須鳗蝦虎魚

須鳗蝦虎魚

鰕虎魚科鳗鰕虎魚屬的一種魚類
須鳗鰕虎魚,Taenioides cirratus(Blyth,1860),是鰕虎魚科鳗鰕虎魚屬的一種魚類。外形有點像泥鳅。它全身通紅、半透明,頸腹部有像漏鬥或喇叭狀的半透明紅色鳍。雙眼退化,像針眼幾乎看不到。須鳗蝦虎魚以小魚、小蝦為主,雖然長得像外星生物,很有侵略性,但它本身并不那麼暴力,會偶爾咬人,有微毒。在香港和越南等地,這類魚可以作為桌上佳肴。
    中文名:須鳗鰕虎魚 拉丁學名:Taenioides cirratus(Blyth,1860) 别名: 界: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綱:硬骨魚綱 亞綱:輻鳍亞綱 目: 亞目: 科: 亞科: 族: 屬: 亞屬: 種: 亞種: 分布區域: 命名者及年代: 保護級别:

形态特征

體很延長,前部近圓筒形,後部側扁,略呈鳗形;背緣、腹緣幾乎平直,近尾端漸細小。頭寬短,亞圓筒形,無感覺管孔,頭長小于腹鳍基底後緣至肛門的距離,有多行感覺乳突線,自眼後向前、後方輻射,感覺乳突也見于頰部、鰓蓋部和吻側;頰部還具3條垂直的感覺乳突線(圖558)。吻圓鈍,背面中央有2條感覺乳突線。眼退化,隐于皮下。眼間隔寬,稍圓突,小于或等于吻長。鼻孔每側2個,分離:前鼻孔具一短管,位于三角形突起的端部;後鼻孔較大,圓形,位于眼前方。口中大,寬短,上位,近似垂直。

下颌及颏部顯著突出,下側有水平狀感覺乳突線一縱行。具許多外露的大犬齒;上、下颌外行齒擴大,尖端平直,前方齒呈犬齒狀,排列稀疏;上颌外行齒每側5~6個;下颌的每側4個;内行齒多行,成絨毛狀齒帶;下颌縫合部後方無犬齒。舌遊離,前端圓形。頭部腹面兩側有3對扁須,最前面的一對最細。鰓孔中大,下側位,位于胸鳍基部前方。鰓蓋上方無凹陷,亦無感覺管孔;前鰓蓋骨後緣無感覺管孔(圖558)。峽部寬,鰓蓋膜與峽部相連。鰓蓋條5根。具假鰓。鰓耙短小。

生活習性

生活于熱帶地區,喜栖息于紅樹林、河口、内灣的泥灘地,常隐于洞穴中,屬雜食性,以有機碎屑及小型底栖無脊椎動物為食。

分布範圍

須鳗鍛虎魚分布于印度洋北部沿岸,東至澳大利亞,北至中國、日本。我國産于南海和東海沿岸

上一篇:竹魚

下一篇:豆莢螟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