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興紫砂壺

宜興紫砂壺

中國手工制造陶土工藝品
紫砂壺,中國漢族特有的手工制造陶土工藝品,現也有機器大批量制造的。[1]制作原料為紫砂泥,原産地在江蘇宜興,又名宜興紫砂壺。紫砂壺在拍賣市場行情看漲,是具有收藏價值的“古董”,名家大師的作品往往一壺難求,正所謂“人間珠寶何足取,宜興紫砂最要得”。從明武宗正德年間以來紫砂開始制成壺,名家輩出,500年間不斷有精品傳世。據說紫砂壺的創始人是中國明朝的供春。古來名壺,從明正德嘉靖年間供春的樹瘿壺、六瓣圓囊壺,到季漢生創意設計、曹安祥制作的同時能泡兩種茶水的紫砂鴛鴦茶器——中華龍壺,每一把壺都獨具匠心,在壺的欣賞性上下功夫。因為有了藝術性和實用性的完美結合,紫砂壺才這樣珍貴,令人回味無窮。更加上紫砂壺泡茶的好處、和茶禅一味的文化,這就又增加了紫砂高貴不俗的雅韻。
    中文名:宜興紫砂壺 外文名: 館藏地點: 所屬年代: 類别: 産 地:江蘇宜興 制作原料:紫砂泥料 創始時期:明代 創始人:供春 最高拍賣價:1782.5萬元 推薦平台:唯星紫砂商城

基本概述

曆史

【紫砂印象】宜興紫砂壺,始于明代正德年間。宜興紫砂壺是藝術品,它形制優美,顔色古雅。另一方面,它又是實用品,明清兩代,伴随着瓷器的興盛,宜興紫砂器藝術也突飛猛進地發展起來。邵友蘭,清道光年間人,是當時的制壺名家之一。也是當代紫砂大師顧景舟先生祖母的前輩人。邵友蘭善做仿古器型,尤以“配泥精緻,質堅如玉為一絕”。所用印章有橢圓式帶邊紋的“陽羨邵友蘭制”,還有帶邊的方章“友蘭秘制”,小印楷書“友蘭”二字,銘刻一般署名“二泉”所作。由于紫砂藝人的印章材料堅固,一般可以沿用若幹年,甚至終生都在使用,因此印章款的鑒别是判斷紫砂壺作者的一個直接依據。

1950年至1960年的宜興紫砂壺,是具有明顯時代特征的品種,這個時期的紫砂工藝,可以說是紫砂制造工藝能夠流傳至今、發揚光大的一個重要原因。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初期,曆經戰亂的宜興紫砂從業者僅存五十多人,而制壺的老藝人更隻剩下二十多人。在人民政府的扶持下,老藝人組織起了合作社,恢複了紫砂壺的生産。這個時期出現了朱可心、王寅春、蔣蓉、顧景舟、吳雲根、裴石民等一批壺藝大師,這些大師的作品,精品叠出,砂質優良,工藝規範,受到了壺具收藏愛好者的追捧與青睐。

特點

由于宜興紫砂壺特殊的材質,使其具備了以下幾個特點:

泡茶不失原味,色香味皆蘊,能使茶葉越發的醇郁芳沁。

紫砂器使用的時間越長,器身就越光亮,這是因為茶水本身在沖泡過程中也可以養壺。

紫砂器的冷熱急變性好,即可以放到火上燒,也可以在微波爐中使用而不會爆裂。

傳熱慢,而且保溫,若使用提攜無燙手之感。

坯體能吸收茶的香氣,用常沏過茶的紫砂壺偶爾不放茶葉,其水也有茶香味。

紫砂壺的泥色與經常沖泡的茶葉有關,泡紅茶時茶壺會由紅棕色變成紅褐色,經常泡綠茶時,砂壺會由紅棕色變成棕褐色。壺色富于變化頗耐人尋味。

宜興紫砂有很好的可塑性,入窯燒造不易變形,所以成型時可以随心所欲地做成各種器形,使紫砂器的花貨、筋紋的造型能自成體系

獨特的透氣性能。所制的花盆透氣不透水,栽培花木極易成活,不容易爛根。另外其透氣性能好,使用其泡茶不易變味,而且隔夜茶也不會馊。

起源考證

宜興紫砂壺起源于何時,這在學術界和紫砂器愛好者之中都進行過仔細的研究和考證。現歸納為兩種說法:

宜興紫砂壺始于宋朝。其根據1976年宜興鼎屬鎮地區的羊角山發掘出一條宋代龍窯窯址,出土了許多紫砂陶殘器。另外又有文獻記載,最早見于北宋文學家歐陽修有“喜共瓯吟且酌,羨君潇灑有餘清”的詩句,梅堯臣也有詩加以贊揚:“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華”。從考古發掘的實物和文獻記載互相印證,具有斷代的參考價值。

宜興紫砂壺起于明代。此說的根據參考了明周高起《陽羨茗壺錄》創始篇記載。金沙寺有一僧人習慣用陶缸,所以選用細土加以洗練捏坯為壺,并放在陶穴燒之,遂得以傳世。《正始篇》記載供春為吳氏家僮,而此時吳氏正讀書于金沙寺,供春聰明過人,向寺人、僧人學習制作紫砂的技術,并在實踐中逐漸改變了前人單純用手捏制的方法,改為木闆旋泥并配合着竹刀使用。

供春充分利用泥陶的本色,燒造的壺造型新穎、雅緻、質地較薄而且又堅硬。供春在當時就名聲顯赫,有“供春之壺勝于金石”的說法。是這位民間紫砂藝人最早地把紫砂器推進到一個新境界。鑒于他的名望,其作品也被後世所仿造。自此供春壺成為紫砂壺的一個象征,供春也是中國工藝史上最傑出的代表。目前,對于宜興紫砂壺的起源,多以此種說話為主。

紫砂茗壺

樹瘿壺

樹瘿就是樹瘤。這種壺的造型模仿樹瘿,壺面凹凸不平,有樹皮模樣刻紋。整把壺呈暗栗色,是明代制壺大家供春創制的一種壺式。

據紫砂壺史記載,供春在明代正德年間隻是一名書僮,後向江蘇宜興金沙寺一名和尚學習制壺技術。供春壺價值極高,有“供春之壺,勝于金玉”的贊語。樹瘿壺是供春最出名紫砂壺造型,傳世極少。現藏中國曆史博物館的樹瘿壺,部分專家認為是供春手制,是現在能看到最早的紫砂茶壺實物。不過唐先生收藏的這把樹瘿壺為民國仿品。

中華龍壺

“中華龍壺”是當代著名民間發明家季漢生創意設計,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曹安祥制作的一款同時能泡兩種茶水的紫砂鴛鴦茶器,造型構思巧妙,線條舒展,靈動生氣、氣勢磅礴,象征“一國兩制”含義,是明代至今壺藝史上的一大藝術傑作。“中華龍壺”的問世不僅刷新了世界茶文化曆史,更對促進祖國和平統一、推動世界和平發展具有重大的曆史意義,被全球華僑華人推動中國和平統一系列活動組委會、歐洲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指定為饋贈國家或地區領導人的專用禮品。

該作品是從十多位大師出樣最終審定為饋贈國家領導人的唯一作品,并有王光英題字“心系中華”,連戰題“宏揚國粹”,陳大章題“中華龍壺,藝術瑰寶”,鮑志強題“紫砂龍壺,藝術傑作”。此款國寶級茶壺已被贈予多位國家元首和地區領導人,更被稱為“現代國寶”。

冰心道人壺

這是一把清末民初年間的紫砂壺。壺體顔色似瓷器中的茶葉末釉,壺身正面是一個凹進去的龛,内坐一人,龛外壁裝飾有桃樹、桃花、桃葉。壺身另外三側為雕刻的雲紋。壺底款為“冰心道人”。“冰心道人”為清末民初年間紫砂大師程壽珍(1858-1939年)的号。程壽珍制作的紫沙壺曾在1915年和1932年,分别獲得巴拿馬國際賽會和芝加哥博覽會的頭等獎和優秀獎。

二泉銘壺

清末紫砂名家邵二泉(約1803-1860年),擅長镌壺銘。這把壺型質古樸,壺為土黃色,周身竹造型,而一蝙蝠翩然而至,應和古人“祝福”意願。壺腹一側,陰刻行書:“天朗氣清,惠風和暢”,這句詩源于王羲之《蘭亭集序》,署名“二泉”。壺底有“唐冰”款,可能是制壺人,但其人已無法考證。

發展過程

明清兩代,伴随着瓷器的興盛,宜興紫砂壺藝術也突飛猛進地發展起來,從萬曆到明末是紫砂壺發展的高峰,前後出現“壺家三大”、“四名家”。“壺家三大”指的是時大彬和他的兩位高足李仲芳、徐友泉。時大彬最初仿供春,喜歡做大壺,後來他在遊婁東時期與名士陳繼儒交往甚密,他們共同研究品茗之道。根據文人士大夫階層雅緻的品味把砂壺縮小,把茗壺精确化形成自己的風格。另外他對調制砂泥也有獨到之處,能夠吸收在紫砂泥中帶有顆粒的效果。

他制作的大壺古樸雄渾,傳世作品有菱花八角壺、提梁大壺、朱砂六方壺、僧帽壺等等。他制作的小壺也令人叫絕,因此當時就有“千奇萬狀信手出”“宮中豔說大彬壺”的美譽詩句。李仲芳制壺風格趨于文巧,而徐友泉善制漢方、提梁卣等。他晚年自歎說:“吾之精,終不及時之粗也”。至此可見時大彬在當時紫砂界的影響不可動搖,他為紫砂發展史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三大”之後的“四名家”有董翰、趙梁、元暢、時朋。董翰以文巧著稱,其餘三人則以古拙見長。另外還有一位著名紫砂藝人李養心,是萬曆時人,他擅長制作小壺,樸素帶豔,世稱“名玩”。李養心的最大貢獻是開創了“壺乃另作瓦缶囊閉入陶穴”的匣缽裝燒法。此時還有明代的歐陽正春、邵氏兄弟、蔣時英等人,他們借用曆代陶器,青銅器和玉器的造型,紋飾制作了不少超越古人的作品,他們的作品也被後世廣為流傳。另外被譽為“桃聖”的項聖思也非常著名,他制作的大小桃杯,制作的精細入微,其作品也屬于近年來收藏家們尋覓的珍品。

到了清代,紫砂藝術進入了鼎盛時期。砂藝高手輩出,紫砂壺也不斷推陳出新。清初康熙開始,紫砂壺引起了宮廷的高度重視,開始由宜興制作紫砂壺胎,進呈後由宮廷造辦處藝匠們畫上琺琅彩燒制或制成的珍貴的雕漆名壺。雍正也曾下旨意讓景德鎮按照宜興壺的式樣燒制瓷器。乾隆七年宮廷開始直接向宜興訂制紫砂茶具,至此紫砂壺成為珍貴的禦前用品。

這一時期紫砂大家有陳鳴遠、邵玉享等名家,陳鳴遠是繼時大彬以後最為著名的陶藝大家,據《陽羨名陶錄》記載“鳴遠一技之能世問特出”。著名現代宜興紫砂陶藝家顧景舟先生評價說:“我從事砂藝六十年,明末清初最傑出的砂藝家首推陳鳴遠。”可見其影響力之大。他的作品銘刻書法講究古雅、流利。其傳世作品也僅有難得的幾件。

另外此時期的名家還有虔榮、王南林、邵元祥、邵旭茂、陳觀候等。由于他們的傳世作品極少,後人對他們也就不十分的了解。乾隆晚期到嘉、道年間,宜興紫砂又步入了一個新的階段,此時最著名的是陳鴻壽,字子恭,号曼生,藝名昭顯,此人精書法、繪畫、篆刻,與彭年制壺創造了著名的曼生十八式。他所制壺形多為幾何體,質樸簡練、大方,開創了紫砂壺的一代新風。曼生壺銘極具文字意趣,至此中國傳統文化“詩書畫”三位一體的風格至陳曼生時期才完美地與紫砂融為一體,使宜興紫砂文化内涵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到了鹹豐、光緒末期,紫砂藝術沒有什麼發展,此時的名匠有黃玉麟、邵大享。黃玉麟的作品有明代純樸清雅之風格。擅制掇球。而邵大享則以渾樸取勝,他創造了魚化龍壺,而此壺的特點是龍頭在傾壺倒茶時自動伸縮,堪稱鬼斧神工。在稍後的20世紀初葉,由于中國資産階級蓬勃興起,商業的逐漸發展,宜興紫砂自營的小作坊如雨後春筍般迅速發展起來,誕生了一些制壺名家,其中又以馮桂珍、汪寶根、蔣燕亭、俞國良、吳雲根、裴石民、顧景舟、王寅春、程壽珍、朱可心等人最為著名。

拍賣市場

在2002年香港佳士得拍賣會上,一件清乾隆剔紅饕餮夔龍紋紫砂壺以147.7萬港币成交。在舉行的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首場拍賣會上,呂堯臣的小石冷泉套壺拍賣成交價為60萬元人民币。唐先生樂觀估計,在兩年後,紫砂壺的價格将翻番。

明清時期的紫砂壺價格一般上萬元,明代名家名作可達10-15萬元,清代名作也要5-10萬元。國内最貴的紫砂壺是清朝制壺大家邵大亨的作品“龍頭一捆竹”,市價達40萬美元。由于明清紫砂大師供春、時大彬、陳鳴遠、陳曼生、楊彭年、楊鳳年的作品十分難得,因此給現當代紫砂大師如顧景舟、朱可心、蔣蓉等的作品留下了升值空間。

如已于1996年去世的現代名家顧景舟的茶壺,在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其價格才380元一把,而它的價位已在數十萬了。此外,蔣蓉等的作品價位一般也在10-20萬。

實際上“龍頭一捆竹”是用兩根毛竹扭在一起彎成的手柄,毛竹的枝葉伸向了壺側面的中下部,壺面一側用柿蒂和一枝什麼花帖在壺面柿蒂邊上,壺底是用-個四方圖章刻的“宜興紫砂”四個楷書字體的圖章,圖章分内外層内層是“宜興紫砂”四個楷書字體,外層四周是花紋圖案,從圖章可看出“龍頭一捆竹”是官窯而不是紫砂藝人的民窯。

最貴的壺

1782.5萬元!這是紫砂壺拍賣的最新世界紀錄,就在剛剛結束的北京保利2011秋季拍賣會上,由顧景舟提璧組壺(共計十一件)創造。

顧景舟的提璧組壺(共11件)以1782.5萬元的價格拔得“中國當代高端工藝品紫砂壺專場”的頭籌。這組提璧組壺原為宜興紫砂博物館收藏。顧景舟通過自己的制作将紫砂潤如珠、溫如玉的特征淋漓盡緻地表現出來。

在拍賣會上,各藝術品拍賣公司紛紛推出紫砂壺拍賣專場。看似熱鬧的市場裡面,也不是所有的紫砂壺都成交,總的來說,老紫砂壺無論是成交價格還是成交率都要強于當代紫砂壺。

顧景舟原名景洲,江蘇宜興川埠上袁村人,生前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紫砂界尊稱為當代“壺藝泰鬥”。

世界最大

制作巨型紫砂壺的是江蘇省巨壺大師、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會員劉根林先生。此巨型紫砂壺共用紫砂1.5噸,用時8個月制成。壺高3.6米、寬1.8米,重達1噸。壺體上雕刻着茶詩和葡萄藤的圖案以及幾隻嬉戲的松鼠,壺把制作成三棵松樹互相交錯的樣子,因此,劉根林為紫砂壺取名為“松鼠提梁”。劉根林表示,“松鼠提梁”比他在2000年制作、已被大世界基尼斯列為最大紫砂壺的“蘇坡提梁”還要大,因此,它應該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紫砂壺。從宜興到天津約1300公裡,為确保“松鼠提梁”的安全,劉根林為這個“大家夥”上了28萬元的高額保險。

其他

宜興紫砂陶壺,能從最初的實用器皿提升到如今成為工藝美術界中一枝獨秀的奇葩,期間數百年,多少代藝人的辛勤耕耘,也浸透了同時代的書畫家的參與,他們是紫砂藝壺的真正脊梁人物。

一件取名為“承前啟後——智圓壺:智欲圓行欲方”,鏽刻上從明代供春開始,陳鳴遠、時大彬一直到到民國範大生這十一位卓越的古大師,并在壺肩上配上詩句:“紫砂陶土塑宗師,修得絕藝留人間。”。另一件取名為“繼往開來——豐圓壺:豐功碩德、天地方圓”壺身則鏽刻解放後為振興紫砂業,由政府特聘的七位技藝精湛各有所長的藝人為輔導,之中有任淦庭、吳雲根、王寅春、裴石民、朱可心及新中國第一個國級大師顧景舟,壺藝女泰鬥蔣蓉,在此壺肩上配上詩句:“五色紫泥七輔導,泰鬥絕技譜華章。”。

發展時期

美國舊金山市亞洲美術博物館的謝瑞華,1981年著有《宜興陶器人名索引》,因尚未見及,不知收錄多少人名。謝瑞華對紫砂的分期有進一步的研究,她将紫砂分為六期:

草創期

十六世紀早期以前。羊角山出土的紫砂殘片,是所見最早的實物标本。文獻所記這個時期的代表人物,主要是正德年間的金沙寺僧人和供春。

第一期

十六世紀晚期到十七世紀早期。這個時期名家輩出,壺式千姿百态,特别注重盤紋器的制作。這種風氣延續到十八世紀以後。

第二期

十七世紀晚期到十八世紀末,自然形壺、幾何形壺、筋紋形壺和小圓壺(它是後世水平壺的前身)這四類壺型都有燒造,筋紋形壺開始被自然形壺所取代,自然形壺受歡迎。同時較注重器面的裝飾,更多在器面施釉或加彩裝飾。

第三期

十九世紀初到十九世紀末。這個時期文人同陶藝匠人交往甚密,出現了在壺上镌刻書畫的風尚。壺的造型比較簡練,為在壺的平面上施展才華提供了更大的自由。

第四期

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中葉。紫砂的生産更為商業化,壺上開始印有店号标志。自然形、幾何形、筋紋形和水平形四類茗壺大量産銷,精心制作的藝術性高的壺減少,但也不乏佳作的出現。

第五期

二十世紀中葉至今。戰亂多年以後,生産逐步恢複,四類壺型續有生産,新的品種日漸産生,仿古和創新兼備,在裝飾上出現金絲銀絲鑲嵌等新工藝。

制壺材質

分類

紫砂壺的泥原料,為紫泥、綠泥和紅泥三種,俗稱“富貴土”。紫砂壺燒制的原料為泥土,紫砂壺泥分為三種:紫泥、綠泥和紅泥。可以燒制紫砂壺的泥一般深藏于岩石層下且分布于甲泥的泥層之間,泥層厚度從幾十厘米至一米不等。根據上海矽酸鹽研究所有關岩相的分析表明,紫砂黃泥屬高嶺—石英—雲母類型,含鐵量很高,最高含鐵量達8.83%。紫砂壺在高氧高溫狀況下燒制而成,一般采用平焰火接觸,燒制溫度在1100-1200°C之間。紫砂壺成品的吸水率大于2%。因其産自江蘇宜興,故稱宜興紫砂。

化學成分

紫砂泥料原深藏于岩石層下,分布于甲泥的泥層之間,礦層厚度幾十公分到一米左右,其化學成分為含鐵質粘土粉砂岩。紫泥主要礦物成分為水雲母,及不等量的高嶺岩、石英、雲母屑和鐵。所謂靠山吃山,靠土吃土。宜興紫泥,千百年來養育了一代代能工巧匠,以至于一提起紫砂壺,我們立刻就聯想到宜興。究竟是紫砂壺使宜興出了名,還是宜興使紫砂壺出了名,誰也考證不清楚了。

制作過程

如下:從礦層中開采出的紫泥,俗稱生泥。似塊狀岩石,經露天攤曬風化,使其松散,然後經初碎、粉碎,按産品要求的顆粒數目,送風篩選。篩選後的泥灰,由攪拌機攪拌成一塊塊泾泥,經堆放陳腐處理,再把腐泥進行真空練泥,這樣便成為供制坯用的熟泥。在紫砂泥練和制備過程中,所用水的水質十分講究。水質的優劣會直接影響産品的質量。

紫砂泥可塑性好,生坯強度高,坯的幹燥、燒成收縮率小。為豐富紫砂隐的外觀色澤,滿足工藝變化和制作設計的要求,工藝師們大膽地進行技術創新,把幾種泥料以不同配比混合,在泥料中加入适度的金屬氧化物着色劑,控制好窯内的溫度和氣氛,産品燒成後,五光十色,或紫而不姹,或紅而不嫣,或綠而不嫩,或黃而不嬌,或灰而不暗,或黑而不墨。紫砂器的色澤,猶如染在毛紡織品上的顔色,沉着而沒有火氣;仔細觀察,各種泥色裹又有星星白砂,如銀粉閃閃,是光映射,宛若珠玑。

有時在泥中和以粗泥砂或鋼砂,更為奪目。而且還試制成功了帶有自然光澤的紅色和青銅色蓋面漿,别開泥色裝飾的新面目。紫砂陶,簡稱紫砂,又叫紫砂器或紫砂陶器。紫砂茶具,造型簡練、大方,色澤淳樸、古雅。用其泡茶,使用的年代越久,壺身色澤就愈加光潤古雅,泡出來的茶湯也就越醇郁芳馨,甚至在空壺裡注入沸水都會有一股清淡的茶香。根據科學分析,紫砂壺确實保有茶湯原味的功能,它能吸收茶汁,而且具有耐冷耐熱的特性。

浴火變色

紫砂壺并不一定就是紫色,高溫燒成後呈現各種各樣的奇麗的色彩,有朱砂紅、棗紅、紫銅、海棠紅、鐵灰鉛、葵黃、墨綠、青蘭等等。紫砂壺不上釉,但勝似上釉,色澤變化奇詭,豐富多彩。如朱砂紫、榴皮、豆青、海棠紅、閃色等等,皆是自然原色,質樸渾厚,古雅可愛。燒成後的紫砂壺保溫性和透氣性均十分理想,是沏茶的理想用具,社會上稱其“世間茶具稱為首”,并非誇張。

富貴土傳說

相傳古時候宜興街頭,一日突然有一僧人沿街叫賣:“賣富貴土了!誰買富貴土?買了就可以發家緻富。”因此而得名。

主要特點

由于宜興紫砂壺特殊的材質,使其具備了以下幾個特點:

泡茶不失原味,色香味皆蘊,能使茶葉越發的醇郁芳沁。

紫砂器使用的時間越長,器身就越光亮,這是因為茶水本身在沖泡過程中也可以養壺。

紫砂器的冷熱急變性好,即可以放到火上燒,也可以在微波爐中使用而不會爆裂。

傳熱慢,而且保溫,若使用提攜無燙手之感。

坯體能吸收茶的香氣,用常沏過茶的紫砂壺偶爾不放茶葉,其水也有茶香味。

紫砂壺的泥色與經常沖泡的茶葉有關,泡紅茶時茶壺會由紅棕色變成紅褐色,經常泡綠茶時,砂壺會由紅棕色變成棕褐色。壺色富于變化頗耐人尋味。

宜興紫砂有很好的可塑性,入窯燒造不易變形,所以成型時可以随心所欲地做成各種器形,使紫砂器的花貨、筋紋的造型能自成體系

獨特的透氣性能。所制的花盆透氣不透水,栽培花木極易成活,不容易爛根。另外其透氣性能好,使用其泡茶不易變味,而且隔夜茶也不會馊。

從型制上看,如果去掉蓋子,茶壺嘴、壺柄及茶壺口一般是在一個水平面上的。也就是說,如果将茶壺倒轉放平,基本上是可以和水平面保持一緻的。其次,如果将壺中水倒出,手按住茶壺蓋的小孔或流口,水如果涓滴不出或壺蓋不落,則表示是一把好壺。

從功能上來看,茶味不易黴馊變質。其次,如果有水溢出壺外,水很快就被壺吸幹了。

如果是好的紫砂壺,使用過後,即使空壺沸水注入,也有茶味。用過的茶壺,表面比新壺更光滑。

工藝

發展

宜興紫砂壺加彩,是紫砂與釉上彩工藝的結合,始創于清聖祖康熙末年,流行于乾隆年間。這類加彩紫砂壺,是精工細作而成的,為了使本色紫砂器繪上釉彩,

進行了二次燒制。從事描繪彩釉的能工巧匠們用各種色彩的釉料,描繪人物、山水、花卉以及書法等各種圖案,使壺的彩釉裝飾得雍容華貴,豔麗多彩。這時的紫砂已不是一件實用品,它已經成為宮廷顯示國力昌盛的标志,也是貴族們展示自己身份、地位象征的器物。

據史料記載,宜興紫砂壺在明朝末年,大量被出口至歐洲大陸,并被外國商人命名為“中國的紅色瓷器”。有關專家介紹到,準确的講,紫砂并不是瓷器,它是一種更接近陶的器物。宜興是中國紫砂壺的故鄉,早在500多年前的明朝,宜興的紫砂壺已經出名。便利的交通使當年的紫砂壺,被傳播到了東南亞及歐洲各國。

成型

宜興紫砂壺的造型千變萬化,其造型采用全手工的拍打鑲接技法制作的,這種成型工藝與世界各地陶器成型方法都不相同。這是宜興曆代藝人根據紫砂泥料特殊分子結構和各式産品造型要求所創造的。清末時期有用模制或轳辘成型的工藝。不論圓、腰圓、四方、六面、側角、高矮曲直都可以随意制作。同時還為造型的平面變化提供條件,這就形成紫砂結構嚴謹、口蓋緊密、線條清晰等工藝特點。壺蓋的制作最能顯示出其工藝技術水平。圓形壺蓋能通轉而不滞,準合無間隙搖晃,倒茶也沒有落帽憂;六方壺蓋,無論從任何角度蓋上,均能吻合得天衣無縫。所有這些獨特的高難度的成型技法,是其他陶瓷産品無法比拟的。

式樣

據專家介紹,一把紫砂壺準确地說共有鈕、壺蓋、壺腹、壺把、流嘴、足、氣孔等七個部位。而從制作的工藝上細分,足有圈足、釘足、方足、平足之分;鈕有珠鈕、橋式、物象鈕等三種。壺蓋有嵌蓋、壓蓋、截蓋;把有單把、圈把、斜把、提梁把,其形真可謂紛繁多樣。曆代流傳的紫砂壺型制都有一定名稱,至今還有數十種流行。如洋桶、一粒珠、龍蛋、四方、八方、梅扁、竹段、魚兒龍、壽星等,仍普受歡迎。現代人較注意紫砂壺的收藏價值,單從其收藏價值考慮,紫砂古壺價值連城、寸柄之壺則更珍貴。

鑒定方法

自明末以來,由于有關紫砂壺的著述和文獻比較稀少,加之近年來的地下考古發現有明确紀年墓的器物少之又少,所以給鑒别紫砂壺的真僞帶來一定的困難。從明代中期侍童供春向金沙寺老僧學習壺藝開始,多是子承父業、師徒傳承,從選砂、打泥片、裝身筒到落款刻字,這些步驟全由一人操作,其造型設計也全憑個人的藝術愛好而做,是完全“各自為政”式的獨立經營,是純粹個體作坊式的民間藝術生産。

曆代的名家作品在當時就有仿制,在這一點上也是一個不争的事實。對于同時代的仿品我們很難區分,另外還有一點就是民國初年,幾乎所有紫砂界的高手都被聘往上海,對曆代名家作品進行精心仿制,燒制出了難以統計的仿名家款作品。這些仿品水平極高,與原作相比達到可以亂真的地步,這部分作品現遺存至今,給我們今天的鑒别工作帶來了一定的困難。

近幾十年來,經國内外衆多專家學者的不懈努力,同時也結合近年來地下出土文物的印證,對于紫砂壺制作年代的鑒定也有了大大的提高,基本上可以根據砂質、顔色、加工手法、造型等諸多方面綜合分析出作品的大緻年代,不會有很大的差距。

明清兩代紫砂壺的生産完全是家庭式的作坊制,器物側重反映的是紫砂藝人的個人風格,或規矩嚴謹,或粗放豪邁,或素面素心,或裝飾華麗。“自古茗壺似名人”是說壺的風格與古代文人雅士一樣,各有千秋,而絕不雷同。藝師們從不同的角度、層面展示出個性風采。各具特色就形成了同一個時代個性之間的極大差異。目前紫砂壺的鑒定則還處在摸索探求階段,大體可以從五個方面來考慮。

造型

對于紫砂壺的鑒定,首先要明确各個時期砂壺造型的特點,以及演變發展的規律。其造型可分為三類。第一類是不帶裝飾的光貨,這是最見設計者工夫的作品。第二類是仿動物、植物的花貨。第三類是筋紋造型,其特點是在光貨的基礎上出有各式的棱角,多在嘴和把手處出筋。紫砂壺的造型明代的式樣較少,多為圓形、筋紋形風格古拙、圓渾。

壺體偏大多提梁,有硬提軟提之分,無足寬平底,光素而少華麗,更加貼近百姓生活。清代初期砂壺造型出現了專供宮廷、皇家使用的精工細琢的宮廷壺,造型多以自然形和幾何形為主。另外一些民間實用型壺類壺型小、流短、小耳柄、形制小巧玲珑;清末及民國初期的砂壺造型、款識增多,附加的裝飾也多,多以仿古代名家為主,在形式上沒有太大的創新。

胎質

紫砂壺的胎質具體地說就是泥料。不同時期的泥料有着不同的泥質,而不同的泥質呈色肌理都是不盡相同的。明代時期紫砂壺使用的泥料内含顆粒狀粗砂,給人的感覺是粗糙的,這是當時的煉泥陶洗技術相對落後的原因。據有關資料表明,明代紫砂泥料的目數為25-30目,而清中期為55-60目,到了近現代為100-120目(目數是泥料的精煉程度)。

目數越低,顆粒越粗,孔隙度也越大,用手指彈擊聲音沙啞、發悶。明代的砂壺表面均無光澤度,由于多是墓葬出土物,胎體吸收了地下的水濕氣,表面失光。1965年南京市中華門外明司禮太監吳經墓出土的壺,是我國目前有紀年可考的最早的紫砂壺。此壺的泥料與1976年羊角山遺址所出的殘器相同,泥料很粗,接近缸胎,有生燒和火疵現象。

由于是與缸類一同入窯燒制,所以壺身局部都沾有少量的釉淚。明代制壺的泥料隻是将最初用來制作大缸大甕的泥料略加澄煉而已。雜質較多,所以器物表很粗糙。到了明末清初泥料仍較粗糙,大多含有閃亮的雲母,胎壁也較厚實。

到了清代泥料澄煉工藝總體有所提高,出現了紫砂細泥。清中期制作的壺胎骨堅緻,色澤溫潤,晚期泥質仍堅緻但色澤不如中期溫潤顯得幹枯。我們對于泥料辨認,在紫砂壺的斷代認識上是十分重要的環節。另外,從泥色上也有區别。明代的泥色多紫色、紅色(大紅袍),而清代的泥色則較多,除了以上兩種外,還多見一種在紫砂泥中夾有梨皮似小點的紫砂,稱為“梨花點”或“桂花沙”,前者較後者粗,也有人将它們統稱為“梨皮”。

“梨花點”清代早期多見,而“桂花沙”則在雍正、乾隆時期多見。民國以後,紫砂的色彩多了起來,如墨綠、黑色等。而現代的紫砂器講究原料與顔色造型一緻,如仿青銅器造型,就用仿古銅顔色的泥砂制作。紫砂壺由于經常把玩磨擦,久而久之,就會有一層光亮面,俗稱“包漿”。這也是我們鑒别工作當中鑒别時代遠近的一種輔助手段。

制作工藝

制作砂壺的成型工藝,在各個時期都有所不同。這些工藝範圍還包括了燒窯的方法、燒成氣氛、窯爐結構、燃料等諸多方面。這些外在的因素都會在成品上或多或少留下時代痕迹,因而也就成為我們今天斷代認識的憑據之一。明代創始期的壺是以捏制為主,壺内胎往往有掏空時捏按的指紋。

到了晚明的時候,時大彬創造了木模制壺方法,壺内壁不見指紋,但有竹刀刮削的痕迹,在柄與壺身、流與壺身相接觸往往比較粗糙,有時為了美化接痕而貼上柿蒂形泥片而成為最早的附加裝飾。蓋與鈕的相接觸有時也會這樣處理。由于明代不單獨燒壺,反将壺放在同窯的缸中套燒,所以經常有缸甕飛灑的釉淚沾在壺體表面,有的砂壺還因受到火的原因凸起氣泡,使表面凸凹不平,壺的内壁也薄厚不一。在很多情況下,由于溫度不夠,砂壺不能完全燒結,所以其胎質較為疏松。

清代的紫砂壺一般采用打泥片,再将泥片鑲接而成,所以壺胎厚薄比較均勻,制作也比較精細,其壺底多有放射狀痕迹。另外也有制壺大家仍堅持以手捏制為主,如陳鳴遠、楊彭年等人,他們所制作的壺已達到爐火炖青的境界,一般人是望塵莫及的。

清早期的壺嘴為單孔,晚期為多孔,清中期以前的壺均為手制,到了清末就有用模制或轳辘成型的工藝。著名紫砂學家顧景舟先生在談到紫砂鑒定時曾講過“成型手法是鑒定的重要依據之一”。因為每個制壺家作壺嘴及壺把的方法不同,都有個人的風格。到了近現代則采用注漿成型,壺身略加修飾就極為光潤,而此時期的砂制細如膏泥,器物的裡外極其規整,當然手感也極好。

紫砂壺款識和銘刻

紫砂制品上的款識和銘刻是指刻、印、劃在砂壺表面起裝飾作用的文字,用以表明它産生的年代、制作者和使用者等諸多因素,這同樣是斷代認識上應當借鑒的依據之一。不同的時代刻款銘字的部位和方法都有所不同。在書體上,明代都為楷書,到了清代早期楷書、篆書并用,而後期則以篆書為主。在紫砂壺的蓋内、壺底或把根處都刻有制壺人的落款。

許多研究人員和紫砂愛好者、收藏者都十分重視器物上有沒有名家款識,就像人們見到一件精美絕倫的瓷器首先要翻過來看看底部有沒有官窯款識一樣,認為凡是沒有書款的作品其藝術價值是要大打折扣的。但是故宮博物院舊藏的紫砂器則是個例外,藏品中尤其是前期器物許多都沒有款識,不能以有無款識而論其價值。

這些無款器物的制作工藝和精美的程度與大家陳鳴遠、項聖思、惠逸公、邵友蘭等名家款的作品相比絕對沒有絲毫的遜色,相反有些則更勝一籌。由于紫砂藝人印章材料堅固,名人的印章一般可以沿用若幹年,甚至終生都在使用,應該說印章款的鑒别是判斷作者的直接依據。但也不盡然,這裡要從兩點去說明,其一,名師故去之後,他的家人、門徒仍然可以繼續使用其遺存的印章。

其二,仿制得惟妙惟肖的名人印章和仿制名家砂壺是同步而生的,對于高水平的仿品,稍有疏忽,就容易出現判斷上的失誤,印章的真僞固然是一個方面,但也不是全部的,還必須綜合其他方面如器型、泥質、泥色、工藝、裝飾等來加以認識,才不至于在工作中出現偏差。

知名大師

明朝時期的主要壺藝家

金沙寺僧、供春、董翰、趙梁、元暢、時朋、李茂林、時大彬、李仲芳、徐友泉、歐正春、邵文金、邵文銀、邵蓋、陳用卿、陳信卿、闵魯生、陳仲美、陳光甫、沈君用、邵二孫、陳俊卿、周季山、陳和之、陳挺生、承雲從、沈君盛、沈子澈、陳辰、徐令音、項真、陳子畦、陳六如、陳正明、邵亨裕、惠孟臣、徐次京、鄭甯候。

民國時期的壺藝家

李寶珍、吳虎根、楊蓮生、蔣燕亭、範大生、程金壽、光裕、馮桂林、汪寶根、陳少亭、王玉仙、吳純耿、沈孝鹿、邵陸大、範勤芬、劉福兆、江祖臣、金阿壽、汪生義、範臣甫、裴石民、顧景舟。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