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安·基頓

黛安·基頓

美國電影演員、導演、制作人
黛安·基頓(Diane Keaton)1946年1月5日出生于美國洛杉矶,美國電影演員、導演、制作人,曾獲得過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基頓從舞台上開始她的演藝生涯,1970年初次登上銀幕。她的第一個主要角色是1972年電影《教父》裡的凱·亞當斯。之後她和導演及聯合主演伍迪·艾倫一起合作了《呆頭鵝》(Play It Again,Sam)、《傻瓜大鬧科學城》(Sleeper)和《愛與死》(Love and Death),從而确定了她喜劇演員的風格。她的下一部影片《安妮·霍爾》(Annie Hall)使她榮獲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基頓曾經宣稱她是“天生的喜劇演員”。在喜劇電影獲得成功後,基頓決定嘗試其它不同類型的角色。她在《赤色分子》(Reds)和《馬文的房間》(Marvin's Room)裡的出色表演使她榮獲兩個奧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她出演的高票房的電影還包括《新嶽父大人》(Father of the Bride)、《大老婆俱樂部》(The First Wives Club)和《愛是妥協》(Something's Gotta Give)。她的電影在北美市場總計票房收入達11億美元。基頓多才多藝,除了銀幕表演以外,她還是攝影師、不動産投資商和歌手。
  • 中文名:黛安·基頓
  • 外文名:Diane Keaton
  • 别名:Diane Hall
  • 籍貫:加利福尼亞洛杉矶
  • 國籍:美國
  • 性别:女
  • 民族:愛爾蘭後裔
  • 身高:169厘米
  • 出生日期:1946年1月5日
  • 血型:A
  • 職業:演員
  • 代表作品:安妮·霍爾,愛是妥協
  • 星座:魔羯座
  • 畢業院校:聖安娜學院、橙色海岸學院

早期生活和教育

黛安•基頓出生于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矶,原名黛安•霍爾,是傑克•霍爾和多蘿西•基頓四個孩子中的長女。父親傑克是一個土木工程師,愛爾蘭裔美國人,天主教徒;而母親多蘿西是一個業餘攝影師,信奉衛理宗。基頓跟随她母親成為一個衛理宗教徒。在目睹母親獲得一項面向家庭主婦舉辦的“洛杉矶夫人”活動勝利後,她決心将來成為一個演員。凱瑟琳•赫本是她崇拜的對象,她很喜歡赫本演繹的堅定而獨立銀幕女性,也影響她走上演藝之路。

1964年,基頓從聖安娜高中畢業,在學校學習期間,她參加了聲樂和表演俱樂部,并主演了學校話劇《欲望号街車》的女主角布蘭奇•杜波依斯。畢業後,她進入聖安娜學院深造,之後在橙色海岸學院學習表演,一年後她就離開學校,開始了在曼哈頓的演藝生涯。在加入演員平等協會的時候,她将自己的姓改為她母親的婚前姓名基頓。她還曾在夜總會兼職做歌手表演,不過持續時間不長。後來,她出演的電影《安妮•霍爾》和《歲月流聲》(Radio Days)中也有在夜總會表演的鏡頭。

基頓開始在紐約奈伯福特劇院(Neighborhood Playhouse)系統學習邁斯勒表演技巧,這是由表演指導桑福德•邁斯勒創造的一套系統的表演方法,流行于1920年代。和她一起合作《愛是妥協》的傑克•尼科爾森如此評價她,“在電影開拍之前,她已經完全理解并背熟了劇本,據我所知,沒有别的演員能做到這點。”

1968年,基頓成為百老彙音樂劇《頭發》(Hair)的替角。盡管劇本沒有要求演員裸體,當所有其它演員都裸體表演時,基頓卻拒絕脫去衣服,她也因此遭到了别人指責。(那些裸體表演的演員得到了50美金的特别補助。)在《頭發》劇組表演了9個月以後,她參加了伍迪•艾倫制作的戲劇《呆頭鵝》的選角,雖然由于身高原因差點落選(基頓身高為1.73米,比艾倫高5厘米),最終她赢得了該角色。

個人概況

黛安·基頓于1946年1月5日出生于美國加州。她天資聰穎而又多才多藝,早在70年代便已在美國影壇嶄露頭角。1972年,黛安·基頓主演了影片《再來一次,沙姆》。她那率真自然的演技博得了觀衆們的交口稱贊。此後,她又在《愛情與死亡》、《安妮·霍爾》、《Looking For Mr.Goodbar》、《曼哈頓》等諸多影片中扮演角色。在《Looking For Mr.Goodbar》一片中,黛安·基頓飾演了一位70年代的受壓抑後又重新獲得解放的女教師,而在《安妮·霍爾》中,她更是盡情展露了其表演才華,她也因此而捧走了當年的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

美國影壇70年代的代表性女星,她的知性與感性頗能反映嬉皮風尚流行的那個時代。

黛安·基頓出生在加利福尼亞,曾在Santa Ana大學學習戲劇,19歲辍學去紐約學習表演。性格叛逆的她還參加了搖滾樂團表演,不久獲得機會演出轟動一時的百老彙搖滾音樂劇《毛發》(Hair),并由配角升為主角。

70年代初,與伍迪·艾倫結識,參演了他導演的影片《呆頭鵝》(Play It Again)、《安妮·霍爾》等片,并與之有過一段婚史。

1979年演完《曼哈頓》之後,兩人宣告分手。黛安投入沃倫·比蒂(Warren Beatty)的懷抱,兩人合作了《烽火赤焰萬裡情》(赤色分子),再獲奧斯卡金像獎提名。黛安主演的代表作還有《教父》系列,以及《新嶽父大人》上下集。此外她也導演過幾部小片。2001年主演的喜劇片《城裡城外》,非常受四海歡迎。

多年來作品不斷,屬實力派多産性格女星。

演藝生涯

1970年代

基頓因在《呆頭鵝》的表演而獲得托尼獎的提名,之後她參加了電影《愛情遊戲》(Lovers and Other Strangers)的拍攝,也是她的電影處女作。接下來又相繼客串出演《夜間畫廊》(Night Gallery)等電視劇。

1972年,在弗朗西斯•科波拉制作的影片《教父》中,基頓飾演邁克爾•柯裡昂(由艾爾•帕西諾扮演)的女友凱•亞當斯,這個角色對于基頓來說是突破性的。科波拉在觀看了基頓在《愛情遊戲》中的表演而邀請她出演《教父》,他相信基頓能演出亞當斯古怪的性格。基頓說那個時期她在電影界被評價為“怪癖的女演員”(the kooky actress)。她在片中松弛的表演來自她自己的生活經驗,她自己戲稱在電影内外她都是“生活在男人世界的女人”。《教父》獲得了空前的贊譽和商業成功,并摘得1972年的奧斯卡最佳影片獎。

兩年後,她再度出演《教父2》中的同一角色。開始她很勉強地接受這個角色,“起初,我不願意再次扮演教父續集的凱,當我讀了劇本之後,發現角色比上一部電影更真實重要。”在續集中她的角色有了較大變化,比以前更痛恨她丈夫所幹的事情。盡管如此,輿論普遍認為她扮演的角色在電影中無足輕重。《時代雜志》認為她在《教父》的表演很不顯眼,在《教父2》中也是毫無生氣的。

1970年代,基頓其它有名的電影幾乎都和伍迪•艾倫相關,基頓出演了艾倫制作導演的一系列喜劇電影如《傻瓜大鬧科學城》、《愛與死》、《我心深處》(Interiors)、《曼哈頓》(Manhattan)和赫伯特•羅斯導演的電影版《呆頭鵝》。

1977年,基頓和艾倫一起主演羅曼喜劇《安妮•霍爾》,在片中飾演安妮•霍爾,也是她一生中最著名的角色之一。該片由艾倫編劇并導演,當時兩人是情人關系,因此影片也被認為是艾倫和基頓的自傳。艾倫筆下的安妮•霍爾和基頓也有關聯,安妮是基頓的妮稱,而霍爾是基頓原來的姓。很多基頓特有的怪癖和她喜歡自嘲的幽默感也被艾倫加入到角色中。(導演南希•邁耶斯曾經評價黛安是世界上最喜歡自嘲的人。)基頓自己也認為艾倫描寫的這個角色是自己的“理想版”。兩人飾演一對生活在紐約的戀人,偶然相識又分手,片子最突出的是濃郁的生活氣息,既有人生藝術的感悟,又有深奧的哲理。該片獲得了藝術上和商業上雙重成功,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影片獎,基頓也憑借在該片中的出色表演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

基頓在《安妮•霍爾》中穿着古怪的服裝,主要是男子服裝,包括領帶、馬甲、寬松褲和淺頂軟呢男帽。其中電影中的大部分衣服就是基頓自己的,在該電影拍攝之前她就形成這種男子氣的穿衣風格很多年了。在電影發行後,男子服裝成為女士的流行服飾。她很快因喜好穿男裝而出名,《舊金山紀事報》評論“總是能輕易在人群中找到她,在帕薩迪納市90華氏度的溫度下穿高領毛衣的唯一女子。”2003年,基頓出席奧斯卡頒獎典禮時戴着男子的圓頂硬禮帽和男子晚禮服。她經常被時裝設計師理查德德•布蘭克威爾先生列入他自己的年度最差着裝女士名單。

1977年9月26日,著名人像攝影師道格拉斯•柯克蘭為基頓拍攝的照片登上了《時代雜志》的封面,并被譽為時目前電影界最好的女演員。同年,她開始不再拍攝擅長的喜劇類電影而轉向劇情類電影。根據裘迪絲•勞斯納小說改編的電影《尋找顧巴先生》(Looking for Mr. Goodbar)是她的轉型之作。在電影中她飾演一個過着雙重生活的女子,白天是天主教的聾兒學校老師,晚上則出沒于夜總會,享受靡爛的性生活。在得知這個角色是曆史上的一個心理學案例後,基頓隊這個角色産生了興趣。

在表演之外,基頓還表示“這輩子我還想成為一個歌手”。1971年音樂劇《頭發》的原聲大牒是她的第一張唱片。1977年,她開始錄制她的獨唱專輯,但是從來沒有發行過。

1980年代

1979年電影《曼哈頓》攝制完成後,基頓和艾倫長時間的合作也告一段落,直到1993年他們才再度合作。1978年,基頓愛上了沃倫•比蒂,兩年後,比蒂邀請基頓出演他的新片《赤色分子》,飾演路易絲•波南特,波南特是一個壓抑的家庭主婦,1917年離開丈夫和激進記者約翰•裡德一起工作,後來兩人赴俄羅斯采訪,記錄了蘇聯國内戰争。《紐約時報》評價基頓,“她就是路易絲•波南特—美麗、自私、風趣而壓抑。這是她迄今以來演繹得最好的角色。”基頓也因此片獲得她的第二次奧斯卡提名。

比蒂是在觀看了《安妮•霍爾》後,認為基頓自然流露的緊張和局促不安正是波南特這個角色需要的。從1977年《赤色分子》籌備以來,影片的制作一拖再拖,以至于基頓認為這部影片永遠不會完成而決定離開劇組。1981年,影片終于完成。2006年接受《浮華世界》雜志采訪的時候,基頓形容她在該片的角色“就是一個普通人,沒有什麼特别之處...我知道那個角色看起來是處在危險的境地。”助理導演西蒙•拉爾夫則評價路易絲•波南特是基頓所扮演的最難的角色之一,當時“她幾乎崩潰”。

1984年,《女鼓手》(The Little Drummer Girl)是基頓第一次涉足恐怖電影,該片在商業上慘敗,評論界認為最大的原因是選角失誤。《新共和周刊》撰文,“該片最重要的角色,是由黛安•基頓扮演的,因為她,影片變得支離破碎。她演得那麼拙劣,那麼偏離角色。”兩年後,基頓和傑西卡•蘭格、希茜•斯派塞克一起主演《心靈的罪惡》(Crimes of the Heart),該劇本改編自貝思•亨利獲得普利策獎的作品,上映後表現平平。1987年,她首次出演商業電影《嬰兒炸彈》(Baby Boom),由南希•邁耶斯編劇并制片。基頓在影片中扮演一個曼哈頓的職業婦女,突然需要照顧一個孩子,從而引發笑料。同年,她在艾倫的電影《歲月流聲》中客串了一個夜總會歌手。1988年的《好母親》(The Good Mother)是基頓的一個敗筆,票房受挫,她自己形容該片是“一個巨大的失敗”,而評論家也把該片批評得一文不值,《華盛頓郵報》評論:“她的表演退步了-她努力讓觀衆去接受一個她自己都不信服的角色。”

1987年,基頓編劇并導演了她的第一部故事片,片名為《天堂》(Heaven),是一部講述晚年的記錄影片。該片褒貶不一。接下來的4年中,基頓又導演了一部描寫比琳達•卡萊爾等藝術家的音樂片、兩部由帕特麗夏•阿奎特主演的電視電影和系列劇《中國海灘》(China Beach)和《雙峰》(Twin Peaks)中的劇集。

1990年代

1990年代,基頓是好萊塢最受歡迎和多才多藝的女演員之一。她步入中年,開始轉向成熟女性角色,經常扮演中産階級家庭的家長。她很小心地選擇劇本,避免自己成為類型演員。她說:“當你演了一個受歡迎的角色後,你會收到大量類似的角色的劇本...我嘗試跳出那些普通的角色,演繹一些不同的東西。”

她參與了影片《檸檬姐妹》(The Lemon Sisters)的制作,片子完成後被擱置了一年。1991年,她和史蒂夫•馬丁聯袂主演了喜劇《新嶽父大人》。由于《好母親》的票房失利,她還差點不能出演《新嶽父大人》,因為兩部影片都是華特迪斯尼影片制作的。《新嶽父大人》是基頓經曆了4年票房低潮後的再度成功。

接下來的四年,基頓繼續她的成功。《舊金山調查者》等媒體再度将基頓和凱瑟琳•赫本相提并論:“1970年代她演繹的角色都有她自己的影子,緊張而不自信,如今的她象凱瑟琳•赫本那樣,富有母性的光輝,她是一個偉大而聰明的女演員,她不需要靠頑固和急躁來争取男女平等。”

1990年,基頓在《教父3》中再度出演凱•亞當斯。劇情背景設置為《教父2》21年後,凱成為邁克爾•柯裡昂分居的妻子。輿論界再次認為基頓的角色在片中無足輕重。《華盛頓郵報》評論道:“雖然基頓為角色傾注了心血,但是在片中除了譴責邁克爾以前的罪行之外沒有别的作用。”1993年,基頓出演《曼哈頓神秘謀殺案》(Manhattan Murder Mystery),也是她和艾倫自1979年以來再度合作。這個角色原定米娅•法羅出演,但是法羅在和艾倫分手後退出了劇組。

1995年,基頓導演了《真情赤子心》(unstrung Heroes),也是她導演的第一部在影院上映的故事片。故事根據弗朗茲•利茲的回憶錄改編,講一個名叫内森•瓦特的男孩的母親患了癌症,而父親逐漸疏遠他們,男孩被送到兩個古怪的舅舅身邊。基頓将故事的背景從小說中的紐約搬到了自己的家鄉加利福尼亞州南部。雖然這部影片指是小範圍發行,并且票房收入一般,但是影片和導演受到評論界的好評。

這個時期,基頓最成功的影片莫過于《大老婆俱樂部》,她和戈爾迪•霍恩、貝蒂•米勒攜手演繹了三個“大老婆”:中年婦女,丈夫因為喜新厭舊與她們離婚。基頓宣稱這部影片的拍攝“挽救了她的生活”。該片在北美市場票房收入高達1.05億美金,并且受到中年婦女的熱捧。基頓和她的同伴的表演也受到了肯定,《舊金山調查者》認為“基頓可能是當今最好的喜劇女演員”。

1996年,基頓還主演了影片《馬文的房間》,在片中扮演一個患白血病的女性,梅麗•史翠普飾演她感情疏遠的姐姐。基頓也獲得了她的第三次奧斯卡獎提名。雖然評論不錯,但是影片沒有大範圍公映,可能也是基頓最終沒有獲得奧斯卡獎的原因。基頓認為扮演該片最大的難度在于理解一個得了絕症的人的心理狀态。

2000年代

2000年,基頓的第一部影片是和梅格•瑞安、麗莎•庫卓一起主演的《來電傳情》(Hanging Up),基頓還擔任了該片的導演。盡管在1996年的一次采訪時她曾經宣稱不再導演自己主演的影片,“作為導演,就會有不同的目标。當我表演的時候就不會考慮導演的工作。”影片講述了三姐妹和她們年邁的父親一起生活的趣事。片子反響一般,在北美票房收入為3600萬美金。

2001年,基頓和沃倫•比蒂再度攜手出演新片《城裡城外》(Town & Country),評論和票房雙雙失利。影片預算為9000萬美金,而北美票房隻有700萬美金。《滾石雜志》評論:“《城裡城外》比訃告還不值得評論...毀壞了演員的名譽,包括沃倫•比蒂和黛安•基頓。”2001年和2002年,基頓參演了四部低成本的電視電影。

2003年,影片《愛是妥協》成為基頓一個新的高峰。該片由南希•邁耶斯執導,男主角為傑克•尼科爾森。尼科爾森和基頓當時分别是66歲和57歲,擔當了這部浪漫喜劇的主演。二十世紀福斯影片公司認為主演的年紀太大,而不願意投資該影片。基頓在接受《婦女家庭雜志》的采訪時說;“象我和傑克年齡的人愛得更深,更充滿熱情,因為他們已經經曆了太多。他們有很多的激情和希望,為什麼他們不能戀愛?為什麼電影不能表現這些?”在片中,基頓扮演一個中年女子,愛上了她女兒的老男友。該片在北美票房收入為1.25億美金。美國著名影評人羅傑•埃伯特撰文寫道:“尼科爾森和基頓給他們的角色帶入了自己的感受、知識和幽默,這是我們從未希望能在銀幕上看到的。”該片為基頓帶來了第四個奧斯卡提名。

2005年,基頓和莎拉•傑西卡•帕克一起出演喜劇《斯通家族》(The Family Stone)。2007年,她和曼迪•摩爾一起主演《愛得過火》(Because I Said So)上映。同時,基頓還作為制片人制作了一系列電影和連續劇,如福克斯廣播公司系列劇《新豪門恩怨》(Pasadena)。她還制作了格斯•範•桑特導演的關于校園槍殺岸的電影《大象》(Elephant)。基頓制作該影片的原因是:“我覺得這是我作為一個成人的責任,去理解年輕人怎麼了。”

除了電影外,基頓還在攝影方面顯示了強烈的興趣。作為一個收藏家,她接受《浮華世界》雜志采訪的時候說:“我已經收集了大量的圖片-電影中的接吻照片。我喜歡生動的東西。”她還舉辦過一些她自己拍攝的作品展覽,并且作為編輯出版了一系列攝影書籍。基頓還是一個不動産投資商,她在加利福尼亞州南部買入房産,在重新設計裝修後出售。2003年,麥當娜花費650萬美金向基頓購買了貝佛利山莊的一座宅第。

2007年,基頓獲得林肯中心電影協會的表彰。

主要作品

演員作品

海底總動員2 2016

情到自然明 2014

盛大婚禮The Big Wedding(2012)

Wedding Banned(2011)

One Big Happy(2010)

早間主播(2010)

扼殺(2008)

我為錢狂Mad Money(2008)

老媽愛死你Smother(2008)

因為我這麼說Ben sana söylemistim(2007)

媽媽的寶貝Mama's Boy(2007)

交出桃樂茜Surrender Dorothy(2006)

斯通家族The Family Stone(2005)

Da Vinci's Mother(2005)

愛是妥協Something's Gotta Give(2003)

失失慌殺人事件Plan B(2002)

Sister Mary Explains It All(2001)

城裡城外 Town & Country(2001)

挂線情緣 Hanging Up(2000)

戀愛高飛 The Other Sister(1999)

真命天子 Only Thrill,The(1998)

前妻俱樂部 First Wives Club,The(1996)

馬文的房間 Marvin's Room(1996)

新嶽父大人2 Father of the Bride Part II(1995)

最後的飛行 Amelia Earhart: The Final Flight(1994)

曼哈頓神秘謀殺 Manhattan Murder Mystery(1993)

看誰正在說話Look Who's Talking Now(1993)

新嶽父大人 Father of the Bride(1991)

教父第三集 Godfather: Part III,The(1990)

檸檬姐妹 Lemon Sisters,The(1990)

好母親 Good Mother(1988)

嬰兒炸彈 Baby Boom(1987)

芳心之罪 Crimes of the Heart(1986)

女鼓手 Little Drummer Girl,The(1984)

Mrs. Soffel(1984)

月落婦人心 Shoot the Moon(1982)

烽火赤焰萬裡情 Reds(1981)

曼哈頓 Manhattan(1979)

我心深處 Interiors(1978)

尋找顧巴先生 Looking for Mr. Goodbar(1977)

安妮·霍爾 Annie Hall Anhedonia(1977)

愛與死 Love and Death(1975)

教父續集 The Godfather: Part II(1974)

傻瓜大鬧科學城 Sleeper(1973)

呆頭鵝 Play It Again,Sam(1972)

教父 The Godfather (1972)

導演作品

挂線情緣 Hanging Up(2000)

真情赤子心 Unstrung Heroes(1995)

世外桃源曆險記 Wildflower(1991)

戲劇作品

《頭發》("Hair")(1968)

《山姆,再彈一次》("Play It Again, Sam")(1970),

獎項和提名

奧斯卡

獲獎:

•1977年:最佳女主角獎《安妮•霍爾》(Annie Hall)

提名:

•1981年:最佳女主角獎《赤色分子》(Reds)

•1996年:最佳女主角獎《馬文的房間》(Marvin's Room)

•2003年:最佳女主角獎《愛是妥協》(Something's Gotta Give)

獲獎:

•1977年:最佳女主角獎《安妮•霍爾》(Annie Hall)

提名:

•1979年:最佳女主角獎《曼哈頓》(Manhattan)

•1981年:最佳女主角獎《赤色分子》(Reds)

艾美獎

提名:

•1995年:連續短劇/電視電影最佳女主角《最後的飛行》(Amelia Earhart: The Final Flight)

金球獎

獲獎:

•1978年:最佳女主角獎-喜劇與音樂劇類《安妮•霍爾》(Annie Hall)

•2004年:最佳女主角獎-喜劇與音樂劇類《愛是妥協》(Something's Gotta Give)

提名:

•1978年:最佳女主角獎-劇情類《尋找顧巴先生》(Looking for Mr. Goodbar)

•1982年:最佳女主角獎-劇情類《赤色分子》(Reds)

•1983年:最佳女主角獎-劇情類《月落婦人心》(Shoot the Moon)

•1985年:最佳女主角獎-劇情類《鐵窗外的春天》(Mrs. Soffe)

•1988年:最佳女主角獎-喜劇與音樂劇類《嬰兒炸彈》(Baby Boom)

•1994年:最佳女主角獎-喜劇與音樂劇類《曼哈頓神秘謀殺案》(Manhattan Murder Mystery)

•1995年:最佳女主角獎-連續短劇與電視電影《阿梅莉亞•埃爾哈特:最後一次飛行》(Amelia Earhart: The Final Flight)

人物評價

黛安·基頓不僅以爐火純青的演技,而且以溫柔真摯的感情,把人物刻畫得十分動人。美國報刊稱贊黛安的表演既溫柔多情,又富于清新感。(新浪 評)

黛安·基頓是演技派明星之一。她在藝術上執着追求,大多塑造現代西方的睿智女性形象,精幹刻畫她們複雜的心态。在美國影壇上獨辟一派,創造了“市民風俗喜劇”。(國際在線評)

好萊塢女星黛安·基頓保持着旺盛的創作力。大銀幕上的基頓總是個性十足、神采奕奕。除了電影之外,這位公認的才女涉獵廣泛,在很多領域展現出驚人的天賦,擅長攝影。(鳳凰網評)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