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

漢語漢字
領(拼音:lǐng),漢語一級通用規範漢字(常用字)。據已有古文字材料,此字始見于戰國文字,産生時代可能更早。古字形從頁令聲。領本義指脖子,脖子的位置與衣服的衣領位置一緻,因此“領”引申表示衣領。由本義又可引申出“重要、首要、帶領”的含義,由帶領引申指接受,又引申為為人表率的人。
  • 中文名:領
  • 拼音:lǐnɡ
  • 繁體:領
  • 部首:頁
  • 五筆:WYCM
  • 倉颉:OIMBO
  • 鄭碼:ODWG
  • 筆順:撇、點、點、橫撇/橫鈎、點、橫、撇、豎、橫折、撇、點
  • 字級:一級(編号:2354)
  • 平水韻:上聲·二十三梗
  • 總筆畫:6 5
  • 筆順編号:34454132534
  • 四角碼:8138₂
  • 注音字母:ㄌㄧㄥˇ
  • 統一碼:9886
  • GBK編碼:EE49
  • 造字法:形聲字
  • 字形結構:合體字,左右結構

字源演變

“領”字在甲骨文、金文中未見記錄。最早的古文字材料是戰國時期的睡虎地秦墓竹簡中的文字(圖2),它是由圖1的小篆演變而來的。小篆的“領”是形聲字,左部是聲旁“令”,指示讀音;右部是形旁“頁”,“頁”表意,表示人頭。“領”字雖不見于西周金文和戰國早期文字,但見于《詩經》。如《小雅·桑扈》:“交交桑扈,有莺其領。”《小雅》最早為西周晚期至東周初年的作品,說明當時已經有領字。漢隸、楷書文字均由小篆演變而來,字形變化不大。

領的本義是指脖子,所以“領”從“頁”。“引領而望”即伸長了脖子觀望。脖子的位置正好與衣服的衣領位置一緻,因此“領”引申表示衣領。這個意義現代也很常用。

脖子在人體中很重要,有橋梁的作用,而且位置靠前,和人的腦袋直接相連,“領”從而引申出“重要”“首要”“在前面”的含義。例如有“領袖”“領頭”“領路”等說法。被領的人或事物是接受領袖者的意願的,因此引申出“接受”的含義,例如“領會”“心領”“領教”等。再進一步引申就有了“管轄”“領土”“統率”的意思,于是就有了“統領”“領空”“領域”等等說法。

詳細釋義

讀音

詞性

釋義

英譯

例句

例詞

lǐng

名詞

脖子。

neck

《詩經·衛風·碩人》:“領如蝤蠐,齒如瓠犀。”

《孟子·梁惠王上》:“如有不嗜殺人者,則天下之民皆引領而望之矣。”

領巾;領帶;引領而望

衣領;衣服上圍繞脖子的部分。

collar;

neckband

《荀子·勸學》:“若挈裘領,詘五指而頓之,順者不可勝數也。”

晉·陶潛《閑情賦》:“願在衣而為領,承華首之餘芳。”

立領;翻領

領口;指上衣的兩肩之間圍住脖子的孔及邊緣。

圓領;尖領;雞心領

殓死者的被頭。

《禮記‧喪大記》:“紟五幅,無紞”漢鄭玄注:“紞,以組類為之,綴之領側,若今被識矣。”

大綱;要點。

outline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序志》:“上篇以上,綱領明矣。”

綱領;要領

山嶺。後作“嶺”

《漢書·嚴助傳》:“輿轎而隃領,拖舟而入水。”

(Lǐng)姓氏用字。

動詞

治理。

administer

《禮記·樂記》:“領父子君臣之節。”

柳青《狠透鐵》三:“看他祖宗三代熬長工,哪來的本事領這大莊稼哩嘛!”

擁有;統屬;管轄。

hold

東漢·班固《漢書·魏相傳》:“宣帝始親萬機,厲精為治,練群臣,核名實,而相總領眾職,甚稱上意。”

郭沫若《遊上海豫園》詩:“日月金錢昭日月,風流人物領風流。”

領有;領土;領海;領空;占領

漢代以後,以地位較高的官員兼理較低的職務,謂之“領”。也稱“錄”。

《漢書·昭帝紀》:“大將軍光(霍光)秉政,領尚書事。”

明·陸深《玉堂漫筆》:“漢制……以高官攝卑職者曰領,劉向以光祿大夫領校書是也。”

帶;引導。

lead;guide

唐·韓愈《李花》詩之二:“夜領張徹投盧仝,乘雲共至玉皇家。”

宋·範仲淹《南京書院題名記》:“故清河職方員外郎吉甫,時以管記,以領其綱。”

魏巍《東方》第三部第一章:“怕他走岔了道兒,就領了他一截兒。”

領導;引領;率領;領銜;領讀;領隊

接受。

receive

唐·杜甫《太子張舍人遺織成褥段》詩:“領客珍重意,顧我非公卿。”

《水滸傳》第二二回:“公人領了公文,來到宋家村宋太公莊上。”

領教;領情;領賞

取(多指經過一定的手續)。

領取;領獎;失物招領

了解(意思)。

understand

晉·陶潛《飲酒》詩之十三:“醒醉還相笑,發言各不領。”

清·劉獻廷《廣陽雜記》卷四:“于其土音雖不盡解,然十可三四領其意義。”

領會;領略;領悟;心領神會

記錄。

《淮南子·泰族訓》:“至大,非度之所能及也;至眾,非數之所能領也。”

量詞

用于衣服、鎧甲。

《荀子·正論》:“衣衾三領。”

用于床上用具。

漢·荀悅《漢紀·宣帝紀一》:“上賜金錢,繒絮繡被百領,衣五十篋。”

lìng

形容詞

通“令”。善,美好。

fine;good

漢·揚雄《法言‧序》:“君子純終領聞。”

近義辨析

領、項、頸

“領”指脖子,引申指衣領。“領袖”原指衣領和衣袖,比喻為人表率的人,引申指領導人物。“項”指脖子,特指脖子的後部。 “頸”也指脖子,特指脖子的前部。“刎頸”指割脖子,自殺。

古籍釋義

說文解字

【卷九】【頁部】良郢切(lǐng)

(領)項也。從頁令聲。

說文解字注

【卷九】【頁部】

(領)項也。按項當作頸。《碩人》《桑扈》傳曰:“領,頸也。”此許所本也,《釋名》《國語》注同。領字以全頸言之,不當釋以頭後,若《廣雅》:“領、頸,項也。”合宜分別者渾言之,其全書之例類皆然矣。衣之曲袷謂之領,亦不謂衣後也。《仲尼燕居》注:“領猶治也。”《淮南書》高注:“領,理也。”皆引伸之義,謂得其首領也。《龜策傳》用領爲蓮,異部假借。

從?,令聲。良郢切,古音在十二部。

廣韻

良郢切,上靜來‖令聲耕部(lǐng)

領,理也。録也。《說文》:“項也。”良郢切。六。

康熙字典

【戌集下】【頁部】領;康熙筆畫:14;部外筆畫:5。

《唐韻》良郢切。《集韻》《正韻》裡郢切。《韻會》裡整切。并音嶺。《說文》:項也。從頁令聲。《釋名》:領,頸也。以壅頸也。亦言總領衣體,為端首也。《詩·小雅》:交交桑扈,有莺其領。傳:莺莺然有文章也。領,頸也。《荀子·勸學篇》:若挈裘領。

又《廣韻》:理也。《韻會》:方氏曰:承上令下謂之領。《禮·祭義》:先王之教因而弗改,所以領天下國家也。又《樂記》:領父子君臣之節。注:領,猶理治也。

又《仲尼燕居》:言遊進曰:敢問禮也者,領惡而全好者欤。注:領,猶治也。

又《韻會》:統領也。《前漢·魏相傳》:總領庶職。

又《廣韻》:錄也。劉公幹詩:沈速簿領書。注:領,錄也。

又楚官名。《左傳·昭二十七年》:鄢将師為右領。

又晉官名。《晉書·職官志》:中領軍将軍,魏官也。

又地名。《左傳·昭二十二年》:樊頃子奉王以追單子及領。注:領,周地。《前漢·王子侯表》:蒲領侯嘉。又山道,與嶺通。《前漢·嚴助傳》:輿轎而逾領。

又《正字通》:受也。

又葉離貞切。音鄰。韓愈《田氏廟碑》:嶪嶪魏土,嬰兒弄兵。吏戎愁毒,莫保首領。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書寫提示

“令”的第二筆捺改點。“令”窄“頁”寬,頂部“令”高,底部“頁”低“令”,第二筆點收于豎中線,第三筆點收于橫中線,㇇(橫撇)從橫中線下側起筆。“頁”,首筆橫從豎中線起筆,“ㄇ”的左豎在豎中線右側,長撇撇尖伸向“令”下,與點筆收筆持平。

書法欣賞

音韻集成

中上古音

時代

聲韻系統名稱

韻部

聲母

韻母

先秦

高本漢系統

l

i̯ĕŋ

王力系統

l

ǐeŋ

董同龢系統

l

jeŋ

周法高系統

l

ieŋ

李方桂系統

l

jingx

東漢

jieng

jieng

南北朝

宋北魏前期

庚耕清青

jieŋ

北魏後期北齊

庚耕清青

jieŋ

齊梁陳北周隋

庚耕清青

jieŋ

隋唐

擬音/高本漢系統

l

i̯ɛŋ

擬音/王力系統

l

ǐɛŋ

擬音/董同龢系統

l

jɛŋ

擬音/周法高系統

l

iæŋ

擬音/李方桂系統

l

jäng

擬音/陳新雄系統

l

ǐɛŋ

韻書集成

韻書

字頭

小韻

韻攝

聲調

韻目

聲母

開合

等第

清濁

反切

擬音

廣韻

上聲

四十靜

開口呼

三等

次濁

良郢切

ljɛŋ

集韻

上聲

四十靜

開口呼

三等

次濁

裡郢切

liæŋ

禮部韻略

上聲

裡郢切

增韻

上聲

裡郢切

中原音韻

上聲

庚青

齊齒呼

次濁

liəŋ

中州音韻

上聲

庚青

葉令上聲

洪武正韻

上聲

十八梗

次濁

裡郢切

liəŋ

分韻撮要

陽上

第七英影應益

上一篇:齊安郡晚秋

下一篇:俄羅斯方塊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