耳或獸形耳,銘文年款多于爐外底,與宣德瓷器款近似。

除銅之外,還有金、銀等33種貴重材料加入,所以爐質特别細膩,呈暗紫色或黑褐色。其次,煉次繁。一般爐料隻經過4煉,而宣德爐卻要經過12煉,因此爐質更加純細,如嬰兒肌膚。再次,閃金光。優質宣德爐進行鎏金或嵌金,看上去金光閃閃。

宣德爐最妙在色,其色内融,從黯淡中發奇光。史料記載有四十多種色澤,為世人鐘愛,其色的名稱很多。例如,紫帶青黑似茄皮的,叫茄皮色;黑黃象藏經紙的,叫藏經色;黑白帶紅淡黃色的,叫褐色;如舊玉之土沁色的,叫土古色;白黃帶紅似棠梨之色的,叫棠梨色,還有黃紅色的地、套上五彩斑點的,叫仿宋燒斑色;比珠砂還鮮紅的斑,叫朱紅斑;輕及豬肝色、棗紅色、琥珀色、茶葉末、蟹殼青等等……明朝萬曆年間大鑒賞家、收藏家、畫家項元汴(子京)說:“宣爐之妙,在寶色内涵珠光,外現澹澹穆穆。”

宣德爐放在火上燒久了,色彩燦爛多變,如果長時間放在火上即使扔在污泥中,拭去泥污,也與從前—樣。

鑄造曆史

明代宣德皇帝在位時,為滿足玩賞香爐的嗜好,特下令從暹邏國進口一批紅銅,責成宮廷禦匠呂震和工部侍郎吳邦佐,參照皇府内藏的柴窯、汝窯、官窯、哥窯、鈞窯、定窯名瓷器的款式,及《宣和博古圖錄》《考古圖》等史籍,設計和監制香爐。

為保證香爐的質量,呂震戰戰兢兢地禀告皇上,欲制造出好香爐,銅還得精煉六遍。煉一遍,少一些,六遍下來,原料隻會剩下一半。宣德皇帝财大氣粗,精品意識超強,他當即下旨精煉的次數不僅不減,還要翻番(煉十二次),并加入金銀等貴金屬。于是工藝師挑選了金、銀等幾十種貴重金屬,與紅銅一起經過十多次的精心鑄煉。經過巨大的努力,宣德三年,極品銅香爐終于制作成功。

這批紅銅共鑄造出3000座香爐,以後再也沒有出品,宣德帝見到這批自己親自過問的香爐,每隻均大氣異常,寶光四射,很有成就感。這些香爐,把其絕大部分陳設在宮廷的各個地方,也有一小部分賞賜和分發給了皇親國戚,功名顯赫的近臣和各個有規模香火旺盛的廟宇。 這些宣德爐普通百姓隻知其名未見其形。經過數百年的風風雨雨,真正宣德三年鑄造的銅香爐極為罕見。

曆史價值

大明宣德爐是明代工藝品中的珍品,宣德爐的鑄造成功,開了後世銅爐的先河,在很長一段曆史中,宣德爐成為銅香爐的通稱。

為了牟取暴利,從明代宣德年間到民國時期,古玩商仿制宣德爐活動從未間斷。就在宣德爐停止制造後,部分主管“司鑄之事”的官員,召集原來鑄爐工匠,依照宣德爐的圖紙和工藝程序進行仿造。這些經過精心鑄造的仿品可與真品媲美,專家權威也無法辨别,至今國内各大博物館内收藏的許許多多宣德爐,沒有一件能被衆多鑒定家公認為是真正的宣德爐。鑒别真假宣德爐已成為中國考古學中的“懸案”之一。

上述原因,使刻有宣德款識的銅香爐,在國際藝術品市場上價格極低廉,遠遠比不上其它造型的中國古代青銅器價格。

曆史考證

宣德爐宣德三年的銅器沒有标準器,回顧一下曆史文獻,宣德三年曾批量鑄爐這一說并沒有被可靠的曆史文獻所記載。宣德三年的銅爐,有兩種傳說:一是官内佛殿失火,金銀銅像都被熔成液體,于是皇帝命令将其鑄成銅爐;二是宣德皇帝收到進貢銅39000斤,于是責成呂震和吳邦佐,參照宋代瓷器款式及《考古圖》和《博古圖錄》,鑄造出3000件(一說為5000件)香爐。

說法一普遍被認為是明末文人杜撰,說法二卻被大多數人所接受。然而說法二的最初出典為何處是《宣德彜器圖譜》。盡管此書帶有1428年的序,它的真實性卻有待商議。早在1936年,Paul Pelliot便詳細論證了《宣德彜器圖譜》是後世的僞作。根據Pelliot的考證,最早提及此書的是清乾隆時期的杭世駿,他在1776年發表的一系列短文中提到了《宣德彜器譜》一書。同時期,《四庫全書》的編委也見到了和杭世駿所述書名略不同的《宣德鼎彜譜》的文稿。該書分為八章,帶有1428年的序。到了19世紀該書被擴充到20章。在1928年,該書最終定名為《宣德彜器圖譜》,應也就是我們現在所看到的版本。盡管該書聲稱宣器器形仿自宋代的《考古圖》和《博古圖錄》,然而從傳世的實物看,很少器物類似《考古圖》和《博古圖錄》所載。

而且,明史中從未提及宣德三年鑄爐這一說。種種迹象表明,《宣德彜器圖譜》可能是晚明的僞作。但同樣不能肯定宣德三年曾批量鑄爐。

文化背景

焚香習俗在我國有着悠久的曆史,通常人們為了禮儀将衣服薰香,更多的是古代文人雅士喜歡在讀書、寫字的書房内,焚上一柱香,營造“紅袖添香夜讀書”的意境。因此,早在漢代以前就出現陶、瓷、銅、鐵、瓦為材料制成的香爐。元末明初随着銅器鑄造業的迅速發展,原先其它材料的香爐,逐漸被銅香爐所取代,明代宣德年間是銅香爐制作的巅峰階段。

品鑒辨識

精粗爐區别

古人在宣德爐上力求完美,今人玩爐可不辨年代,但卻不可不辨精粗。筆者以為,精度和質量是宣德爐的生命,無論是在辨僞方面還是收藏方面,精度應是主要的着眼點。宣爐的精度主要體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看造型:精爐的造型規整,從哪角度看對稱性都很好,口沿很平,耳和都很規矩。粗爐劣爐則歪歪扭扭,怎麼都不舒服。

二看銅質:精爐的銅質非常純淨,澤好,爐表有嬰兒肌膚般幼滑的感覺。爐的銅質不精,看上去悶雜,光澤暗淡。

三看爐款:精爐的款韻味足工藝佳,書法規整,字口幹淨利落,地章平整。爐的款書法拙劣,筆劃和地章中沙眼較重。

四看打磨:精爐的打磨非常細緻,佳者能夠磨去失蠟鑄造所形成的微小沙眼,以緻表面極其平滑。粗爐的打磨粗糙,有的甚至沒有經過細磨,爐體尚存挫痕。

同樣類型的爐子,上等精爐和粗劣爐的差距不亞于上品官窯瓷器和粗制民窯瓷的差距。如果說造型和款式(比如私款及書體的種類)能夠使我們橫向地區分爐的類别,那麼,精度便能使我們縱向地拉開爐和爐之間的距離。兩者結合起來,玩爐便有多姿多彩的樂趣。

以上是看精粗的一般特征。精度和質量在不同時期還有不同側重點。明爐重韻味,不管是整體或者細部的設計,都耐人尋味。明末清初的爐有拙樸的厚重感。雍正時期的爐線條柔和,而乾隆時的精爐工藝水平達到曆史最高點。

判斷标準

通常在判斷宣爐的好壞時主要從三方面入手:

1、最主要是看包漿、色澤。舊說有五色,分别為佛經紙,栗殼,茄皮,棠梨,褐色,其中以佛經紙色為第一。上海朵雲軒95年拍品中有一銅爐(高19.2厘米),其色澤就能達到佛經紙色。此外,一些使用了特種工藝制造的灑金、錯金銅爐,其價值要比一般的銅爐高數倍。

2、其次是看造型、鑄工、大小以及重量。造型以古雅渾厚為上,有耳足的比無耳足的要好,鑄工越精越好。以大小而言,徑8-12厘米的爐最常見,屬于小号;徑15厘米左右的爐是中号,數量比小号少,但價值比小号高;而徑大于20厘米的爐是大号,工藝精者稀見,價值也很高。在同樣尺寸的情況下,爐越重價值也越高。如友所藏的明末清初的宣爐,徑隻有15.8厘米,而重量可達7斤,是該尺寸銅爐中的超重量級選手,價值要比普通的重3斤的高數倍。

3、最後看款的質量。款鑄得越精越奇就越能幫助斷代,而銅爐的價值也越高。宣德爐在明、清以及民國均有鑄造,但如何判定年代的早晚呢?從整體造型上來說,明代銅爐的整體風格是雅緻、渾厚。

發展到明末清初和清早期,銅爐依然渾厚,但不及早先的雅緻。時至18世紀,風格開始趨向纖弱,在造型和裝飾上力求變化,有的也雅緻,但總體上渾厚不足。下兩圖是筆者藏品,原倫敦佳士得拍品,31.8厘米高,乾隆款和乾隆時期,紋飾較繁複,珊瑚鑲嵌完整無缺漏。

爐的色質

宣德銅爐經6煉到12煉之後,基本接近純銅,所以顔色為紫紅色的,雖然添加了金銀等材料,但數量較少,對制成品的色質改變不大。所以宣德以後的仿品在鑄爐中不把金溶入銅料中的原因,而把金材料用灑金﹑鎏金﹑錯金﹑割金等工藝裝飾在爐表面,達到美觀的效果。

宣德爐的表面經過長時間的氧化,形成栗紅色的氧化層,這就是判别真假宣德爐的基本色調。宣德爐原料在冶煉過程中,合金成份的不同,也會造成宣德爐材料顔色有些差異,也導緻這些銅合金表面的氧化層顔色的差異。但萬變不離其中,真宣德爐的表面顔色與栗紅色不離左右。

因此,要從表面顔色上判别真假宣德爐已經很清楚了。如銅爐表面氧化層顔色顯黑色或黑色帶綠,那是銅材料中含鉛太高,不屬純銅;如銅爐表面生成綠鏽,那是含錫太高,已接近青銅合金;如銅爐表面一擦就黃爛爛的,氧化層不緻密,那是含鋅太高,是黃銅合金。從表面質地上看,如被氧化的粗糙﹑不平,或者能見到砂眼等,那是黃銅合金鑄造或是粗銅鑄造。從重量上看,爐直徑12厘米的,重量大約在1千克以上,爐直徑15厘米的,重量大約在1.7千克以上,爐直徑18厘米的,重量大約在3千克以上,在考慮爐壁厚度相同情況下,近似半圓球環的體積。

辨識真僞

由于宣德爐價值不菲,市場上僞品很多,怎樣來分辨這些僞品便是讓收藏者們比較頭疼的一個問題。

辨别宣德爐的真僞主要看三個方面:

1、看包漿。真品包漿溫潤,寶氣内蘊,長時間不變。僞品包漿枯槁,有的象油漆,越放久越難看。

2、看鑄工。真品鑄工質量平均,精品鑄工相當精。僞品鑄工不平均,有地方好有地方差,或者鑄工粗糙。

3、看磨損。真品有自然均勻的磨損,特别是在足底。僞品無磨損或人為打磨。

4、看款識。真品款識有一、二、四、六字等款,為“宣”、“宣德”、“宣德年制”或“大明宣德年制”楷書款,不僅結構嚴謹,字體更是規整。仿早宣德爐多為“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款,且随意書寫,字體較真品多不規整。

仿品鑒别

1、當代仿。宣德三年宮廷封爐不鑄之後,當時的監造者将原來的工匠再集中起來,另行鑄造。由于原料不足,風磨銅已經用完而不複出,鑄工隻能以黃雜銅代之,雖做工與以前一般極盡精緻。形态更為多變,但銅質終于不及。同時底款有了變化。字數增多,為“大明宣德五年監工部官吳邦佐造”和“工部員外臣李澄德監造”等,楷款、篆款均有。

2、明代中期仿。明代中期的正德年間,朝野亦需用銅香爐,因宣德爐已經深入人心,遂沿用宣德爐的造型和款式或稍加變化。此時爐的特色是銅色泛黃,器身鑄有伊斯蘭文。明代中期伊斯蘭文化大量傳入中國,緻使正德皇帝亦信奉起伊斯蘭教,所以當時制作的工藝品如銅器、瓷器、景泰藍及許多的物品之上多有伊斯蘭文(回文)的出現,至明末鑄造的宣德爐上亦沿此風,并且楷書、篆書并用。

3、明末和清初仿造。該時的工藝美術器有了長足的進步和發展,所以宣德爐仿品制作亦美,并沿用明代的失蠟鑄造法,但在造型上與明代相比,惟顯靈巧而已。其胎亦厚重,色有暗紅、橙黃等。款式上除了仿大明宣德款之外,還有署“袖雲居”、“水雲居”、“風月侶”等的篆書方款。

4、清晚期至民國時期仿。其銅質粗,砂眼多,爐壁薄,分量輕,有的以翻砂法澆鑄,工藝更加粗糙。在北京前門大街一帶就有專門僞造宣德爐的店鋪,打磨廠東大市炭兒胡同有專鑄宣德爐的作坊,作成後做舊、塗色、上蠟,以此牟利,往往借道上海向外推銷,亦有銷至蒙古地區,但做工粗糙,爐胎薄,銅質差,多砂孔。

5、現代仿。有三種情況,一是采用江南一帶以黃雜銅翻砂鑄成,粗劣至極,爐身不加紋飾,雙耳上翹如橋形,體輕薄而多砂眼。二是采用現代的失蠟法澆鑄技術,此類仿品可以說在造型、重量上與真品相伯仲,但細看銅的質地、皮殼、包漿、打磨的光潔度等,兩者差異就大了。現代仿品用的是電解銅,色紫紅,手撫之而無細糯之感,唯苯而已,且仍生澀淺薄,在打磨方面現代大多借助抛光機械,由于轉速太快,光澤過分的激烈,“火氣”亦大。

成交記錄

139萬成交,銅象耳宣德爐

款識:“宣德五年吳邦佐造”楷書款

此件香爐樣式來源于明宣德爐,以金銅制成,爐身形制規整。直口,兩側置雙象耳,象首粗眉杏目,長鼻直豎,表情自然細膩,循“太平有象”之吉意裝飾,包漿沉穩,色澤典雅,敦厚之中不失靈巧精緻,是為書房陳設雅器。焚香其内,曆史的厚重之感随香外溢,仿若置身其中,随香而止,怅然若失。底書“宣德五年吳邦佐造”楷書款。帶底座。

上一篇:HTC T328w

下一篇:十月革命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