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輯

剪輯

影片編輯
剪輯(Film editing),即将影片制作中所拍攝的大量素材,經過選擇、取舍、分解與組接,最終完成一個連貫流暢、含義明确、主題鮮明并有藝術感染力的作品。從美國導演格裡菲斯開始,采用了分鏡頭拍攝的方法,然後再把這些鏡頭組接起來,因而産生了剪輯藝術。剪輯既是影片制作工藝過程中一項必不可少的工作,也是影片藝術創作過程中所進行的最後一次再創作。法國新浪潮電影導演戈達爾:剪輯才是電影創作的正式開始。
    中文名:剪輯 外文名: 别名:編輯 英文名:Film editing 拼音:jian ji

概念

“剪輯”一詞在英文中是“編輯”的意思,在德語中為裁剪之意,而在法語中,“剪輯”一詞原為建築學術語,意為“構成、裝配”。後來才用于電影,音譯成中文,即“蒙太奇”。在我國電影中,把這個詞翻譯成“剪輯”,其含義非常準确。“剪輯”二字即剪而輯之,這既可以像德語那樣直接同切斷膠片發生聯想,同時也保留了英文和法文中“整合”、“編輯”的意思。而人們在漢語中使用外來詞語“蒙太奇”的時候,更多地是指剪輯中那些具有特殊效果的手段,如平行蒙太奇、結構蒙太奇、理性蒙太奇等。

電影剪輯

電影剪輯是一種統一的創作手段。它的兩個不同方面——剪與輯,是相輔相成、不可分割的整體。沒有剪,就談不上輯,而沒有輯,也就用不着剪,任何顧此失彼、分離兩者關系的理論和做法,都是不正确的。把拍攝的鏡頭、段落加以剪裁,并按照一定的結構把它們組接起來,才是剪輯工作完整的創作過程。而且,不論在剪輯上持有什麼觀念,采取什麼手法,剪輯對影片再創作的作用應該越來越突出、越來越加強,而不是相反。

有許多次“開始”、許多次“再創造”是電影的特點之一。就大的階段來說,現代電影藝術的創作過程包含着三次再創造:第一次的“開始”和“創造”,是劇作者的影片構思和劇本編寫,把整部影片的視覺、聽覺形象以文字形式落實在紙面上;第二次的“開始”和“創造”,是導演的總體構思和執導拍攝,将文學劇本的全部文字形象轉化為一系列不同景别、不同角度的鏡頭,用攝影機、錄音機将影像和聲音分别攝、錄在膠片上,或一格一格地拍攝下來,完成前期攝制的藝術再創作,由此充實、豐富了第一階段創作的文學劇本内涵;第三次的“開始”和“創造”,是導演和剪輯師的共同創作,通過剪輯,把根據分鏡頭劇本所拍攝的原始素材畫面和收錄的原始素材聲音,按照運動規律的合理性,組接成可放映的完整的銀幕映象。

可分三個層面來認識:1鏡頭之間的組接。2将若幹場面構成段落的剪輯。3作為影片整體結構的剪輯。

視頻剪輯技巧

1、視頻剪輯

好的影視作品不單單是故事情節好,還要從剪輯的角度來表現,隻有剪輯得生動多彩,才能體現一部作品的優秀。剪輯是影片藝術創作的過程中的最後的一次再創作。視頻剪輯就是組接一系列拍好的鏡頭,每個鏡頭必須經過剪裁,才能融合為一部影片。當我們對影片進行剪輯的時候,要充分地考慮到編導的意圖和影片的風格,遇到風格和内容相悖的時候,一定要尊重内容,不要出現跑題的現象。在剪輯的過程中會遇到許多鏡頭都舍不得剪掉的情況,這時候就是考驗創造者的時候了,再好的剪輯風格也要符合劇情的發展,要理清故事的發展情節,要取其精華,隻有這樣才能保證剪輯工作的順利進行。

2、視頻剪輯技巧

素材的剪接,是為了将所拍攝的素材串接成富含意義的片段,同時具有藝術感染力,突出和強化拍攝主體的特征。在對素材進行剪接加工的過程中,必須要突出主題,同時合乎思維邏輯。無論是用跳躍思維還是逆向思維都要符合規律,不能為了剪輯技巧而脫離劇情。鏡頭的視覺代表了觀衆的視覺,它決定了畫面中的主體的運動方向和關系方向。無論是靜與動,還是長與短、快與慢的對比都要注意每個鏡頭的時間長度。确定每個鏡頭的持續時間,這樣的對比技術使得視覺更富有沖擊性。在電影鏡頭的轉換中常用不同的光學技巧和手法,以達到剪輯影片的目的,我們稱之為剪輯技巧,如疊化、切入切出等。我們常用這些剪輯技巧表現劇中人物的回憶、夢境、虛幻想象、神奇世界等。掌握了這些剪輯技巧後,再結合故事情節就能完成作品的剪輯。

3、聲音剪輯

剪輯聲音效果也是剪輯創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影片中的聲音效果是多種多樣錯綜複雜的,常見的聲音有人物的語言及動作産生的聲音、動物的聲音、自然界的各種聲音等。聲音不僅可以渲染環境氣氛,增強畫面的生活真實感,更重要的是增強戲劇效果,襯托人物的情緒和性格。運用聲音效果,必須有重點、有層次、有取舍,才能達到藝術上的效果,避免機械地配合畫面,幹擾語言和音樂。最簡單的影響效果,在剪輯上也存在着掌握分寸的問題

動畫剪輯

動畫在制作流程上和電影有所區别,動畫的大多數鏡頭都是按照事前的分鏡頭腳本拍攝的,所以後期剪輯工作很少會推翻原定的分鏡頭順序,所以剪輯的主要目的對已完成的鏡頭進行取舍,并保證鏡頭之間的銜接自然。

流程要求

影視創作一般分為前期和後期兩個階段,前期涉及為獲取原始影像素材和原始的聲音素材進行的一系列工作。包括選題、策劃、采訪、實際拍攝等步驟。其中核心環節是拍攝。後期涉及對原始素材進行挑選修飾與處理,使之最終能形成樂等工序。這些工作主要是圍繞着剪輯進行的。

剪輯工作的基本流程:

準備工作:1.熟悉素材并修改拍攝提綱。2.準備設備。3.與有關人員進行協商。4.整理素材。

剪輯階段:1.紙上剪輯(編輯設想)。2.初剪。3.精剪。

檢查階段:1.檢查意義表達。2.檢查畫面。3.檢查聲音。

剪輯的發展曆史

從技術發展的角度看,電影剪接已經并正在經曆第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手工制作階段,這是無聲電影時期,由手工技術操作剪接影片;第二個階段是機器制作階段,這是進入有聲電影之後,由手工操作簡易機器進行影片剪輯;第三個階段是計算機制作階段,這是20世紀90年代出現的高新技術,由計算機進行“非線性”編輯(數碼剪輯)。電影觀念、電影藝術手法、電影科學技術的演變和進步,有力地推動了電影剪輯藝術向着更高的層次和更大的範圍迅猛發展。由此可見,電影剪輯既是影片制作工藝過程中一項必不可少的工作,也是影片藝術創作過程中所進行的最後一次再創作。

著名剪輯師

中國

戰海紅,北京電影制片廠剪輯師,代表作《雲水謠》《孔子》《士兵突擊》等

麥子善,香港電影金牌剪刀手,早期與徐克合作貢獻佳片無數,如《東方不敗》等。代表作《野獸刑警》《黃飛鴻之壯志淩雲》,兩獲金像獎最佳剪輯獎。

林安兒,女,麥子善徒弟,人稱“江湖第一剪”。代表作《太極張三豐》獲金馬獎提名,《英雄》獲金像獎提名,《功夫》獲第24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剪接獎.

廖慶松,台灣著名剪輯師,被譽為中國詩化抒情剪輯大師。幾乎所有侯孝賢的電影都由他操刀。代表作《風櫃來的人》《悲情城市》《汪洋中的一條船》、《光陰的故事》、《小畢的故事》、《十七歲的單車》等

張叔平,香港最知名電影美術指導,服裝造型指導,多才多藝,在剪輯方面亦成績斐然,與王家衛合作甚密。代表作《重慶森林》《花樣年華》獲香港金像獎最佳剪輯,《藍宇》《春光乍洩》《堕落天使》《2046》獲提名

外國

沃爾特,.默奇, (Walter Murch),美國最知名剪輯師之一,1996年,因為沃爾特·默奇為《英國病人》的畫面和聲音的詩一般的剪輯塑造,而史無前例地一人獨得兩項奧斯卡獎.代表作《冷山》獲1997年第69屆奧斯卡最佳剪輯獎。《教父三部曲》《現代啟示錄》《美國風情畫》《人鬼情未了》

迪迪艾倫,女,她對電影剪輯的最大貢獻就是發明了‘錯位剪輯手法”,沿用至今。以前傳統的技法是,在鏡頭切換的同時聲音也嘎然而止,艾倫卻把聲音延續到了第二個鏡頭中,而這不僅能巧妙揉合由鏡頭切換而産生的斷裂感,還能更加有序地連貫電影的節奏!代表作《邦妮和克萊德》《熱天午後》《江湖浪子》

上一篇:火鍋紅

下一篇:馬兜鈴酸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