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娑

婆娑

漢語詞語
婆娑,盤旋舞動的樣子。如:婆娑起舞。子仲之子,婆娑其下。——《詩·陳風·東門之枌》。毛傳:“婆娑,舞也。”婆娑階下舞仙禽,此地幽人酒獨斟。——清·田蘭芳《兩堂問答·石仙(袁可立堂号)》。婆娑,不同于“娑婆世界”中的“娑婆”。根據佛教的說法,人們所在的“大千世界”被稱為“娑婆世界”。“娑婆”是梵語的音譯,也譯作“索诃”、“娑河”等,意為“堪忍”。共有兩層意思:一層意思是說“娑婆世界”的衆生罪業深重,必須忍受種種煩惱苦難,故“娑婆世界”又可意譯為“忍土”,被稱為“五濁世間”,是“極樂世界”“淨土”的對立面,這裡容易産生各種罪孽,因此說“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另一層意思,指釋迦牟尼等佛菩薩很能忍受勞累,在污濁的“婆娑世界”中不懈地教化衆生,表現出大智,大悲和大勇的精神。
  • 中文名:婆娑
  • 拼音:pó suō
  • 屬 性:漢語詞語
  • 拼 音:pó suō
  • 亦 作:媻娑
  • 出 處:《詩·陳風·東門之枌》
  • 基本釋義:盤旋舞動的樣子

解釋

1.舞貌。2.形容姿态優美。3.醉态蹒跚貌。4.盤桓;逗留。5。逍遙;閑散自得。6.奔波;勞碌。7.猶扶疏,紛披貌。8.引申為蓬松,散亂。9.形容聲音悠揚,委婉。10.流滴貌。11.衰微貌;衰老貌。12.風聲。

與娑婆的區别

要注意:婆娑,不同于“娑婆世界”中的“娑婆”。根據佛教的說法,人們所在的“大千世界”被稱為“娑婆世界”,教主即釋迦牟尼佛。“娑婆”是梵語的音譯,也譯作“索诃”、“娑河”等,意為“堪忍”。

共有兩層意思:一層意思是說“娑婆世界”的衆生罪業深重,必須忍受種種煩惱苦難,故“娑婆世界”又可意譯為“忍土”,被稱為“五濁世間”,是“極樂世界”“淨土”的對立面,這裡容易産生各種罪孽,因此說“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另一層意思,指釋迦牟尼等佛菩薩很能忍受勞累,在污濁的“娑婆世界”中不懈地教化衆生,表現出大智、大悲和大勇的精神。

詳細釋義

1.舞貌。《詩·陳風·東門之枌》:“ 子仲 之子,婆娑其下。” 毛 傳:“婆娑,舞也。” 漢 王褒 《四子講德論》:“婆娑嘔吟,鼓掖而笑。” 明 沉德符 《野獲編·禮部二·女神名号》:“按《曹娥碑》中所雲媻娑,蓋言巫降神時,按節而歌,比其舞貌也。” 清 陳維崧 《西施玉峰公讌席上贈施校書》詞:“闌花簌簌聞歌落,重趁拍,小婆娑。” 鄒荻帆 《高粱葉上的詩》:“高粱穗結出紅雙喜,高粱葉子舞婆娑。”

2.形容姿态優美。《秦并六國平話》卷上:“但見歌喉清亮,舞态婆娑。” 明 高濂 《玉簪記·譚經》:“看鏡中消息,素改婆娑。我把芳年虛度,老大蹉跎。”

3.醉态蹒跚貌。 晉 葛洪 《抱樸子·酒誡》:“ 漢高 婆娑巨醉,故能斬蛇鞠旅。” 宋 範成大 《慶充自黃山歸》詩:“鳴驺如電馬如雷,知是婆娑醉尉廻。” 清 周亮工 《庚子重九前四日共拈劉随州藜杖懶迎征騎客菊花能醉去官人為韻得十四首》之二:“得酒一婆娑,醉人無善狀。”

4.盤桓;逗留。 三國 魏 杜摯 《贈毌丘儉》詩:“骐骥馬不試,婆娑槽枥間;壯士志未伸,坎轲多辛酸。” 唐 盧照鄰 《釋疾文》:“馀羸卧不起,行已十年。宛轉匡牀,婆娑小室。” 明 唐寅 《上吳天官書》:“徬徨闉阇之下,婆娑裡巷之側。”

5.逍遙;閑散自得。《文選·班彪<北征賦>》:“登障隧而遙望兮,聊須臾以婆娑。” 李善 注:“婆娑,容與之貌也。” 晉 葛洪 《抱樸子·崇教》:“若夫王孫公子,優遊貴樂,婆娑绮纨之間,不知稼穑之艱難。” 宋 陸遊 《漁父》詩:“數十年來一短簔,死期未到且婆娑。” 清 鈕琇 《觚賸·石言》:“主人遂婆娑硯林,不知日之既暮。”

6.奔波;勞碌。 漢 應劭 《風俗通·十反·蜀郡太守颍川劉勝》:“ 杜密 婆娑府縣,幹與王政,就若所雲,猶有公私。”《晉書·陶侃傳》:“未亡一年,欲遜位歸國,佐吏等苦留之……将出府門,顧謂 愆期 曰:‘老子婆娑,正坐諸君輩。’” 章炳麟 《訄書·議學》:“中人以下,不自激昂,而從谀權貴人,以伺鬥升之祿,不乃媻娑海堧都市間,相诳燿以文采蓺能緻錢刀者衆矣。”

7.猶扶疏,紛披貌。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黜免》:“ 殷 因月朔,與衆在聽,視槐良久,歎曰:‘槐樹婆娑,無複生意。’” 唐 杜甫 《惡樹》詩:“方知不材者,生長漫婆娑。” 宋 司馬光 《憶同尋上陽故宮路》詩:“常時秋天落宮槐,今此婆娑皆合抱。” 清 吳偉業 《茸城行》:“ 茸城 楊柳郁婆娑,欲系扁舟奈晚何。”

8.引申為蓬松,散亂。《敦煌曲子詞·鳳歸雲》:“朱含碎玉,雲髻婆娑。” 元 無名氏 《賺蒯通》第三折:“我為甚的呆鄧鄧把衣裳袒裸,亂蓬蓬把鬓發婆娑。”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連城》:“生獻詩雲:‘慵鬟高髻綠婆娑,早向蘭窗繡碧荷。’”

9.形容聲音悠揚,委婉。 漢 王褒 《洞箫賦》:“風鴻洞而不絕兮,優娆娆以婆娑。”

10.流滴貌。《兒女英雄傳》第二七回:“他老人家這話說了可不是一遭兒了,提起來就急得眼淚婆娑的。” 周立波 《暴風驟雨》第二部二九:“ 郭全海 瞅着她淚眼婆娑的臉龐說道。”

11.衰微貌;衰老貌。 明 呂坤 《反挽歌》之一:“羁此婆娑世,欲飛不能奮。” 清 張岱 《陶庵夢憶·闵老子茶》:“抵岸,即訪 闵汶水 于 桃葉渡 。日晡, 汶水 他出,遲其歸,乃婆娑一老。” 清 李漁 《意中緣·卷簾》:“試看他老婆娑,好一似風前瘦鶴。”

12.佛教語。即娑婆。意為忍土、忍界。《敦煌變文集·大目幹連冥間救母變文》:“俗間之罪滿婆娑,唯有悭貪罪最多。” 蘇曼殊 《娑羅海濱遯迹記》:“今欲早離苦海,當以大雄無畏之身,還我婆娑大地。”

上一篇:

下一篇:内斂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