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斯特地貌

卡斯特地貌

地理學領域術語
喀斯特地貌(Karst Landform),是地下水與地表水對可溶性岩石溶蝕與沉澱,侵蝕與沉積,以及重力崩塌、坍塌、堆積等作用形成的地貌,以斯洛文尼亞的喀斯特高原命名,中國亦稱之為岩溶地貌,為中國五大造型地貌之一。[1]
  • 中文名:喀斯特地貌
  • 外文名:Karst Landform
  • 别名:岩溶地貌
  • 學科:岩溶地貌

成因原理

卡斯特地貌形成是石灰岩地區地下水長期溶蝕的結果。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CaCO3),在有水和二氧化碳時發生化學反應生成碳酸氫鈣[Ca(HCO3)2],後者可溶于水,于是空洞形成并逐步擴大。

這種現象在南歐亞德利亞海岸的喀斯特高原上最為典型,所以常把石灰岩地區的這種地形籠統地稱之喀斯特地貌。

形成條件

可溶性岩石

溶性岩石喀斯特地貌形成的根本條件,我國西南地區之所以喀斯特地貌分布廣泛,最主要的是這裡有其發育的主體。大量的碳酸鹽岩、硫酸鹽岩和鹵化鹽岩在流水的不斷溶蝕作用下,在地表和地下形成了各種奇特的喀斯特景觀。從溶解度上看,鹵化鹽岩>硫酸鹽岩>碳酸鹽岩;由于碳酸鹽岩種類較多,其各類岩石溶解度随着難溶性雜質的多少而定,石灰岩>白雲岩>泥灰岩。從岩石結構分析,結晶質岩石晶粒愈大溶解度愈小;等粒岩比不等粒岩溶解度要小。

岩石具有一定的孔隙和裂隙,它們是流動水下滲的主要渠道喀斯特地貌岩石。

岩石裂隙越大,岩石的透水性越強,岩溶作用越顯著。在溶洞中,岩溶作用愈強烈,溶洞越大,地下管道越多,喀斯特地貌發育越完整,并且形成一個不斷擴大的循環網。

氣候影響

比如我國西南地區氣候濕潤,降水量大,地表徑流相對穩定,流水下滲作用連續,并且降水使流水得以更新和有效補充。因此岩溶作用得以延續進行。

發展階段

1、地表水沿灰岩内的節理面或裂隙面等發生溶蝕,形成溶溝(或溶槽),原先成層分布的石灰岩被溶溝分開成石柱或石筍。

2、地表水沿灰岩裂縫向下滲流和溶蝕,超過100米深後形成落水洞。

3、從落水洞下落的地下水到含水層後發生橫向流動,形成溶洞。

4、随地下洞穴的形成地表發生塌陷,塌陷的深度大面積小,稱坍陷漏鬥,深度小面積大則稱陷塘。

5、地下水的溶蝕與塌陷作用長期相結合地作用,形成坡立谷和天生橋。

6、地面上升,原溶洞和地下河等被擡出地表成幹谷和石林,地下水的溶蝕作用在舊日的溶洞和地下河之下繼續進行。雲南路南的石林是上述第一階段(溶溝階段)的産物,這裡的自然風光因阿詩瑪姑娘的動人傳說而變得格外旖旎。桂林的象鼻山,則是原地下河道出露地表形成的。在廣西境内,經常可看到這種擡升到地表以上的溶洞,俗稱“神女鏡”或“仙女鏡”。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