孛兒隻斤

孛兒隻斤

成吉思汗的氏族名稱
孛兒隻斤(西裡爾蒙古文:Боржигин),成吉思汗的氏族名稱,蒙古尼魯溫諸部之一,由孛端察兒的祖先包爾熾君代墨爾根(又譯孛兒隻吉歹篾爾幹)後裔形成。系成吉思汗家族之姓氏。孛兒隻斤氏,亦作“乞顔·孛兒隻斤氏”,又譯博爾濟吉特氏、博爾濟吉忒、博爾濟錦、孛兒吉德、孛兒吉根、孛兒吉濟錦、博羅特、包羅、布兒赤金、孛爾吉等。後又有改姓鮑、包、奇、寶等,亦有沿用此姓者。
    中文名:孛兒隻斤 外文名: 得姓方式: 得姓始祖: 主要郡望: 主要堂号: 英文名:Borjigin 蒙古文名:Боржигин 分布地區:中國、蒙古、俄羅斯 著名人物:孛兒隻斤·鐵木真

曆史發展

孛兒隻斤,一說意為“藍眼睛”。為蒙古尼倫諸部(又作“尼魯溫諸部”)之一。據《元朝秘史》,成吉思汗十世祖孛端察兒時(約十世紀前半葉)始用此稱(另一種說法則認為,該稱始于也速該時,但學界多以孛端察兒之說為是)。此後,族支繁衍,其後裔形成許多部落,除成吉思汗祖輩一支外,皆另有姓氏。

至成吉思汗曾祖合不勒罕時,複冠以奇源“乞顔”部之稱,如成吉思汗之父也速該一支稱“乞顔·孛兒隻斤氏”。此後,孛兒隻斤變成一種姓氏名稱,明人所修《元史》取“乞顔”而譯作奇渥溫姓,清代則多作“博爾濟錦”。後來,東北地區孛兒隻斤氏多改姓鮑或包,西部孛兒隻斤氏多改姓奇。截至1996年,内蒙古巴林右旗仍有此姓。

家譜

《成吉思汗黃金族譜》一卷,紮木沙撰,初寫成于民國十九年(1930年),蒙文,以毛筆抄寫了五十多冊。現被收藏在遼甯省阜新市圖書館。

《包姓族譜》包姓蒙古族譜為成吉思汗子孫俺答汗後裔包振德初寫于乾隆年間,毛筆抄寫本,現被其雲南後人珍藏。

《孛兒隻斤氏族譜》初寫于清朝康熙年間。改革開放後,再版了《黃金史綱》作為孛兒隻斤氏族譜的學術本。

曆史名人

鐵木真

元太祖(1162—1227)即成吉思汗。蒙古乞顔部人,孛兒隻斤氏,名鐵木真。出身貴族。少時父也速該被仇人毒死,所屬人衆離散,随寡母度日,屢遭艱險。後投奔克烈部汪罕,收集亡父舊部,逐漸恢複實力。約在金大定末建立宮帳,稱汗。與劄答闌部劄木合等作戰,敗績,史稱十三翼之戰。金承安元年(1196),與汪罕聯兵助金截擊塔塔兒部于斡裡劄河(今蒙古烏勒吉河),金授察兀忽魯之官。又随汪罕與乃蠻部戰,戰後諸部來附,勢力增強。

金泰和元年(1201)二月,與汪罕戰勝以劄木合為首的蒙古高原十餘部盟軍。滅塔塔兒四部,據呼倫貝爾草原,實力大增。三年,被汪罕發兵掩襲,敗退至班朱尼河(呼倫湖西南)。不久,乘汪罕不備,奇襲汪罕牙帳,滅克烈部。次年與乃蠻部決戰,滅乃蠻。六年于斡難河(今鄂嫩河)畔召開忽裡台大會,建蒙古國,即大汗位,加号成吉思,頒布劄撒,建萬人怯薛,分封九十五千戶,設劄魯忽赤掌行政司法諸事。此後數年間,吉利吉思、畏兀兒、哈剌魯等鄰部先後降附。

即位之四年(1209),大舉入侵西夏,引河水淹中興府(今甯夏銀川),迫使西夏納女請和。

六年,率大軍南下攻金,分兵三路破華北各地。

九年,因金帝獻岐國公主請和,乃退兵。

十年,複以金帝遷都南京(今河南開封)為口實,攻占中都(今北京)。

十二年,以攻金事委付木華黎,返回蒙古草原,準備西征。

十四年,率二十萬騎遠征花剌子模。數年間先後破兀提剌耳(今哈薩克斯坦錫爾河右岸阿雷斯河口附近)、不花剌(今烏茲别克斯坦布哈拉)、撒麻耳幹(今烏茲别克斯坦撒馬爾罕)、玉龍傑赤(今土庫曼斯坦烏爾根奇)等城,侵占中亞大片土地。十八年還師。

二十一年攻西夏,次年滅夏。病死六盤山。元世祖至元二年(1265)上廟号太祖。次年,追上谥号聖武皇帝,至大二年(1309)加谥法天啟運聖武皇帝。

烏爾衮

(公元1670~1721年),蒙古族,内蒙古巴林右翼旗人。著名清朝将領。巴林右翼旗第二世劄薩克多羅郡王鄂其爾的次子。弟兄三人,兄那木德格,弟桑利達。烏爾衮勇敢剛強,善騎射,于清康熙二十九年(公元1690年)二十歲,就率巴林右翼旗兵丁參加了清朝曆史上有名的烏蘭布通之戰。在打敗噶爾丹的烏蘭布通之戰中,烏爾衮及其從戰巴林兵丁英勇戰鬥,表現出色。烏爾衮榮立戰功,部下晉爵。康熙對烏爾衮十分賞識,遂于翌年農曆6月(公元1691年)将十九歲的次女和碩榮憲公主賜嫁。烏爾衮迎娶公主後,被封為和碩額驸。

巴咱爾濟哩弟

(公元1859~1916年),蒙古族,内蒙古科爾沁旗人。著名清朝官吏。系阿魯科爾沁旗第十二代劄薩克。幼年喪父,三歲時襲阿魯科爾沁旗劄薩克職,因年幼,由其母執掌旗政。清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正式執政後,盡職盡責,效忠清廷,多次受到清廷獎賞。

拉喜彭斯克

(公元1755~?年待考),蒙古族,内蒙古巴林右翼旗人。著名清朝史學家。他自幼聰敏、好學,智力過人,學業精深,通曉蒙、滿、漢、藏文字。

哲哲

(1599年-1649年),孝端文皇後,博爾濟吉特氏,名哲哲,清太宗文皇帝愛新覺羅·皇太極的皇後,系蒙古科爾沁貝勒莽古思之女,孝莊文皇後布木布泰、敏惠恭和元妃海蘭珠的姑姑。生于明萬曆二十七年(1599年)。努爾哈赤和皇太極時期,後金逐漸重視與蒙古的聯盟,哲哲也因蒙古受到重視,地位逐漸上升,清太宗時為國君福晉、中宮皇後。1643年,順治帝即位後,與孝莊文皇後兩宮并尊,稱母後皇太後,無徽号。順治六年(1649年)四月十七日崩,享年五十一歲。順治七年二月葬于昭陵。雍正、乾隆累加谥,谥号曰:"孝端正敬仁懿哲順慈僖莊敏輔天協聖文皇後"。無子,生三女。

哈日珠拉

(公元1608-1641),又作博爾濟吉特·哈日珠拉,漢譯為海蘭珠,成吉思汗後裔,蒙古科爾沁部(在今通遼)貝勒寨桑之長女。清太宗愛新覺羅.皇太極的摯愛,孝端文皇後的侄女。崇德元年,皇太極妃封海蘭珠為"宸妃"。以《詩經》中像征愛情的詩句:"關關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将宸妃居住的寝宮命名為"關睢宮"。崇德二年,生下皇八子,皇太極甚喜,決定立這個嬰兒為皇位繼承人,頒發大清朝第一道大赦令。後子幼殇,乃郁郁而終,享年33歲。皇太極為宸妃舉行了隆重的喪禮,賜谥号為敏惠恭和元妃,這是清代妃子谥号中字數最多的。宸妃死後不到兩年,皇太極也命歸九泉了。所有史料均無記載此人26歲之前的任何資料。

布木布泰

(公元1613-1688年),又作博爾濟吉特·布木布泰,即曆史上著名的孝莊文皇後,俗稱孝莊太後,成吉思汗後裔,蒙古科爾沁部(在今通遼)貝勒寨桑之次女。清太宗愛新覺羅·皇太極之妃,孝端文皇後的侄女,順治帝愛新覺羅·福臨的生母。是史上有名的賢後,一生培育、輔佐順治、康熙兩代君主,是清初傑出的女政治家。

上一篇:青島西海岸新區

下一篇:兩桶油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