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川

劍川

雲南省劍川縣
劍川,位于滇西北橫斷山中段、“三江并流”自然保護區南端,東鄰鶴慶,南接洱源,西界蘭坪、雲龍,北靠麗江,地跨東經99°33′—100°33′北緯26°12′—26°47′,是大理白族自治州的北大門。全縣國土面積2250平方公裡,縣城所在地海拔2200米,年平均氣溫12.3℃,轄六鎮三鄉,有白、漢、彜、回、納西等16個世居民族。
  • 中文名:劍川
  • 外文名:
  • 别名:
  • 行政區劃代碼:
  • 行政區類别:縣
  • 所屬地區:
  • 地理位置:
  • 面積:2318
  • 下轄地區:
  • 政府駐地:
  • 電話區号:
  • 郵政區碼:
  • 氣候條件:
  • 人口數量:17
  • 著名景點:
  • 機場:大理機場
  • 火車站:
  • 車牌代碼:
  • 地區生産總值:23.32

名考

"劍川"一名曆史非常悠久。漢文史料中最早出現"劍川"一名的時間是公元707年。此名在元朝被短暫被“義督”一名取代外,曆經1305年沒有變更過。“劍川”一名迄今沒有一個權威的解釋。“川”字的含義很明顯,即"河流", 引申為有河流的平地。主要的考釋集中在“劍”字上。一個合理的解釋是基于如下幾點考慮:

1)從地圖上看劍川北部是三大藏區中的康區,藏文ཁམས, Wylie 轉寫 Khams;當地藏人被稱為康巴。即Khams po.

2)“劍川”一名出現在唐代。唐代漢語古音讀“劍”字若 Kam;

3)在南诏前期劍川是吐蕃的勢力範圍。劍川曾經在吐蕃的統治下,長達百餘年,一直到794年神川之戰後才為南诏所控。

所以“劍川”一名極可能是源于藏語。即藏文 Khams Dam (康赕)的半音半義的譯名, “康巴人居住的平壩"。

地理位置

在麗江城東南方70公裡外,有一處非常值得一遊的地方,這就是劍川,一個尚未人們所熟知的旅遊勝地。

劍川境内的石鐘山石窟是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其石窟藝術被譽為“南天瑰寶”。這些造型獨特、雕刻精細的南诏大理國時期的石刻,經曆了1100多年的風雨,具有很高的學術研究和藝術鑒賞價值。以石鐘山石窟為主體的石寶山風景區,春夏杜鵑遍野,秋冬紅葉滿山。獨特的丹霞地貌和野生猕猴群也是石寶山景區令遊人流連忘返的自然景觀。

南天瑰寶

劍川鐘靈毓秀,風光無限。有被金庸先生譽為“南天瑰寶”,與北京故宮一起被國務院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石鐘山石窟,有3A級風景名勝區—千獅山,有雄居滇西、神奇秀美,極具開發潛力,被列為“三江并流”自然遺産八大片區之一的“滇山之祖”—老君山;有與北京的長城、陝西的大秦寶塔一起列為世界101個瀕危建築遺址之一的沙溪寺登街;有600多年曆史、被省政府列為省級曆史文化名城的劍川古城;有“高原明珠”劍湖。

劍川旅遊貼士

最佳旅遊時間氣候宜人,四季都适合遊玩!春、秋為最佳,尤其春天賞梨花,秋天有壓滿技頭的果實。

注意事項:麗江屬高原型西南季風氣候,氣溫偏低,晝夜溫差也很大。來麗江旅遊,最好的季節是春夏季。随身攜帶品:短袖T恤、毛衣、外套、防曬品、雨具。

推薦美食:參子、松茸、鮮羊乳餅、虹鳟魚、千層酥餅、蠶豆尖煮豆米等特色食品。

當地特産:白族“三道茶”、蠟染等。

節日:冬至,就是冬節。用糯米粉搓丸,做成雞、鴨、狗、豬、羊、牛六畜的模樣;在鄉村,還舉行隆重的冬祭。

詳細資料

劍川位于滇西北橫斷山中段、“三江并流”自然保護區南端,東鄰鶴慶,南接洱源,西界蘭坪、雲龍,北靠麗江,地跨

劍川曆史悠久,文化燦爛。早在3000多年前,劍川先民就在這神奇美麗的土地上率先完成了由石器時代過渡到青銅器時代的曆史性跨越,開創了雲南“青銅文化”和“稻耕文化”的先河,早在2000多年前的秦漢之際,劍川就已成為南方絲綢之路“蜀身毒道”和“茶馬古道”的重要交通要沖,早就與中原、東南亞地區和中、西亞地區發生商貿文化往來。從元代起,劍川文風大開,明清時期,教育鼎盛,科第接踵,人才輩出,為雲南之翹楚,劍川因此而譽為“文獻名邦”。與此同時,劍川石窟藝術聞名遐迩,木雕工藝精湛絕倫,也因此被文化部命名為“木雕藝術之鄉”。

劍川人傑地靈,人才輩出。深厚的曆史文化造就了一批又一批優秀人才,劍川又因此成為中國曆史文化名人、白族著名學者趙藩的故鄉。

劍川交通區位優勢明顯,是大理白族自治州連接麗江,通向“香格裡拉”、北進川藏的門戶,214國道縱貫縣境,劍蘭公路連接西部兩鎮三鄉、通向上蘭民營經濟園區,通達世界級鉛鋅礦“大蘭坪”,劍川交通為整個滇西北黃金旅遊圈和川滇藏共同構築的香格裡拉旅遊大環線的重要組成部分。214國道、平甸線、劍鶴公路完成改造後,劍川的交通區位勢将更加明顯。

劍川資源豐富,潛力無限。獨特的自然環境孕育了勤勞、淳樸的人民。劍川勞動力充足,有7.6萬個勞動力,占總人口的45%,木、石雕能工巧匠衆多;這裡土地廣闊,有完善的基礎設施,交通四通八達,程控電話、移動通訊網覆蓋全縣,聯通“五湖四海”;境内河流衆多,水能資源蘊藏量21.96萬千瓦,連接川滇兩省和四地州的滇西北電網在劍川交彙。劍川地處金沙江、瀾滄江、怒江成礦帶區域,有銅、鐵、煤、花崗石等礦藏資源,毗鄰蘭坪鉛鋅礦。烤煙、芸豆、松茸、地參、山嵛菜、藥材等為可開發的特色生物資源;自然風光、古迹名勝、茶馬古道文化遺址、丹霞地貌為發展旅遊業的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

悠久的曆史,燦爛的文化,豐富的資源,優越的區位,為劍川經濟社會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改革開放後,特别是近幾年來,劍川經濟社會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上蘭民營經濟園區在西部崛起;彌沙河、黑惠江電力工業區,梅園水泥生産銷售工業區,以縣城為中心的木器木雕和農副産品加工區已初具規模,已形成一定的競争力;以乳畜業為重點的農業産業化格局已具雛形。全縣國民經濟持續增長,綜合實力明顯增強。2003年全縣國内生産總值和财政收入均增長10%。

曆史劍川獨具神韻,現實劍川充滿活力。近年來,劍川不斷擴大對外開放,努力營造良好的投資環境,相繼出台了《關于進一步加強非公有制經濟發展若幹問題的意見》、《關于進一步加大招商引資工作的意見》和《劍川縣招商引資獎勵辦法》等鼓勵外商投資的優惠政策,成立了企業權益保障委員會,設立了經濟110投訴中心,實行了企業評議主要經濟部門、領導挂鈎聯系非公企業及重點企業挂牌保護制度。與此同時,不斷完善基礎設施條件,誠招客商來劍川發展,至2003年底已有8省市28家企業落戶劍川,全縣累計簽訂經濟技術合作項目23項,協議引進外資6.2億元,實際到位2.2億元。

跨入21世紀,中共劍川縣委、縣人民政府結合縣情,審時度勢,确定了“解放思想,打牢基礎,依靠科教,調整結構,建立支柱,加快發展,建設小康”的基本發展思路,帶領全縣各族人民牢牢抓住西部大開發和被列為國家重點扶持縣這兩大機遇;實施科教興縣、可持續發展和工業強縣三大戰略;加快培植以乳畜、核桃為支撐的生物資源開發創新産業,以電礦結合、鋅為重點的礦冶業,以水泥、木雕和古建為主的建築建材業,以民族曆史文化為靈魂的旅遊業等四大支柱産業;實現建材電礦工業強縣,特色生态農業強縣,旅遊文化強縣,連接四地州交通要衢和人民生活初步達到小康社會的五大目标。努力把劍川建設成大理州經濟快速增長,獨具民族特色、經濟特色、文化特色的經濟文化強縣。

今天的劍川正以秀美的風光、多姿多彩的風情、豐富的資源、良好的投資環境築起加快發展的平台。

曆史沿革

劍川各族人民具有光榮的鬥争傳統。據史料記載,康熙年間,群衆沖入縣衙門,打死了為非作歹的州官夏一松。鹹豐年間,劍川人民也加入了杜文秀反清的鬥争行列。1949年4月2日,中共滇西工委成功地在劍川舉行武裝暴動,打響了解放滇西北高原的第一槍。

劍川是曆代文人墨客的旅行家傾心向往之地。據有關學者考證,古老的《山海經》中對劍湖等均有描述;明代著名學者楊升庵(楊狀元)與白族學者李元陽于嘉靖年間同遊石寶山,留下了傳誦千古的不朽詩篇和遊記;明代地理學家、旅行家徐霞客在其遊滇日記中對劍川的山川景物、風土人情作了繪聲繪色的描述,贊賞不已;舉世聞名的意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書中所載白族地區古代以貝為币的市場交易情況與劍川沙溪鳌峰山出土文物相印證。

1956年,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專程來石鐘山石窟考察,爾後欣然為《劍川文化志》題寫書名,還為劍川題字“文南名邦”。

1998年4月,當代通俗小說大師金庸先生應邀來大理觀光,他慕名專程來石寶山遊覽,向縣委、政府領導了解縣情,揮毫題字“南天瑰寶”。

劍川曆史悠久,文化燦爛。早在3000多年前,劍川先民就在這神奇美麗的土地上率先完成了由石器時代過渡到青銅器時代的曆史性跨越,開創了雲南“青銅文化”和“稻耕文化”的先河,早在2000多年前的秦漢之際,劍川就已成為南方絲綢之路“蜀身毒道”和“茶馬古道”的重要交通要沖,早就與中原、東南亞地區和中、西亞地區發生商貿文化往來。從元代起,劍川文風大開,明清時期,教育鼎盛,科第接踵,人才輩出,為雲南之翹楚,劍川因此而譽為“文獻名邦”。與此同時,劍川石窟藝術聞名遐迩,木雕工藝精湛絕倫,也因此被文化部命名為“木雕藝術之鄉”。

劍川人傑地靈,人才輩出。深厚的曆史文化造就了一批又一批優秀人才,劍川又因此成為中國曆史文化名人、白族著名學者趙藩的故鄉。

劍川交通區位優勢明顯,是大理白族自治州連接麗江,通向“香格裡拉”、北進川藏的門戶,214國道縱貫縣境,劍蘭公路連接西部兩鎮三鄉、通向上蘭民營經濟園區,通達世界級鉛鋅礦“大蘭坪”,劍川交通為整個滇西北黃金旅遊圈和川滇藏共同構築的香格裡拉旅遊大環線的重要組成部分。214國道、平甸線、劍鶴公路完成改造後,劍川的交通區位勢将更加明顯。

自然資源

劍川資源豐富,潛力無限。獨特的自然環境孕育了勤勞、淳樸的人民。劍川勞動力充足,有7.6萬個勞動力,占總人口的45%,木、石雕能工巧匠衆多;這裡土地廣闊,有完善的基礎設施,交通四通八達,程控電話、移動通訊網覆蓋全縣,聯通“五湖四海”;境内河流衆多,水能資源蘊藏量21.96萬千瓦,連接川滇兩省和四地州的滇西北電網在劍川交彙。劍川地處金沙江、瀾滄江、怒江成礦帶區域,有銅、鐵、煤、花崗石等礦藏資源,毗鄰蘭坪鉛鋅礦。烤煙、芸豆、松茸、地參、山嵛菜、藥材等為可開發的特色生物資源;自然風光、古迹名勝、茶馬古道文化遺址、丹霞地貌為發展旅遊業的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

悠久的曆史,燦爛的文化,豐富的資源,優越的區位,為劍川經濟社會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改革開放後,特别是近幾年來,劍川經濟社會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上蘭民營經濟園區在西部崛起;彌沙河、黑惠江電力工業區,梅園水泥生産銷售工業區,以縣城為中心的木器木雕和農副産品加工區已初具規模,已形成一定的競争力;以乳畜業為重點的農業産業化格局已具雛形。全縣國民經濟持續增長,綜合實力明顯增強。2003年全縣國内生産總值和财政收入均增長10%。

曆史劍川獨具神韻,現實劍川充滿活力。近年來,劍川不斷擴大對外開放,努力營造良好的投資環境,相繼出台了《關于進一步加強非公有制經濟發展若幹問題的意見》、《關于進一步加大招商引資工作的意見》和《劍川縣招商引資獎勵辦法》等鼓勵外商投資的優惠政策,成立了企業權益保障委員會,設立了經濟110投訴中心,實行了企業評議主要經濟部門、領導挂鈎聯系非公企業及重點企業挂牌保護制度。與此同時,不斷完善基礎設施條件,誠招客商來劍川發展,至2003年底已有8省市28家企業落戶劍川,全縣累計簽訂經濟技術合作項目23項,協議引進外資6.2億元,實際到位2.2億元。

跨入21世紀,中共劍川縣委、縣人民政府結合縣情,審時度勢,确定了“解放思想,打牢基礎,依靠科教,調整結構,建立支柱,加快發展,建設小康”的基本發展思路,帶領全縣各族人民牢牢抓住西部大開發和被列為國家重點扶持縣這兩大機遇;實施科教興縣、可持續發展和工業強縣三大戰略;加快培植以乳畜、核桃為支撐的生物資源開發創新産業,以電礦結合、鋅為重點的礦冶業,以水泥、木雕和古建為主的建築建材業,以民族曆史文化為靈魂的旅遊業等四大支柱産業;實現建材電礦工業強縣,特色生态農業強縣,旅遊文化強縣,連接四地州交通要衢和人民生活初步達到小康社會的五大目标。努力把劍川建設成大理州經濟快速增長,獨具民族特色、經濟特色、文化特色的經濟文化強縣。

今天的劍川正以秀美的風光、多姿多彩的風情、豐富的資源、良好的投資環境築起加快發展的平台。

基礎建設

“十五”期間實施了玉華水庫東幹渠、雙河水庫東幹渠、玉龍水庫配套溝渠、滿賢林水庫、合江電站、龍底電站、環劍湖公路二期和三期工程、214線縣城段、劍鶴公路、彌象公路彈石路改造等一大批重大建設項目,實現了中級電氣化縣、村村通程控電話和縣鄉公路彈石化的目标,9個鄉鎮開通了移動電話,基礎設施制約明顯緩解。

2005年,完成了彌喬公路、劍雲公路象圖至馬渡登段、沙登箐公路壩區段的彈石路改造工程,完成了永豐河二期治理工程和中央雨水集蓄項目,滿賢林水庫大壩主體工程完成投資480萬元,合江電站已建成投産,龍底電站建設進展順利;引進并建成了吉成牲畜定點屠宰中心,使群衆吃上了放心肉,啟動并實施了城南牲畜交易市場、縣城供排水、沙溪複興工程、城網改造等市政建設項目,加強城鎮綜合治理,縣城的髒、亂、差現象得到有效整治;加大國土資源保護與管理工作力度,實行經營性土地的招标拍賣、挂牌出讓制度,全面完成了馬登烏嘴坪、甸南玉華土地複墾等項目,共開發整理土地3460畝;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切實抓好“十一五”期間重大建設項目的規劃、可研、論證、申報、争取工作,努力構築加快縣域經濟發展的平台。

“十五”期間共實施了26個溫飽村(自然村),9個重點村(行政村),專項安居工程121戶,畜牧扶貧4個村,19個整村推進重點村(自然村),2個鞏固溫飽小康示範村,項目覆蓋5337戶30330人,總投資2161萬元,貧困地區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得到加強,貧困農民生活繼續改善。

民俗風情

石寶山歌會

石寶山歌會是白族地區盛大的民族傳統節日,每年農曆七月二十七日至八月初一在石寶山舉行。被譽為“白族歌城”的石寶山萬人對歌會,是白族風情的集中展現,部分白曲已被收入國際著名民歌歌目。

歌會期間,來自劍川、洱源、麗江、大理、蘭坪等地的白族群衆,都穿上民族盛裝,紛至沓來。方圓十裡的山間小道上,人流如潮,宛如一條條五彩斑斓的長龍。來趕歌會的白族姑娘們,打扮得非常漂亮。他們一路上亮開金嗓子,唱起悠揚舒展的白族調。白族小夥子們胸前挂一架别緻的龍頭三弦,彈響明快爽郎的三弦曲。歌聲弦音此起彼落,令人陶醉。

傍晚時分,滿山遍野炊煙彌漫,人們用泉水煮香鑼鍋飯,烹調出一道道豐盛可口的家鄉菜。素不相識的來客,隻要彈弦開口唱,就被邀請共餐話家常。處處洋溢着山野情趣。

夜幕垂降時,四面八方閃爍的火把和電筒光柱,象流星似的在林中闖蕩。庵堂寺院裡,花枝樹叢間,矗岩巨石下,淙淙山泉邊,男女青年彈響铮铮龍頭弦,對唱悅耳花柳曲,用歌聲交流以火一樣熾熱的情感,用調子贊美蜜一般甘甜的生活……弦歌鼎沸,通宵達旦。夜晚盛大的篝火晚會上,還進行歌舞活動。

彈弦對調是白族青年談情說愛的巧妙方式。石寶山歌會正是他們互相認識結交,以此擇偶的好機會。“對歌”不但唱情,也比智慧。要求即興創作演唱,一問一答,中間不能停頓。誰接不上唱詞,或所唱的唱詞不合韻,就得唱敗了。高明的歌手對唱幾天幾夜也難分高下。

石寶山歌會是情歌的海洋。許多質樸真摯的石寶山傳統情歌,是白族人民口頭創作的藝術結晶,經過幾代人的傳唱,不少佳作至今仍流傳在人們的口頭上。

歌會的由來,有不少神奇的古老的傳說:石鐘寺旁如鐘的巨石,原來是一口金鐘。遠處飛來的惡龍口吐烈焰,把金鐘燒成石鐘,于是災情頻臨白族山寨。以沙溪壩子裡的情侶阿石波和阿桂姐為首的十姊十妹十“夫甲”(老友)發動千對歌手,雲集石寶山日夜對唱賽歌。歌聲終于使惡龍魔法失靈,但他倆不幸累死在石寶山。為紀念他們,并防止惡龍再來作孽,人們每年都上山對歌,相延至今。

火把節

傳統的白族火把節于每年夏曆六月二十五日舉行。白族稱火把節為“夫望吾”,意即六月狂歡節。火把節這天,家家戶戶六前豎小火把,每個村都要豎幾柱大火把。火把頂端紮上“五谷豐登”彩色升鬥,四周插上彩旗、花束,還有彩繩系上的一串串火把梨、花紅、棠梨。五彩缤紛的大火把拔地而起,格外壯觀。

按傳統習俗,由當年生小孩的人家共同籌辦豎大火把、唱白曲等活動,還要上街請親戚朋友及過往遊客喝喜酒,吃炒豆。夜晚,青年兒童都手持小火把,列隊迎賓,手抓一把把松香粉,對着火把撒向行人,潑火以示祝福。松香粉一燃,“轟”的一聲,火光沖天,火帶來光明和幸福,火給貴客帶來的吉祥如意。

繞海會

繞海會于每年夏曆六月十五日在劍湖邊舉行。這天,劍川壩子四鄉八寨的白族群衆都聚集到劍湖邊,以村為單位,成群結隊,開展繞海活動。一路上唱白曲,跳霸王鞭舞,還到本主廟裡燒香磕頭。活動時,常以某村為起點和終點,繞海一周方結束。

相傳很久以前,劍湖裡出了一條惡龍,時時興風作浪,毀壞村莊和農田。大家在六月十五這天,選出18位勇士,乘上造好的18條木龍,與惡龍展開博鬥。勇士們架起木龍,沖進龍腹,與之同歸于盡,從此百姓們才過上安穩日子。為了紀念18位勇士,大家把他們尊為各村本主,并且每年都舉行繞海會。

青姑娘節

每年正月十五日,甸南、羊岑等地的白族婦女都要過傳統“青姑娘”節。傳說,青姑娘是一位美麗、勤勞、善良的姑娘,被迫做童養媳,遭受婆波、丈夫的虐待,“挑水幾擔要計數,讨火遲回罵連聲,身子打成破竹杆,膽戰心又驚……”過着非人的生活。她發出怒吼:“牆上人影難成畫,水底撈月白費神,萬丈鐵鍊纏住身,難鎖我的心!”在當時的曆史條件下,她隻得跳進海尾河,以死來反抗吃人的封建婚姻制度。為了悼念青姑娘,白族婦女在每年正月十五日紛紛聚會,開展祭奠活動。晚上,她們擡着青姑娘的偶像,走遍村中的大小巷道,邊走邊唱叙述她悲慘遭遇的長詩《青姑娘》。

本主會

本主崇拜是白族獨有宗教信仰。“本主”即本境為主,是本地區的保護神。本主廟前建有戲台,本主廟内除供奉本主外,還供奉其夫人子女和待從等。他們的像常用松柏雕成、造型古樸生動,富有地方特色。列為本主的神,大都是有功于民者。每年的本主誕辰都要舉行盛大的本主會,時間1至3天不等。本主會期間要舉行迎本主的儀式,開展唱戲、耍牛、唱白曲等豐富多彩的文娛活動。屆時,還在家中宴請親朋好友。

梨花會

梨花會是白族傳統盛會,在每年梨花盛開時節舉行。陽春三月,遍布在劍川壩子裡、坡地上、河谷間的座座梨園都披上了潔白雅緻的素裝,棵棵梨樹上綴滿了耀眼的白花。梨園裡蕩漾着美的韻味,在春風裡搖曳的梨樹枝條,仿佛向人們頻頻招手。人們三五成群,或親朋同聚,或舉家共樂,紛紛到梨園裡野餐,開展春遊活動。

白族崇尚白色,相傳這事惹惱的黑魔鬼,它施妖術把世間白色的東西全變成了黑色,梨樹也枯死了。有一位名叫梨花的白族姑娘,曆盡艱險取到了老君山白龍潭裡的龍乳。他把龍乳噴在黑魔鬼的身上,黑魔鬼馬上變成一塊石頭,枯死的梨樹重新開出了耀眼的白花。為了紀念為民除害的梨花姑娘,于是人們每年都要舉行梨花會。

栽秧會

栽秧會是上蘭、沙溪等地的白族群衆在栽秧會節舉辦的民俗活動。常在田間演唱具一格的栽秧調。田頭上,專門聘請來年民間藝人在打擊樂配合下高奏唢呐伴奏,曲調高亢嘹亮,激動人心;田壩栽秧的群衆一面高唱栽秧調,一面栽插,氣氛熱烈、活躍、充滿了農家的歡樂。

栽插結束時,在田間開展“打吉打挂”的習俗活動。常由一些人扮成縣官司、府官、田公地母、師爺等角色,俗稱“三班三房”,演唱吹吹腔。

社會經濟發展

“十五”期間,全縣地區生産總值由37797萬元增加到68687萬元,比“九五”末增長81.7%,年均增12.69%;一、二、三産比例由2000年的41.4∶28.6∶30調整到2005年的30.7∶39∶30.3;工業總産值由12499萬元增加到65016萬元,比“九五”末增長了5.2倍,年均增39.1%;财政總收入由3371萬元增加到6226萬元,比“九五”末增長84.7%,年均增13.06%;工業強縣戰略實施成效顯著,新的經濟增長點逐步顯現,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明顯提高。

2005年,預計全縣地區生産總值比上年增長19.2%,其中:第一産業21087萬元、比上年增長2.1%,第二産業26788萬元、比上年增長56.5%,第三産業20812萬元、比上年增長10%;完成固定資産投資26825萬元,比上年增長15.7%;财政總收入比上年增收1149萬元,增長22.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3609萬元,比上年增收230萬元,增長6.8%;财政總支出20918萬元,比上年增支3955萬元,增長23.3%。

“十五”期間,累計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産總投資104999萬元,年均增5.13%,占計劃60000萬元的175%。

“十五”期間,該縣認真實施工業強縣戰略,集全縣之力,加大招商引資工作力度,以發展非公有制經濟為重點,成功地引進了三江公司、溫氏公司、活發公司等重點企業投資開發電礦業;完成了水泥有限責任公司30萬噸磨機配套技改項目,引進了雲南省國資水泥有限公司對我縣水泥公司進行重組;啟動了龍底電站建設,建成了合江電站,新增水電裝機6900千瓦;以縣城為中心的木器木雕和農副産品加工輻射區逐步發展壯大。

2005年完成工業總産值(現價)65016萬元,比上年增長56.4%;工業總産值比“九五”末的12499萬元增長了5.2倍,年均增39.1%;一、二、三産的經濟結構發生質的變化,工業成為縣域經濟的主導。全縣私營企業達68戶,比上年增長21.4%,注冊資金14088萬元,比上年增長4.6%,從業人員2442人,比上年增長7.9%;個體工商戶達3158戶,注冊資金3620萬元,從業人員3645人,非公經濟占GDP的比重達47.6%,比上年提高了2個百分點。外經、外貿工作深入開展,全縣農特産品出口創彙達175.8萬美元,比上年的114萬美元增長54.21%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