囫囵吞棗

囫囵吞棗

漢語成語
囫囵吞棗,是一則漢語成語,出自宋·圓悟克勤《碧岩錄》。該成語原指把棗整個咽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比喻對事物不加分析思考。其結構為偏正式;在句子中可作謂語、賓語、狀語;含貶義。[1]
  • 中文名:囫囵吞棗
  • 拼音:hú lún tūn zǎo
  • 近義詞:不求甚解、生吞活剝、走馬觀花、馬馬虎虎
  • 反義詞:含英咀華、細嚼慢咽、融會貫通
  • 結構:偏正式
  • 詞性:貶義詞

成語出處

“若是知有底人,細嚼來咽;若是不知有底人,一似渾侖吞個棗。”(宋·圓悟禅師《碧岩錄》卷三)後人據此典故提煉出“囫囵吞棗”這則成語。

成語故事

相傳古時候,有個喜歡自作聰明的人。有一次,他向一位老醫生請教,吃什麼水果對身體最有益。

老醫生對他說:“水果各有各的特性,每種水果對人的身體都有益處,但吃多了,也會帶來害處。比如說吃梨子對牙齒有好處,但吃多了,就會損傷脾胃。棗子呢,對脾有滋補作用,但吃多了,對牙齒又不利。所以吃什麼東西都要适量。”這個人搖頭晃腦地說:“我有辦法既可以得到水果的益處,又可以使身體不受傷害。”老醫生問道:“你有什麼好方法呀,能告訴我嗎?”這個人說:“我的方法就是,對不同的水果,用不同的方法去吃。比如吃梨子,隻在嘴裡嚼,不咽下肚去;吃棗子,不用牙齒咬,整個兒吞下去。這樣,就有益無害,既不傷牙齒,也不傷脾胃了。”

老醫生聽了,忍不住笑道:“你這個方法不好。吃梨子隻嚼不咽倒還可以做到;吃棗子不嚼而咽,卻很難。而且你那樣囫囵吞棗,也沒法體會到棗的滋味啊!”

成語寓意

囫囵吞棗比喻在學習上食而不化,不求甚解,含糊了事,隻把原書文句照本死讀,好比吃東西不加細嚼、品味,也不消化、吸收一樣。囫囵吞棗是一種泥古不化,應為學習者忌。學習知識時應該把要學的知識徹底理解,再認真去掌握它、應用它。如果學知識隻是籠統地學,缺乏思索,就不會學到真正的知識,也不可能對知識靈活運用。這則寓言告訴人們:對事物的認識要全面,不要含含糊糊;做事情時,不能一味地求快,乞求一步登天。有道是“欲速則不達”,一步一個腳印地循序漸進,方能規避風險,把事情做圓滿。

成語運用

成文用法

“囫囵吞棗”指把整個棗兒吞咽下去,形容讀書不認真,含貶義。該成語在句子中可作謂語、賓語、狀語。運用示例

現代·朱自清《論詩學門徑》:“學習文學而懶于記誦是不成的,特别是詩。一個高中文科的學生,與其囫囵吞棗或走馬看花地讀十部詩集,不如仔仔細細地背誦三百首詩。”現代·鄭晉鳴《黨建工作戒囫囵吞棗》:“黨中央反複要求,學習不能大而化之,囫囵吞棗。在工作學習中,各級領導幹部要多從實際出發,仔細分析,做到因人施策、區别對待,把基層黨建工作做實。”詞條圖冊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