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廣岐

冉廣岐

民族英雄
冉廣岐1938年10月當兵,在冀中區33團宣傳隊。1948年調入冀中軍區後勤部1960年下放到青龍縣當商業局長。冉廣岐是為數不多的、真正的中國共産黨黨員,唐山大地震時期的民族英雄、人民功臣、在唐山大地震後其功勞實際至今未被中國政府官方認可,這段真相一壓就是20年,但是青龍縣50萬人民不會忘記他的功績,他的輕烏紗,重民生的偉大舉措将被載入中華民族五千年曆史,歲月流逝冉廣岐的功績不但沒有被湮沒反而更加煜煜生輝。[1]唐山大地震20周年前夕,1996年4月11日,新華社刊發消息:中國河北省青龍縣的縣城距唐山市僅115公裡,但這個縣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中無一人死亡。
    中文名:冉廣岐 外文名:Ran Guangqi 别名: 國籍:中國 民族:漢族 職業:原河北省青龍滿族自治縣縣委書記兼縣長 主要成就:青龍奇迹

人物經曆

1938年10月當兵,在冀中區33團宣傳隊。

1948年調入冀中軍區後勤部

1960年下放到青龍縣當商業局長。

1962年任青龍縣糧食局長。

1964年任青龍縣委副書記。

1966年“文革”調内蒙,任商都縣委書記。

1967年10月任青龍縣革委會副主任。

1969年調承德地區任政治部副主任兼組織組組長(相當于組織部部長)。

1972年至1974年任承德日報社黨委書記兼總編輯。

1974年底 任青龍縣委書記。

1977年任望都縣委第一書記。

1978年8月任保定市委副書記。

1983年8月16号調任邢台政協副主席。

1988年 離休。

人物事迹

1976年唐山地震時任河北省青龍滿族自治縣縣委書記兼縣長,青龍縣的縣城距唐山115公裡,他冒着因發布地震預報被罷官的危險,拍闆通知縣内人民注意防災,全縣47萬人民沒有一人死亡,創了一個奇迹!唐山大地震20周年前夕,1996年4月11日,新華社刊發消息:中國河北省青龍縣的縣城距唐山市僅115公裡,但這個縣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中無一人死亡。同年7月,聯合國官員科爾博士代表聯合國向他頒發了紀念章。

冉廣岐是為數不多的、真正的中國共産黨黨員,唐山大地震時期的民族英雄、人民功臣、在唐山大地震後其功勞實際至今未被中國政府官方認可,這段真相一壓就是20年,但是青龍縣50萬人民不會忘記他的功績,他的輕烏紗,重民生的偉大舉措将被載入中華民族五千年曆史,歲月流逝冉廣岐的功績不但沒有被湮沒反而更加煜煜生輝。

1996年7月,唐山大地震20周年之際,聯合國代表科爾向冉廣岐頒發紀念章時問他,“你這裡能做的,唐山為什麼不能?

聯合國向冉廣岐頒發紀念章

冉回答說,“唐山跟青龍沒法比。青龍是農業縣,讓老百姓出去防震,啥損失也沒有。大伏天的也就是蚊子多叮幾個疙瘩呗。唐山不同啊,鋼鐵公司、開灤煤礦,作決策的人自己不敢作主。”

相關新聞

一次筆記引發的“青龍奇迹”

“人們基本上沒怎麼受傷,山牆都是往外倒的,倒在屋裡的很少。”

50多歲的李少勤是河北省青龍縣青龍鎮逃軍山村村民,他對《科學新聞》記者這樣描述自己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中經曆的情景。

1976唐山大地震中,青龍縣提前進行人員疏散,“倒塌損壞房屋18萬間而無1人傷亡”的故事,被諸多媒體描述為“青龍奇迹”,而青龍縣科委王春青的一個小筆記本與這個奇迹直接相關。

但李少勤說:“沒有人通知我們地震的事。”

王春青的筆記

2006年,唐山地震30周年之際,“青龍奇迹”再次被人提及。多家媒體刊發一篇題為《河北青龍原副縣長劉志新:縣委書記帶頭住防震棚》的報道。

根據這篇報道,唐山大地震前夕,國家地震局在唐山市召開全國地震工作會議。會議期間,時任國家地震局華北組組長的汪成民在會議上發布了河北近期的一些地震迹象,稱可能有6級地震發生。

之後,參加會議的青龍縣科委王春青回到縣裡後,馬上作了彙報。

為了證明上述報道屬實,從中國地震局退休的耿慶國給《科學新聞》記者展示了當年王春青的筆記本原件,并向記者推薦王春青發表在1991年7月25日《中國地震報》上的回憶文章。該文提到了這個筆記本:

汪成民同志講了以下幾個問題(根據我當時的記錄整理):1.根據國際上發生很多次7級以上地震,表明在世界上地震正處于高潮時期;2.根據我國地震活動動向和發展趨勢,以及應力、地電等7大手段的異常,對京、津、唐、渤、張地區要引起極大重視,做好保衛工作,要切實地、紮紮實實地搞好群測群防,加強黨的領導;3.講了幾個專業地震隊和群策群防點根據本身觀測存在的異常現象及提出的預報意見,并強調其中在京、津、唐、渤、張地區要引起注意,加強防震抗震措施,建立組織,大力宣傳地震知識。主要是大廠礦和農村,首先要做好房屋檢修,定出防震抗震措施。

據前述報道,當年的縣委書記冉廣歧在聽了王春青的彙報後,“頂着摘烏紗帽的風險拍了闆,向全縣預告災情,并進行了防震部署”。

“青龍奇迹”就此産生。新華社在1996年4月11日刊發的一篇消息中稱:“中國河北省青龍縣的縣城距唐山市僅115公裡,但這個縣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中無一人死亡。”

“青龍奇迹”還被認為與民間的地震預報有關。當年的青龍縣龍山中學教師兼地震測報小組組長高存恒,在1991年7月25日《中國地震報》上發表回憶說,聽到王春青介紹情況後,他于7月27日午後發現學校附近北莊戶村黃鼠狼、老鼠搬家,向學校負責人彙報後,學校決定通知全校師生,“晚上睡覺不準關門窗,睡覺要警覺,安排人值班”。

“不宜公開宣傳”

比較微妙的是,國家地震局(現中國地震局)分析預報中心原負責人梅世蓉在其主編的《一九七六年唐山地震》一書中,閉口不談“青龍奇迹”。

而就在唐山大地震20周年,諸多媒體報道“青龍奇迹”之際,中國地震局專門下文,對“青龍奇迹”的報道表示反對。

耿慶國向《科學新聞》記者展示了這份文件:震發辦【1996】218号文件《關于河北青龍縣1976年唐山地震前後的有關情況及其宣傳報道問題的報告》。

文件稱,一個時期以來,社會上一部分業餘從事地震研究的人(也包括個别地震部門的人以個人身份參與)對1976年唐山地震中青龍縣情況進行了傳播,實際上已産生了一定程度的不良政治影響……如果對青龍縣的某些做法不加分析地盲目推廣,隻要有人提出預報意見(這種意見每天都有)就向社會發布,并讓大家都住到戶外,整個中國将無甯日。”

因此文件建議,對青龍縣的有關情況,“不宜作公開的宣傳報道”。

時任國家地震局華北組組長汪成民

汪成民的“預報”

在接受《科學新聞》記者采訪時,汪成民回憶起當年的往事。

汪成民說,1975年4月至6月,他曾多次向國務院領導彙報,海城地震之後的華北地震形勢更加嚴峻,地震活動沿燕山向西南方向遷移的可能性最大,最大的危險區是唐山、灤縣及冀遼交界地區。

不過,剛剛因為海城地震預報受到表彰的國家地震局,卻對1976年中國東部形勢估計出現重大分歧。

據汪成民介紹,多數人認為從數千年華北曆史地震記錄看,從未出現過兩次7級以上強震相鄰(300~500公裡内)發生、相繼(1~2年内)發生的先例。因此,海城地震的發生意味着華北近期震情趨于緩和,對1974年的國務院69号文應該見好就收,可逐步撤銷。

汪成民說,也有少數人認為,不少地震前兆在海城地震後不僅沒有平息,反而出現更劇烈變化,京津唐一帶還出現了新的異常,因此,海城地震的發生意味着華北近期震情更加嚴峻,69号文不僅不能撤,而且要強化宣傳,應對再次發生強震作好準備。

“1976年7月20日至22日,由于情況緊急,我決定由國家地震局越級直接向群測點散發地震短臨突變異常調查表。”汪成民說,“7月23日,我在多次呼籲地震局領導開會研究震情,而領導不予理睬的情況下,無奈在劉英勇局長門口貼了生平第一張大字報,以引起領導重視。”

在王春青筆記上記載了更加詳細的汪成民的發言。1976年7月15日至20日,汪成民在唐山市召開的群策群防會議上的發言“明确指出,目前唐山、灤縣一帶存在較突出的異常,近期(7月22日至8月5日)可能發生5~6級地震,下半年有發生更大地震的可能性。”

“18萬間”數據何來

在唐山地震中倒塌損壞18萬間房屋而無人傷亡,顯然是個奇迹。而《科學新聞》記者采訪青龍縣婁仗子鄉小鹿溝村、青龍鎮逃軍山村和祖山鎮三間房村時發現,一些年長的村民和逃軍山村的李少勤一樣,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前并沒有聽到預報的消息,而村子裡甚至鄉裡倒塌的隻有少數老牆,沒有聽說有什麼傷亡。

“反正男人們女人們都是光着身子半夜跑出去的。”一位村民說。

而汪成民認為,一些人想抹平青龍縣地震預報的功績,這是不客觀的。

不過他提到,青龍縣嚴重損毀房屋18萬間,是縣裡的統計數字。而這個數字的出處是赈災補貼統計,不排除縣政府為了邀功或獲得更多補助而虛報數字。

事實上,整個青龍縣總人口現在才剛過50萬。盡管沒有1976年青龍縣的人口數據,但由于青龍縣以滿族人口為多,少數民族不實行計劃生育政策,人口增長快,可以想見32年前的青龍人口将低于50萬。因此有人認為,“18萬間”很可能已經遠遠超出了當年青龍縣總的房屋數量。

對于一些村民沒有接到預報通知的說法,汪成民表示,可能會有村子沒有得到通知。這是因為當時預報的是6級地震,而冉廣歧也僅僅是建議大家預防地震,并沒有強行要求防震。

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博士後夏新宇在《新語絲》網站發表文章表示,由于唐山地震沒有前震,盡管有大範圍的中長期預報,并且可能出現了大範圍的異常,但仍然無法确定震中和時間。而且,從唐山地震可以看出,此時對“群策群防”和臨震預報的迷信已經形成,在中期預報之後沒有對危險地區的公衆進行防震知識普及。當然,這和當時的社會政治背景也有很大關系。

“其實青龍離震中比天津到震中還遠,烈度比天津市區還低,所謂倒塌18萬間房屋是以訛傳訛。”夏新宇稱,“如果青龍都要疏散,這恰恰說明當時震中從來沒有報準。”

而村民李少勤直到今天也不認為地震可以成功預報,“四川‘5·12’地震不是都沒有預報出來嗎?”

69号文件

1976年海城7.3級地震和1976年唐山7.8級地震前,1974年6月29日國務院辦公廳下達的《國務院批轉中國科學院“關于華北及渤海地區地震形勢的報告”》(國辦發69号文件),是一個具有重要意義的曆史性文件,這是我國政府首次針對一個地區的地震預測預防而下達的政令文件。該文件明确指出:京津一帶,渤海北部,晉、冀、豫交界的邯鄲、安陽一帶,山西臨汾盆地,山東臨沂一帶和黃海中部等地區,今明年内有可能發生五至六級地震。(自山東省防震減災信息網)

本文來源:科學新聞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