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漢語成語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是rén zhě jiàn rén,zhì zhě jiàn zhì,比喻因個體差異,對事物就會有不同的看法。出自《周易》。
  • 中文名: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 外文名:beholder,the wise see wisdom
  • 拼音:rén zhě jiàn rén,zhì zhě jiàn zhì
  • 出處:《周易》

​解釋

仁者見它說是仁,智者見它說是智。比喻對同一個問題,不同的人從不同的立場或角度有不同的看法。

用法

複句式;作主語、分句。

出處

《周易·系辭上》:“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

原文

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鮮矣①。顯諸仁,藏諸用,鼓萬物而不與聖人同憂,盛德大業至矣哉!富有之謂大業。日新之謂盛德。生生之謂易②。成象之謂幹。效法之謂坤。極數知來之謂占③。通變之謂事。陰陽不測之謂神。

注釋

①鮮:少,這裡指很少有人了解。

②日新:不斷更新。生生:變化不止。

③極數:窮盡卦、交的變化。

譯文

一陰一陽的矛盾對立和變化統一就是事物發展的"道"即規律性,繼承這個"道"的是美善,而成就這個"道"的則是事物内在的固有本質。有仁愛之心的人從這個"道"中發現的隻是"仁愛",有智慧的人從這個"道"中發現的隻有"智慧",百姓在日常生活中每天都在運用此"道"卻茫然不知,所以通達兼容的君子之"道"就更少為人所知了。陰陽之道往往顯示在成就萬物的仁愛之心中,隐藏在日常運用之中,"道"能鼓動化育萬物,但是,因為它是純然客觀的自然體,故不像聖人一樣有憂慮,由此可以看出,陰陽之"道"的盛美德行和宏大功業是多麼的崇高而又博大。富有萬事萬物就可以稱作是"大事業",每日都能使事物有新的面貌,這就是"道"育萬物的盛大美德。生生不滅就是陰陽相互轉化産生的"變易",能呈現天象就稱作"乾",能效法地勢就稱作"坤",能窮極蓍策之數預知未來之事就稱作"占筮",能通曉陰陽變化然後采取行動就稱作"做事";陰陽變化莫測、微妙難識就稱作"神"。

讀解

《系辭》的作者在這一節裡闡發自己對“道”的看法,認為宇宙萬物産生的根源在于“道”,即陰與陽的交替變化。道的變化是無窮無盡的,道也無所不在,卻難以把握,隻有聖人君子才能完全領悟。這些抽象的議論都在表達一種宇宙觀,一種哲學思想,難怪晉通百姓不大搞得清楚。不過,如果不要說得那麼高深,”百姓還是可以懂的。比如生命,來自于雌、雄的結合。比如花朵,生于陽光和土壤。比如時光,由白天和黑夜構成。這就是陰陽交替結合産生萬物。陰陽觀具有中國特色,深入咱們心裡,我們自古以來就用它看待和解釋世界上的萬事萬物。

示例

俗話說: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所以我們對這些人的看法應該理解。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