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根草

香根草

禾本科香根草屬多年叢生的草本植物
香根草,又名岩蘭草;顧名思義,因其根很香,故名香根草,是一種禾本科多年叢生的草本植物。原産于印度等國,現主要分布于東南亞、印度和非洲等(亞)熱帶地區,具有适應能力強,生長繁殖快,根系發達,耐旱耐瘠等特性;有“世界上具有最長根系的草本植物”、“神奇牧草”之稱;被世界上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列為理想的保持水土植物。中國也有天然香根草分布。香根草目前主要被種植作為侵蝕控制,也會将其根部提煉成香根草油(Vetiver Oil),作為精油或香水的原料,而南亞傳統上會作為草藥使用。
    中文名: 拉丁學名:Vetiveria zizanioides L. 别名: 界:植物界 亞界: 總門: 門:被子植物門 亞門: 綱:單子葉植物綱 亞綱: 超目: 目:禾本目 亞目: 科:禾本科 亞科: 族: 亞族: 屬:香根草屬 亞屬: 組: 亞組: 種: 亞種: 變種: 品種: 分布區域: 命名者及年代: 保護級别: 中文學名:香根草 别稱:岩蘭草,培地茅 英文名:Vetiver

形态特征

從形态上看,香根草有點像檸檬草,地上部分密集叢生,稈高1~2m;葉片條形,質硬,寬4~10cm;圓錐花序長15~40cm,分枝以多數輪生,在秋季開花,一般無果,主要靠分蘖繁殖;縱深發達根系可深達2~3m(迄今最深的根系在泰國,為5.2m),根直徑一般為0.7~0.8mm,抗張力是等徑鋼材的1/6。香根草能适應各種土壤環境,強酸強堿、重金屬和幹旱、漬水、貧瘠等條件下都能生長。

香根草屬低補償(c4)植物,光合作用強,日溫達10℃時就萌發生長。在自然條件下香根草很少結實,但去年廣東湛江師範學院劉金祥在我國唯一成群落分布的香根草原産地——廣東吳川采到香根草種子後,通過香根草種子繁殖技術成功培育出香根草幼苗,标志着我國野生香根草屬于能夠進行有性繁殖的品種,将為國際上的專家、學者提供嶄新的研究領域。此外,香根草沒有根莖或匐伏莖,故不會成為農田雜草。香根草也極少感染或傳播病蟲害,多數能生活幾十年甚至數百年。

由莖與分蘖于土表下長許多細根,根粗為0.6毫米(0.02英寸)至2.2毫米(0.09英寸),抗拉強度為40至120MPa,垂直向下生長呈網狀結構,生長快速,種植10周内生長60厘米(24英寸),第一年就可達3米(9.8英尺)至4米(13英尺),根系初生時為白色,後轉成淡黃色至黃褐色,有特殊香味,可提煉出香精油。

單杆直立生長,扁圓柱狀,密實不中空,堅硬,表面光滑,草綠色,成熟單杆可高達1.5米(4.9英尺)至2.5米(8.2英尺),俱有突出的節,一般有16至20節,帶有腋芽,遇到潮溫空氣或水會長出根系,節間由葉鞘包複。

分蘖:年青莖枝埋在土表下的部分,其四周會發芽長出新的單杆與根系,稱為分蘖(tiller),經重複分蘖後,發展成為越來越茂密的叢集,這是香根草主要的生長方式,在土壤肥沃的條件下,也可能在土表上分蘖,但并不常見。

從莖枝基部與莖節對生長出,新葉在内老葉在外展開呈扇狀,老化會枯黃但不脫落,葉片寬0.5厘米(0.2英寸)至1.3厘米(0.5英寸),長30厘米(12英寸)至130厘米(51英寸),窄長且兩沿平行、葉尖尖銳呈劍型,連接莖枝處折成“V”型葉鞘,往葉尖逐漸平坦展開,常因風雨折彎,葉面厚硬、兩面光潔,朝外面與朝内面的邊緣和中脈皆為純草綠色,其他部分朝内葉面為草綠底色上布滿淡白色細線,當葉片逐漸老化,于靠近末端處的邊緣和中脈會長出鋸齒狀的刺。

通常秋季開花,于莖枝末端長出花序,直立成穗,穗高20厘米(7.9英寸)至40厘米(16英寸),展開達10厘米(3.9英寸)至15厘米(5.9英寸)廣,穗枝繁多、上舉或直立,除了連接莖枝部位有3枝穗枝外,其餘穗枝成對輪生,穗枝中軸長出無柄小穗,尖端長出有柄小穗,小穗扁平橢圓呈紡錘狀,紫色,頂寬1.5毫米(0.059英寸)至2.5毫米(0.098英寸),長2.5毫米(0.098英寸)至3.5毫米(0.138英寸),背面粗糙有小棘,尤其在邊沿清晰可見,雌雄同穗,難結籽。

地理分布

原産地中海至印度。

1958年香根草開始進入中國。當時在廣東、福建等地種植,作為香料植物,提取根葉裡的芳香油。80年代以後,在華南、華東、西南等地香根草被廣泛用于治理水土流失。

江蘇、浙江、福建、台灣、廣東、海南及四川均有引種,栽培于平原、丘陵和山坡;喜生水濕溪流旁和疏松粘壤土上。熱帶非洲至印度、斯裡蘭卡、泰國、緬甸、印度尼西亞爪哇、馬來西亞一帶廣泛種植。模式标本采自印度。

生理特征

溫度

香根草能在−22°C(−8°F)寒冷至55°C(131°F)耗熱的廣大溫度範圍下生存,于低溫環境下,隻有地面下的根與分蘖會存活,當溫度上升至8°C(46°F)時,會萌芽長出新枝,生長速度會随着溫度上升加快,在20°C(68°F)至30°C(86°F)時生長速度最快,再高溫反而會減緩生長。

光照

香根草為C4植物,需要有充足光照進行光合作用,光照不足會影響生長。

水分

香根草為水生植物,年降水量在200毫米(7.9英寸)至6,000毫米(240英寸)地方皆适合生長,并能抵受長期幹旱或水淹,能忍受水深達30厘米(12英寸)、每秒0.028立方米(0.989立方英尺)以上速度的洪水沖蝕,甚至整株被淹沒也不會壞死。

土壤

母質:侵蝕作用水土嚴重流失的土壤,如沙地、頁岩、礫石地、棄土等惡劣土壤環境,香根草在有養分施加下可以生長。

酸堿值:3.3(中酸性)至12.5(強堿性)的大範圍下可生長。

養分:在有機質、氮(N)、磷(P)、鉀(K)缺乏下,仍可正常生長。

污染:耐酸化(Soil acidification)、堿化、鹽化、金屬污染:鋁(Al)、鎂(Mg)等輕金屬、以及砷(As)、镉(Cd)、鉻(Cr)、銅(Cu)、汞(Hg)、錳(Mn)、鎳(Ni)、鉛(Pb)、硒(Se)、鋅(Zn)等重金屬含類金屬污染土壤,提供适當的養分,香根草仍可生長。

植物價值

侵蝕控制

香根草特殊的深長網狀根系、耐澇耐旱、能适應劣土、以及不易大量繁植等特性,受到聯合國注意,發展香根草對控制侵蝕的應用,1987年世界銀行發行了一本由約翰·葛林菲爾德(John C.Greenfield)領導編撰的《香根草-對抗侵蝕的綠籬》(Vetiver Grass-The Hedge againts Erosion)手冊,以科學的方法,詳細記述葛林菲爾德自1956年開始以香根草作為水土保持的研究,此手冊引為香根草被廣泛應用于侵蝕控制的開端。

河岸侵蝕(Bank Erosion)控制:受泛濫、或船隻與季風掀起波浪所侵蝕的河岸,可選擇适合香根草生長或汛期過後的季節,沿海岸并排種植香根草,當香根草穩定生長後,其根系可固定岸邊土壤,其莖葉可有效減緩波浪與泛濫的河水溢出到岸上。相對應的,香根草同時有效阻礙岸上的污水與泥土進入河水中,減少污染。

由于香根草生長快,抗性強,具有很好的穿透性、抗拉強度等優良力學性質,可在氣溫為-10~50℃和年降雨量300~6000mm的地區生長,陸續被用于保護公路、河堤、梯田等。K.F.Kon和F.W.Lim博士研究發現,與裸露土地相比較,香根草能将地面徑流減少73%,土壤流失降低98%。馬來西亞Kebangsaan大學(UKM)新近的研究表明,香根草對地表土壤流失的截留量為600g/m2,而牛草僅為89g/m2。

其他價值

同時香根草還是品質優良、高産穩産的青飼料作物、優質手工編制材料和工業造紙、香精的原料。香根草的芳香成分可用防治蛀蟲,現一些地方用來生産香水。

在國外,美國用它作殺蟲劑;種植它作為地界籬笆,可追溯到100多年前的印度。用香根草蓋房屋與泰國的曆史一樣淵遠;澳大利亞開始用它保護水土流失大約是50年前的事。其它如印尼、緬甸等國家都有栽培香根草的悠久曆史。

1996年在世界銀行農業處主任,國際香根草網絡協調人格雷母肖的提議下在全球建立了香根草網絡22個,同年中國香根草網絡正式成立。這些網絡的建立大大促進了香根草信息的國際交流。1996年和2000年在泰國分别舉行了第一和第二屆國際香根草大會,第三屆于2003年10月6日在我國廣州召開。

目前,香根草技術已在我國南方10多個省區引種推廣。随着香根草技術的研究和開發,香根草的應用更加廣泛,涵蓋了生态學、植物學、環境科學、水土保持學、農學、林學、工程學、藥學等學科,它将成為21世紀最有價值的生态工程技術之一。香根草技術投資少、周期短、收效快,将獲得更大的生态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藥用全草或須根、油。全草補血、強心。

須根是本科唯一以須根提取精油的植物。油濃褐色,稠性大,紫羅蘭香型,揮發性低,用作定香劑。

上一篇:藍玫瑰花語

下一篇:靖州楊梅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