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曼巴蛇

黑曼巴蛇

眼鏡蛇科曼巴蛇屬動物
黑曼巴蛇(學名:Dendroaspis polylepis)為眼鏡蛇科曼巴蛇屬的一員,是非洲最長、最可怕的毒蛇,平均體長為2.3米(7.5英尺),最大可達4.45米(14.6英尺)。其名字中的“黑”字,其實是形容其烏黑的口腔而不是指其灰色或棕色的身體。黑曼巴蛇也是世上移動速度最快的蛇,其短距離的移動時速可達16-20公裡,擁有驚人的閃電般的速度。因各種理由,它也常被認為是一種非常危險的毒蛇。黑曼巴蛇除了像其他曼巴蛇一樣,比如綠曼巴蛇。栖息在樹上外,還會在地面獵食,主要以小型哺乳動物像老鼠等為食,也會捕食蜥蜴、小型鳥類等。
    中文名:黑曼巴蛇 别名:黑樹眼鏡蛇 界: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Chordata)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綱:爬蟲綱(Reptilia) 目:有鱗目(Squamata) 亞目:蛇亞目(Serpentes) 科:眼鏡蛇科(Elapidae) 屬:曼巴屬(Dendroaspis) 亞屬:60E 種:黑曼巴(D.polylepis) 分布區域:非洲東部和南部 中文學名:黑曼巴蛇 中文别名:黑樹眼鏡蛇 英文名:Dendroaspis polylepis 二名法:Dendroaspis polylepis 分布:非洲 食 性:主要以小型哺乳動物像老鼠等為食 命名時間:1747年

形态特征

黑曼巴蛇體型修長,平均體重1.6千克;生活在不同地區的成蛇體長2.0-3.0米,平均長度為2.2-2.7米。甚至有長度為4.3或4.5米的罕見情況。黑曼巴蛇的名字是源于其烏黑的口腔,而不是指其棕色的身體。頭部長方型,體色為為橄榄色、褐色、灰色或有時為卡其色。幼體顔色較淺,則主要呈鮮豔的灰色或橄榄綠色。它們的下體是白色或奶油色,有時與綠色或黃色混合。身體的後半部分可能會有黑色斑點,并且有一些個體在靠近後部處具有交替的深淺不一的黑色,給人一種橫向條紋的印象。口腔内部是深藍色至墨黑色。眼睛是深褐色到黑色,瞳孔上有銀白色到黃色的邊緣。黑曼巴蛇身體有珠光滑鱗片位于23至25(有些情況下為21)行的中部。

除了天生攻擊性十足之外,黑曼巴蛇還擁有一種可怕的特殊能力,它可以一躍而起,挺直身軀站立。黑曼巴蛇移動時一般擡起1/3身體,當受威脅時,黑曼巴蛇能高高豎起身體的2/3,并且張開黑色的大口發動攻擊,身長3米的黑曼巴蛇攻擊時能咬到人的臉部。屬于前溝牙毒蛇,它的口腔内部為黑色,當張大口時可以清楚地見到,上颚前端在攻擊時能向上翹起,使其毒牙能刺穿接近平面的物體。

栖息環境

生活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地方。最常見于樹木繁茂的稀樹草原或河流森林,尤其是在岩石丘陵和大樹茂密的地區。也可以在沿海灌木,濕潤和幹燥的稀樹草原和林地中找到。該物種主要存在于地面,然而它們也樹栖。在黑曼巴蛇主要出沒的地方,有75%的人從事農業;在中午時份,黑曼巴蛇通常會爬上較高的地方(像樹頂)曬太陽或等候獵物。

生活習性

活動

白天活躍,在狩獵前通常會在樹枝上曬太陽。該物種通常占據一個洞穴作為避難所,如洞穴、空心圓木、石縫或白蟻巢,夜間返回巢穴。食物由溫血的獵物組成,以小型齧齒動物、鳥類、蹄兔、蝙蝠為食。

黑曼巴蛇的毒液為神經毒,毒性極強。是世界上速度最快及攻擊性最強的蛇類。其短距離的移動時速可達16-20公裡,擁有驚人的閃電般的速度。移動時一般擡起1/3身體, 當受威脅時,黑曼巴能高高豎起身體的2/3,并且張開黑色的大口發動攻擊。黑曼巴蛇不怎樣主動攻擊人類,而快速的動作隻是為了追捕獵物和在遇到危險時迅速逃到最近的栖息地,通常會連續攻擊1-2次,讓敵人知難而退。大蛇每次攻擊都能釋出30-40毫克的毒液。 

黑曼巴蛇的天敵除人類的捕捉與獵殺外,幼蛇經常受獴的殘食;而成蛇也可能成為蛇鹫等的獵殺對象。

毒性

黑曼巴蛇也許是非洲最緻命的蛇之一,毒性與黃金眼鏡蛇不相上下,黑曼巴蛇采用的是神經毒素,靠攻擊獵物的神經系統而令其麻痹。平均來說,10-15毫克的黑曼巴蛇毒液就可以殺死一個成年人,而黑曼巴蛇的毒液量為100-120毫克,最多可達200毫克,這足夠殺死13-20個人或一匹重600千克的長頸鹿,因此被黑曼巴蛇咬傷的後果是相當嚴重,通常在被咬後一個小時之内就會死亡,而最快的死亡時間能達到被咬後15-30分鐘内立即死亡。

由于黑曼巴蛇的毒素是神經毒素,所以被黑曼巴蛇咬傷後,身體很快就徹底的癱瘓,像喝醉了酒一樣輕飄飄的,在麻痹的情況下,受害者會出現呼吸困難等的征狀,然後死去。由于非洲過去文明落後,沒抗蛇毒血清,因此,被黑曼巴蛇咬傷基本上是毫無生存希望的,随着血清的面世,被黑曼巴蛇咬傷的死亡機會相對降低了。雖然黑曼巴蛇的咬人紀錄不多,但緻死率在當地卻能達75%,未用抗毒血清的被咬傷者死亡率接近100%。

分布範圍

分布于安哥拉、博茨瓦納、布基納法索、喀麥隆、中非共和國、剛果民主共和國、厄立特裡亞、埃塞俄比亞、肯尼亞、馬拉維、馬裡、莫桑比克、納米比亞、索馬裡、南非、斯威士蘭、坦桑尼亞聯合共和國、烏幹達、贊比亞和津巴布韋。

繁殖方式

黑曼巴蛇通常在10-11月期間繁殖,雄蛇會憑氣味找尋雌性,一但雄性找到雌性,黑曼巴蛇便會用舌頭觸碰對方的身體。如果對方接受,兩蛇便會纏繞在一起開始交配。雌性黑曼巴在白蟻丘内或巢穴中産卵,每次産6-17枚白色的卵,孵化期為80-90天。在一些研究中,很少觀察到幼體的黑曼巴蛇,可能是因為它們生長迅速,在第一年幼蛇就可以達到将近2米的長度,并且幼蛇比成蛇更喜歡在樹上栖息。這是一種相對長壽的物種,在野外生活壽命達11年或更長時間,在圈養中壽命可長達20年。

亞種分化

中文名稱

學名

命名者及年代

黑曼巴蛇安蒂諾裡亞種

Dendroaspis polylepis antinori

Peters, 1873

黑曼巴蛇指名亞種

Dendroaspis polylepis polylepis

Günther, 1864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14年 ver3.1——無危(LC)。 

種群現狀

人口在該物種的栖息地的擴張可能構成對其潛在的威脅。然而,它們在整個非洲大部分地區分布數量衆多,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标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于20000平方公裡,栖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相關文化

黑曼巴蛇之所以能有很大的名氣,其中一個原因是它含了很大的傳奇色彩。在非洲,很多人們都有聽過黑曼巴蛇的傳奇故事:有人說黑曼巴蛇能追上一匹正在奔跑的馬;也有人說,一條黑曼巴蛇在短短1分鐘内,殺死了13個圍捕它的人;更有人說看見了一條黑曼巴蛇撲到了汽車的玻璃上。當然這些都隻是流傳,未經科學的驗證。 不過無論如何,這也算是黑曼巴蛇的一個特色。

上一篇:光皮桦

下一篇:恙螨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