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公九卿制

三公九卿制

中國古代官員制度
三公九卿(sān gōng jiǔ qīng)據史記記載“聞古之聖人,不居朝廷,必在蔔醫之中。今吾已見三公九卿朝士大夫,皆可知矣。試之蔔數中以觀采。”三公是中國古代最尊顯的三個官職的合稱。周代已有此詞,西漢今文經學家據《尚書大傳》、《禮記》等書以為三公指司馬、司徒、司空,古文經學家則據《周禮》以為太傅、太師、太保為三公。[1]西漢初承秦制輔佐皇帝治國者主要是丞相和禦史大夫。另有最高軍事長官太尉,但不常置。從武帝時起,因受經學影響,丞相、禦史大夫和太尉也被稱為三公。西漢時九卿是列卿或衆卿之意。先秦文獻中有三公九卿之說,但秦并沒有這種制度,西漢初也不見九卿名稱。僅武帝以後由于儒家複古思想的影響,人們就以秩為中二千石一類的高官附會成古代九卿。
    中文名:三公九卿制 外文名: 别名: 讀 音:sān gōng jiǔ qīng

具體内容

所謂“三公”,初指丞相、太尉和禦史大夫。

丞相,“掌丞天子,助理萬機”,輔助皇帝處理全國政務;太尉,協助皇帝總領全國軍事;禦史大夫,掌監察并幫助皇帝處理政務。

西漢成、哀帝間(公元前32年-公元前2年)至東漢,三公改為太尉、司徒、司空,共同輔助皇帝決策,“凡國有大造大疑,通而論之,國有過事,通谏诤之”。三公即所謂的宰相之職,在名義上分别領導九卿。

九卿,即奉常(後改稱太常),掌宗廟禮儀文教;郎中令(後改稱光祿勳),掌宮廷警衛;衛尉,掌宮門屯衛;太仆,掌宮廷車馬儀仗;廷尉(一度改為大理),掌司法;典客(後改稱大行令、大鴻胪),掌諸侯、少數民族及外交事務;宗正,掌皇族事務;治粟内吏(後改稱大農令、大司農),掌國家财政;少府,掌皇帝私人财政及山海池澤之稅。除此之外,還有與九卿地位相當的中尉(後改稱執金吾),掌京師治安;将作少府(後改稱将作大匠),掌皇宮、陵寝、道路等工程修建;大長秋,掌皇後的各種事務;太子少傅,掌輔導太子,統領太子官屬。這些官員與九卿在一起稱為“列卿”。上述所有官員都由皇帝任免和調動,不能世襲。

三公九卿與皇帝的關系

三公九卿雖各有職掌,分工清晰,但當時職無常守的現象也普遍存在,職守與實際責任也有很大的差别。諸如,三公雖為宰相,職無不監,但皇帝诏令可直達九卿,九卿上奏的表章也無需告訴宰相;西漢太尉掌管武事,但無調兵權,而且不常置;列卿承皇帝命令,既可以将兵作戰,又可以參加非本部門所轄事務的集議。還可以處理本部門以外的事務。實際上仍然是皇帝運用自己的專有的最高用人權随時調遣官吏,增減予奪其職、權、責,使官吏既可以有職而無權,也可以有實權而未受職務,既可以兼及他職之事,也可以兩職或多職之間權責相互滲透。但官吏必須絕對服從皇帝,對皇帝負責。

上一篇:軍情五處

下一篇:華旗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