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山鎮

首山鎮

遼甯省遼陽縣管轄鄉鎮
首山鎮位于遼陽縣中西部,縣政府駐地。面積58.66平方千米,人口9.12萬人(2009年)。轄勝利、站前、幸福、前進、山花、商業、向陽、新風、新興、新華10個社區和向陽寺、馬伊屯、首山站、土台子、黑牛莊、東王莊、馬家莊、響山子8個行政村,沈大鐵路、S101公路過境。名勝古迹有唐建清風寺。[1]
    中文名:首山鎮 外文名: 别名: 面積:58.66平方千米 特色産業:狐狸飼養

概況

首山鎮經濟發展迅猛,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2003年,首山鎮實現農業總産值1億元,農村人均純收入4318元。農業實現了由傳統型種植業向"精、優、細、特"型農業轉型。全鎮綠色蔬菜大棚已發展到1000畝。在養殖業上求新、求變,傳統養殖業規模化,新興養殖業産業化,農業經濟由"一村一品"發展成為"一村多品"。

工業經濟異軍突起,形成了"兩路"(遼鞍路、三新東路)、"四區"(鐵西冶金工業園區、向陽高科技工業園區、馬伊東彙工業園區、黑牛型鋼工業園區)的工業發展格局。有色金屬加工業和黑色冶金業成為全鎮的主導産業。2003年全鎮實現工業總産值10億元。遼甯中天銅業集團、遼甯新風企業集團、遼甯長通闆材加工有限公司等大型企業享譽全省。

2006年,全鎮社會總産值實現14.5億元,同比增長23%全鎮工業總産值實現503829萬元,同比增長20.34%;工業增加值實現120716萬元,同比增長30.55%;出口産品交貨值實現20605萬元,同比增長59.12%;全口徑稅收實現11671萬元,同比增長45.56%。農村人均收入實現5300元,同比增長8%。

經濟發展

首山鎮始終把發展經濟作為第一要務,統領全局,協調各方,突出項目建設、園區建設,全鎮經濟實現了快速增長。到2004年底,全鎮社會總産值實現38.2億元,比上年增長45.8%;财政一般預算收入實現586.9萬元,完成全年預算的117.4%;全口徑稅收實現8,107萬元,去除不可比因素,同比增長55.3%;農村人均純收入實現4,892元,同比增長13.3%,各項指标均創建鎮以來最高水平。

積極落實黨在農村的各項政策,農民收入顯著提高。首山鎮積極做好農村稅費改革和糧食直補資金、水稻優良品種的補貼資金發放工作,群衆滿意率達100%。首山鎮還加大了種植業結構調整的力度,04年全鎮經濟作物種植面積達6,000畝,其中高效經濟作物面積5,700畝,占經濟作物種植面積的95%。發展大棚桃面積60畝。畜牧業産值達1.3億,占農業總産值的80%。

我鎮的養狐經驗被省林業廳評為典型經驗。新建新風牧業公司養殖基地1處,全鎮農事企業達到8家。鎮農科站堅持常年為群衆服務,重點進行了二項示範、三項試驗、十項推廣,不斷提高種養業的科技含量。在農業基礎設施建設上,完成了兵馬河首山段清淤工程和向陽寺方塘工程,并被評為市、縣農建精品工程。

項目建設

狠抓項目建設,工業經濟綜合實力顯著提高。鎮黨委始終堅持以工業立鎮、工業強鎮的經濟發展思路,形成了工業經濟"兩路"、"四區"的發展格局,采取政策扶持、服務引導、組織協調等綜合措施,突出發展冶金業,以冶金業的大發展帶動鎮域經濟快速發展。重點抓了遼甯銅業集團投資2.3億元銅闆帶材項目、遼陽新鋼有限公司投資8,000萬元的棒材生産項目、遼陽東彙金屬制品有限公司投資5,000萬元的連鑄鋼坯項目等,這些項目的建成和投産,為全鎮的經濟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柱作用。

同時,我們還以長通闆材和大乘新華齒輪為龍頭,抓好了汽車備件制造業的發展;以勝達化纖為龍頭,抓好了"三行業"的發展;以新風牧業為龍頭,抓好了農副産品深加工及農事企業的發展;以依革服裝為龍頭,抓好了服裝加工業的發展,構建出一業為主、各業為輔、配比合理、互補發展的首山鎮工業發展新格局。近二年項目建設總投資達9.2億元,其中投資超億元的項目有2個,超1,000萬的項目有17個,全鎮規模以上企業總數已達22家。04年我鎮在全市發展民營經濟競賽中榮獲第一名。

優化服務,拓寬發展渠道,發展多元化經濟。着重抓了正德商城、站前商業小區的網點開發工作和投資1,200萬元的首山站村首山農貿大市場的改擴建工程,并對鎮内三産網點進行重新普查。到04年末全鎮三産業戶達2,976戶,從業人員11,000人,三産業增加值完成4.6億元,實交稅金620萬元。第三産業的蓬勃發展既安置了大批城鄉就業人員,又繁榮了城鎮經濟,增加了财政收入。

曆史沿革

首山鎮以首山得名,《三國志·魏書·公孫度傳》:司馬懿伐公孫淵,潛濟遼水,“諸軍進至首山”,即此。又稱駐山。《遼史·地理志》:“駐山,唐太宗征高麗,駐其巅數日,勒石紀功焉,俗稱手山,山巅平石之上有掌指之狀,泉出其中,取之不竭。”1980年為遼陽縣治。原屬首山鄉,1980年設鎮,1994年首山鄉并入。有機械、服裝、化工、食品、制鞋、釀酒、印刷等廠。沈大鐵路和沈營公路經此。有古刹清風寺。

1996年,面積97平方千米,人口6.1萬人,轄首山站、向陽寺、馬伊屯、黑牛莊、土台子、東王莊、西王莊、大趙台、小趙台、夏家台、立開堡、興隆台、前杠、紅光、後杠、祁爾台、常莊、下窪子、朗二屯、王羅屯、劉三家子、青堆子、白老窩、朱家堡子、腰老窩25個行政村和30個居委會。(包括首山鄉的21個行政村)

2002年,鎮政府駐首山,人口9.58萬人,面積85平方千米,轄勝利、文化、水源、安莊子、首山、新蒙、東山、北山、紅印、蘭印、新建、鐵西、府南、明星、站前、前進、通陽、山花、榆樹屯、商業、向陽、科技、風水、焊割、新立、鐵東、新風、新華、新興29個居委會和首山站、向陽寺、馬伊屯、黑牛莊、土台子、東王莊、西王莊、大趙台、小趙台、夏家台、立開堡、興隆台、前杠、紅光、後杠、祁爾台、常莊、下窪子、朗二屯、王羅屯、劉三家子、青堆子、白老窩、朱老窩子、腰老窩25個行政村。

2009年10月18日,遼甯省政府關于批複(遼政[2009]237号)同意将蘭家鎮馬家莊村、響山子村劃歸首山鎮管轄;将首山鎮下窪子、前杠、後杠、郎二屯、興隆台、大趙台、小趙台、紅光、夏家台、祁爾台、王羅、朱家堡、腰老窩、立開堡14個村劃出設立興隆鎮。

曆史遺址

清風寺位于遼陽城西南十五華裡的首山南坡,始建于明隆慶五年(1517年),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鹹豐七年(1857年)曾多次維修增建。其正殿、配殿仍保持初建時的結構及風格,山門、後殿、門房為清代晚期建築。清風寺是省内現存的時期較早的古建群之一,又建在軍事要地頗有名氣的首山之陽,名山古刹,交融這處著名的旅遊勝地。1988年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上一篇:江甯織造

下一篇:龍柏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