勸學篇

勸學篇

戰國末期荀子作品
《勸學篇》又名《勸學》,是荀子的名作。《荀子》是戰國末年著名唯物主義思想家荀況的著作。該書旨在總結當時學術界的百家争鳴和自己的學術思想,反映唯物主義自然觀、認識論思想以及荀況的倫理、政治和經濟思想。[1]在《勸學》裡,作者否認有“生而知之”的“天才”,強調後天學習的重要性,提出了要順應自然規律,“善假于物”的學習方法,揭示了學習的内部規律是知識的積累,并指出隻要發揮人的主觀能動作用,堅持不懈、專心緻志地進行學習,就能取得成效。這些觀點,值得我們今天借鑒。
  • 作品名稱:
  • 外文名:
  • 作品别名:
  • 作者:荀子
  • 創作年代:
  • 作品出處:
  • 文學體裁:
  • 中文名稱:《勸學篇》
  • 荀子:名況,戰國末期趙國人,思想家
  • 内容:強調後天學習的重要性

作品内容

君子曰:學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繩,輮(煣)以為輪,其曲中規。雖有(又)槁暴(曝),不複挺者,輮(煣)使之然也。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砺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聞先王之遺言,不知學問之大也。幹,越,夷,貉之子,生而同聲,長而異俗,教使之然也。詩曰:「嗟爾君子,無恒安息。靖共爾位,好是正直。神之聽之,介爾景福。」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長于無禍。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緻千裡;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xìng)非異也,善假于物也。

南方有鳥焉,名曰蒙鸠,以羽為巢,而編之以發,系之葦苕,風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幹,莖長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臨百仞之淵,木莖非能長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蘭槐之根是為芷,其漸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質非不美也,所漸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擇鄉,遊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物類之起,必有所始。榮辱之來,必象其德。肉腐出蟲,魚枯生蠹。怠慢忘身,禍災乃作。強自取柱,柔自取束。邪穢在身,怨之所構。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平地若一,水就濕也。草木疇生,禽獸群焉,物各從其類也。是故質的張,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樹成蔭,而衆鳥息焉。醯酸,而蜹聚焉。故言有召禍也,行有召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骐骥一躍,不能十步;驽馬十駕,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無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是故無冥冥之志者,無昭昭之明;無惛惛之事者,無赫赫之功。行衢道者不至,事兩君者不容。目不能兩視而明,耳不能兩聽而聰。螣蛇無足而飛,鼫鼠五技而窮。《詩》曰:“鸤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儀一兮。其儀一兮,心如結兮!”故君子結于一也。

昔者瓠巴鼓瑟,而沈魚出聽;伯牙鼓琴,而六馬仰秣。故聲無小而不聞,行無隐而不形。玉在山而草木潤,淵生珠而崖不枯。為善不積邪?安有不聞者乎?

學惡乎始?惡乎終?曰:其數則始乎誦經,終乎讀禮;其義則始乎為士,終乎為聖人,真積力久則入,學至乎沒而後止也。故學數有終,若其義則不可須臾舍也。為之,人也;舍之,禽獸也。故書者,政事之紀也;詩者,中聲之所止也;禮者,法之大分,類之綱紀也。故學至乎禮而止矣。夫是之謂道德之極。禮之敬文也,樂之中和也,詩書之博也,春秋之微也,在天地之間者畢矣。君子之學也,入乎耳,着乎心,布乎四體,形乎動靜。端而言,蝡而動,一可以為法則。小人之學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間,則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軀哉!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君子之學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學也,以為禽犢。故不問而告謂之傲,問一而告二謂之囋。傲、非也,囋、非也;君子如響矣。

學莫便乎近其人。禮樂法而不說,詩書故而不切,春秋約而不速。方其人之習君子之說,則尊以遍矣,周于世矣。故曰:學莫便乎近其人。

學之經莫速乎好其人,隆禮次之。上不能好其人,下不能隆禮,安特将學雜識志,順詩書而已耳。則末世窮年,不免為陋儒而已。将原先王,本仁義,則禮正其經緯蹊徑也。若挈裘領,诎五指而頓之,順者不可勝數也。不道禮憲,以詩書為之,譬之猶以指測河也,以戈舂黍也,以錐餐壺也,不可以得之矣。故隆禮,雖未明,法士也;不隆禮,雖察辯,散儒也。

問楛者,勿告也;告楛者,勿問也;說楛者,勿聽也。有争氣者,勿與辯也。故必由其道至,然後接之;非其道則避之。故禮恭,而後可與言道之方;辭順,而後可與言道之理;色從而後可與言道之緻。故未可與言而言,謂之傲;可與言而不言,謂之隐;不觀氣色而言,謂瞽。故君子不傲、不隐、不瞽,謹順其身。詩曰:"匪交匪舒,天子所予。"此之謂也。

百發失一,不足謂善射;千裡蹞步不至,不足謂善禦;倫類不通,仁義不一,不足謂善學。學也者,固學一之也。一出焉,一入焉,塗巷之人也;其善者少,不善者多,桀纣盜跖也;全之盡之,然後學者也。

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為美也,故誦數以貫之,思索以通之,為其人以處之,除其害者以持養之。使目非是無欲見也,使口非是無欲言也,使心非是無欲慮也。及至其緻好之也,目好之五色,耳好之五聲,口好之五味,心利之有天下。是故權利不能傾也,群衆不能移也,天下不能蕩也。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謂德操。德操然後能定,能定然後能應。能定能應,夫是之謂成人。天見其明,地見其光,君子貴其全也。

白話譯文

君子說:學習是不可以停止的。靛青,是從藍草中提取的,卻比藍草的顔色還要青;冰,是水凝固而成的,卻比水還要寒冷。木材筆直,合乎墨線,(如果)把它烤彎煨成車輪,(那麼)木材的彎度(就)合乎圓的标準了,即使再幹枯了,(木材)也不會再挺直,是因為經過加工,使它成為這樣的。所以木材經過墨線量過就能取直,刀劍等金屬制品在磨刀石上磨過就能變得鋒利,君子廣泛地學習,而且每天檢查反省自己,那麼他就會聰明多智,而行為就不會有過錯了。

所以,不登上高山,就不知天多麼高;不面臨深澗,就不知道地多麼厚;不懂得先代帝王的遺教,就不知道學問的博大。幹、越、夷、貉之人,剛生下來啼哭的聲音是一樣的,而長大後風俗習慣卻不相同,這是教育使之如此。《詩》上說:“你這個君子啊,不要老是想着安逸。認真對待你的本職,愛好正直的德行。神明聽到這一切,就會賜給你巨大的幸福。”精神修養沒有比受道德薰陶感染更大了,福分沒有比無災無禍更長遠了。

我曾經整天思索,(卻)不如片刻學到的知識(多);我曾經踮起腳遠望,(卻)不如登到高處看得廣闊。登到高處招手,胳臂沒有比原來加長,可是别人在遠處也看見;順着風呼叫,聲音沒有比原來加大,可是聽的人聽得很清楚。借助車馬的人,并不是腳走得快,卻可以行千裡,借助舟船的人,并不是能遊水,卻可以橫渡江河。君子的本性跟一般人沒什麼不同,(隻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罷了。

南方有一種叫“蒙鸠”的鳥,用羽毛編織作窩,系在嫩蘆葦上,風一吹就墜落了,鳥蛋全部摔爛。不是窩沒編好,而是不該系在蘆葦上面。西方有種叫“射幹”的草,隻有四寸高,卻能俯瞰百裡之遙,不是草能長高,而是因為它長在了高山之巅。蓬草長在麻地裡,不用扶持也能挺立住,白沙混進了黑土裡,就再不能變白了,蘭槐的根叫香艾,一但浸入臭水裡,君子下人都會避之不及,不是艾本身不香,而是被浸泡臭了。所以君子居住要選擇好的環境,交友要選擇有道德的人,才能夠防微杜漸保其中庸正直。

事情的發生都是有起因的,榮辱的降臨也與德行相應。肉腐了生蛆,木朽了生蟲,忘記做人準則就會招禍。太堅硬物體易斷裂,太柔弱了又會自身束縛,與人不善會惹來怨恨,幹柴易燃,低窪易濕,草木叢生,野獸成群,萬物皆以類聚。所以靶子設置好了就會射來弓箭,樹長成了森林就會引來斧頭砍伐,樹林繁茂蔭涼衆鳥就會來投宿,醋變酸了就會惹來蚊蟲,所以言語可能招禍,行為可能受辱,君子為人處世不能不保持謹慎。

堆積土石成了高山,風雨就從這兒興起了;彙積水流成為深淵,蛟龍就從這兒産生了;積累善行養成高尚的品德,那麼就會達高度的智慧,也就具有了聖人的精神境界。所以不積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沒有辦法達到千裡之遠;不積累細小的流水,就沒有辦法彙成江河大海。駿馬一跨躍,也不足十步遠;劣馬拉車走十天,(也能走得很遠,)它的成功就在于不停地走。(如果)刻幾下就停下來了,(那麼)腐爛的木頭也刻不斷。(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麼)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沒有銳利的爪子和牙齒,強鍵的筋骨,卻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可以喝到泉水,這是由于它用心專一啊。螃蟹有八隻腳,兩隻大爪子,(但是)如果沒有蛇、蟮的洞穴它就無處存身,這是因為它用心浮躁啊。因此沒有刻苦鑽研的心志,學習上就不會有顯着成績;沒有埋頭苦幹的實踐,事業上就不會有巨大成就。在歧路上行走達不到目的地,同時事奉兩個君主的人,兩方都不會容忍他。眼睛不能同時看兩樣東西而看明白,耳朵不能同時聽兩種聲音而聽清楚。螣蛇沒有腳但能騰空飛起,鼫鼠有五種本領卻還是沒有辦法生存。《詩》上說:“布谷鳥築巢在桑樹上,它喂養七隻幼鳥也能有條不紊。善良的君子們,行為要專一不偏邪。行為專一不偏邪,意志才會如磐石堅。”所以正人君子的意志必須始終堅定專一。

古有瓠巴彈瑟,水中魚兒也浮出水面傾聽,伯牙彈琴,拉車的馬會停食仰頭而聽。所以聲音不會因為微弱而不被聽見,行為不會因為隐秘而不被發現。寶玉埋在深山,草木就會很滋潤,珍珠掉進深淵,崖岸就不會幹枯。行善也可以積累,哪有積善成德而不被廣為傳誦的呢!

學習究竟應從何入手又從何結束呢?答:按其途徑而言,應該從《尚書》入手到《禮經》結束;就其意義而言,則從做書生入手到成為聖人結束。長期積累才能深入探究出其中的奧秘,學到死方能後已。所以學習的教程雖有盡頭,但進取之願望卻不可以有片刻的懈怠。畢生好學才成其為人,反之又與禽獸何異?《尚書》是政事的記錄;《詩經》是心聲之歸結;《禮經》是法制的前提、各種條例的總綱,所以要學到《禮經》才算畢業,才算達到了道德之頂峰。《禮經》敬重禮儀,《詩經》《尚書》博大廣闊,《春秋》微言大義,它們已經将天地間的大學問都囊括其中了。

君子學習,要聽在耳裡,記在心裡。傾注全部的心血,表現在一言一行,哪怕是極細微的言行,都可以垂範于人。小人學習是從耳聽從嘴出,相距不過四寸而已,怎麼能夠完美于他的七尺之驅呢?古人學習是自身的需求,現在的人學習則隻是為了炫耀于人。君子學習是為了完善自我,小人學習是為了賣弄和嘩衆取寵。所以,沒人求教你而去教導别人叫做浮躁;問一答二的叫啰嗦;浮躁啰嗦都是不對的,君子答問應象空谷回音一般,不多不少、恰到好處。

學習沒有比親近良師更便捷的了。《禮經》《樂經》有法度但嫌疏略;《詩經》《尚書》古樸但遠離現實;《春秋》簡略但不夠周詳;仿效良師學習君子學問,既崇高又全面,還可以通達世理。所以說學習沒有比親近良師更便捷的了。

崇敬良師是最便捷的學習途徑,其次那就是崇尚禮儀了。若上不崇師,下不尚禮,僅讀些雜書,解釋一下《詩經》《尚書》之類,那麼充其量不過是一介淺陋的書生而已。要窮究聖人的智慧,尋求仁義的根本,隻有學習禮儀才能做到。就像提起皮袍的領子,用五指梳理皮毛一樣順理成章。如果不究禮法,僅憑《詩經》《尚書》去辦事情,就如同用手指測量河水,用戈矛舂黍米,用錐子紮銅壺一樣是費力不讨好的。所以,崇尚禮儀,即使不太透徹,也算是禮儀之士;不尚禮儀,即使聰穎善辯,也不過是一介散漫不羁的書生而已。

如果有人前來向你請教不合禮法之事,不要答理;前來傳播不合禮法之事,别去追問;在你面前評論不合禮法之事,不要參與;态度野蠻的,别與他争執。所以,一定要是合乎道的标準,才給予禮遇;不按道的标準,就回避他;因此,對于恭敬有禮的人,才可與之談道的宗旨;對于言辭和順的人,才可與之談道的内容;有明顯感應的人,才可與之論及道的精深極緻。所以,跟不可與之交談的交談,那叫做浮躁;跟可與交談的不談那叫怠慢;不看對方回應隻顧滔滔不絕長談的叫盲目。因此,君子不可浮躁,也不可怠慢,更不可盲目,要謹慎地對待每位前來求教的人。《詩經》說:“不浮躁不怠慢才是天子所感激的。”說的就是這回事。

射出的百支箭中有一支不中靶,就不能算是善射;從千裡之外駕馭車馬隻差半步卻停下了,這也不能算是善駕;對各類事物不能融會貫通、對仁義不能堅守如一、當然不能算是善學。學習本是件很需要專心緻志的事情,學一陣又停一陣那是小人才犯的低級錯誤。塗巷之人中間好的少,壞的多,像桀、纣、拓就是屬于這一類型的人,能夠全面徹底地把握所學的知識,才算得上是個學者。

我們已經知道了學得不全不精就不算是完美,所以要常用朗讀和訓釋去融會貫通,用思考和探索去理解,用尋師訪友來把握,從而達到排除所有幹擾去潛心修煉。使眼不再看不該看的、耳不再聽不該聽的,嘴不再說不該說的,心不再想不該想的,以達到完全醉心于學習的理想境地。如同眼好五色,耳好五聲,嘴好五味那樣,一門心思就隻想着如何造福天下。如果做到了這般地步,那麼,在權利私欲面前你就不會有邪念,人多勢衆你也不會屈服的,天下萬物都不能動搖你的信念。活着是如此,到死也不變。這就叫做有德行、有操守。有德行和操守,才能做到堅定不移,有堅定不移然後才有随機應變。能做到堅定不移和随機應變,那就是完美的人生了。到那時上天會為你顯現它的光明,大地會為你顯現它的廣闊,君子最應該珍惜的就是自身德行的完美了。

作品賞析

内容評析

荀子的《勸學》是曆來為人們所傳誦的名篇,其中有些警句,已成為勉勵學習常用的成語。這裡節選三段,在原文中本不相連,但是意脈一貫,可以獨立成篇。

文章開篇就鄭重地寫道:“君子曰:學不可以已。”這不但是《勸學》篇的第一句,也是整個《荀子》着作的第一句。為什麼首先提出學習問題呢?因為荀子認為人的本性是“惡”的,必須用禮義來矯正,所以他特别重視學習。“性惡論”是荀子社會政治思想的出發點,他在着作中首先提出學習不可以停止,,就是想抓住關鍵,解決根本問題。因為他十分重視這個問題,所以他把自己的見解,通過“君子”之口提出來,以示鄭重,在措辭上,他不說應該不斷學習,而說學習不可以停止,這對糾正人們學習上常犯的不能持之以恒的毛病,更有針對性。

從學派傳統來說,儒家一向勸導人們好好學習,如《論語》的第一句就說:“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悅)乎!”荀子自稱是孔子的繼承人,他的着作第一句也說:“學不可以已。”這從表面上看,隻是繼承了儒家的“勸學”傳統,其實他強調的程度顯然不同。因為在孔子看來,“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論語·季氏》)而荀子則認為禮義道德和系統知識,隻有靠後天學習才能獲得。所以,荀子是在新的認識論基礎上,發展了儒家的“勸學”傳統,把學習的重要性提到一個新的高度。就行文來說,開頭就提出了中心論點,語言簡勁,命意深廣,因而很自然地引出了下文的滔滔闡述。

文章先以“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來比喻任何人通過發奮學習,都能進步,今日之我可以勝過昨日之我,學生也可以超過老師。這兩個比喻,使學習的人受到很大的啟發和鼓舞。不過,要能“青于藍”、“寒于水”,決不是“今日學,明日辍”所能辦到的,必須不斷地學,也就是說:“學不可以已”。所以,這兩個比喻深刻有力地說明了中心論點,催人奮進。

接着,文章進一步設喻,從根本上闡明道理:“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雖有槁曝,不複挺者,輮使之然也。”這正如梁啟超所說,意思是“喻人之才質,非由先天本性而定,乃後起人功而定也”(見《荀子柬釋》引)。荀子認為人的本性是“惡”的,但學習可以使人由“惡”變“善”,因此,他強調“輮”的作用。通過這個比喻,說明即使原來是地地道道的“不善”之人,經過學習,也可以“改變”成完全合乎道德規範的人。這顯然是對學習者更大的鼓勵。在強調了學習的重要作用後,文章以設喻引出論斷:“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砺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木材經過墨線量過就會取直,金屬制成的刀劍之類拿到磨刀石上去磨就會鋒利,這就好比君子廣泛學習,而且每天檢查省察自己,就會知識通達,行為沒有過錯。這樣以設喻引出論斷,顯得更有說服力。論斷句中的“日”字,與起句“學不可以已”的“已”字,緊密呼應,突出了要“知明而行無過”,就必須不斷學習,從而有力地闡明了中心論點。

開篇至此為第一段。這一段說明了學習在改變人的素質、提高人的智力方面的重大意義。學習意義重大,那麼,如何學呢?荀子認為,學習不能單靠坐在房子裡苦思冥想,必須利用外界事物,向實際學習。因此,第二段首先說明:“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荀子以親身的體驗,通過“終日思”與“須臾學”的對比,強調空想不如學習。而這個與空想相對的“學”字,不言而喻,也就是指利用外界事物,向實際學習。這種對于學習的見解,也是荀子基于他的認識論提出來的。荀子否認孟子所說的人有天生的“良知”“良能”,因此他強調從外界實際事物中學習。他在這裡提出的“學”的概念,就具有唯物主義因素。接着,連設五喻,展開論證,荀子先從生活經驗說起:站在高處望,比踮起腳見得廣闊;登高招手,順風呼喊,手臂并非更長了,聲音并非更大了,可是人家卻能遠遠地看到,清楚地聽到;可見利用高處、利用順風的作用之大。推而廣之,“假輿馬”、“假舟楫”的人,也并非善于走路或擅長遊泳,可是他們卻能“緻千裡”、“絕江河”,由于設喻所用的事例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因此讀起來不但感到親切,而且覺得可信。随着不斷設喻,闡明的道理越來越深入讀者心靈,于是水到渠成地得出了結論:“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這就是說,君子之所以會有超過一般人的才德,就是因為他們善于利用外物來好好學習。推論起來,人如果善于利用外物好好學習,也就可以變為有才德的君子。這與第一段所說的青出于藍、冰寒于水、直木可“輮”為車輪,意脈是一貫的,結構上也是暗相呼應的。

此外,荀子把“所學”與“善假于物”聯系起來,“這意味着學習的目的是要認識客觀事物的規律,并利用這些規律性知識去改造客觀世界。”(引自嚴北溟關于《勸學》的說明)這與他的“制天命”的思想也是聯系着的。

至此,第二段結束。這一段說明學習必須善于利用外物。然而,在從外界實際事物中學習的時候,還有需要注意的地方,所以,第三段作了進一步的說明。文章先設兩喻引出論點:“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這說明學習要注意積累。荀子根本不承認“天生聖人”的說法,他指出人隻要努力學習,“積善積德”,就可以具備聖人的思想。聖人也是不斷學習而成的,正如他在《性惡》篇中所說的:“積善不息”,“塗之人可以為禹”。他充分強調“積善”的作用,這與開頭提出的“學不可以已”也是一脈相承、遙相呼應的。在筆法上,以設喻引出論點,更加強了論點的語勢,使論點一出現就具有一定的說服力。接着,文章又進行申述:“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這是從反面設喻來說明積累的重要。經過一正一反的設喻,學習要注意積累的道理已初步闡明,但是為了深入說明,文章又反複設喻對比:先以“骐骥一躍,不能十步”與“驽馬十駕,功在不舍”相比,再以“锲而舍之,朽木不折”與“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相比,從而充分顯示出“不舍”的重大意義,而學習要注意積累的道理,也得到了進一步的證明。當然,學習要做到“不舍”,要不斷積累,那就必須專一,不能浮躁。因此,文章再以“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能夠“上食埃土,下飲黃泉”與“蟹八跪而二螯”,卻“非蛇蟮之穴無可寄托”進行對比,說明學習必須專心緻志,不能粗心浮氣。這兩個比喻,強調了學習必須堅持不懈,并照應了上文的層層論述。第三段至此結束。通過這一段的層層比喻,我們可以清楚地理解學習必須持之以恒。至此,開篇提出的“學不可以已”的中心論點,已得到了深入的闡發和充分的證明。

《勸學》的這三段,論述了學習的重要性,指出了學習應該采取的态度和方法。雖然荀子論學的基礎是唯心主義的“性惡論”,但是對批判孟子的“先天道德論”起了積極作用。由于曆史條件的限制,荀子不可能懂得人的階級性,他把禮義當成人人應該具備的道德,并且把符合封建倫理規範的行為叫做“善”,把不符合的叫做“惡”。他勸學的目的,實際上是要培養合乎封建統治階級道德規範的人才,這與我們今天的學習目的有本質的區别。但是,在那新興地主階級登上政治舞台、全國走向統一的曆史時期,是有進步意義的。至于文中闡述的要重視學習以及學習必須“善假于物”、逐漸積累、持之以恒等見解,就是在今天,對我們來說,也還有一定的啟發作用和借鑒意義。

文中除少數地方直接說明道理外,幾乎都是比喻。通過比喻闡述道理、證明論點,這是本文在寫作上的一大特色。由于創造比喻的技巧很高,因此這些比喻精警動人。如“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脫化成“青出于藍而勝于藍”)以及“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不積細流,無以成江海”、“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等等,都被人們當作指導學習的格言來稱引。同時,運用比喻的方式方法也靈活多樣,闡述一層意思,有的單獨設喻,有的連續設喻;有的從正面設喻,有的從反面設喻;有的以比喻互相映襯,有的以比喻進行對比。如此層層推進,上下呼應,使本身表現力很強的比喻,更充分持發揮作用,因而把道理闡述得十分透徹。再說,由于運用比喻,文章的語言顯得具體形象、精練有味。而且,随着用比的連續和手法的變換,形成整齊而又富于變化的句式,産生铿锵起伏的節奏,表現出荀子諄諄勸學的激情。因此,這不僅是一篇出色的古代教育論文,而且可以當作一篇文學作品來欣賞。

其他評價

本篇分别從學習的重要性、學習的态度以及學習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全面而深刻地論說了有關學習的問題。顯然,荀子所主張的學習内容和目的是其儒家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他所說的君子和小人等等差别帶有明顯的偏見。但他強調學習的作用,提倡虛心求教、學無止境、循序漸進、堅持不懈、專心緻志等等,都是學習經驗的總結,值得後人借鑒,具有普遍意義。

特色:1、本文篇幅雖長,但層次井然。全文說理深入,結構嚴謹,代表了先秦論說文成熟階段的水平。2、文章在語言運用上,長短句并用,對偶排比句兼行,勻稱而又錯落有緻。讀來朗朗上口,富于音樂節奏美。3、在論說過程中,使用了大量的比喻來說明道理,使人易于接受。

簡單概述

《勸學篇》是張之洞在1898年發表的,其基本思想是說教育首先要傳授中國傳統的經史之學,這是一切學問的基礎,要放在率先的地位,然後再學習西學中有用的東西,以補中學的不足。張之洞把中學的内容概括為經、史、子、集,尤其強調"明綱",認為三綱五常是中學之本原,以此反對維新派的君主立憲。他把西學概括為西史、西藝、西政三部分。他在維新變法前夕再次強調"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目的在于強化封建君主專制,反對政治改革,因而這一主張具有明顯的保守性、反動性。但是,這一教育主張在客觀上也促進了近代教育的發展。

美國傳教士Samuel Wood Bridge将之譯為英文,題曰The Only Hope of China。全書二十四篇,分内篇、外篇。内篇包括同心、教忠、明綱、知類、宗經、正權、循序、守約、去毒。九篇;外篇包括益智,遊學、設學、學制、廣譯、閱報、變法、變科舉,農工商學、兵學、礦學、鐵路、會通、非弭兵、非攻教十五篇。“内篇務本,以正人心;外篇務通,以開風氣”。

全書要旨

《勸學篇》分内、外兩篇,内分9篇,外分15篇,而以《序》概述全書要旨。

“《内篇》務本,以正人心。”在民族危亡之際,天下有志之土何以救中國?張之洞首先呼籲的是國人的團結,即所謂的“同心”:“同心以救弊,齊心以捍患。”同心的基礎是“保國、保教、保種,合為一心,是為同心”。張之洞認為保國、保教、保種三者不可偏廢,“安危與共”(《勸學篇·同心》)。保國,就是保大清國。張之洞曆數大清帝國之大仁政十五項,讀來有些肉麻,但是當時大多數土大夫乃至維新派對清政府仍懷忠愛之心,希望清政府振作,确是實情。即使村野小民組織的“義和團”,還在一年以後打出了“扶清滅洋”的旗号,可見民心一斑。保教,就是保孔孟禮教、三綱五常。

因此,張之洞反對興民權、廢祭祖、倡男女平等之說,并且恥談西國的君臣之倫、父子之倫、夫婦之倫,用以比附中國之三綱,其見識自然遠不如康有為、梁啟超等維新派。保種,即保“三皇五帝聲被之所及、神明胄裔種族之所”的“黃種”。

張之洞深切告誡國人國家淪亡之後種族所受之屈辱:“印度屬于英矣,印度土人為兵為弁,不得為武員,不得入學堂矣。越南屬于法矣,華人身稅有加,西人否也;華人無票,遊行有禁,西人否也。古巴屬于西班牙矣,土人不能入議院也。”(《勸學篇·知類》)因此,張之洞痛斥了兩種人,一種是“視國家之休戚漠然無動于其心,意為此非發撚之比”,一種是“诋中國為不足有為,……日夜冀幸天下有變,以求庇于他人”。後一種人實際上是一批絕望的維新派,走上了歧路。

作者簡介

張之洞,人稱張香帥,自号抱冰老人,南皮人,南京大學前身——三江師範學堂的創始人,中國高等師範學堂之鼻祖,中國幼兒園創始人(第一所幼稚園,選聘了3名日本保姆)。中國重工業奠基人。張之洞13歲中秀才,16歲中順天鄉試第一名(解元),26歲中會試第三名(探花)。張之洞先為清流以敢谏聞名,号稱“牛角”,其戰鬥力非常生猛。後任山西巡撫和各地學官,後來長期任總督,1907年後任大學士,軍機大臣,1909年死,谥号“文襄”。漢陽鐵廠全景

張之洞一生主要做了三件事:一辦新式教育,二辦實業三練新軍。張之洞的實業主要兩件,一件是督辦蘆漢鐵路(盧溝橋——武漢,大名鼎鼎的京漢鐵路,曾記否,北伐時京漢鐵路大罷工),另外一件是把内陸武漢打造為當時中國最大的重工業基地。

清朝洋務派代表人物之一,其提出的“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是對洋務派和早期改良派基本綱領的一個總結和概括;毛澤東對其在推動中國民族工業發展方面所作的貢獻評價甚高,曾說過“提起中國民族工業,重工業不能忘記張之洞”。

曆史意義

清廷頑固派統治集團對《勸學篇》十分贊賞,認為它“持論平正通達,于學術人心大有裨益”,令軍機處頒發各省督撫學政,廣為刊布,以重名教。此書的廣泛流傳,給守舊派發動戊戌政變作了輿論準備。

《勸學篇》成書後即刻印于兩湖書院。在清廷支持下,光緒二十四年各地紛紛翻刻。戊戌政變後,此書還被譯成英文和法文,流傳到國外。

曆史作用

評價張之洞《勸學篇》的曆史作用,學術界通常采用兩個标準,一個是戊戌變法,一個是康有為為代表的維新派所達到的思想水平。思想水平的差異固然重要,但一種思想的實際曆史作用,往往不是取決于其達到的水平,而在于其在多大程度上滿足了社會需要,這些需要的性質如何,以及這些需要轉變為曆史現實的可能性有多大。

人們通常認為,戊戌變法是康有為等維新派積極奔走、呼号的産物,是在維新派指導下的一場政治改革,而把張之洞為代表的洋務派于頑固派一起劃到了戊戌維新的對立面。實際情況并非如此。主持百日維新的光緒皇帝固然受到了維新派的思想影響,起用了一批維新志士,但是,他所推出的所有政策,并沒有超越《勸學篇》所設定的改革範圍。在積極推行西方的社會經濟政策以及對一些制度進行改革方面,洋務派是維新派的同盟軍。

張之洞的《勸學篇》雖然沒有達到維新思潮的思想高度,但畢竟是“中體西用”的洋務思潮在甲午戰争以後新的發展,在推行發展資本主義的社會經濟政策方面與維新派達到了共識,在十九世紀末葉的思想潮流和政治改革中,仍有其進步意義。

名人點評

當時中國的社會政治結構并不具備實施君主立憲政體的條件。因此,《勸學篇》所揭示的更多的是與維新派在思想理論上的分歧,而不是現實的政治分歧。

對于《勸學篇》批評最透徹的是何啟、胡禮垣的《勸學篇書後》。在序論中,他們指出:“(《勸學篇》)之作,張公自言,規時勢,綜本末,以告中國人士。其志足嘉,誠今日大吏中之矯矯者矣。獨惜其志則是,其論則非,不特無益于時,然且大累于世。”何、胡是在更高的思想水平上批評《勸學篇》的,頗有精彩之論,但在當時,他們的主張并沒有付諸實施的現實可能性,因此讀來不免有苛論之處。比如說,“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則止,從無有以容悅之言,為固寵邀榮之計,而能不愧為大臣者”,言下之意,張之洞事君無“道”,光緒帝如不接受所謂之“道”,不如不說,免開尊口,這種論辯風格不值得欣賞。學者最常引用的"不特無益于時,然且大累于世"一語,也是過激之論。如依此推論,大概不僅張之洞,連光緒皇帝的"百日維新"也要抛進"曆史的垃圾堆裡去"的。

任何先進的政治思想主張,在進入政治運作過程以後,必然不得不退到曆史條件所能允許的現實中來。在參預變法之前,康有為曾積極主張開設議院,但在實際參與變法之後,則馬上改變主張,認為中國不能速開議院,譚嗣同、林旭要開議院,康有為反而“力止之”。議院隻是一種手段,在“舊黨盈塞”的情況下,即使開了議院,也可能為舊黨把持,“以守舊之黨而謀開新政,是欲蒸沙而成飯”。以康有為為代表的維新派既然在政治上推遲了議會制的實施,那麼他們在具體的新政政策上也就不可能沒有與張之洞《勸學篇》推廣西學“政藝”主張相溝通的橋梁。也就是說,推廣西學的“政藝”或新政,是中國的當務之急,這是務實的維新派與洋務派左翼所達到的共識。至于兩派在國家政治體制選擇上的深刻分歧,并沒有在1898年百日維新期間形成現實的政治沖突。在戊戌政變以後,維新派從清政府内部被清除以後,執行戊戌變法“遺囑”的新政在兩年以後由張之洞為代表的洋務派左翼來鼓吹推行,也就不難理解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