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莢螟

豆莢螟

螟蛾科豆莢斑螟屬動物
豆莢螟為世界性分布的豆類害蟲,我國各地均有該蟲分布,以華東、華中、華南等地區受害最重。豆莢螟為寡食性,寄主為豆科植物,是南方豆類的主要害蟲。以幼蟲在豆莢内蛀食豆粒,被害籽粒重則蛀空,僅剩種子柄;輕則蛀成缺刻,幾乎都不能作種子;被害籽粒還充滿蟲糞,變褐以緻黴爛。一般豆莢螟從莢中部蛀入。
    中文名:豇豆莢螟 拉丁學名:Maruca testulalis Geyer 别名:豇豆螟 界:動物界 門:節肢動物門 亞門: 綱:昆蟲綱 亞綱: 目:鱗翅目 亞目: 科:螟蛾科 亞科: 族: 屬:豆莢斑螟屬 亞屬: 種:豆莢斑螟 亞種: 分布區域:北起吉林、内蒙古,南至台灣、廣東、廣西、雲南 命名者及年代: 保護級别:

生活習性

在華北地區内年生3-4代,華中地區年生4-5代,華南地區7代,以蛹在土中越冬,每年6-10月為幼蟲危害期,成蟲有趨光性,晝伏夜出,白天多躲在豆株葉背、莖上或雜草上,傍晚開始活動,趨光性不強。成蟲羽化後當日即能交尾,隔天就可産卵,卵散産于嫩夾、花蕾和也柄,,卵期為2-3天。每莢一般隻産1粒卵,少數2粒以上。

初孵幼蟲先在莢面爬行1~3小時,再在莢面吐絲結一白色薄繭(絲囊)躲藏其中,經6~8小時,咬穿莢面蛀入莢内。幼蟲進入莢内後,即蛀入豆粒内為害,3齡後才轉移到豆粒間取食,4~5齡後食量增加,每天可取食1/3~1/2粒豆,1頭幼蟲平均可吃豆3~5粒。在一莢内食料不足或環境不适,可以轉莢為害,每一幼蟲可轉莢為害1~3次。豆莢螟為害先在植株上部,漸至下部,一般以上部幼蟲分布最多。幼蟲在豆莢籽粒開始膨大到莢殼變黃綠色前侵入時,存活顯着減少。幼蟲除為害豆莢外,還能蛀入豆莖内為害。老熟的幼蟲,咬破莢殼,入土作繭化蛹,繭外粘有土粒,稱土繭。

卵散産于嫩夾、花蕾和也柄,,卵期為2-3天。蛹期4-10天,豇豆莢螟對溫度的适應範圍廣,7-31度都能發育,但最适宜的溫度是28度,相對濕度為80%-85%。

形态特征

成蟲體長約13mm,翅展24—26mm,暗黃褐色。前翅中央有2個白色透明斑;後翅白色半透明,内側有暗棕色波狀紋。

卵0.6×0.4(mm),扁平,橢圓形,淡綠色,表面具六角形網狀紋。

末齡幼蟲體長約18mm,體黃綠色,頭部及前胸背闆褐色。中、後胸背闆上有黑褐色毛片6個,—前列4個,各具2根剛毛,後列2個無剛毛;腹部各節背面具同樣毛片6個,但各自隻生l根剛毛。

蛹長13mm,黃褐色。頭頂突出,複眼紅褐色。羽化前在褐色翅芽上能見到成蟲前翅的透明斑。

為害作物

大豆(毛豆)、豇豆、菜豆、扁豆、四季豆、豌豆、蠶豆等。

為害症狀

以幼蟲蛀莢為害。幼蟲孵化後在豆莢上結一白色薄絲繭,從繭下蛀入莢内取食豆粒,造成癟莢、空吳,也可為害葉柄.花蕾和嫩莖。

防治方法

農業防治

(1)做好田間清潔工作。及時清除田間落花、落莢,摘除被害卷葉和果莢,集中銷毀,降低田間蟲源。n(2)改善豇豆田間小氣候。由于豆莢螟喜歡幹燥,而在濕度大時其發生量少,因此,在花期和結莢期灌“跑馬水”1―2次,增加田間濕度,改變田間小氣候,創造不利于豆莢螟發生為害的田間小氣候。

物理防治

由于豆莢螟具有趨光的特性,因此,在豇豆生長期特别是花期和結莢期使用殺蟲燈誘殺成蟲,降低田間蟲源。

化學防治

花期藥劑防治。選用滲透性強、殺卵殺蟲效果好的藥劑;如1.8%阿維菌素、唑磷乳油等,于上午花開放時噴施。藥後6小時内遇雨應補噴。從初花期開始每隔6-7夭防治一次,直至花期基本結束。

發生規律

各地主要以老熟幼蟲在寄主植物附近土表下5~6厘米深處結繭越冬。翌春,越冬代成蟲在豌豆、綠豆或冬種豆科綠肥作物上産卵發育為害,一般以第2代幼蟲為害春大豆最重。成蟲晝伏夜出,趨光性弱,飛翔力也不強。每頭雌蛾可産卵80~90粒,卵主要産在豆莢上。初孵幼蟲先在莢面爬行1~3小時,再在莢面結一白繭(絲囊)躲在其中,經6~8小時,咬穿莢面蛀入莢内,幼蟲進莢内後,即蛀入豆粒内為害。2~3齡幼蟲有轉莢為害習性,老熟幼蟲離莢入土,結繭化蛹。

上一篇:須鳗蝦虎魚

下一篇:桂林毛尖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