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不厭精脍不厭細

食不厭精脍不厭細

漢語成語
食不厭精,脍不厭細,漢語成語,拼音是shí bù yàn jīng,kuài bù yàn xì,意思是形容食物要精制細做。出自《論語·鄉黨》。[1]
    中文名:食不厭精脍不厭細 拼音:shíbù yàn jīng kuài bù yàn xì 目前狀況:使用中 年代:春秋末期,公元前五世紀左右 用法:作賓語、定語、分句

解釋

厭:滿足;脍:細切的肉。糧食舂得越精越好,肉切得越細越好。形容食物要精制細做。

成語出處

齋必變食,居必遷坐。食不厭精,脍不厭細。《論語·鄉黨》

成語舉例

1.孔子的一生,僅隻有三年做官,晚年受到了一些禮遇,而從總的來說,他的一生仍是一個“布衣”,一個雖不“賤”卻比較“貧”的人。所以就孔子的政治地位和飲食生活當屬“國人”,其大部分時間的飲食僅僅隻能果腹而已。孔子生活的年代,在中國飲食文化發展中雖然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堪稱飲食文化的奠基期,但就其烹調工具、方法、食品結構、飲食習慣和風格來看,還是低級和粗糙的.不難看出“食不厭精,脍不厭細”的真正涵義,主要是指在做祭祀用的飲食時,應選用上好的原料,加工時要盡可能精細,這樣才能達到盡“仁”盡“禮”的意願。可見,孔子的飲食思想是與祭祀相聯系的,是建立在“禮”、“仁”的崇儒重道基礎之上的。

2.齋必變食,居必遷坐。食不厭精,脍不厭細。《論語·鄉黨》

成語故事

春秋時期,被人們稱為“四體不勤,五谷不分”的孔子,在吃穿住行方面十分講究,他的原則是食不厭精,脍不厭細。糧食陳舊或變味,魚肉不新鮮了,他都不吃。席上吃肉的量不能超過米面的數量,酒可以随便喝但不能喝醉。

成語辨析

【辨形】脍;不可寫成“哙”。

【正音】脍;不可讀成“huì”。

上一篇:亞克西

下一篇:摘抄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