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躍

飛躍

漢語詞語
飛躍是反映事物質變形式的哲學範疇。是自然界、人類社會和人的思維發展中的普遍現象。飛躍,也指事物從舊質到新質的轉化。由于事物性質的不同,飛躍有時通過爆發的方式來實現,有時通過新質要素的逐漸積累和舊質要素的逐漸消亡來實現,也常常指鳥兒飛翔。
    中文名:飛躍 外文名:Leap 拼音:fēi yuè 相關文獻:《贈方處士》

基本解釋

(1) (動)基本義:事物從舊質到新質的轉化。n(2) (動)比喻義:突飛猛進。飛躍發展。(作狀語)n(3) (動)(鳥兒)飛騰跳躍。

詳細解釋n

1.飛騰跳躍。

唐李群玉《贈方處士》詩:“赤霄終得意,天池俟飛躍。” 明郎瑛《七修類稿·事物八·楊墳》:“其石刻誠有飛躍之狀,難得之筆也。”《花月痕》第十四回:“ 如心 夫婦帶了百馀人,伺至三更,觑個空,飛躍而上。”陳毅《過洪澤湖》詩:“扁舟飛躍趁晴空,斜抹湖天夕照紅。”

2.比喻突飛猛進。

魯迅《三閑集·文藝與革命》:“社會停滞着,文藝決不能獨自飛躍。”

(3).指事物從舊質到新質的轉化。由于事物性質的不同,飛躍有時通過爆發的方式來實現,有時通過新質要素的逐漸積累和舊質要素的逐漸消亡來實現。不同形式的飛躍都是質變。

哲學概念

反映事物質變形式的哲學範疇。指事物從一種質态轉變為另一種質态的轉化形式。恩格斯指出:“從一種運動形式轉變到另一種運動形式,總是一種飛躍。一種決定性的轉折”(《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第105頁)。無論是物理現象中的“相”轉變,化學現象的化合和分解,生物現象中物種的變異,社會現象中社會形态的更替,認識過程中由感性到理性的上升運動等等,都是通過決定性的飛躍來實現的。飛躍是自然界、人類社會和人的思維發展中的普遍現象。 

飛躍是事物發展漸進過程的中斷、存在和非存在的辯證統一,是舊事物滅亡和新事物産生的決定性環節。飛躍在人類社會發展中的重大作用尤為明顯。不通過飛躍,舊的社會形态不會瓦解,新的社會制度不能建立。資本主義自己替自己造成了掘墓人,自己造成了新制度的因素,但是,如果沒有“飛躍”,這些單個的因素便絲毫不能改變事物的總的狀況,不能觸動資本的統治,不能實現由舊的社會制度到新的社會制度的過渡。

飛躍的實現是一個過程。質變時、新舊事物相互交叉,新事物取代舊事物,在時間上有延續性,在空間上有一定的規模和狀态。一個事物飛躍的時間長短,因物而異。一般說來微觀世界物體質态轉變的飛躍時間短暫,宏觀和宇宙世界物體質态轉變的飛躍時間較長。無論在哪個物質層次上發生的飛躍,都具有時間持續長短和空間規模大小的特性。

事物的性質及其所處的條件不同,飛躍的形式也不同。基本形式有兩種:爆發式的飛躍和非爆發式的飛躍。爆發式的飛躍通常是解決矛盾的對抗形式,表現為劇烈的外部沖突;非爆發式的飛躍通常是解決矛盾的非對抗形式,不表現為劇烈的外部沖突,而通過新質要素的逐漸積累和舊質要素逐漸消亡的方式來實現。實際事物是複雜的。不同事物有不同的飛躍形式,同一事物在不同條件下飛躍的形式也會不同。飛躍的形式會随着事物性質及其條件的變化而變化。所以,事物飛躍的形式是相對的,有條件的。

上一篇:虛與委蛇

下一篇:更名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