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庭若市

門庭若市

漢語成語
門庭若市(拼音:méntíng ruò shì)是一則來源于曆史故事的成語,該成語最早出自《戰國策·齊策一》。“門庭若市”的意思是指門前像市場一樣。形容來的人很多,非常熱鬧。該成語在句中一般作謂語、定語;用于家庭、商業、服務場所;多含褒義。 [1]
  • 中文名:門庭若市
  • 拼音:mén tíng ruò shì
  • 近義詞:車水馬龍
  • 反義詞:門可羅雀
  • 出處:西漢·劉向《戰國策·齊策一》, 《鄒忌諷齊王納谏》
  • 用法:褒義,謂語
  • 結構:聯合式

成語出處

(齊王)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谏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令初下,群臣進谏,門庭若市。數月之後,時時而間(jiàn,間或,偶爾)進。期年(滿一年,期音jī)之後,雖欲言,無可進者。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此所謂戰勝于朝廷。(《戰國策·齊策一》)  

“門庭若市”這個成語即出自于此。

成語故事

戰國時,齊國有一位大夫名叫鄒忌,人長得很英俊。有一天早晨,他穿好朝服,戴好帽子,對着鏡子端詳一番,然後問他的妻子說:“我和城北徐公比較起來,誰長得英俊。”

“您英俊極了,徐公怎麼比得上您呢?”妻子說。

徐公是齊國出名的美男子。鄒忌聽了妻子的話,并不太敢相信自己真的比徐公英俊,于是他又去問他的愛妾,愛妾回答說:“徐公怎能比得上您呢?”

第二天,鄒忌家中來了一位客人,鄒忌又問了客人,客人說:“徐公哪有你這樣俊美呀!”

過了幾天,正巧徐公到鄒忌家來拜訪,鄒忌便乘機仔細地打量徐公,拿他來和自己比較。結果,他發現自己實在沒有徐公漂亮。于是,他想:“妻子說我英俊,是因為偏愛我;愛妾說我英俊,是因為懼怕我;客人說我英俊,是因為有求于我。其實我實在沒有徐公漂亮啊!”

接着,他又從這件事聯想到,齊威王身為一國之君,所受到的蒙蔽一定更多。第二天早朝,他就把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說給齊威王聽,并勸谏說:“現在齊國地方千裡,城池衆多,大王接觸的人也比我多得多,所受的蒙蔽也一定更多。大王如能開誠布公地征求意見,一定對國家有益。”齊威王聽了,覺得很有道理,立刻下令說:“無論是誰,能當面指出我過失的,給上賞;上奏章規勸我的,給中賞;在朝廷或街市中議論我的過失,并傳到我耳中的,給下賞!”

命令一下,群臣前去進谏的,一時川流不息,朝廷門口每天像市場一樣熱鬧。  

成語寓意

該則成語蘊藏着極大的信息量。它既讓人們看到了齊威王的心胸寬闊、氣度宏大、通情達理、從谏如流以及知錯能改的明主形象,也使人們感受到了鄒忌勤于政事、忠于職守、深謀遠慮、真誠恻坦而又足智多謀的賢臣形象。讀罷該成語故事,既要為威王從谏如流的可貴素養以及革除弊端、改良政治的迫切願望和巨大決心點贊,又深深欽佩鄒忌幫助威王除弊革新的責任感及其高超的勸谏藝術。齊國内政修明,不須用兵就能戰勝敵國,使别國臣服,這是威王革除弊端、改良政治的結果。而威王之所以能夠從谏如流,付諸行動,與鄒忌高明的勸谏藝術不無關系。在此次進谏中,鄒忌欲言勸谏大事,卻從家庭瑣事談起,他一開始并沒有單刀直入向威王進谏,而是巧妙運用設喻類比的方法,從自己的親身經曆出發,從小事入手,以小比大,以家比國,寓治國安邦之道于形象的比喻之中,曉之以理,動之以情,達到了心理人情相通,讓威王既明白了自己受蒙蔽的嚴重性,又懂得了納谏的重要性,從而自覺接受了鄒忌的勸告。并懸賞求谏,廣開言路,結果收到了齊國國勢強盛、威震諸候的奇效。

概而言之,該則成語故事至少給人們兩點啟示。一是管理者應廣開言路,從谏如流,善于聽取不同的聲音。二是溝通二字,看似簡單,卻大有學問。在人際交往中,溝而不通的現象時有發生。而作為溝通高手的鄒忌值得我們學習。具體而言,在人際溝通中,應根據溝通對象的特點選擇不同的溝通方法,特别是在勸谏别人時,隻有谙熟對方心理,充分尊重被勸說者,語言委婉,用語得體,才能使之受到啟發、明白道理,并愉快地接受意見,進而達到溝通的目的。  

成語運用

成文用法

“門庭若市”指門口和庭院裡熱鬧得像集市一樣,形容來往的人很多。主謂式結構。在句中一般作謂語、定語;用于家庭、商業、服務場所。多含褒義。  

運用示例

老舍《四世同堂》:“粉妝樓有許多朋友,一天到晚門庭若市。”

張難先《都督府之組織設施及人選》:“是時熱心之士,聞武昌首義來 集賢館報名者,門庭若市。”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