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毛狀白斑

口腔毛狀白斑

口腔疾病
口腔毛狀白斑(oralhairyleukoplakia,OHL)是一種發生在口腔粘膜的白色毛絨狀病變。由Greenspan1984年首次報道,并認為OHL是一種與白色念珠菌病不同的實體疾病,是艾滋病(AIDS)的高度預兆,可能是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早期體征。[1]口腔毛狀白斑病損為白色斑塊,或為白色不規則的皺褶狀,形成似毛絨地毯樣表現。好發于舌外側緣,多為雙側(so%)。患者通常無自覺症狀,或伴有燒灼感及疼痛,味覺減退。此外病人還有艾滋病相關綜合征的表現如長期中低度發熱、疲乏、HIV抗體陽性等。
  • 中醫病名:
  • 外文名:
  • 别名:
  • 就診科室:
  • 多發群體:
  • 常見發病部位:
  • 常見病因:
  • 常見症狀:
  • 傳染性:
  • 傳播途徑:
  • 西醫學名:口腔毛狀白斑
  • 英文名稱:oral hairy leukoplakia
  • 其他名稱:OHL
  • 主要症狀:白色斑塊,或為白色不規則的皺褶狀
  • 主要病因: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

病因

OHL的形成機制尚不清楚,在OHL中未發現HIV抗原,所以HIV并非OHL的直接原因。目前認為OHL可能與EB病毒感染有關,因為:①通過熒光免疫及South-ern印迹和原位雜交技術證實OHL中有EB病毒;②采用desciclovir和ganciclovir及無環鳥苷(Acyclovir)等抗病毒藥物治療後,OHL可消退;③無環鳥苷在體内、外都有抑制EB病毒複制作用。

病理

上皮增殖,表面過度角化,多數有毛狀突起,棘層增厚,細胞氣球樣變性,可見空凹細胞,偶伴輕度不典型增生。PAS染色可見念珠菌。電鏡檢查可見EB病毒。

臨床表現

口腔毛狀白斑病損為白色斑塊,或為白色不規則的皺褶狀,形成似毛絨地毯樣表現。病損大小不一,不易擦掉,可出現潰瘍。好發于舌外側緣,多為雙側(so%)。其次見于頰、口底、軟腭、牙龈和扁桃體。患者通常無自覺症狀,或伴有燒灼感及疼痛,味覺減退。

此外病人還有艾滋病相關綜合征的表現如長期中低度發熱、疲乏、HIV抗體陽性等。

診斷

依據全身症狀和口腔表現及HIV抗體陽性可診斷。

分類

口腔白斑病白斑分為均質型(斑塊狀、皺紋紙狀)和非均質型(顆粒狀亦稱顆粒─結節白斑、疣狀、潰瘍狀)斑塊狀:白色或灰白色均質型較硬的斑塊,平或稍高出粘膜表面,不粗糙、柔軟,無症狀或輕度不适,斑塊也可為乳白色,表面隆起呈結節狀,顆粒狀或乳頭狀,很粗糙或有龜裂,扪之較硬,有不适感。

顆粒狀:口角區粘膜多見,白色損害呈顆粒狀突起,表面不平,可有小片狀或點狀糜爛刺激痛,此型多可查到白色念珠菌感染。

皺紋紙狀:多發生于口底及舌腹表面粗糙邊界清楚,周圍粘膜正常白斑呈灰白色或垩白色,初起無自覺症狀,有刺激痛。

疣狀:病損呈乳白色厚而高起,表面呈刺狀或絨毛狀突起,粗糙,質稍硬,多發生于牙槽嵴,唇,上腭,口底等 。

潰病狀:白色斑塊上有潰瘍或糜爛。

口腔白斑鑒别診斷:口腔粘膜白斑的好發部位為頰唇,次之舌、口角、前庭溝、腭、牙龈也有發生,患者主觀症狀有粗糙感,刺痛,味覺減退,局部發硬,有潰爛史,出現自發痛及刺激痛。

①白色角化症:灰白色、淺白色或白色的邊界不清的斑塊或斑片,不高于或微高于粘膜表面,平滑、柔軟無自覺症狀,去除刺激物,症狀完全消退。

②白色水腫:透明灰白色光滑的“面紗樣”膜,可部分刮去,晚期表面粗糙有皺紋,多見于前磨牙及磨牙的咬合線部位。

③白色海綿狀斑痣:又稱白皺褶病,為遺傳性成家族性疾患。

④迷脂症:是皮脂腺錯生在唇頰粘膜上形成的一種無主觀症狀的疾病。青春期透前後發生在唇部、頰部粘膜上,有針頭大小、孤立的淡黃色或淡白色球形隆起或扁平丘疹,觸之粗糙,一般無自覺症狀。

⑤扁平苔癬:變化較快,常有充血、糜爛,有時有皮膚病變。

⑥粘膜下纖維化。以頰、咽、軟腭多見,最初為小水疱與潰瘍,後為淡白色,似雲霧狀,并可觸及粘膜下纖維性條索。

⑦梅毒粘膜斑。初為圓形或橢圓形紅斑,随後表面糜爛,呈乳白色,直徑約0.5~1.0cm,稍高出粘膜表面,中間凹陷,表面軟,下面較硬,假膜不易揭去,損害為黃白色、白垩色,血漿反應素環狀卡片快速試驗(RPP)及梅毒螺旋體血凝素試驗(TPHA)可确。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