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軟件大學

南京軟件大學

南京大學軟件學院
南京大學軟件學院是教育部首批國家級示範性軟件學院,依托軟件工程一級(A類)學科和計算機軟件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建有“江蘇省實驗教學中心--軟件工程實驗教學中心”和“國家級實驗教學中心--計算機科學與軟件工程實驗教學中心”(與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共建)等教學平台,以及“南京大學應用軟件工程技術中心”等科研機構。[1]學院占地2900餘畝,校舍面積35萬平方米,在校學生20000餘人,學科複蓋工、農、經、管、文、法、藝七大類,本科專業50多個。學院内設商學、人文、藝術、動漫、信息技術、機電工程、建築工程、園藝、動物科學等9個(學院)以及基礎課部、國際技術學院和繼續教育學院。學校通信工程專業、軟件工程專業被遴選為江蘇省卓越工程師(軟件類)教育培養計劃試點專業,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獲批為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專業。該校即将于2016年正式挂牌成立更名南京軟件科技大學。
    中文名:南京軟件科技大學 外文名: 簡稱:軟科大 創辦人: 辦學性質: 學校類别: 學校特色: 主管部門:江蘇省教育廳 所屬企業: 現任領導: 專職院士數: 高職專業: 本科專業: 碩士點: 博士點: 博士後: 國家重點學科:2個 院系設置: 校訓:厚德興業 校歌: 院訓: 院歌: 地址: 院校代碼: 主要獎項:全國模範職工之家江蘇省和諧校園文明建設單位江蘇省法制宣傳教育先進單位江蘇省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單位江蘇省建設“新南京”有功單位 知名校友:袁亞非 知名教師: 英文名: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software 類别:公立大學 學校類型:綜合 屬性:部屬“卓越計劃”省屬“普通本科高校” 所屬地區:江蘇 南京 現任校長:聶影 專職院士:1人 主要院系:軟件工程學院,計算機工程學院,外國語學院,建築工程學院,藝術學院等 學校地址:江蘇省南京市江甯區弘景大道99号 學校代碼:13573 學生人數:19000餘人(2014年) 教職工人數:近1200人(2014年)

學校簡介

南京軟件科技大學是在金陵科技學院基礎上于2012年正式籌建,已報教育部審批。金陵科技學院是一所以培養高級應用型人才為主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其前身是1980年成立的新中國第一所職業大學——金陵職業大學和1958年成立、1984年複建的南京市農業專科學校。2002年6月經教育部和省市政府批準,兩校合并籌建金陵科技學院,2005年3月正式成立。

學校有江甯、幕府、白下三個校區,主校區位于江甯大學城。學校占地總面積97.2萬平方米,校舍總面積45.1萬平方米,館藏紙質圖書103.6萬冊、電子圖書124.6萬件,教學儀器設備總值達1.38億元,現有全日制在校學生20000餘人,其中公辦11000餘人。設有商學院、人文學院、園藝學院、動物科學與技術學院、機電工程學院、建築工程學院、信息技術學院、藝術學院、動漫學院、材料工程學院、外國語學院、南京國際軟件學院、龍蟠學院(公有民辦)等13個二級學院,另有國際教育學院、繼續教育學院、公共基礎課部和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部4個教學單位。

開設涉及經濟學、文學、工學、農學、管理學、藝術學等六大學科門類的38個本科專業,工商管理、設計學和城鄉規劃學為“一級學科省重點建設學科”,會計學專業為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會計學、服裝設計與工程、動畫、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為省級特色專業(含建設點)。現有省級優秀教學團隊1個,省級高等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基地1個,省級基礎課實驗教學示範中心5個(含建設點)。

學校牢固樹立“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的意識,大力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努力構建具有“雙師”素質、适應應用型人才培養需要的高素質的師資隊伍。在職教職工近1100人,其中專任教師800餘人。現有“雙聘院士”1人,另有一批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全國優秀教師、“江蘇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江蘇省教學名師”、江蘇省“333工程高層次人才培養”對象、江蘇省“青藍工程”中青年學術帶頭人和優秀中青年骨幹教師、江蘇省“六大人才高峰”資助計劃、南京市“紫金人才計劃”等優秀人才。

學校秉承“厚德興業”的校訓,堅持“需求導向,能力為本,知行合一,重在創新”的人才培養理念,始終堅持“教學中心地位”不動搖,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積極開展政産學研合作教育和“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校級試點)工作,培養适應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專業基礎紮實、職業素養好、實踐能力強、發展後勁足的高級應用型人才。多年來,學校為社會輸送了6萬餘名應用型人才,畢業生受到用人單位普遍好評,近幾年就業率始終保持在95%以上,大批畢業生已經成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骨幹力量。

學校高度重視科技工作,努力提升科技研發能力和社會服務能力。年科技總經費迅速增加,科研項目、學術論文與專利等科技成果的數量與層次迅速提升,應用研發水平不斷提高。近三年獲得授權專利124件,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國家、省部、市廳級科研課題180項。建設有江蘇省信息分析工程實驗室、江蘇(邁斯克)肉類食品工程技術中心等市級以上産學研合作科技平台7個,一批科技成果實現了産業化,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南京市企業家知識産權培訓”、“農科教講師團”、“挂縣強農富民工程”、“科技幫扶六合區發展肉鴿業”等社會服務工作的品牌效應也在不斷增強。學校榮獲“江蘇省挂縣強農富民工程先進單位”和“全國農牧漁業豐收獎——農業技術推廣合作獎”。

學校重視對外交流與合作,積極借鑒境外高校先進辦學理念,推進學校教育教學改革,培養具有開放思維、國際視野和參與國際競争能力的高級應用型人才。自1995年起,先後與澳大利亞、新西蘭、加拿大、法國、奧地利、荷蘭、美國、英國以及台灣地區高校開展了合作辦學,現有教育部批準運行的中美園藝(農業生物技術)、中澳軟件工程(服務外包)、中英通信工程等3個專業中外合作辦學項目。

近年來,學校榮獲“南京市文明單位”、“建設新南京有功單位”、“南京市五一勞動獎狀”、“江蘇省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單位”、“江蘇省和諧校園”、“全國模範職工之家”、“江蘇省法制宣傳教育先進單位”等榮譽稱号。

“十二五”期間,學校将堅持地方性、應用型的辦學定位,鎖定“南京”“特色”“提升”三個關鍵詞,大力實施“南京戰略、科技戰略、資源戰略、質量戰略”四大發展戰略,力争在2020年前後把學校打造成特色鮮明的多科性、地方性、應用型科技大學,進入全國應用型本科院校先進行列。

基礎設備

金陵科技學院是2002年6月,經教育部和省市政府批準,由原金陵職業大學和南京市農業專科學校合并組建的以培養高級應用型人才為主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

學校建有江甯、幕府和白下三個校區,占地面積近1600畝,校舍總面積約50萬平方米,館藏圖書近120萬冊,儀器設備總值約1.4億元。學校現有全日制在校生20000多人,教職工1100餘人,其中專任教師800餘人,教授、副教授等高級職稱教師占30%。擁有一批全國優秀教師、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省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省級教學名師和學術造詣較深的學科帶頭人,數十名教師被選拔為江蘇省“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青藍工程”中青年學術帶頭人、“青藍工程”優秀青年骨幹教師等培養對象。

學校現有商學院、人文學院、園藝學院、動物科學與技術學院、機電工程學院、建築工程學院、信息技術學院、藝術學院、材料工程學院、外國語學院、龍蟠學院(公有民辦)等11個二級學院,另有國際教育學院、繼續教育學院、公共基礎課部等教學單位。

學校的學科涵蓋文學、經濟學、管理學、工學、農學等五大學科門類,開設了40多個本科專業及專業方向。現有會計學、設計藝術學、蔬菜學、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預防獸醫學等5個校級重點學科和結構工程、旅遊管理學、計算機應用技術、材料學、園林植物與觀賞園藝、企業管理、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中國古典文獻學、通信與信息系統、金融學等10個校級重點建設學科。會計學,會計學、設計藝術學為江蘇省重點建設學科,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服裝設計與工程、動畫等5個省級特色專業;有1個省級優秀教學團隊、6個校級優秀教學團隊。另外,古籍修複專業是國内本科段最早開設該專業的高校之一。

建有電子電工、經濟管理、建築智能化三個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承擔部、省市級等科研課題200多項,獲得部省級優秀教學成果獎和科技進步獎40多項,一批科技成果實現了産業化,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學校堅持“地方性、應用性、教學型”的辦學定位和“立足南京、服務江蘇、輻射長三角”的區域服務定位,确立了“國際有影響、國内有地位的應用科技大學”長遠建設目标,确立了“特色辦學,質量強校,人才興校,服務社會”的辦學理念、“高級應用型人才”的人才培養理念和“以能力為根本。

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注重應用性、融合性、職業性、開放性和創新性(一本二主五性)”的教育理念,目前擁有電子電工、經濟管理、建築智能化三個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學校堅持走産學研結合、國際合作的新型辦學之路,彰顯應用特色,謀求科學發展,不斷完善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體系,努力培養适應區域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需要的綜合素質高、實踐能力強、具有開拓精神、面向生産、管理、經營和服務的高級應用型專門人才。多年來,學校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培育了大批高層次應用型人才,畢業生受到社會各界歡迎,就業率始終保持在較高水平,一大批畢業生已經成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骨幹力量。

學校一貫重視對外交流與合作,自1995年起,先後與澳大利亞、新西蘭、加拿大、法國、奧地利、荷蘭等國家的高等院校合作辦學,培養具有開放思維、國際視野和參與國際競争能力的高級應用型人才。

學校先後榮獲“南京市文明單位”、“建設新南京有功單位”、“江蘇省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單位”、“南京市教育系統先進黨組織”等榮譽稱号,學校教務處被評為“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優秀教務處”,學校工會被授予“全國模範職工之家”。

辦學特色

學院多年堅持面向社會經濟,培養實用人才的辦學方針,奉行以最大限度滿足社會經濟發展的需求作為辦學最高準則,以社會評價作為辦學水平高低、人才質量優劣的最終标準,以服務經濟、貢獻社會作為學院自身發展的根本動力的辦學三原則,構建市場導向,産學結合、國際合作的辦學模式,形成應用性、實踐性、國際化、信息化的辦學特色。學院以“厚德興業”為校訓,崇尚艱苦奮鬥、改革創新、争進一流的精神,倡導認準方向就堅決幹,幹,就幹一流的行為準則,教育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求知,學會合作。

辦學20多年來,學院大批的畢業生鑄就了金科院學生肯幹、能幹、實幹和富有創新的精神,創業的志氣,創造的能力的三幹加三創的社會形象。

學校以“三率”:綜合素質達标率、雙證率、就業率作為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标準,要求學生不僅具有高等學曆教育證書,同時具有相關的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市場取向的教育教學改革使畢業以“長實踐、擅合作、上手快”而具有較強的就業競争能力和崗位适應能力。越來越多的學生勇于自主創業,帶動他人就業。

師資力量

校之興衰,系于教師。學校本着"外引内扶"的原則,吸引、聘請學術造詣深、能主持學科建設的專家,包括海外學者作為兼職教授,另一方面,不斷加大培養力度,促進教師業務水平提高。如設立優秀人才津貼、選送骨幹教師出國深造、規定35歲以下的青年教師必須具備研究生學曆等。

為保證學生實際工作能力的培養,學校對于師資隊伍提出“個體雙師、群體專兼”的要求,即教師除具有教學職稱外,還應具有相關行業的技術職稱。學校鼓勵系部走企業化的辦學道路,利用教師專業特長,建立相關的科技研發和社會服務的機構,如會計師事務所、金融政�研究所、律師事務所、建築設計研究院、服裝設計中心、影視動畫設計所、實驗實習工廠等。

此外,學校要求各專業聘請有豐富實踐經驗社會人士擔任兼職教師,把實際工作崗位對專業理論和實踐的要求以及經濟技術發展的動态帶到課堂确保學生所學為企業所用。

教職工1100餘人,其中專任教師800餘人,教授、副教授等高級職稱教師占30%。擁有一批全國優秀教師、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省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省級教學名師和學術造詣較深的學科帶頭人,數十名教師被選拔為江蘇省“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青藍工程”中青年學術帶頭人、“青藍工程”優秀青年骨幹教師等培養對象。

院系介紹

商學院

商學院是金陵科技學院辦學規模最大的二級學院,現有在校生2000餘人,為滿足經濟發展對财經管理應用型人才的需求,商學院先後開辦了會計學、國際會計、會計電算化、财務管理、審計、工商管理、市場營銷、國際商務管理、國際貿易、金融、證券投資、投資與理财、電子商務、現代物流等20多個專業,培養各類專業人才萬餘人。就業崗位分布于國家中央直屬機關、省、市、縣級機關及各級行政事業單位,各級銀行、證券、保險公司,大中型股份有限公司、三資企業、外貿公司、咨詢管理公司、會計師事務所以及民營企業等其它各類型的企業單位。

商學院建有功能齊全、規模可觀的綜合實訓基地,各系都擁有專業的實訓室,其中會計電算化實訓室、金融投資全真模拟實訓室、企業信息管理實訓室、管理決策全真模拟實訓室、電子商務實訓室以其科學性和實用性創出了高等應用教育的特色。商學院還與南京市稅務局、南京市政公用局、金碟公司南京有限公司、華泰證券公司以及各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共建了多處校外實習基地。

動物科院與技術學院

動物科學與技術學院前身是由原南京農業專科學校(1958年創辦,1984年複校)的畜牧水産系、動物科學系傳承而來(2003年7月)。現有教職工40人,其中專任教師39人,教授5人,副教授10人,高級實驗師2人,中級職稱20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9人,碩士學位教師22人(其中3人為在讀博士生)。目前在校生872人,其中公辦學生689人,承擔教學任務的民辦學生人數183人。

學院設有動物醫學專業、動物科學專業及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及實驗教學中心,有專業實驗室9個,建有校外教學實習基地17個。儀器設備投入490餘萬元,萬元以上的儀器設備69件。設有金陵科技學院國家職業技能鑒定所——動物科學與技術學院職業技能鑒定站,能夠承擔食品檢驗工、動物檢疫防治員、動物檢疫檢驗員、飼料分析化驗工等職業技能鑒定。秉承學校服務南京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辦學宗旨,堅持“需求導向、能力為本、知行合一、重在創新”的人才培養理念,培養德才兼備的應用型人才,教學研究取得一定的成效。20多年來已培養畢業生3200名,畢業生的就業率在90%以上。

學院強化教師的雙師型素質的培養,近年來,我院教師先後獲得國家獸醫執業資格證、國家食品安全審核員、國家職業技能鑒定中高級考評員資格等,一批教師具有教師系列及研究系列雙職稱,教師來源于國内十多個高校,學緣結構較好。注重培養學科帶頭人及青年學術骨幹,有江蘇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人、江蘇省“333人才培養工程”第三層次人選3人、江蘇省“青藍工程”青年骨幹教師培養對象3人,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層次培養對象1人。

人文學院

人文學院是金陵科技學院辦學規模較大的人文社會科學類二級學院,開設行政管理、旅遊管理、古典文獻(古籍修複)、對外漢語等本科專業,現代秘書、經濟信息管理、法律事務等專科專業,其中,旅遊管理專業為校級特色專業建設點,經濟信息管理專業為省級特色專業。學院還承擔着全校各專業思想政治理論公共課、人文素質教育公共課的教學任務。學院現有全日制本專科在校生1944人。

學院下設公共管理系、旅遊管理系、中文系、古典文獻系、信息資源管理系、法律系、思政教研部等6系1部,教職工總數為88人,其中教授、副教授21人,占23.9%;講師54人,占61.4%;博士、碩士69人,占78.4%。2名教師入選江蘇省“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優秀中青年學術帶頭人,1名教師入選江蘇省“青藍工程”跨世紀學術帶頭人培養對象,3名教師入選江蘇省“青藍工程”優秀青年骨幹教師培養對象。

學院建有人文社會科學綜合實驗中心,下設辦公自動化、文獻修複、模拟法庭、模拟駕駛、旅遊管理等分實驗室和普通話培訓測試站;還與江蘇省、南京市的行政、司法機關及企事業單位共建了30多個校外實習基地,為學院各專業開展教學科研活動提供了良好的支撐條件。

近3年來,本院教師主持或參與完成11項省部級立項課題的研究,出版學術專着、教材18部,發表論文170餘篇,獲得各級獎勵29項,其中2項成果獲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4項成果獲江蘇省高等教育科研成果獎,5項成果獲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目前在研課題17項,其中省部級課題6項。

經過幾年的建設,學院的教學、科研工作已步入良性發展的軌道,人才培養質量穩步提高,畢業生走向社會後,深受用人單位的歡迎。近3年,畢業生協議就業率均達到98%以上。

國際教育學院

積極發展教育的對外交流與合作,借鑒發達國家技術教育的先進模式和豐富經驗,強化自身辦學特色,培養與國際接軌的專業技術人才,1995年金陵科技學院率先創辦了國際教育學院,并迅速彙入全球化潮流。

經過幾年的發展,金陵科技學院InternationalEducationCollege先後與澳大利亞(QUT,BNIT)、加拿大(SENECA)、新西蘭(AUT)、荷蘭(STENDEN)與美國(SUNYCobleskill)的有關院校合作,開設了中澳國際商務,中澳國際會計,中澳計算機應用與維護、中澳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中加影視動畫設計、中新電氣工程、中荷市場營銷、中美生物技術等多個專業,已有500多名學生分别赴澳大利亞、法國、加拿大、新西蘭、荷蘭與美國繼續學業,其中有近400名學生已經完成本科的學習,大部分在國繼續深造,包括就讀國際知名大學的碩士學位或在當地就業。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交流與合作使國際教育學院的人才培養特色鮮明。學院的專業設置國際化、培養模式現代化、人才素質綜合化,教育、教學内容具有前瞻性,畢業學生具有較強的對應性和充分的能力發展空間。學院教師皆為外國文教專家,擁有專業和外語雙重素質,富有責任心和創新意識,積極努力培養學生成為國際化的應用型優質人才。

信息技術學院

信息技術學院由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通信工程系、電子信息工程系、物聯網工程系組成,是承擔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電子信息工程等專業教學、培養适應高科技發展的IT及相關行業高級應用型本科人才的基地,是開展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物聯網工程、電子信息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學科科研和社會服務的機構。

南京國際軟件學院

南京國際軟件學院是學校響應市委市政府推動中國軟件名城建設,為把南京建設成世界軟件業名城——印度的班加羅爾,以及美國矽谷一樣的科研産業區域應時而生。學院與國内外科研單位合作,開設了中印合作專業嵌入式軟件工程專業(NIIT),以及傳統的熱門專業軟件工程,成立了江蘇省服務外包軟件基地,學院緻力于大力培養高素質的軟件科研人才。

材料工程學院

材料工程學院是根據學校學科建設需要而在原視光學技術學院和珠寶首飾學院基礎上重新組建的學院,現下設材料系、視光工程系、珠寶系,材料工程學院現設有材料科學與工程、寶玉石鑒定與加工技術、眼視光技術等專業,突出前沿性、應用性、基礎性。

材料工程學院是一個不斷開拓進取、富于創新、充滿活力的學院,現有教師31人,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7名,博士11名,碩士14名。教師專業基礎紮實、治學嚴謹、工作負責,教學手段新穎、完善,有着豐富的實踐經驗。

學院下設教學實驗中心,共有26個專業實驗室,設備資産達1000餘萬元,包括分光光度計、磁力攪拌器、台式高速離心機、超聲清洗儀、微粒分析儀、旋轉蒸發儀、金相顯微鏡、熔體流動速率測定儀、注射成型機、壓力成型機、V棱鏡折射儀、偏光顯微鏡、萬能電子拉力機、數字阿貝折射儀、數字阿貝折射儀、紅外光譜儀、液相色譜儀、全自動手持式電腦驗光儀、裂隙燈、角膜曲率儀、立體玉雕機、自動測金儀、鑽石标本等先進實驗設備。

學院堅持産學研結合,加強實習基地建設,與鎮江萬新光學眼鏡有限公司、南京地質礦産研究所、江蘇海之美工程材料有限公司、上海舒曼光學有限公司等數十家企事業單位密切合作,以适應地方經濟發展需求和就業崗位要求為依據,以綜合素質培養為主線,以專業知識和技能為重點,為社會培養了大批适銷對路的高等應用型人才,曆屆學生就業率均達到100%,深受廣大用人單位的肯定和歡迎。

珠寶首飾學院是國内首個專門從事珠寶首飾教育研究的學院,招生計劃納入全國普通高等教育和全國成人高等教育計劃。專門培養從事珠寶首飾設計、加工、鑒定、營銷的國家急缺高級專業人才。同時面向社會提供珠寶玉石鑒定及咨詢服務。雄厚的辦學師資是珠寶首飾學院建設江蘇省特色專業的可靠保證。珠寶首飾學院現有專兼職教師20餘名,并聘請著名學者、博士生導師、英國FGA主考官、原中國地質大學常務副校長陳鐘惠教授任名譽專業負責人。珠寶首飾學院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技能的訓練,建設了寶石加工、鑒定等多個實驗室為學生提供實踐操作條件,并在多家鑒定機構、大型商場和大型珠寶公司設立校外實訓基地。

材料工程學院将加大引進和培養優秀人才的力度,進一步加強學科建設,加快教學科研的平台建設,盡快建成具有特色優勢的高水平材料學院。

園藝學院

園藝學院是我校最早建立的院部之一,現有教工51人,專任教師35人;具副教授以上高級職稱15人,其中正教授3人;具博士學位研究生3人,具碩士學位研究生19人,在讀碩士7人,在讀博士13人。“雙師型”教師19人,在校學生近1000人。現開設全日制園藝、園林2個本科專業,園林技術、資源環境與城市管理2個專科專業;設置成人教育園藝、園林2個本科專業。學院内設園藝系、風景園林系、專業基礎課教學部3個教學單位,以及園藝學院實驗中心和園藝學院綜合辦公室。教學儀器設備總值達400多萬元,其中萬元以上的大型設備達20多台(套)。

設有金陵科技學院國家職業技能鑒定所---園藝學院職業技能鑒定站,能夠承擔蔬菜工、插花工、綠化工等10多個工種的初、中、高三個等級的職業技能鑒定。

辦學近30年來,園藝學院積極極實踐“一本、二主、五性”(以能力為根本,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注重應用性、融合性、職業性、開放性和創新性)的人才培養理念,為南京市、江蘇省培養了近3000名園藝、園林等各類專業人才,他們中大部分已成為園藝業、園林業的管理和技術骨幹。

在教書育人的同時,園藝學院老師積極投身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先後主持校級以上科研(教研)項目30多項,獲得部(省)、市級、校級成果20多項。園藝學院的教師走遍了南京市的各個郊縣,把“新知識、新技術、新品種”及時送給農村、農民,為新農村建設、都市農業做出了重要貢獻。

當前園藝學院全體教職工正以飽滿的熱情勤奮工作,為把我校建設成“國内有地位、國際有影響的應用科技大學”而奮鬥。

龍蟠學院

是首批經江蘇省教育廳批準,由金陵科技學院于1999年創辦的公有民辦學院。龍蟠學院依托母體金陵科技學院的辦學優勢和資源,以其先進的辦學理念、靈活的民辦機制、鮮明的辦學特色、嚴格的管理、優良的學風、高質量的教育、教學和較高的畢業生就業率赢得了社會和廣大考生及家長的普遍認可和廣泛贊譽。目前開設了40餘個應用特性強、深受社會歡迎的本科專業,在校生規模4500餘人。

公共基礎課教學部

始終堅持把教學工作放在首位,以“穩定教學秩序、推進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為主要任務,圍繞本科建設加強教研和科研工作,鼓勵教師以科研促進教研、繼而促進教學。公共基礎課教學部确立了“吸引人才,加強培養,教研結合,整體推進”的師資隊伍建設思路,形成了一支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師資隊伍。現有專任教師105人,其中具有高級職稱的教師占28%,具有博、碩士學位的教師占48%,有1位教師被列入江蘇省“青藍工程”。

建築工程學院

自1980年開辦建築學、工民建、工程地質、工程測量、城市建設等五個專業始,于1981年和1982年開辦了建築學本科班、道路橋梁本科班;于1982年開辦了土木工程本科班;于1987年開辦了建築施工管理專業的對口招生班;1994年開辦了建築設計(含室内設計)專業;于1999年開辦了工程造價、工程監理與項目管理專業;于2000年開辦了建築設計/室内設計雙專科;橋梁工程/計算機應用雙專科;于2001年和2002年同南京工業大學聯辦本科——工程管理專業;于2002年開辦建築經濟/計算機應用雙專科;于2003年又開辦了城市景觀設計專業。

于2005年随着學校的摘籌,又恢複了土木工程本科專業。到2005年,建築工程學院已為江蘇省培養了數千名全日制應用型專門人才。建築工程學院現有建築學教研室,建築工程教研室,城市建設教研室,工程管理教研室,力學教研室等5個教研室;并有1個實訓部和1個建築工程檢測與試驗中心。

機電工程學院下設機械工程教研室、電氣工程教研室、樓宇智能化教研室、汽車工程教研室和機電一體化教研室等。自80年開始創辦“機械制造”本科專業以來,先後開辦了“機械設備及自動化”、“機電一體化”、“模具設計”、“機械電子工程”“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制造”、“數控技術”、“檢測技術”、“現代汽車技術與營銷”、“現代制冷技術與管理”、“電氣工程及自動化”、“制造管理技術”、“電機與電器”等本、專科專業。并創出了“機械設備及其自動化”、樓宇智能化等校重點、特色專業。

機電工程學院

機電工程學院是金陵科技學院一個建制早、基礎紮實、各項管理規範、教學條件優良的綜合性工科二級學院。目前機電工程學院下設機械工程系、電氣工程系、樓宇智能系、汽車工程系四個系和實驗中心以及機電研究所和樓宇智能工程處等教學科研機構。機電學院1980年開始創辦機械制造本科專業,開辦本科教育的曆史已近三十年,先後開辦了“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數控技術”、“現代汽車技術”、“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電機與電器”、“樓宇智能化”等本、專科專業及專業方向。

機電工程學院緊随當今先進制造技術發展的潮流,構建了具有同類高校較高水準的較為完善的校内外實習實訓基地,擁有機械實驗中心、電氣實驗中心、汽車實驗中心和智能樓宇等四個實驗中心,良好的實訓設施為培養學生操作技能、掌握現代科技知識,增強就業競争力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機電工程學院擁有一支結構合理、學術思想活躍、業務素質高的師資隊伍,現有教職工50餘名,其中正、副教授16人,博士、碩士研究生學曆者占教師總數的80%以上。

近三十年來,機電工程學院為社會培養了大批高等應用型技術人才,由于重視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和應用能力的培養,要求學生掌握适應就業需要的多種技能,畢業生深受社會各界用人單位的肯定和歡迎,各專業本、專科畢業生均供不應求。

現任領導

黨委書記陳小虎

陳小虎,男,中共黨員,河北安新人,金陵科技學院黨委書記,教授,博士生導師。1962年3月出生。

1982年參加工作。1982年7月畢業于鄭州工業大學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專業,1992年9月哈爾濱工業大學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專業畢業,獲工學博士學位。1992年起先後任南京動力專科學校電氣工程系副主任、主任、南京動力化工設計研究院院長、南京動力專科學校校長助理、副校長、黨委副書記、校長,南京師範大學副校長,南京工程學院院長、黨委副書記。2010年5月起任金陵科技學院黨委書記、黨委委員。

長期從事電氣工程學科方面的教學與科研工作,先後主持教育部、江蘇省高校自然科學基金等科研項目數十項,在電力系統優化調度、風電場與電力系統并網理論及相關控制技術等方面有較深研究,發表學術論文二十餘篇;主編國家級規劃教材兩部;多次榮獲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江蘇省教學成果一等獎等,是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及江蘇省“333工程”第二層次培養對象、江蘇省“6大人才高峰”第三批次資助對象。

現兼任國家高等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電工類分指委委員;全國高等學校教學研究會副理事長,全國應用型本科院校專門委員會主任委員、江蘇省電工技術學會副理事長、南京電工技術學會理事長。

校長聶影

聶影,男,中共黨員,江蘇省南京市人,金陵科技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1959年12月出生。

1982年畢業于南京林産工業學院林業機械系(現南京林業大學機械電子工程學院)。先後任南京林業大學機械系團總支書記、經濟管理系辦公室主任、經濟管理學院副院長、黨總支書記、南京林業大學黨委組織部部長,2000年任南京林業大學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2010年5月任金陵科技學院院長、黨委副書記。長期從事林産品市場與貿易等方面的教學和科研工作。

先後主持和參與國家和部省級科研課題18餘項,發表論文90餘篇,出版論着和教材10部,并榮獲國家林業部科技進步三等獎、商務部“第六屆全國外經貿研究成果獎”以及梁希林業科學技術獎等多項獎勵,是江蘇省“333跨世紀學術、技術帶頭人培養工程”培養對象。現兼任國家林業局林産品經濟貿易研究中心主任、江蘇省國際經貿學會常務理事。

副校長劉衛東

劉衛東,漢族,江蘇漣水人,農學碩士,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共黨員。1987年起,先後任南京農業大學園藝系蔬菜教研室副主任、南京市雨花台區科技副區長、南京市農墾工商總公司外經處處長、農業處處長、南京市蔬菜局生産技術處處長等職,1999年任南京農業專科學校副校長,2002年8月任金陵科技學院(籌)副校長,2005年12月起任金陵科技學院副校長、黨委委員。兼任中國園藝學會長江蔬菜協會理事,江蘇園藝學會會員,江蘇省高教學會理事,南京蔬菜學會副理事長,南京農學會常務理事。

劉衛東教授主要從事蔬菜育種學教學和科學研究,曾主持農業部“九五”重點高新技術與基礎研究項目“抗TuMV和抗熱性強的蘿蔔雄性不育系選育利用技術的研究”,主編、參編《園藝作物遺傳育種》、《中國蘿蔔》、《園藝商品學》等專着、教材6部,發表學術論文近20篇。曾獲江蘇省“高校先進科技工作者”榮譽稱号。

副校長宋丁全

宋丁全,漢族,江蘇南京人,理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1988年6月于吉林工業大學應用數學專業研究生畢業,同年到南京林業大學任教。1994年開始,曆任南京林業大學教務處副處長、處長、學生工作部(處)長兼人武部部長,中共南京林業大學黨委委員,2003年11月任金陵科技學院(籌)副校長,2005年12月起,任金陵科技學院副校長、黨委副書記。期間,于1996年至1999年在職攻讀南京林業大學生态學專業博士學位,1999年7月畢業,獲理學博士學位。

宋丁全教授長期從事數學及數量生态學科的教學與科研工作,曾主持“光皮桦種群結構及其增長動态規律研究”及“光皮桦種群調節與競争研究”、“高校人才質量控制與評估研究”等省級科研課題,在全國核心及省級期刊上發表專業科研論文30餘篇。曾獲江蘇省“高校優秀共産黨員”稱号。

副校長魯宇紅

魯宇紅,漢族,北京人,研究生學曆,副教授,中共黨員。1976年參加工作,1992年起,先後任金陵職業大學機電工程系副主任、計算機系副主任、計算機系黨總支書記、學生處長、學工部部長等職,1999年11月任金陵職業大學副校長、黨委委員,2002年8月任金陵科技學院(籌)副校長、黨委委員,2005年12月起任金陵科技學院副校長、黨委委員。兼任江蘇省招生委員會委員,全國高等職業教育電類專業研究會理事長,江蘇省計算機基礎協會理事。

長期從事學生管理工作及電子技術、計算機信息技術的教學和科研工作。先後主持省教育廳“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等課題,參加省教育廳“職業教育研究”等課題。在學術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及教育管理論文10餘篇,主編、參編教材5部。

副校長馮年華

馮年華,漢族,江蘇揚中人,管理學博士,教授,碩士生導師。1985年加入中國共産黨,1986年參加工作,1997年任南京師專地理系副主任、校黨委委員,2000年9月任南京曉莊學院副校長、黨委委員,2007年9月起任金陵科技學院副校長、黨委委員。曾任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江蘇省九屆委員會委員,兼任中國教師教育學會理事、江蘇省地理學會理事、徐州師範大學碩士研究生導師。

主要從事區域經濟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曾獲國家土地管理局土地利用優秀成果二等獎、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省教育廳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獲省教育廳二類精品課程獎。獨着、主編《區域可持續發展導論》、《區域可持續發展創新》等專着3部,合着《人地協調論》、《區域發展與空間結構》、《人口、資源與環境》等專着3部,主編《教育原理應用叢書》一套,在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城市研究、土地資源研究等方面發表論文50多篇。

曾獲教育部“曾憲梓基金會”高等師範院校優秀教師二等獎、江蘇省“普通高等學校優秀青年骨幹教師”、江蘇省優秀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等榮譽稱号;被确定為江蘇省“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第三層次培養對象、江蘇省“青藍工程”跨世紀學術帶頭培養對象。

副校長葛軍

葛軍,中共黨員,管理學博士,教授,高級會計師。1986年起在金陵職業大學任教;1998年起先後任金陵職業大學财經系副主任、金陵科技學院商學系系主任、商學院院長、教務處處長;2012年11月起任金陵科技學院副校長、黨委委員。兼任江蘇省高等學校管理學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江蘇省高等教育學會理事、南京市會計學會理事、澳大利亞昆士蘭科技大學高級訪問學者、南京林業大學碩士研究生導師等。

長期從事會計學學科方面的教學與科研工作,是江蘇省重點學科建設點——會計學學科負責人、國家特色專業建設點——會計學專業負責人。主持省、市級課題近十餘項、發表論文近二十篇,編寫出版專着及教材七部。榮獲全國優秀教師、江蘇省教學名師、江蘇省師德先進個人、江蘇省“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首批中青年科學技術帶頭人、南京市中青年拔尖人才、南京市五一勞動獎章、南京市勞動模範、南京市留學回國先進個人等榮譽及稱号。

副校長張燕

張燕,女,工學碩士,教授。1992年起在金陵職業大學任教;2000年起先後任金陵職業大學栖霞學院副院長、金陵科技學院信息技術學院副院長、龍蟠學院院長、信息技術學院院長、科技處處長;2012年11月起任金陵科技學院副校長。兼任教育部高等學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教學指導分委員會江蘇省專家,江蘇省計算機學會高級會員、理事、人工智能專委會理事、多媒體專委會常務理事,江蘇省婦聯第十一屆代表大會執行委員,南京市十二屆政協委員,南京市黨外知識分子聯誼會副會長等。

長期從事計算機應用技術學科的教學與科研工作。先後主持市廳級以上科研項目七項,發表研究論文十餘篇,合着專着一部,主編教材三部。榮獲江蘇省“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第二批中青年科學技術帶頭人、南京市“三八”紅旗手、南京市新長征突擊手、南京市優秀教育工作者等榮譽及稱号。

巡視員謝培蘇

謝培蘇,女,中共黨員,大學學曆,教授。1985年起,先後任金陵職業大學财經系黨總支副書記、副主任、黨總支書記、主任,校教務處處長等職,1995年任金陵職業大學副校長,2002年8月任金陵科技學院(籌)副校長,2005年12月任金陵科技學院副校長、黨委委員。2011年6月起擔任金陵科技學院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黨委委員。兼任江蘇省高職高專人才培養工作委員會委員。2012年11月起任金陵科技學院巡視員。

長期從事工商管理學科的教學和研究。主編教材5部,其中《成本會計實務》獲教育部2002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優秀教材二等獎,發表會計學科學術論文數篇,曾主持省教育廳“新世紀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工程”課題研究。

就業狀況

為适應企業用人和學生就業的需要,學校努力發展應用學科,加強理論應用,面向社會職業崗位群,以實踐能力為主線,構建學生知識能力素質結構,确保學校育人與社會用人适銷對路。

學校不斷推進産學合作深度,與企業共建專業指導委員會,研讨專業設置、選擇教學内容、聘任教師和共建實訓實習基地。學校既設有機械、電氣、電子、電信、建築、會計、金融、商務、法律、服裝、園藝等一批傳統專業,又設有信息技術、影視動畫、視光學技術、珠寶首飾、樓宇智能控制、旅遊飯店管理物流管理、觀賞農業等新興專業,适應社會經濟發展對各類人才的需求。

學校根據現場一線的需求,組織教學内容,力求學生基礎理論紮實、專業知識寬,實踐能力強。學校還根據某些職業崗位對技能的多方面需求,開展主輔修的雙專業教育,培養複合型人才。為加強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和紮實肯幹、團隊精神的培養,學校不僅在校内建立各種實驗室、仿真實訓基地,而且在160餘個企業建立校外實習基地,置學生于工程實踐和崗位實務環境,鍛煉學生的現場實際工作能力和團結協作能力。

學校以"三率":綜合素質達标率、雙證率、就業率作為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标準,要求學生不僅具有高等學曆教育證書,同時具有相關的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市場取向的教育教學改革使畢業以"長實踐、擅合作、上手快"而具有較強的就業競争能力和崗位适應能力。越來越多的學生勇于自主創業,帶動他人就業。

校園論壇

為完善校園的網絡交流平台,于2009年春,學校學生自發組建了望心湖校園論壇,作為金陵科技學院的校園論壇,為學校新生與在校生提供了一個良好的交流互動平台,論壇成立之初衷旨在為全校同學創造一個規範有序、生動活潑的網絡交流平台,同時也可以作為校内信息發布的一個有效的網絡渠道。

望心湖校園論壇管理團隊始終堅持緊扣時代脈搏,堅持正确的輿論導向、緊貼校園生活、服務全校師生的原則,論壇起步時間不長,初期面對學校其他論壇的壯大和挖牆腳,管理團隊人才流失,步履維艱,創建之後不久,7月30日接受工信部備案,論壇關閉數天,直至8月4日才重新開放,面對如此沉重的打擊、遭遇如此嚴重的挫折,我們論壇的管理團隊并沒有放棄。

更沒有絲毫懈怠,而是一如既往的努力,而且更加加快了論壇推廣和構建的步伐,經過八月的頑強奮鬥,望心湖校園論壇終于強勢崛起,初具規模,今後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願全體管理團隊成員和論壇的朋友們共勉,緻力于打造金陵科技學院最好的校園網絡平台的道途中,有我,有你!

望心湖校園論壇今後的發展目标:作為新生代的我們,我們的目标很明确,要把望心湖校園論壇推廣到每位同學的身邊,發展成為全校師生所熟知、歡迎的網絡交流平台,成為類似于蘇大那樣的論壇,開辟一條新路的榜樣。

質疑的聲音一直都會存在,面對這些聲音,我們會一直用心去做,我們有強大的技術支持,我們擁有最堅強最幹練的管理團隊,我們擁有衆多懷着一顆熱忱之心,一直信任我們、默默支持我們的廣大金科學子。論網絡技術我們一定不是最強大的,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但事在人為,我們擁有這樣的團隊和衷心支持的朋友們,為什麼我們不能去為之努力?為什麼我們不能去實現夢想?我們一直都在努力着,盡力還不夠,我們是一直都在竭盡全力。

望心湖校園論壇今後的發展模式:以校園生活為依托,以學校的精神為指導,努力使論壇成為更多同學參與交流與校園信息發布的平台。在發展傳統“灌水”模式論壇的同時,繼續依托論壇網絡平台創新開發出更多同學們喜聞樂見的活動與節目,促進論壇文化與校園文化的完美結合與繁榮發展,增強論壇的可參與度、娛樂性和互動性。

辦學體制

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組織部部長李源潮和江蘇省省長羅志軍在學校升格為本科院校時指示學院要"解放思想創新體制,聚集資源","走市場化社會化的道路建設名校"。

學校積極推進辦學體制改革,遵照《民辦教育促進法》和教育部關于舉辦"獨立學院"的文件要求,利用自身的教學和管理優勢與社會的資金優勢,與企業合作舉辦民辦二級學院性質的獨立學院。學校還深化内部管理體制改革,調整隊伍結構,推進後勤社會化,壓縮機關編制,擴大師資隊伍。

學校強化激勵約束機制,實行人事代理制度,按需設崗,擇優聘用,人員能進能出,待遇能高能低。學校還實行二級管理,降低管理重心,引入市場機制,實行系部全額成本核算,激發基層活力确保高質量育人,高效益辦學。

對外合作

為引國際優質教育資源培養我校學生,借鑒國外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經驗,自95年起,學校先後與澳大利亞、加拿大、新西蘭、法國、奧地利和英國的高校聯合培養學生和培訓教師。

至今,已有300餘名學生出國進行第二階段的學習和70名教師出國受訓或讀研。遵照《中外合作辦學條例》,學校與國外高校發展合作辦學、合作科研,以推進學校教育與國際接軌,提高應用科研水平,加速培養具有國際眼光、能參與國際市場競争的外向型人才

學校堅持辦學主體多元化,以股份制多渠道籌集資金,在江甯大學城征地1210畝發展新校區,規劃建築面積38萬平米。03年11月一期工程近10萬平米建築已竣工,3600名學生入住。新校區的建立大為增強了學校的綜合實力,為學校長遠發展創造了巨大空間。

新世紀,學校将繼續高舉"創新強校、厚德興業"大旗,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優化服務,全面建設新型本科院校,力争超常規、跨越式發展,2010年邁入全國一流應用型本科院校的行列。

圖書館

金陵科技學院圖書館建于2003年3月,由原南京金陵職業大學圖書館、南京農業專科學校圖書館合并組建而成,現已改名為南京動漫圖書館。現中心館設在江甯校區,另設一個分館,坐落于幕府校區。

圖書館現有館舍總面積37320平方米,其中江甯校區34167平方米,幕府校區3153平方米。現有閱覽座位3000餘個,視聽閱覽座位64個,多媒體閱覽座位400餘個,其中江甯校區320個。圖書館現館藏紙質文獻120萬餘冊(件),同時購置了十幾種中外文電子期刊和電子圖書數據庫。

金陵科技學院圖書館書刊借閱實行計算機管理,百分之百開架借閱,并推行流閱一體的新型服務方式。全館全天不間斷開放,電子閱覽室、綜合閱覽室周開放時間達到86小時以上。本館還提供電子文獻閱覽和網上數據庫檢索,開展查新、定題和館際互借服務。

金陵科技學院江甯校區圖書館共7層,其中一樓是辦公室及報告廳,二樓為圖書借閱處。圖書分布在二到七層,電子閱覽室位于三樓,目前共有250台計算機對師生開放。

圖書分布狀況:

二樓:新書庫;視聽室。

三樓:公共書庫(含語言(H),文學(I)以及計算機自動化(TP)類,綜合(Z)類圖書);電子閱覽室。

四樓:社會科學書庫(A,B,C,D,E,F,G,J,K類圖書及社會科學類期刊)。

五樓:自然科學書庫(N,O,P,Q,R,S,T類圖書、自然科學類期刊)。

六樓:外文圖書、工具書、過刊資料以及特藏書。

七樓:2003年6月30日以前入藏圖書。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