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己知彼

知己知彼

漢語成語
知己知彼,漢語成語,拼音是zhī jǐ zhī bǐ,原意是如果對敵我雙方的情況都能了解透徹,打起仗來就可以立于不敗之地。泛指對雙方情況都很了解。[1]出自《孫子·謀攻》。
  • 中文名:知己知彼
  • 外文名:Nosce te ipsum
  • 拼音:zhī jǐ zhī bǐ
  • 近義詞:
  • 反義詞:
  • 結構:聯合式成語
  • 出 處:《孫子·謀攻》

成語辨析

近義詞:了如指掌、明察秋毫、自知之明

相反詞:心中無數、不得要領、霧裡看花

出處介紹

《孫子·謀攻》:“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這一名言中的“殆”字應該解釋為“疲憊不堪”。原文是“知彼知己,百戰不殆”,其中的“殆”字,是孫子對《謀攻篇》的前一篇《作戰篇》中“鈍兵、挫銳、屈力、殚貨”等詞的高度概括。原文大意是,透徹了解敵我雙方的情況,就是戰鬥百次,軍隊也不會疲憊不堪,戰鬥力充沛。一支軍隊不怕失敗,怕的是喪失戰鬥力。一支軍隊很難不失敗,難的是能夠從失敗中站起,繼續戰鬥。如果一個将領認為自己完全掌握了敵情我情,就認為完事大吉,不再為失敗考慮,可能失敗就在眼前,而且一敗塗地,連挽救的餘地都沒有。所謂“驕兵必敗”,就是這個道理。

相關知識

《孫子·謀攻》:“知彼知己者,百戰不殆。”孟氏注:“審知彼己強弱利害之勢,雖百戰實無危殆也。”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卷八:“郭仲晦雲,用兵以持重為貴,蓋知彼知己,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此百戰百勝之術也。”毛澤東《論持久戰》八一:“但戰争不是神物,仍是世間的一種必然運動,因此,《孫子》的規律,‘知彼知己,百戰不殆’,仍是科學的真理。”亦作“知己知彼”。

元·高文秀《渑池會》第三折:“但上陣要知己知彼,若相持千戰千赢。”魯迅《準風月談·關于翻譯(上)》:“我是主張青年也可以看看‘帝國主義者’的作品的,這就是古語的所謂‘知己知彼’。”

舉例:對付敵人,一定要~,才能百戰百勝。(曲波《林海雪原》十一)

文言文:《孫子·謀攻篇》中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意思是說,在軍事紛争中,既了解敵人,又了解自己,百戰都不會失敗;不了解敵人而隻了解自己,勝敗的可能性各半;既不了解敵人,又不了解自己,那隻有每戰必敗的份兒了。

小貼士:知己知彼是一個計策,更是一個方式,看見一個東西,很自然地想要了解它,這就是學習的能力。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