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強經濟學

克強經濟學

李克強為國家經濟發展制定的增長計劃
克強經濟學一詞是英國外資機構巴克萊資本公司于2013年6月底提出的概念,指掌管中國經濟的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為國家經濟發展制定的增長計劃。巴克萊所提的“克強經濟學”僅系一個初步的概念,是經濟思路和經濟政策的取向,并不是一個完整的經濟政策體系。“克強經濟學”概念核心包含三個主要的構成部分,也被解讀為“克強經濟學”的三大支柱,包括:“不出台刺激措施”、“去杠杆化”以及“結構性改革”,其核心是向市場放權讓利。
    中文名:克強經濟學 外文名:Keqiang Economics 别名: 提者:外資機構巴克萊資本公司 精髓: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

核心内容

巴克萊提出的“李克強經濟學”概念包含三個主要的構成部分,也被解讀為“李克強經濟學”的三大支柱,其核心内容可概括如下:n一、政府不推出刺激經濟的政策,而是通過逐步縮減國家主導的投資行為;n二、去杠杆化,以大幅削減債務,降低借貸與産出比;n三、推行結構改革,以短痛換取長期的可持續發展。

客觀而論,巴克萊提出的“克強經濟學”,初略反映或大緻把握了李克強總理上任三個月的經濟思路和經濟政策取向。中國目前潛伏着必須避免、必須化解的風險。這是克強經濟學、中國政府必須努力解決的問題。唯有解決這些問題,中國才能真正實現經濟結構調整、經濟發展方式轉型。這才是“克強經濟學”應有的核心思想、戰略思路、實踐方向。

如果要對“李克強經濟學”的精髓和宗旨歸結為一句話的話,那就是李克強總理多次強調的經典之言:“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

提出背景

2013新一屆國務院履新以來,面對的是當前中國嚴峻的經濟增長形勢。經曆了21世紀頭10年的高速發展,中國經濟的發展遇到了一個坎。外界普遍認為,中國經濟面臨巨大的下行壓力,而壓力的來源包括投資-出口導向的增長模式不可持續、勞動力的人口紅利接近枯竭,以及産業結構長期落後等。改革已進入深水區,要想繼續發展,必須實行新的改革措施,以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保持經濟長期增長的活力。

2013年3月,英國《經濟學人》雜志就指出,“克強指數”這個李克強當年主政遼甯時常用于衡量經濟實際走向的參數,能夠更真實地反映中國經濟發展的現狀。

概念解析

“李克強經濟學”代表着用短痛換取長期的益處。巴克萊稱,李克強政府的政策将把中國推向“臨時硬着陸”,未來三年裡,中國的季度經濟增速會降至3%。在那之後,中國經濟應能迅速反彈。要讓中國經濟走上可持續之路,即未來10年内保持每年6%-8%左右的經濟增長率,“李克強經濟學”恰是中國所需要的。

巴克萊表示,除非經濟和市場面臨迫在眉睫的崩潰風險,預計中國決策者不會采取激進的财政和貨币擴張政策。

巴克萊稱,過去的三個月裡,中國新一屆政府頂住了各方面要求中國出台新的經濟刺激措施的一再呼籲,因為他認為,由國家牽頭的投資不再是可以持續的了。與此同時,中國決策者開始整頓放貸行為,特别是影子銀行業務,以防止資産泡沫的出現。

巴克萊指出,2013年初時,中國總的信貸規模已經從2008年的9萬億美元躍升至23萬億美元。尤其值得擔心的是,雖然信貸增速超過20%,但最近幾個季度中國名義GDP的增長率卻不足10%。

但巴克萊說,上海銀行同業拆借市場出現的流動性緊張狀況以及中國央行發表的言論都顯示,中國決策者決心約束國内的放貸機構。

雖然這一強硬立場引發了中國股票和信貸市場的動蕩,但中國決策者也看到了一些支持力量。比如說,财新網就在一篇社評文章中說,央行堅持審慎的貨币政策、拒絕被利益集團所挾持的做法是正确的。

雖然“李克強經濟學”的前兩大支柱可能正在造成痛苦,但它們對于為中國的結構性改革鋪平道路卻有重要作用。巴克萊稱,決策者們可能也希望将強化市場紀律作為放開利率和資本項目的一個預備步驟。從中國正在進行的各種政策讨論看,改革預計還将在其他幾個領域展開。這些領域包括行政控制、土地使用和壟斷行業等。

在資本市場,也曾提出“總理戰略”。

不出台刺激措施,也是指一般情況下政府不會出台刺激措施,政府在利益集團的壓力下要能“頂得起”、“扛得住”,但當經濟雪崩式下滑時,或者市場情緒極度悲觀時,政府當然不會放手不管。以前段時間銀行間市場的而言,央行确實是一反常态地放言不會随便向市場注入流動性。但當股市重挫,人心惶惶時,央行又出來溫和表态,穩定市場信心。又比如投資,在任何經濟體,投資永遠都是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一環,新的城鎮化其實也是刺激投資的政策。但重要的是,克強經濟學更加重視投資的方向和投資的效率。城鎮化絕不是大城市基礎上的“床上疊床”、“屋上架屋”,而是發展小城鎮和小城市,放開戶籍管制,讓農民也享受到市民待遇和社會公共服務。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提高老百姓收入水平。這種投資,就和重視民生以及促進消費緊密聯系在一起,是思路完全不同的城鎮化。

實施情況

李克強在正式上任的“百日新政”中,擠水分、調結構、簡

政放權、布局城鎮化,力促發展模式轉型。

從上任至2013年7月初,李克強取消和下放行政審批164項,而他曾經承諾的在本屆政府内取消和下放為600個項目,已經完成27%。一批行政審批事項取消和下放之後,“跑部錢進”現象減少,國務院各部門的重心将轉移為改善和加強宏觀管理上。

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李克強多次提到穩步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2013年以來央行通過公開市場操作來調節流動性,被認為是在推進利率市場化;銀行間市場交易協商會取消信用債發行價格在估值中樞上加點保護的措施,放開一級市場采取市場競争性的方式進行定價,也被認為是利率市場化的側面推進。

改革試驗

李克強總理在和上海市領導談及自貿區時曾反複問到,到底是要政策還是要改革?其言下之意就是改革是放權,政策是細化優惠。現在來看,放權遠比一點點的政策優惠要大的多,上海市領導的“要改革”實際是要來了更大的優惠。

為什麼要做上海自貿區?我們不得不提到中美正在進行的雙邊投資貿易協定、美國人在太平洋和大西洋沿岸在力推的TPP和TTIP。這三個雙邊和多邊貿易談判,未來将有可能取代WTO規則,成為世界主流貿易和投資框架。相比WTO,這三個談判更側重于投資便利化、外資國民待遇化、降低投資壁壘等。

為了應對這幾個框架的沖擊,中國需要選擇一個地方提前試點,上海自貿區于是應運而生。這也是上海的幸運所在。1978年以來的兩次象征性的改革措施,上海就占了兩個(浦東開發開放和上海自貿區)。

從這個意義上看,外資企業的獲利空間将遠大于内資、投資貿易領域可能性遠大于金融領域。仔細閱讀國務院批複的上海自貿區整體方案,涉及内資的隻有少數幾條,多數都是指向外資準入、審批環節的放開和改革。涉及金融改革的,并未出現在詳細的附錄表格中,多數都是原則性表示。

由于金融改革的複雜性,上海自貿區的金融創新可能出現小步慢走的狀況,整體方案中涉及的利率市場化未必能立即實施,初期可能實現的隻有資本項目自由兌換、金融資産資産方市場化定價等。這些改革需要在未來三年中逐步探索、博弈,才有可能推出。

相比來看,投資和貿易的便利化則是更容易操作的。因此上海自貿區初期的側重點主要是在政府權力收縮、投資領域放寬、貿易便利化方面。

改革試驗田——上海自貿區改革的重點在于:

1、開放外資更進一步進入服務貿易領域(原來主要是制造貿易);

2、減少對外資合同章程審批,改為備案制,為全國推廣做準備;

3、提高通關便利化,縮減區内海關查驗;

4、實行負面清單,減少細化行業管制;

5、創新航運中心産品,力推上海成為全球航運中心。

這些都指向現有政府審批和監管環節,層層審批、層層監管讓企業不堪其擾,開放領域的限制也讓很多創新難以實施。隻有讓政府放權,才可能讓内外資企業活力迸發。可以說,上海自貿區是李克強經濟學的試驗田。

巴克萊評

巴克萊說,如果說“安倍經濟學”是要在日本扭轉通貨緊縮局面并重啟經濟增長的話,那麼“李克強經濟學”就是要在中國給經濟減速、去杠杆化并提高增長質量。但安倍經濟學與“李克強經濟學”成功與否,将取決于日本和中國的結構性改革能否取得成功。

政府市場“雙引擎”

從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确定出席今年1月20日~24日在瑞士舉辦的達沃斯論壇後,他将演講的内容就備受矚目。

在妙語連珠的特别緻辭中,李克強總理重申了中國經濟不會硬着陸的信心,并形象生動地提出了中國經濟未來轉型升級的兩大引擎——政府和市場。

李克強表示,中國經濟要行穩緻遠,必須深化改革創新,要用好政府和市場這兩隻手,啟動“雙引擎”,助力中國經濟“雙中高”發展——長期保持中高速增長,邁向中高端水平。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