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準鏡

瞄準鏡

瞄準裝置
瞄準鏡,或稱光學瞄準裝置(optical sight),其起源已經很難考證。據說至少在16世紀的歐洲,就已經有人嘗試過在槍托上固定眼鏡鏡片。有文字記載,在19世紀以前,火器上已經有了望遠鏡式的瞄準裝置,可用于在弱光條件下的瞄準。瞄準鏡可以分為全息瞄準鏡、内紅綠點瞄準鏡、激光瞄準鏡。
    中文名:瞄準鏡 外文名:optical sight 用途: 其他名稱:光學瞄準裝置 時 期:約16世紀

起源

到了19世紀40年代,一些美國槍械技工就開始制造帶光學瞄準裝置的槍械。1848年紐約州的摩根·詹姆斯設計了一種與槍管同樣長度的管形瞄準裝置,該裝置的後半部安裝了玻璃透鏡,并有2條用于瞄準的十字線。後來,類似的瞄準裝置在美國内戰中得到應用。但真正具 有實用價值的瞄準鏡,則誕生在1904年,由德國的卡爾蔡司研制,并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使用。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瞄準鏡開始發展成熟。

分類

按照是否變倍分類:定倍瞄準鏡、變倍瞄準鏡

按照分化材質分類:分劃闆瞄準鏡、分化絲瞄準鏡

按照分化位置分類:前置瞄、後置瞄

按光學原理分類:機械瞄準鏡、紅點瞄準鏡、激光瞄準鏡、白光瞄準鏡

瞄準鏡主要分為以下三大類:望遠式瞄準鏡、準直式瞄準鏡、反射式瞄準鏡。

其中以望遠式瞄準鏡和反射式瞄準鏡最為流行。上述兩類瞄準鏡主要在白天使用,因此又被統稱為白光瞄準鏡(day scope/sight),另外還有供夜間瞄準用的夜視瞄準鏡(night scope/sight),是在上述兩類瞄準鏡上加上夜視裝置,而按夜視裝置的種類,又可分為微光瞄準鏡、紅外瞄準鏡(又可細分為主動紅外和熱成像兩類)。

功能

光學瞄準器的最主要功能是使用光學透鏡成像,将目标影像和瞄準線重疊在同一個聚焦平面上,即使眼睛稍有偏移也不會影響瞄準點。通常光學瞄準鏡可以放大影像倍數,也有不放大倍數的。而可放大倍數的瞄準鏡又可分固定倍數或可調倍數兩類,如 4x28 指的是物鏡直徑 28 公厘,固定放大倍率 4 倍的瞄準鏡,3-9x40 則是物鏡 40 公厘,可調整放大倍率從 3 倍到 9 倍的瞄準鏡。

一個光學瞄準鏡至少有三個光學透鏡組,一個是物鏡組(Objective Lens),一個是校正鏡管組(Erector Tube),和目鏡組(Onicular Lens),還可能有其他鏡組。物鏡組負責集光,所以當物鏡越大,瞄準鏡中的景物就應該更明亮,目鏡組負責将這些光線改換回平行光線,讓眼睛可以聚焦,造就最大的視野;而校正鏡管組則是将物鏡的影像由上下颠倒、左右相反而修正成正确方向,并且負責調整倍率。瞄準線所在位置可以在校正鏡組前的第一聚焦平面,或是其後的第二聚焦平面,而風偏調整鈕、高低調整鈕、以及放大倍率環都是用來控制校正鏡管組的左右、高低、前後位置。

一個高級瞄準鏡鏡身内可能有多達 9 個以上的鏡片,透過适當的鍍膜,其透光率可達到95%。不過即使透光率沒這麼高,視野内的明亮度可能還是高過肉眼視野的明亮度,因為一般物鏡的集光面積都大過眼睛的集光面積。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