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州區

信州區

江西省上饒市轄區
信州區是上饒市的主城區,區人民政府駐茅家嶺街道。地處江西省東北部,上饒市東部,信江上遊。東、東南與廣豐縣接壤,南、西與上饒縣毗鄰,北與玉山縣相連。[1]下轄全區設5個街道辦事處,4個鎮,50個村民委員會,17個居民委員會,75個社區居民委員會。面積339km²。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信州區常住人口為545134人。[2]2020年全區生産總值完成342.3億元,同比增長4.0%;一産完成8.8億元,同比增長1.8%;二産完成78.2億元,同比增長3.1%;三産完成255.3億元,同比增長4.3%。[3]
    中文名:信州區 外文名:XinZhou 别名:信江城、信州城、信州府 行政區劃代碼:361102 行政區類别:市轄區 所屬地區:江西省上饒市 地理位置:上饒市東南部 面積:339平方公裡 下轄地區:水南街道、東市街道、西市街道等 政府駐地:茅家嶺街道 電話區号:0793 郵政區碼:334000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 人口數量: 著名景點:上饒集中營、東嶽護國寺、古岩寺、信江書院、雲碧峰國家森林公園 機場:上饒三清山機場 火車站:上饒火車站、上饒高鐵站 車牌代碼:贛E 地區生産總值: 地區生産總值:342.3億元(2020年) 方言:吳語-上麗片-上饒話 著名高校:上饒師範學院 民族民系:吳越民系、贛地民系等 宗教信仰:佛教、道教、基督教 地域文化:吳越文化 區委書記:潘表光 人口:545134人(2020年11月1日零時常住人口)

曆史沿革

信州區原為上饒縣地。已有1700多年曆史。唐乾元元年(758)築城牆已來,曆為州、府治所。

上饒縣建于東漢末期建安年間,約公元205年前,初屬豫章郡,不久改屬鄱陽郡。晉初并入葛陽縣,仍屬鄱陽郡。南朝宋複置。

隋開皇九年(589),再度并入葛陽縣,屬饒州。十二年,葛陽改稱弋陽。唐武德四年(621),上饒縣析出重置。七年,省入弋陽,乾元元年(758),再度析出重置,隸于江南東道信州。

宋,仍屬信州。元至元十四年(1277),隸于江浙行省信州路。明洪武三年(1370),信州路改為廣信府。四年,廣信府隸于江西行省。(廣信府并非指位于現今廣西梧州、賀州與廣東封開一帶,并非西江與賀江交彙一帶。該廣信府是江西行省廣信府,治所在今江西省上饒市信州區,兩者沒有任何關系(下同)。

民國3年(1914),上饒縣隸于豫章道。1926年,直屬江西省。1932年,隸于江西省第六行政區。1938年,縣城上饒鎮改稱廣平鎮。

1949年5月3日,上饒縣解放,廣平鎮及附近部分城區析出建立上饒市,全市總面積64.68平方千米,隸于上饒專區。1960年3月,上饒縣并入上饒市,全市總面積擴至2554.68平方千米。1964年4月,上饒縣重新分出,上饒市轄域仍同建國初。

1993年5月,經江西省人民政府批準,将上饒縣的沙溪鎮、靈溪鄉、秦峰鄉、朝陽鄉劃歸上饒市管轄,市域面積擴到338.6平方千米。相當于原有面積的5倍,仍隸屬上饒地區行政公署管轄。

2000年7月10日,根據江西省人民政府通知,撤銷上饒地區和縣級上饒市,原上饒市改稱信州區,隸屬新設立的地級上饒市管轄。

2001年12月3日,将常青鄉的車頭行政村劃歸茅家嶺鄉;東門行政村劃歸東市街道辦事處;慶豐行政村劃歸西市街道辦事處;撤銷常青鄉建制,設立水南街道辦事處(贛民字[2001]570号批複)。

2002年底,信州區面積308平方千米,人口35.1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8.2萬人。轄3個街道、2個鎮、4個鄉,61個居委會、75個行政村。區政府駐三江大道。2003年9月28日,撤銷北門鄉,改設街道辦事處(贛民字[2003]252号批複)。2003年底,全區轄4個街道、2個鎮、3個鄉,總人口36.12萬人。

2005年1月6日,江西省民政廳《關于同意上饒市信州區撤銷茅家嶺鄉改設街道辦事處的批複》(贛民字[2005]3号):同意撤銷茅家嶺鄉,改設街道辦事處。設立街道辦事處具體事宜由上饒市人民政府審批。11月16日,上饒市政府《關于同意信州區設立茅家嶺街道辦事處的批複》(饒民字[2005]123号):同意設立茅家嶺街道辦事處,以原茅家嶺鄉和水南街道辦事處的世紀花園居委會為其行政區域,轄世紀花園、疇口、汪家園、湖潭頭4個居委會和解放、同心、塔水、周田、車頭、茅家嶺6個行政村。辦事處駐陵園路。區劃調整後,信州區轄5個街道、2個鎮、2個鄉:水南街道、東市街道、西市街道、北門街道、茅家嶺街道、沙溪鎮、靈溪鎮、秦峰鄉、朝陽鄉。

2006年1月20日,撤銷靈溪鎮,改設街道辦事處(贛民字[2006]5号批複)。

2014年4月18日,撤銷秦峰鄉,設立秦峰鎮。

2019年3月6日,中央宣傳部、财政部、文化和旅遊部、國家文物局公布《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第一批)》名單,信州區在其中。

行政區劃

截至2021年,信州區全區土地面積339平方公裡,全區設5個街道辦事處,4個鎮,50個村民委員會,17個居民委員會,75個社區居民委員會。

地理環境

地貌

境内地貌類型以丘陵、河谷平原為主,屬丘陵地區。北東丘陵屬懷玉山脈,有将軍山、飯甑山、牛頭山、黃尖山,青尖山、睦州山等,一般海拔150—200米,以黃尖山最高,海拔594.3米。西南、西北為低丘及崗地,一般海拔50—100米。流經境内的河流有信江、玉山水、豐溪、饒北河、槠溪、黃家溪等6條,皆為客境水。主要河流是信江及其主支流玉山水和豐溪,境内河道長度分别為3.8千米、27.5千米、8.5千米。

地形

地境内地層主要為白垩系上饒圭峰組地層,土壤類型有水稻土、潮土、紫色土、紅壤等4種,沿江信州區屬中亞熱帶濕潤季風區,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無霜期長,适宜亞熱帶作物生長。曆年平均氣溫17.8℃。1月份平均氣溫6.2℃,極端最低氣溫-9.7℃(1991年12月29日),7月份平均氣溫28.8℃,極端最高氣溫值為40.5℃(1990年8月5日)。年均降水量為1954.0毫米,系贛東北地區的多雨區。

氣候

雨季集中在上半年尤其是4—6月,3個月的降水量占全年的一半。曆年平均有霜日數為20.6天。最多有霜日數為32天(1986—1987年),最少有霜日數為9天(1993—1994年)。曆年平均無霜期日數為271.7天,最長無霜期為304天(1997—1998年),最短無霜日為247天(1987—1988年)。河谷平原區、東南部低丘陵紅壤區、南部低丘陵紅壤區分布。

水系

全境流域總體屬于長江流域、鄱陽湖水系、信江流域區。水資源特征主要是客境水為主,而自身的産水量較小,多年平均徑流量僅3.565億立方米。流經境内的河流有5條,主要是信江及其主支流玉山水和豐溪水。

自然資源

1999年,對森林資源的二類調查統計:森林面積9973公頃,疏林面積132公頃,灌木林地1440公頃。

境内變質岩和岩漿較為發育,礦産資源較豐富,礦産資源主要有磷、煤、石灰石、滑石、花崗岩、黑滑石、大理石等。磷礦位于朝陽鄉境内,礦層分布面積約25平方公裡,已探明磷儲量居華東六省之首。其中磷礦主要蘊藏于朝陽鄉境内,已勘探查明礦體東西長約7000米,南北寬約1550米,最大垂深460米,地質儲量10703萬噸,為華東地區最大磷礦床。礦藏以黑滑石、高嶺土為主。黑滑石礦床約1平方公裡,礦儲量約千萬噸左右,表面覆蓋層約5米,開采成本低,該礦品位高,含鎂量27.78%,高嶺土礦儲量超過億噸以上,面積達300畝。

礦産資源:信州區主要礦産資源較為貧瘠,已查明儲量的礦産資源主有3種:分别是磷礦、滑石礦和瓷土礦。其中,磷礦資源非常豐富,位居華東地區之首,儲量約1億噸,主要分布在朝陽鎮,20世紀70年代由贛東北地質隊查明儲量,江西朝陽磷礦取得采礦權,2011年江西朝陽磷礦被江西銅業集團公司收購,采礦權發生了變更,尚在停采整合中;礦滑石已查明約為17.67萬噸;瓷土礦約為17.4萬噸,滑石礦和瓷土礦主要分布在秦峰鎮。其他礦種如銅礦、鐵礦由勘查單位江西省地質礦産勘查開發局贛東北大隊正在勘查中,儲量不明朗。砂岩礦、頁岩礦和黏土礦等建築用礦産儲量較為豐富,因未有勘查單位實地勘查,儲量尚無法估計。

政治

區委書記:潘表光

區委副書記、區長候選人:餘華陽

職務任免

上饒市信州區第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于2021年9月26日選舉産生:

一、區人大常委會主任

吳武華

二、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劉祖宏、柴莉萍(女)、黃玉華、蔣德賢、徐葉黎

三、區人民政府區長

餘華陽

四、區人民政府副區長

徐藝華、劉均勇、陳河龍、丁成軍、龔桃、吳麗輝(女)、劉理國

五、區監察委員會主任

鄧登勇

六、區人民法院院長

肖連華

七、區人民檢察院檢察長

胡騰峰(須報經上饒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提請上饒市人大常委會批準)

人口

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公布如下:

常住人口總數

2010年11月1日零時,全區常住人口總數為416219人(不包括中國人民解放軍現役軍人和居住在省内的港澳台居民以及外籍人員),同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327703人相比,十年共增加了88516人,增長27.01%,平均每年增加8852人,年平均增長率為2.61%。

家庭戶人口

2010年11月1日零時,全區共有家庭戶114030戶,家庭戶人口為390667人,占總人口的90.86%,平均每個家庭戶的人口為3.42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3.43人減少了0.01人。

性别構成

全區常住人口中,男性為205170人,占總人口的49.29%;女性為211049人,占總人口的50.71%。人口性别比(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101.04下降為97.21。

年齡構成

全區常住人口中,0—14歲的人口為78300人,占總人口的18.81%;15—64歲的人口為305073人,占總人口的73.30%;65歲及以上人口為32846人,占總人口的7.89%。同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0—14歲人口的比重下降了4.03個百分點,15—64歲人口的比重上升了2.68個百分點,65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1.35個百分點。

民族構成

全區常住人口中,漢族人口為414844人,占總人口的99.67%;各少數民族人口為1375人,占總人口的0.33%。同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漢族人口增加了88431人,增長了27.09%,占總人口比重上升了0.06個百分點;各少數民族人口增加了85人,上升了6.59%,占總人口比重下降了0.06個百分點。

各種受教育程度人口

全區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學(指大專以上)受教育程度的51785人;具有高中(含中專)受教育程度的83205人;具有初中受教育程度的132726人;具有小學受教育程度的105779人(以上各種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類學校的畢業生、肄業生和在校生)。

同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每10萬人中具有大學受教育程度的由7080人上升為12442人;具有高中受教育程度的由19323人上升為19992人;具有初中受教育程度的由26875人上升31890人;具有小學受教育程度的由33347人下降為25415人。

全區常住人口中,文盲人口(15歲及以上不識字的人)為9876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減少5359人,文盲率由4.60%下降為2.37%,下降了2.23個百分點。

城鄉人口

全區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鎮的人口281037人,占總人口的67.52%;居住在鄉村的人口135182人,占總人口32.48%。同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城鎮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上升了7.33個百分點。

分鄉(鎮)、街道常住人口

全區9個鄉(鎮)、街道常住人口如下表:

鄉(鎮)、街道

人口數(人)

水南街道

43904

東市街道

69117

西市街道

66836

北門街道

53871

茅家嶺街道

49403

沙溪鎮

42973

靈溪鎮

29710

朝陽鎮

31027

秦峰鎮

29378

合計

416219

全區9個鄉(鎮)、街道常住人口

2017年末信州區常住人口42.7萬人,其中,城鎮人口31.9萬人,占總人口的比重為74.7%,比上年末提高1.2個百分點。據信州公安分局人口統計資料顯示:2017年末,信州區戶籍總人口為43.3636萬人,比上年淨增0.44萬人,比上年增長1.02%,男女性别比為1.004:1,全年全區出生人口6753人,死亡人口3844人,遷入人口4893人,遷出人口2382人,其中2017年末戶籍城鎮人口數為31.0011萬人。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信州區常住人口為545134人。

經濟

綜述

2010年,全區生産總值達到115.4億元,年均增長16.1%;财政總收入達到7.8億元,年均增長25.9%;一般預算收入達到5.9億元,年均增長27.8%,全區所有鄉(鎮)、街道财稅收入均過2000萬元;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達到190.4億元,年均增長34.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56.3億元,年均增長13.3%;全部工業增加值達到38.1億元,年均增長13%。

2019年,全區生産總值突破300億大關,達到333.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7.0%,總量穩居全市第2位,增幅居全市第11位。分産業看,第一産業增加值8.1億元,增長2.4%;第二産業增加值50.4億元,增長4.1%;第三産業增加值274.8億元,增長7.8%。一、二、三産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别為0.9%、9.0%和90.0%,分别拉動經濟增長0.1、0.6和6.3個百分點。三次産業結構由上年的2.7:22.7:74.6調整為2.5:15.1:82.4,第一産業和第二産業占比分别下降了0.2和7.6個百分點,第三産業占比上升了7.8個百分點。

2019年,全區完成财政總收入完成28.5億元,增長7.9%,總量排名全市第3,增速排名全市第6。一般公共财政預算收入完成17.5億元,增長12.1%,總量排名全市第3,增速排名全市第2。稅收收入占财政收入比重90.0%,高于全市平均稅收收入比重10.3個百分點,全市排名第2。市轄區金融機構存款餘額1039.8億元,總量排名全市第1,比年初增長11.4%,總量排名全市第4;市轄區金融機構貸款餘額1123.1億元,總量排名全市第1,比年初增長23.2%,增速排名全市第2。

2019年,全區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40474元,增長7.3%,總量排名全市第1,增速排名全市第12;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18744元,增長9.3%,總量排名全市第1,增速排名全市第12。

2019年,全區新增入統單位數81個。工業企業入統單位數13個;建築業企業入統單位數11個;商貿企業入統單位數11個,其中批零企業5個,住餐企業6個;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入統單位數35個;房地産入統單位數3個,5000萬元以上投資項目入統法人單位數8個。

2020年,信州區全區生産總值完成342.3億元,同比增長4.0%;一産完成8.8億元,同比增長1.8%;二産完成78.2億元,同比增長3.1%;三産完成255.3億元,同比增長4.3%。全區财政總收入30.2億元,同比增長5.9%;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8.1億元,同比增長3.1%。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同比增長9.5%。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4.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88.1億元,增長2.6%。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42620元,同比增長5.3%;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0113元,同比增長7.3%。

商貿業

2019年,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161.8億元,總量排名全市第1,增長10.3%,增速排名全市第11;全區限額以上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65.9億元,總量排名穩居全市第1,增長5.8%,增速排名全市第11。在限額以上單位商品零售中,煙酒類、糧油食品類、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中西藥品類、石油及制品類和化妝品類分别增長4.3%、4.8%、6.3%、19.2%、28.5%、36.6%,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金銀珠寶類和日用品類分别下降2.2%、9.1%、16.6%。

2019年,全區94家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77.0億元,總量全市排名第一,下降2.5%,增速較上個月下降1.6個百分點。其中,涉及到GDP核算的其他營利性服務業44家,營業收入19.7億元,下降6.9%,增速較上個月下降4.7個百分點。全區規模以上服務業仍然沒有新的突破。

工業

2020年區屬59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累計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9%;全年完成工業總産值56.8億元,同比增長40.3%;完成營業收入58.2億元,同比增長43.3%;完成工業固定資産投資同比增長25%;新增規上工業企業19家。全區新簽約工業項目28個,投資總額50.05億元,億元以上項目8個,其中華輝銅業年産20萬噸精銅項目投資26億元。

服務業

2020年信州區社會消費零售總額為188.1億元,同比增長2.6%,總量位居全市第一;實際利用外資1.09億美元;完成利用省外資金2000萬元以上項目27個以上,實際進資57億元。其中完成億元項目8個,實際進資34.46億元。

文化

【姚金娜民歌】

20世紀50年代,姚金娜主演領唱的《上饒茶燈舞》參加江西省民間藝術會演,獲優秀節目獎,個人獲優秀演員獎章。70年代,又改編《茶燈舞》參加省裡民歌民舞會演并獲獎。

60年代,她參加江西省首屆音樂周獲一等獎,演唱的《開口就唱共産黨》、《好糧好棉賣給國家》,被灌制成唱片在全國發行。

1991年5月,上饒地市聯合為其主辦了專場音樂會,為業餘歌手主辦專場音樂會屬全省首例。2000年中國國際廣播電台播出了介紹姚金娜的專題節目,她的歌聲傳向100多個國家和地區。

1989年被列入《江西省群衆文化大觀》。1991年榮獲“江西省民歌演唱家”的稱号。1992年被列入《中國當代文藝家辭典》。1995年被列入《可愛的家鄉——上饒市》,同年12月被列入《上饒當代名人錄》。2004年,被評選為江西省“民間藝術家”。

2002年正月初三晚,央視一套在《新聞聯播》中播放了其演唱的上饒民歌《我們國家喜事多》。第二日,央視二套、八套、北京電視台播放了其演唱的《方志敏》。

姚金娜主要代表作有:《開口就唱共産黨》、《呼牛調》、《摘菜》、《上饒龍船調》、《上饒漁鼓》、《好糧好棉賣給國家》、《茶燈》、《方志敏》等。

【夏布制作工藝】

信州區的夏布生産以沙溪鎮為中心,周邊輻射廣豐、鉛山等地,是江西省乃至全國的重要夏布生産集散地,夏布生産總量約占全國生産總量的1/3。

夏布生産曆史悠久。當地及周邊的村民在夏布制作中,一直使用延續了數千年的手工制作。據史料載,東晉時期,漢人多從西北黃河流域向東南長江流域移居。江右一帶,沃野千裡,蔓草叢生,蚊蟲、飛蛾等繁殖極盛,晝則成群結隊,漫天飛舞,穿戶人室,撲人眼鼻;夜則擾人清夢,讓人難以入睡。據傳當時有一人名叫蔺思源,發明一種驅蚊避蟲之法,采取長葉雜草,編成帷帳,張挂在床上,使蚊蟲之類不能飛人,但雜草質脆,所編帷帳不耐用。一天,蔺思源在草中發現一種富有強韌性的枝條(苎麻),将它的外皮剝下,用其編織成帷帳,效果很好。

明朝初年,明太祖朱元璋下令:“凡農民田五畝至十畝者,栽桑、麻、木棉各半畝,十畝以上者倍之。有司親臨督勸,惰不如令者罰。”(《明太祖實錄》)不種的每年要罰交麻布一匹。

沙溪等地的夏布制作技藝傳統源于清代,并和古代服飾的發展有緊密聯系,先後在日本、韓國等地留下了不少古迹與傳說。

新中國成立後,夏布生産得以恢複。但後來農業以糧為綱,苎麻生産減少,夏布原料供應不足,緻使生産農戶減少。

夏布生産技藝是傳統手工布的傑出代表。夏布以苎麻為料,根據苎麻原料的品質、質量的不同,制作成不同品種和質量的夏布。整個生産工藝過程分為原料種植、原料制作、績紗、經紗、織布等工序。夏布成品應達到紗質細軟、經緯鹹宜、邊縮平整,編織均勻、色澤清秀、不皺折、不變形,布面沒有瑕疵的标準。

方言

信州方言為吳語-上麗片-信州話,也可通稱上饒話。其主要特點是完整地保留了中古濁音聲母;單元音豐富而複元音較少;以及整齊的八聲調。在濁音、平上去入的平仄音韻,尖團音分化保留完好,保留較多古漢語用字用語。

但由于曆史原因,信州區地處,地區交彙,移民衆多,而地區周邊的幾個村莊如:龍潭、民主、郭門、周田、塔水等有部分人還會講閩語(福建話),此外入續贛地移民的增多贛語(江西話)在信州地區也日益顯現,以及區内鐵路新村有約占城市人口的0.025%的1萬多居民,他們大多數來自浙江移民,他們說的話信州人俗稱“鐵路腔”(北吳語),與南吳語的信州話有所不同。

禮儀

【禮節】

筵席茶會,尊客讓坐。入席先請老人或有社會聲望者入首席。敬酒先敬賓客。吃菜恭請賓客先下筷。退席須待首席賓客先起身。先吃飽者筷子擱在碗面上,待衆人起身準備離席時再置于桌上。

男、女婚嫁,提前通知外公或母舅。宴請賓客時,外公或母舅入首席。父母亡故,先向外公或母舅報喪。

在至親好友及鄰舍遭遇意外災害或營造新房時,主動前往探望、慰問,并在物質上、勞動力上予以支援。

【送禮】

親友之間對婚嫁、建房、喬遷、壽辰及生兒育女之類的喜慶,均送禮慶賀;遇喪葬等不幸事情,也送禮緻哀。

嶽父嶽母生日,女兒女婿送紅燭、鞭炮、賀聯、壽面、壽糕和衣料等禮物祝壽,其中60歲以上生日送重禮。甥男娶妻、甥女出嫁,外婆家或母舅家送拜堂衣、上轎襖等厚禮賀喜。

端午、中秋、春節三大節日,晚輩常給長輩親友送禮。禮品較為簡單,一般是豬肉2斤,再視不同節日分别加配粽子、月餅、年糕之類的節令食品。

父母亡故,已婚女兒送“三牲”(雞、魚、肉)、絲棉被和香紙等祭品。另給扛擡靈柩的“将軍”置備2份點心,俗稱豆腐酒,一份在擡棺途中食用,一份在下葬時送至墓地食用;并給“将軍”一定數量的杠頭布、草鞋錢,通常為白布30尺,草鞋8雙(解放後一般改送毛巾、膠鞋)。其他親友、鄰舍送喪禮,一般為1紮香、1刀紙、1對白燭。對送葬的,喪家通常發給5尺白布(小孩2尺),俗稱頭巾布。

旅遊

陸羽泉位于上饒市區茶山寺(今上饒一中校内),史載,唐代“茶神”陸羽曾在此築山舍隐居。被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雞應寺銅鐘,銅鐘成型于唐宋之間的“五代十國”時期。為吳順義三年(923年)信州剌史周本所鑄,初重2400餘斤。南宋建炎元年(1127年)會首劉能等重鑄,增至萬餘斤。最初懸挂于天甯寺(今上饒茶廠以東),以後多次搬遷,直至清嘉慶十六年(1811年)移至城南雞應寺(原名鳴山寺,在信江書院東隅),故名“雞應寺銅鐘”,也有人稱“天甯寺銅鐘”。

銅鐘高283厘米、直徑170厘米、鐘壁厚12厘米,重4.12噸,形狀為圓桶狀,頂部飾雙龍挂首,下部外撇,底沿呈倒蓮花瓣形。

1957年,雞應寺銅鐘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保存在東嶽廟。

東嶽廟(東嶽護國寺)宋代古寺:坐落在上饒市南郊的琅琊山,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其所處的琅琊山成為國家級森林公園。

太子廟位于今信州區信江中路247号,始建于元。被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榮譽記錄

2020年3月12日,被江西省消防安全委員會評為“2019年度消防工作先進區”。2020年12月2日,江西省雙擁模範城(縣)命名表彰大會表彰為“江西省雙擁模範區”。

上一篇:巴斯克地區

下一篇:淮南經濟技術學校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