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機電研究所

北京機電研究所

機電一體化科研事業單位
北京機電研究所是中國機械工業鍛壓、熱處理、模具等行業的技術歸口單位。相關行業學會、協會及标委會的秘書處均設于本所。多年來,在國家的支持下,設立了多個國家級的研究開發中心,如國家發改委建設的“精密成形國家工程研究中心”、聯合國援建的“精沖技術開發服務中心”、科技部建設的“先進制造技術研究中心”、“模糊控制技術生産力促進中心”和“熱處理生産力促進中心”等。
    公司名稱: 外文名: 所屬行業: 法定代表人: 總部地點: 經營範圍: 公司類型: 公司口号: 年營業額: 員工數: 中文名:北京機電研究所 總部所在地:北京 組織性質:科技集團 發展類型:個人發展,公司發展,行業發展 質量方針:集成創新,滿足市場需求 所屬管轄:國資委

單位概況

北京市機電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機電院)的前身是北京市機電研究院,成立于1978年,是當時北京地區最大的機電一體化科研事業單位,在“光機電儀”領域,為機床、食品、環保、激光、精密儀器、汽車等行業,完成科研課題及研制項目千餘項,其中200餘項獲國家及省部級科技成果獎。

北京機電研究所建有精密成形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北京市清潔熱處理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機械工業近淨成形工程實驗室、機械工業汽車零部件成形模具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國家和行業技術創新平台,也是中國鍛壓、熱處理、模具行業的技術歸口單位,全國鍛壓學會、全國鍛壓技術标準化委員會、全國熱處理學會、全國熱處理技術标準化委員會、中國熱處理行業協會、中國模具行業協會均設在該所。出版發行《塑性工程學報》、《鍛壓技術》、《材料熱處理學報》、《金屬熱處理》四種技術刊物。運行“鍛壓技術數據庫”和“熱處理技術數據庫”2個共享服務網站,在建一套“模具行業信息化技術”雲端服務系統。具有2個學科博士和碩士研究生培養資質。

北京機電研究所擁有一支集合了國内一流鍛壓、熱處理和模具領域的工藝、設備、工程自動化及技術集成中青年專家為骨幹的技術開發隊伍。現有職工300多人,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1名,國家級突出貢獻專家3名,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3名,研究員及高級工程師90人。多名專家擔任全國鍛壓、熱處理、模具行業組織的領導職務。

北京機電研究所承擔了大量國家級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成套技術集成開發應用科研項目,占有國内鍛造企業技術改造任務的80%以上份額,技術服務主要集中在機械汽車、航空航天、能源電力、材料冶金等行業的精密成形與改性處理。取得精密成形工藝與設備領域的國家級、省部級科研成果近150餘項,擁有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120餘項,為我國塑性成形領域的精密化技術進步與行業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發展曆程

1956年:成立第一機械工業部工藝與生産組織研究院熱加工處。其後原機械院材料研究室、武漢材料保護及熱處理研究室并入,成立原機械院七處(鍛壓處)、二處(熱處理處)。

1964年:原機械院七處、二處合并,成立原機械科學研究院二處。

1969年:原機械院大部分專業遷出北京。原機械院二處鍛壓、熱處理、無損檢測、理化檢驗等專業留京。

1972年:根據原第一機械工業部(71)一機技字第1164号文件,原機械科學研究院、電器科學研究院、中國農業機械化科學研究院合并成立“第一機械工業部機械研究院”,下設北京機電研究所。原機械院二處留京專業組建原北京機電研究所二室。

1978年:根據原第一機械工業部(76)一機技字第283号文件及機械研究院(77)機研科綜字第198号文件,原北京機電研究所結構調整:原北京機電研究所部分研究科室及管理機構與電器科學研究院合并,成立北京工業自動化研究所;原北京機電研究所二室、試驗工廠及管理科室部分人員,保留北京機電研究所名稱,組建成目前的北京機電研究所,确立以從事鍛壓少無切削、模具、熱處理、無損檢測等機械制造新工藝、新技術為主要研究方向,并負責有關專業的行業技術歸口工作。

1999年:根據科學技術部、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聯合發文國科發政字(1999)197号文件,北京機電研究所轉制為國資委所屬的科技型企業。 

隊伍建設

北京機電研究所是中國機械工業鍛壓、熱處理、模具等行業的技術歸口單位。相關行業學會、協會及标委會的秘書處均設于本所。多年來,在國家的支持下,設立了多個國家級的研究開發中心,如國家發改委建設的“精密成形國家工程研究中心”、聯合國援建的“精沖技術開發服務中心”、科技部建設的“先進制造技術研究中心”、“模糊控制技術生産力促進中心”和“熱處理生産力促進中心”等。

北京機電研究所始終把技術創新作為提升核心競争力的主要戰略方針,形成了從實際出發不斷創新發展的企業文化和與之相适應的科學管理體系,為科研人員創造了良好的技術創新環境與氛圍。

多年的研究開發工作為本所培養和造就了一支以工程院院士為首的、年齡結構合理、專業搭配得當、理論基礎紮實、實踐經驗豐富、思想活躍、作風嚴謹、業務素質高、創新能力強的技術隊伍。

北京機電研究所從事塑性成形、熱處理、模具等技術領域的研發已有50多年的曆史,具有雄厚的研究基礎,并形成了相關技術領域的綜合性優勢、積累了豐富的工程經驗,并取得了一批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成果。

在聯合開發和成果轉讓過程中,北京機電研究所與國内衆多裝備制造骨幹企業友好合作,建立了戰略合作夥伴關系。

北京機電研究所一貫重視國際交流與合作,已與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國際知名大學、研究院所和企業建立了交流與合作關系,完成了數十項國際合作研究項目。

發展平台

創新是企業的靈魂。作為高新技術企業,北京機電研究所十分重視科技創新,始終把技術創新作為提升核心競争力的主要戰略方針,形成了從實際出發不斷創新發展的企業文化和與之相适應的科學管理體系,為科研人員創造了良好的技術創新環境與創新平台。  

軟件平台

北京機電研究所擁有各種先進的CAD/CAM/CAE軟件

硬件平台

先進的材料分析和試驗儀器、先進的模具加工設備、13000平方米鍛壓工藝中試基地和鍛造、熱處理設備制造基地等。 

材料分析和試驗儀器:透射電鏡掃描電鏡

X-射線衍射儀:

相變儀Instron1255 & Instron1185 材料試驗機Gleeble1500 熱力模拟試驗機

機加工設備

鍛壓工藝中試基地               

鍛壓設備制造基地              

真空熱處理設備制造基地

人力資源平台

多年的研究開發工作為本所培養和造就了一支以工程院院士為首的、年齡結構合理、專業搭配得當、理論基礎紮實、實踐經驗豐富、思想活躍、作風嚴謹、業務素質高、創新能力強的技術隊伍。

北京機電研究所現有員工約400人,工程技術人員占員工總數的75%, 其中有中國工程院院士1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和國家突出貢獻專家39人,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35人,高級工程師 105人。

北京機電研究所擁有“材料學”、“材料加工工程”等專業的碩士學位授予權。已培養研究生近百人,其中83人現已畢業并獲得碩士學位。專家隊伍中有4人具有博士生指導教師資格,已招收博士8人,畢業并獲得博士學位1人。

質量方針

集成創新,滿足市場需求。

規模定制,保證産品質量。

量身定做,增強客戶滿意。

質量目标:

(1) 産品最終一次交驗合格率≥95%

(2) 技術創新投入占主營收入的比例≥8%

(3) 持續增強顧客滿意。

北京機電研究所從事塑性成形、熱處理、模具等技術領域的研發已有50多年的曆史,具有雄厚的研究基礎,并形成了相關技術領域的綜合性優勢、積累了豐富的工程經驗,并取得了一批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成果。

建所以來獲得省部級獎111項,國家獎26項

4名專家獲通用汽車中國科技成就獎

  1998

 武兵書

  複雜鍛模現代設計制造成套技術研究與應用

  1998

  于滬生

  斯太爾轉向節鍛造自動化生産工藝及裝備

  1998 

 任廣生 

  階梯軸鍛坯精密楔橫軋成形技術

  2000

  謝談

  轎車等速萬向節閉塞鍛造成套技術

堅持以企業願景為指導,以企業使命為方向,以提煉和培育企業核心理念為關鍵,增強企業凝聚力;以建設“和諧、安全、學習”的良好氛圍為重點,不斷改善科研生産辦公環境,塑造良好的企業形象;以培養四支優秀員工隊伍為基礎,努力提升企業的核心競争力;以營造良好的文化輿論氛圍為突破口,推動企業的提升與發展。

企業願景

成為制造業企業集成化裝備和系統解決方案的最佳提供者。

企業使命

不斷滿足客戶制造能力的需求,緻力于制造工藝、技術、裝備和系統解決方案的集成化開發、應用和服務,使客戶實現安全、高效、敏捷、和諧的制造。

企業精神——創新、責任、感恩、合作、發展、誠信、卓越

創新:技術創新、自主創新、集成創新。創新是機科發展的特色,是公司生命力所在,也是公司可持續發展的有效途徑;

責任:對崗位有責任,對公司有責任,對顧客有責任,對社會有責任;

感恩:感恩于同事,感恩于公司,感恩于顧客,感恩于社會;

合作:與同事合作,與顧客合作,與社會合作;

發展:個人發展,公司發展,行業發展;

誠信:對同事誠信,對顧客誠信,是公司生存、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證;

卓越:追求卓越的産品是我們成功的必要保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