溧陽地震

溧陽地震

自然災害
溧陽地震是指在1979年7月9日于江蘇省溧陽縣發生的6級地震。該地區1974年4月22日曾發生過一次5.5級地震,兩次地震的震中位置才相距3公裡,震源深度也相當,可視為同源地震。雖屬中等強度,也造成了比較重的災害和較大的社會影響。震中地區由于建築材料缺乏,普遍采用泥土牆,夾心牆和空鬥牆承重,強度不夠,房屋質量差,許多房屋倒塌。地震造成死亡41人,重傷500人,輕傷2900人,牲畜損失1
  • 中文名:溧陽地震
  • 外文名:
  • 别名:
  • 地震:6級地震
  • 震中位置才:相距3公裡
  • 輕傷:2900人

抗震救災

溧陽地區曆史上沒有出現過較強地震,因而5年内的連續兩次地震,雖屬中等強度,也造成了比較重的災害和較大的社會影響。震中地區由于建築材料缺乏,普遍采用泥土牆,夾心牆和空鬥牆承重,強度不夠,房屋質量差,許多房屋倒塌。地震造成死亡41人,重傷500人,輕傷2900人,牲畜損失1.

2萬多頭,農村民房倒塌和破壞達34萬間。容量百萬立方米以上的9座水庫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數百處涵洞、閘門受到破壞,幾十座橋受損。地震有感範圍包括徐州、上海、武漢、南昌、南京和合肥等城市。溧陽兩次地震的重災區主要是農村,極震區村落密集,人口衆多。又由于建築材料缺乏,房屋質量差,普遍采用泥土牆、夾心牆和空鬥牆承重,強度不夠,破壞較大。1979年地震時,全縣41個公社中,16個破壞較重。

據統計,整個災區死亡41人,重傷500人,輕傷2900人;牲畜損失1萬2千多頭。農村民房倒塌和破壞達34萬間,為1974年地震時毀壞數的14—15倍。震區于1974年以前修造的容量百萬立方米以上的水庫15座,1974年地震時均未受損,1979年地震時其中的9座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此外,500多處涵洞、閘門受到破壞,20座橋梁受到一般性損壞。

這次溧陽縣地震波及面較大,震中在溧陽縣竹箦、上沛、上興等公社一帶,震中附近的二十個社、鎮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部分房屋震塌。據查,全縣死亡四十一人,重傷、輕傷兩千多人。

地震發生的當晚,鎮江地區、鎮江市、江蘇省衛生部門、南京市鼓樓醫院和南京部隊、江蘇省軍區等派出的醫療隊立即趕到災區,救護傷員,巡回醫療,進行災後防疫工作。鄰近的句容縣也派出醫療隊趕到現場。南京部隊還派出了七百多名指戰員,到地震災區幫助群衆搭防震棚。連日來,溧陽縣城、鎮江地區和省有關部門,正在把鍋、碗等生活用具和毛竹、塑料薄膜、鉛絲等救災物資源源不斷地運往災區,幫助群衆安排生活。

震後情況

此次地震素以震級小、損失大而着稱。我們通過網絡不完全搜索,可以找到有關單闆溧陽地震論文179篇以上,Google搜索有4310條,Sina網頁搜索有349項,足見這次地震引起專家、學者和社會關注的程度。震災發生後,黨中央和國務院十分重視,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烏蘭夫為團長的中央尉問團冒着酷暑,立即奔赴災區,慰問受災群衆,指導抗震救災工作。當時雖然沒有地震應急預案,但是各級黨組織和政府反應快速、對策正确。民政、建設、計劃、通訊、物資、醫療、公安等職能部門各盡其責,協調配合組織抗震救災,解放軍也提供了大力支持,災區生活、生産秩序很快得到恢複,使溧陽6.0級地震也成為我國東部地區中強地震震後救災較好的震例之一。

地理位置

溧陽位于江蘇省蘇南,地處長江三角州,屬上海經濟區。土地總面積1535平方公裡。北緯31°1'-31°4',東經119°08'-119°36'。距上海、杭州200公裡,距南京、蘇州、張家港百餘公裡,距南京祿口國際機場80公裡,距常州機場60多公裡。104國道穿境而過,甯杭高速公路揚溧高速縱橫全境,新長鐵路正在建設之中,蕪太運河直達長江碼頭。溧陽市氣候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和濕潤,四季分明,雨量豐沛,日照充足,夏冬季曆時長,春秋季短。曆年平均溫度15.5C°,極端最高氣溫38.6C°,出現在1988年7月7日,極端最低氣溫-15.3C°,出現在1977年1月31日。

曆年平均降水量為1160.9mm,平均日照時數為1932.9小時。溧陽是國家級優秀旅遊城市,風景秀麗的天目湖旅遊度假區如一顆寶石鑲嵌在江南大地,秀美、野趣、“三絕”,形成天目湖的三大特色。湖區群山環抱,岡巒疊翠。湖岸線逶迤曲折,伸向茫茫大海中。一壺碧水,清冽純潔。泛舟湖上,波光粼粼,野鴨起落。遠眺流泉飛瀑,懸崖披綠,松濤竹海,猴鹿出沒。置身其中,情趣橫生,給人以回歸大自然的美妙感覺。湖光山色的秀美,飛禽走獸的野趣,傾倒了無數中外遊客。國内名流盛贊天目湖:集太湖煙波浩淼之勢,西湖淡妝濃抹之美,千島湖環拱珠連之局于一體,真是美不勝收。待到盡情感受了水甜、茶香、魚頭鮮後,無不稱贊享受了人間的“三絕”。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