鸨

鸨科鶴形目動物
鸨(學名:Otistarda)是鶴形目鸨科的大型地栖鳥類。翅長超過400mm。嘴短,頭長、基部寬大于高。翅大而圓,第3枚初級飛羽最長。無冠羽或皺領,雄鳥在喉部兩側有剛毛狀的須狀羽,其上生有少量的羽瓣。跗蹠等于翅長的1/4。雄鳥的頭、頸及前胸灰色,其餘下體栗棕色,密布寬闊的黑色橫斑。下體灰白色,颏下有細長向兩側伸出的須狀纖羽。雌雄鳥的兩翅覆羽均為白色,在翅上形成大的白斑,飛翔時十分明顯。栖息于廣闊草原、半荒漠地帶及農田草地,通常成群一起活動。十分善于奔跑,大鸨既吃野草,又吃甲蟲、蝗蟲、毛蟲等。廣布于歐亞大陸,從歐洲的伊比利亞半島向東到亞洲的土耳其,蒙古,俄羅斯,中國和朝鮮半島。是匈牙利的國鳥。[1]
    中文名:鸨 拉丁學名:Otidae 别名: 界:動物界 門: 亞門: 綱:鳥 亞綱: 目:鶴形目 亞目: 科:鸨科 亞科: 族: 屬: 亞屬: 種: 亞種: 分布區域: 命名者及年代: 保護級别: 中文學名:鸨 英文名:Otididae

形态特征

成鳥:兩性體形和羽色相似,但雌鳥較小。繁殖期的雄鳥前頸及上胸呈藍灰色,頭頂中央從嘴基到枕部有一黑褐色縱紋,颏、喉及嘴角有細長的白色纖羽,在喉側向外突出如須,長達10~12厘米。颏和上喉灰白色沾淡鏽色。後頸基部栗棕色,上體栗棕色滿布黑色粗橫斑和黑色蟲蠹狀細橫斑。初級飛羽和次級飛羽黑褐色,具白色羽基;大覆羽和大部分三級飛羽白色,中覆羽和小覆羽灰色,具白色端斑。前胸兩側具寬闊的栗棕色橫帶,下體餘部白色。中央尾羽栗棕色,先端白色,具稀疏黑色橫斑;尾羽的白色部分向兩側依次擴展,最外側尾羽幾乎全為純白色,僅具黑色端斑。雄鳥在非繁殖期須狀羽較短,前胸栗色橫帶不明顯,颏下須狀羽消失。

雌鳥:體型較雄鳥為小,體長不足50厘米,體重不到4千克,喉側也無胡須狀物,常被稱為石鸨。虹膜暗褐色,嘴鉛灰色,端部黑色;腿和趾灰褐色或綠褐色,爪黑色。

n幼鳥:與雌鳥相似,但顔色較淡,頭和頸有較多的皮黃色,翅的白色部分多有黑色斑紋,大覆羽有許多棕色斑點。n大小量度:體重3800~8750g;體長750~1050mm;嘴峰39~46mm;翅560~630mm;尾210~257mm;跗蹠135~157mm。

栖息環境

鸨是典型的草原鳥類。主要栖息于開闊的平原、幹旱草原、稀樹草原和半荒漠地區,也出現于河流、湖泊沿岸和鄰近的幹濕草地,特别是在冬季和遷徙季節。在中國新疆的栖息地是草原和荒漠草原,并常在農田中活動;在内蒙古和黑龍江栖息在幹草原、稀樹草原和半荒漠地帶,常在農田附近覓食,遷徙途經烏梁素海時,常在湖泊周圍牧場和遠離居民點的農田中活動。在越冬地大鸨主要栖息在人煙稀少的麥田、荒草地、開闊的河漫灘、枯水期露出水面的湖灘周圍和草洲一帶。

生活習性

鸨性耐寒、機警,很難靠近,善奔走、不鳴叫,非遷徙時的飛行高度不超過200米。一年中的大部分時間集群活動,形成由同性别和同年齡個體組成的群體;在同一社群中,雌群和雄群相隔一定的距離。雜食性,食物以植物為主,也吃無脊椎動物,偶爾吃脊椎動物;幼鳥主要吃昆蟲,随年齡增長和季節變化植物性食物逐漸增多。

受驚時頭下低、弓背,尾羽向上展開呈扇狀,雙翅半張開,腕關節向下,嘴裡發出“哈哈”的喘氣聲,其目的是想吓退來犯者,不讓來犯者靠近。如果敵害十分強大,就立即起飛,使之難于接近。由于體重較大,平常起飛時需要在地上小跑幾步,助跑時頭部擡起,嘴向前伸水平位,頸稍弓向前上方傾斜,雙翅展開,重心前傾,雙腳有節奏地向前大步跨出,随着助跑速度的加快,其煽動雙翅的頻率也加快,直至雙腳離開地面飛起。但在緊急情況時可以直接飛起。飛行時頸、腿伸直,兩翅平展,兩腿向後伸直于尾羽的下面,翅膀扇動緩慢而有力,飛行高度不算太高,但飛行能力很強,在遷徙的途中常采用翺翔的方式,所以它也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飛行鳥類之一。

如果有其他同類進入領地或者争奪配偶時,雙方就會發生争鬥,先是緩慢地接近,彼此以頸交握,用胸部互相推擠對抗,如有一方退卻,另一方便緊随其後,繼續驅趕,直至将其趕出領地。如果雙方勢均力敵,就雙雙将頭低下,靠近地面,雙翅半展,肩部放低,肩羽和覆羽聳立,尾羽上翹,并向前立起呈扇狀,露出白色羽毛,彼此靠近之後互相啄咬對方的嘴。

鸨的食物很雜,主要吃植物的嫩葉、嫩芽、嫩草、種子以及昆蟲、蚱蠓、蛙等動物性食物,特别是象鼻蟲、油菜金花蟲、蝗蟲等農田害蟲,有時也在農田中取食散落在地的谷粒等。

幼鳥主要吃昆蟲,随年齡增長和季節變化植物性食物逐漸增多。3~4月主要在農田附近活動,取食散落在地上的種子,如大豆、玉米、高粱等,也采食一些野生植物的種子,如蒼子等;5~6月主要采食一些豆科、菊科植物的花序和生長點,也取食一些嫩草芽、麥苗和昆蟲;7~9月食物中昆蟲的比例增大,主要是一些直翅目、鞘翅目和鱗翅目昆蟲如蝗蟲、金龜子、蜻蜓和一些蛾類幼蟲,也有一些小蛙、小蝦、小魚等,還有部分嫩芽;10月份大鸨開始集群,又回到農田附近采食一些谷物和植物種子。

鸨覓食的時候頭後部向上擡起,嘴尖向下,兩眼注視地面,不時地轉動頭部,觀察地面的昆蟲、其他小動物和植物種子等。吃草時常常先用嘴将草咬住,頸向後縮,再用力擡頭,将草拔斷,然後吞下。有時伴随着兩腳向前用力蹬地,身體向後退,雙翅微展或半展。飲水時身體微蹲或用跗跖跪于地面,頭部低下,将嘴插入水中,微微張開,然後将頭擡起,嘴尖向斜上方,大約呈45度角,同時咽部快速運動,将水咽下,整個過程就象用匙從水中取水一樣。

種群現狀

鸨雖然分布很廣,但在世界範圍内的種群數量都普遍處于下降趨勢,總數估計在29700隻左右,在歐洲和非洲北部的瑞士、蘇格蘭、瑞典、丹麥、荷蘭、法國、希臘、突尼斯和阿爾及利亞等國都已經消失了,分布在東歐各國的也幾近絕滅。大鸨在中國的種群數量曾經是相當豐富的,經常可見到數十隻的大群,但經變得相當稀少,估計總數僅有300~400隻。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标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于20000平方公裡,栖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級别

瀕危等級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低危(LC)。

列入《華盛頓公約》CITES附錄Ⅱ瀕危物種。

列入中國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

列入《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鳥類》稀有物種。

曆史出處

漢字的創造,是很有講究的,必以實際觀察為基礎,并非想當然。

先看“雉”字,雉是隹旁從矢,矢以音符,指雉字發音如矢,但還有深一層的含意。因為雉是生活在草原上的野鳥,短距離的一飛一停,有利于它的躲藏。躲在草叢中,就不易被發現,你走近搜尋它,它又突然起飛,像捉迷藏。因為它的飛行距離約一箭(矢)之遙,故名雉。

據雉的造字手法,可以推知,鸨的左半從“匕”加“十”,也應該是有所指的,即與所謂喜淫有聯系。《說文》對此沒有說明,在《六書正僞》中說左上半的“匕”是“比之省也。從十,十,相比”。這個解釋是一種避諱,說白了,匕是雌性生殖器的符号,十是雄性的符号,“匕”加“十”也就是交配的意思。古代草原上栖息的雉、雁和鸨都很多,它們到發情時都有交配行為,但因為隻有鸨的身軀肥大,最不善飛,故人們容易觀察到鸨的交配情況,留下鸨喜歡交配的印象,故創造了這個字。

上一篇:浙貝母

下一篇:中條山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