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真寺

大清真寺

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大清真寺位于西安鼓樓西北的化覺巷内,又稱化覺巷清真大寺,它與西安大學習巷清真大寺并稱為中國西安最古老的兩座清真大寺,因其在大學習巷寺以東,故又叫東大寺。該寺院始建于唐天寶元年(公元742年)曆經宋,元,明,清各代的維修保護,成為目前的格局。該寺屬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8年又晉升為全國第三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7年5月榮獲西安市旅遊十大景觀之一。
  • 中文名:大清真寺
  • 外文名:
  • 地理位置:
  • 所處時代:
  • 占地面積:1.3萬平方米
  • 保護級别:
  • 開放時間:
  • 所屬宗教:伊斯蘭教
  • 所在國家:中國
  • 所在城市:西安
  • 建築風格:中國殿式古建築群
  • 重要藏品:《古蘭經》、《麥加圖》、碑刻二十餘
  • 始建時間:公元742年
  • 又稱:化覺巷清真大寺、東大寺
  • 所在位置:陝西省西安市化覺巷
  • 建造時間:公元630年

概況

大清真寺是中國建築較早,規模較大,保存較完整的伊斯蘭教寺院之一,建築為明清風格,是中國四大伊斯蘭教寺院之一。又因在大覺巷清真寺以東,故又稱東大寺或清真大寺。大清真寺位于西安市鼓樓西北隅,是一座曆史悠久,規模宏大的中國殿式古建築群,是伊斯蘭文化和中國文化相融合的結晶。

據載該寺創建于唐代,曆經擴建,現存的主要建築為明、清所建。 寺分四進,坐西向東,占地面積1.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6000平方米,寺院内有建于17世紀初高達9米的木結構大牌坊。

大清真寺規模宏大,布局嚴整,樓、台、亭、殿疏密得宜,是中國傳統的建築藝術和伊斯蘭教寺院式建築的結合體,寺内現有石雕、匾額、碑刻等珍貴曆史文物寺院的主體建築有前後大殿、省心樓、鳳凰亭等,式樣别緻。寺内還珍藏有清代手抄本《古蘭經》和一幅《麥加圖》,是西安穆斯林進行宗教活動的主要場所。

曆史

據寺内現存石碑記載,清真大寺建于唐玄宗李隆基天寶元年(公元七四二年),距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的曆史。經宋、元,特别是明、清幾次重修和擴建,逐步形成規模宏大,樓台、亭殿布局緊湊和諧、 莊嚴肅穆的建築群。

這座清真寺,前後分四個院落,,占地面積一萬三千多平方米,建築面積五千多平方米。前院緊臨照壁的木牌樓, 建于十七世紀,高約九米,琉璃瓦頂,挑角飛檐,雕梁畫棟,與高大的照壁牆相映襯,極為壯觀。

南北兩邊的接待室,變為仿古建築,剔透玲珑,古香古色,進懸挂“清真寺”匾額的五間樓,便是第二院。院内樹木成蔭,花圃對稱排列,石刻牌坊矗立其間,,碑陰镌刻有我國著稱書法家米芾、董其昌的題字。

進入敕賜殿便是第三院。院中央是三層八角形省心樓,,結構精巧,省心樓下欄杆内的二龍戲珠石刻,相傳是唐代遺物。院落内南北兩廂陪襯的是經

堂、官殿等建築物,經堂官殿内珍藏有阿拉伯文和漢文翻譯的《古蘭經》及其它一些珍貴字畫和瓷花瓶等陳設品。進第四院,院中心的一真亭,又名鳳凰亭,宛如鳳凰展雙翼,欲将翩翩起舞,别具風格。南北各有面寬七間的廳房,原為接待封建朝廷宣谕皇帝“聖旨”的文武官員所修建。南廳後有石碑廊,陳列着創建和重修清真寺的碑刻。一真亭後有海棠形魚池噴泉,噴泉水珠四濺,映日彩虹隐約其間,另是一番景象。一真亭南北各有碑亭一座。.進石門,走上廣闊的大月台,大殿就在正端。大殿面闊七間,進深九間,面積約一千三百平方米,可容納千餘人同時作禮拜。殿内天棚藻井,有畫六百作幅,彩畫圖案不一,每幅中心有阿拉伯文“嘟哇”,牆壁刻蔓草花紋,套刻古蘭經,構圖着色,均表現中國伊斯蘭教寺院建築和宗教彩畫的特色。

主體構造

殿内有石碑七通,碑文有阿拉伯文波斯文和漢文。第二進院還有宋代大書法家米芾和明代大書法家董其昌的書法真迹,其筆力飄逸,走筆遒勁,字型韻稱,堪稱我國書法的傑作。第四進院内有面積約1300平方米的殿堂,可容納千餘人做禮拜,殿内有井畫400餘幅,書以阿拉伯文圖案,構圖各具千秋。

清真大寺的建築形式、基調一派中國民族風格,然而,寺院内的一切布置又嚴格按照伊斯蘭教制度,殿内的雕刻藻飾、蔓草花紋裝飾都由阿拉伯文套雕組成,中國傳統建築和伊斯蘭建築藝術風格如此巧奪天工的結合,令人觀止,因而它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伊斯蘭文物之一。現存大清真寺屬于明清建築風格,主體建築有前後大殿、省心樓、鳳凰亭等,寺内珍藏有清代手抄本《古蘭經》和描繪伊斯蘭教聖地麥加的《麥加圖》一幅,以及阿拉伯文與中文的碑刻二十餘。

寺内珍藏

真主把其降示的經文稱之為“古蘭”,這種稱謂在《古蘭經》中有七十三處,這是它衆多名稱中最著明的。學者們對“古蘭”這個詞有不同的意見。一部分人認為是有“海木宰”的;一部分人則認為沒有“海木宰”,對此各有不同的論述。勒哈亞尼認為:“古蘭”,意為“被誦讀的”,就此引證了《古蘭經》文“集合它和誦讀它,确是我的責任。當我誦讀它的時候,你當靜聽其被誦讀的。”《古蘭經》中所提及的《古蘭經》的其它名稱:

1。真主的語言。依遜尼派的主張,《古蘭經》的文字及意義,均為真主的語言,而不是被造的。《古蘭經》中說“以物配主者當中如果有人求你保護,你應當保護他,直到他聽到真主的語言。”“你的主的言辭,誠實極了,公平極了。”

2。正路。這在《古蘭經》中有三十三處。《古蘭經》中說:“這是你的主的正路。”

3。準則。因為其是區分真理和虛枉的準繩(“區分”,原文譯音為“法魯克”,這是它的一層意思;其另一層意思是“分隔”,原文譯音為“邁福魯克”,意即《古蘭經》文是分階段降示的)。《古蘭經》中說:“信道的人們啊!如果你們敬畏真主,他将以準則賞賜你們。”

4。啟示。這在《古蘭經》中有四十五處。《古蘭經》中說:“這隻是他所受的啟示。”

5。經典。《古蘭經》中說:“這是我所降示的,吉祥的經典,故你們當遵守它。”稱其為:“睿智的”;“阿拉伯語的”;“光明的”;“尊嚴的”。稱《古蘭經》為“穆蘇哈夫”(意為“被彙集的”),始之于艾布。伯克爾時代。當時有人稱《古蘭經》為“引支勒”)意為喜訊、福音;其帶上冠詞後,已經是《新約》的專有稱謂);又有人稱《古蘭經》為“斯伏爾”(意為冊頁、經典,其複數是“艾斯法爾”;一般用作對《舊約》的稱呼。如《摩西五經》,但均使人感到不合适。後來,伊本。邁思歐德說,他在埃塞俄比亞看到有人把經典稱為“穆蘇哈夫”,由此,便以其作為《古蘭經》的稱謂。《古蘭經》之定義是真主的語言,是頒降于其聖人穆罕默德的神聖經典。

名持介紹

久居西安的市民更是知道化覺巷清真大寺有一位赫赫有名的大阿訇—哈知·麻目·馬良骥。馬良骥祖籍陝西安康縣,1931年7月生于西安,自幼随父親馬傳真(西安南城清真寺教長)學習阿拉伯文和《古蘭經》,在宗教學識和經典研究上有很高的造詣。現在,年過六旬的馬良骥大阿訇兼任着中國伊斯蘭教協會副會長,省、市伊斯蘭教協會會長,中國國際交流協會理事,省、市政協常委,省青聯名譽主席等職。在幾十年的人生坎坷中,馬良骥靠着頑強的毅力,淵博的學識和傑出的才幹,被人們稱頌為民間外交家、文物保護的熱心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