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埔村

黃埔村

廣東省廣州市海珠區下轄村
黃埔村作為現代黃埔港名稱的由來,南宋時期已是“海舶所集之地”,建于明代萬曆二十八年(1600年)的海鳌塔,就是為外來船舶導航而設,如今仍屹立于珠江河畔。黃埔港之所以聞名世界,是與其逐步發展成為清朝時期廣州對外貿易的外港有密切關系。黃埔村轄黃厝路、壟仔埔2社,現共有256戶,1155人,其中,黃厝路136戶,610人;壟仔埔120戶,545人。
  • 中文名:
  • 外文名:
  • 别名:
  • 中文名稱:黃埔村
  • 行政區類别:城中村
  • 所屬地區:廣東省廣州市海珠區
  • 郵政區碼:510330
  • 著名景點:沒有開發為旅遊點

簡介

黃埔村現還沒有開發為旅遊點。訪古前的準備中,我沒能找到黃埔村的示意圖和旅遊攻略,全憑直覺在村中遊蕩。馬賽克、彩釉磚,依着手有餘錢的村民們的審美理想建起的各式洋樓,簇新而熱鬧地夾道排列。但進村後很快就發現,黃埔村和廣州其他“城中村”極大的不同:清潔、安靜,空氣中隐隐透着别樣的沉靜。青石闆路光滑平整,早春桂花暗香沁鼻。大年初五造訪,但村中卻安然恬靜得讓人意外。可以想見,平日裡村中更難有喧嚣了。

農業以種植生姜、花菜、莴筍、水稻等經濟作物為主,兼養殖肉兔。“黃埔兔”在閩東地區小有名氣。果品以錐栗、楊梅為主。

建築風格

外牆壁均有花鳥圖案。镬耳屋的山牆砌成镬耳狀,故稱“镬耳屋”。據說镬耳狀的建築防火和通風性能良好:火災時,高聳的山牆可阻止火勢的蔓延和侵入;微風吹動時,山牆可擋風入巷道,進而通過門、窗流入屋内。民間還有“镬耳屋”蘊含富貴吉祥豐衣足食意義之說。

村中巷道規整有序,任由我這外來人怎麼轉悠,總能找着方位和通路,并且很快就能找到村子布局的規律:村子呈平面網格布局,一個巷子為中軸,民宅在巷子兩側,一個院落套一個院落,即所謂廣府鄉村“梳式布局”。由巷子的排列和走向,能推斷黃埔村的朝向:坐西北向東南。

宗祠姓氏

在黃埔村邂逅的第一座宗祠,是主山馮氏公祠,是村中現存19座宗祠之一。黃埔村現存的祠堂,是黃埔村所保留的傳統建築的重要組成部分。祠堂風格基本與珠三角祠堂建築風格和式樣一緻:青磚砌築,花崗岩牆裙,風火山牆;正脊上多為灰塑花鳥、博古文飾;中堂台基、石柱、石枋上的石獅子,雕刻風格粗犷;梁架上精雕細刻的花鳥、人物文飾豐富。主山馮氏公祠處在一個十字巷口,但門前卻清靜得難得碰上一個來人。

據載,黃埔村有馮、梁、胡、羅四大姓,還有關、黃、衛、陳等小姓。村中曾經出過衆多官宦、商人,這些人衣錦還鄉後,捐錢建了不少祠堂。鼎盛時期宗祠達99座。

百年外貿

1757年,清政府實行“一口通商”,隻保留粵海關,規定凡載洋貨入口之外國船“必須下錨于黃埔”,廣州被定為全國唯一的外貿通商口岸。當年粵海關黃埔挂号口便設在黃埔港,與此配套,還開設了稅館、夷務館、買辦館和鱗次栉比的酒樓商号。按《粵海關志》黃埔稅館圖,黃埔稅館遺址在黃埔村醬園碼頭一帶的河堤旁,前半部分架設在水上,兩側分别建廊子和欄杆,後半部分是主樓,高兩層。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