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翼

右翼

政治領域的意識形态
右翼又稱右派,源自于法國大革命時期,在制憲會議上,當時來自第三階級(市民和農民)的自由派參議員坐在主席的左側,而第二階級(貴族階級)的成員則坐在右側。之後的立法會,将坐在右側,支持舊制度的君主主義者稱為右派。思想的觀點,認為這實際上是在追求終點的平等,是錯誤的。右翼和左翼共同之處是都追求起點的平等,但右翼更強調個人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強調國家應給每一個公民以機會,尊重每一個人的個性,強調平等受教育(基礎教育)的權力,認為人必須對自己的命運負責,右翼信奉的是“英雄史觀”,認為曆史是英雄創造的,其政治主張是偏向中産階級、精英階層的。右翼特别反對左翼的“均貧富”隻能源于自己的低素質、懶惰和無能,不能怪其他的因素。右翼的經濟政策是主張自由放任的,主張小政府、大社會,對經濟的幹預和宏觀調控越少越好,通過主張減稅、減少公共福利、刺激投資來解決失業問題和社會問題,認為福利越多,人的的依賴性就越強,進取心就越差,就會鼓勵懶惰,打擊勤奮,因此對一個國家的前途将造成消極的影響。
    名稱:右翼 拼音:youyi

立場

反對共産主義

雖然右翼仿佛和共産主義天生水火不容,但實際上由于右翼定義的變動,這其實是一段很複雜的曆史。

馬克思共産主義剛誕生時,歐洲主要國家仍處于君主制階段,共産主義對這些國家的執政者立即産生了嚴重的威脅。在俄國、德國和奧匈這三個最主要的君主制國家,共産主義的宣傳是違法的。在這一時期,貴族和共産主義者的沖突,常常被認為是右翼與左翼的沖突。

到了一戰,歐洲掀起了自由主義和國家主義的運動,選舉出來的政府掌握了權力,原來帝國的君主紛紛淪為傀儡。在另一方面,共産主義蘇俄推翻了沙皇俄國,引發了一系列的共産主義革命。于是新興的國家主義和共産主義此時又産生了沖突,而這也被認為是左翼與右翼的沖突,隻是右翼換成了民族主義或國家主義。

二戰之後,反對共産主義逐漸成為了美國和北約國家的外交政策。特别是美國,将反共放在其外交政策的首要位置上,提出了“麥卡錫主義”。此時右翼成為了保守勢力的代名詞,麥卡錫和他的追随者們成為了新的右翼。

經濟

最初在法國大革命的時候,右翼(當時的貴族階級)反對那些因為商業而富有起來的人們,他們對資本市場、啟蒙思想和工業化運動感到不适。但到了19世紀末20世紀初,右翼開始尋求這些新富階層的支持,轉而支持資本主義。發展到當今社會,右翼之于經濟,往往是指自由放任資本主義(laissez-faire capitalism)。

這種“新自由主義右派”由于美國前總統裡根、英國前首相撒切爾夫人的宣傳而廣為人知。如今,右翼普遍支持自由市場、私有财産、減少管制,并認為私有權和自由貿易是一種最重要的自由。

宗教

支持宗教、尤其是基督教的政府被視作右翼。右翼分子支持那些捍衛基督教教義的法律,比如禁止堕胎、避孕、婚前性行為以及同性婚姻等。

社會階級

右翼普遍有着對于左翼的平等主義不同程度的厭惡,聲稱不平等是自然的、不可避免的、乃至有益于社會的。右翼運動宣揚“social order(社會秩序)”。最初的法國右翼便稱自己是“the party of order(秩序黨)”,認為法國需要一位強有力的領袖來維持秩序。

新右翼

新的右翼正在全球範圍内崛起,在拉美地區也不例外。拉美新右翼擁有屬于自己的特點和新的社會基礎。為了抗擊它就必須避免武斷,認識它、并了解它與老右翼之間的差别。如今,特朗普、貝盧斯科尼和埃爾多安是新右翼的突出代表,他們既不尊重人民,也不尊重合法的反對派勢力,隻維護自己的利益。

内部分類

民族主義

右翼的民族主義者尋求定義并維護一種“真正的”民族身份,并排除那些可能會“污染”這種身份的元素。其中有些支持“社會達爾文主義”,支持将“适者生存”原則應用在社會和種族問題上。

傳統主義

持“Traditionalism(傳統主義)”的右翼反對個人主義、自由主義、現代化以及社會進步,他們尋求一種“文化和教育的複興”以及“永久的價值”。“family values(家庭價值觀)”常常被右翼人士,比如美國共和黨人用來表達他們的傳統主義思想。

與左翼的區别

左翼和右翼在政治傳統上指一個社會内部政治領域的兩種意識形态,尤其是在民主社會。在現代西方國家,政治通常被分為右翼或左翼,即保守主義(右翼)和社會主義(左翼),在美國,廣義上的自由主義指左翼政治,而在歐洲,自由主義則指更廣泛意義上的右翼政治。但是到底什麼是左翼,什麼是右翼?至今并沒有一個确切的一緻的定義。

左翼和右翼的不同觀點

第一,邁克爾.雷克頓沃爾德(Michael Rectenwald)認為,左翼主張在文化領域和其他方面的平等主義、民主和多樣性,右翼則主張少數人的不可緩和的統治;

第二,諾韋爾托·博維奧(Norberto Bobbio)在Left and Right: The Significance of a Political Distinction一書中認為,區分左翼和右翼的根本在于,一個國家認為應該重視平等還是重視自由(特權),前者就是左翼,而後者是右翼;

第三,政府與經濟發展的關系應該是幹預主義(interventionist)方式還是自由放任的,前者是左翼,而後者是右翼;如諾蘭(Nolan)圖表就将這作為區别左翼和右翼的标準之一,另一個标準是政府應該是世俗的,獨立于宗教或道德信仰之外,這就是左翼,或者是應該政教合一,這就是右翼;

第四,澳大利亞勞工黨政治家馬克·萊瑟姆(Mark Latham)指出左派和右派的區别在于是要求結果的公平(左派)還是過程的公平(右派),即自認為在經濟領域是社會主義者的美國思想家和社會學家丹尼爾·貝爾所說的,“不是機會均等,而是結果均等”;

第五,埃裡克·霍弗(Eric Hoffer)認為,要激進的變革(左派)還是對變革進行嚴格的控制(右派);

第六,左派在曆史上是最邊緣化的社會力量,最不滿會有關的權力分配不滿,并要求通過改革主義和革命來改變社會,而右派則是基本上鞏固和能夠适應現狀的社會力量,他們改變社會的方式是保守的;托馬斯·索厄爾(Thomas Sowell)認為,左派主張人的本性和社會是可塑性的,人的本性是後天教育的結果,而右派認為人的本性和社會是不可改造的,是天生的;

第七,左派主張經濟利益為窮人服務,而右派主張為富人服務,如邁克爾·帕倫蒂(Michael Parenti)就認為現在的媒體市場天生就有利于右派的利益,因為富人有更大的能力支付使用媒體的費用。

盡管左派和右派有這些不同的觀點和立場,但是要準确區分一個人到底是左派還是右派,這本身就是比較困難的。正像丹尼爾·貝爾所說的那樣,那些“認為隻要某個人在一個領域内激進,他在其它方面也必然激進;反過來說,某人在一個領域内保守,他在其它方面亦會保守。這種認識在社會學和道德觀上都錯誤判斷了不同領域的性質。”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