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非

韓非

戰國法學家
韓非生于周赧王三十五年,卒于秦王政十四年(約前281年-前233年),韓非為韓國公子(即國君之子),漢族,戰國末期韓國人(今河南省新鄭)。是中國古代著名的哲學家、思想家,政論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後世稱“韓子”或“韓非子”,中國古代著名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1]
    本名: 别名: 字: 号: 所處時代:韓國戰國 民族族群:漢族 出生地:河南省鄭州市新鄭市 主要作品:《韓非子》 主要成就:君主專制主義理論,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其思想指導秦始皇統一六國,影響深遠 姓名:韓非 别稱:韓子 字号:韓非子 出生時間:公元前280年 去世時間:公元前233年 職業:思想家、哲學家、散文家 信仰:唯物主義與效益主義思想 老師:荀子 主張:法以法治國

人物生平

韓非(約前280年—前233年),又稱韓非子,韓國(今河南省新鄭)人,戰國時期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史記》記載,韓非精于“刑名法術之學”,“而其歸本于黃老”。與秦相李斯都是荀子的學生。韓非文章出衆,連李斯也自歎不如。韓非将自己的學說,追本溯源于道家黃老之術,他對老子《道德經》有相當大的研究,《韓非子》中,著有《解老》、《喻老》等篇,集中表述了韓非的哲學觀點。

主要收集在《韓非子》一書中。韓非是戰國末期帶有唯物主義色彩的哲學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韓非目睹戰國後期的韓國積貧積弱,多次上書韓王,希望改變當時治國不務法制、養非所用、用非所養的情況,但其主張始終得不到采納。韓非認為這是“廉直不容于邪枉之臣。”便退而著書,寫出了《孤憤》《五蠹》《内外儲》《說林》《說難》等著作。

韓非的學問比李斯大得多,但因說話口吃,不善辯說,但善于著述。韓非回到韓國以後,看到韓國太弱,多次上書獻策,但都未能被采納。于是,韓非發憤著書,先後寫出《孤憤》、《五蠹》、《說難》等。他的書傳到秦國,秦王非常贊賞韓非的才華。不久,因秦國攻韓,韓王不得不起用韓非,并派他出使秦國。韓非子被韓王派遣出使秦國,秦王很喜歡韓非,但還沒有決定是否留用。但是文采斐然的韓非為秦王嬴政所賞識而倍受重用。

由于李斯提出滅六國一統天下的通天大計,而首要目标就是韓國,但作為韓國公子的韓非與李斯政見相左(韓非主張存韓滅趙),妨礙秦國統一大計,于是李斯就向秦王講韓非的壞話。他說:“韓非是韓王的同族,大王要消滅各國,韓非愛韓不愛秦,這是人之常情。如果大王決定不用韓非,把他放走,對我們不利,不如把他殺掉。”秦王輕信李斯的話,把韓非抓起來。廷尉将其投入監獄,最後逼其服毒自殺。

韓非子的文章構思精巧,描寫大膽,語言幽默,于平實中見奇妙,具有耐人尋味、警策世人的藝術風格。

韓非子著書之餘時常登臨的孤憤台猶存,位臨棠溪岸邊,原是一處高地,松柏銀杏蒼蒼。之後,孤憤台漸漸之低小,鄉民們平素叫“孤墳攤兒”,考古和被盜均未發現萌基,專家考證應為“孤憤”台,正好符合韓非“驅車勸谏韓王不用”而閉門著書的曆史事實。韓非的《孤憤》《五蠹》《說難》《說林》《從内儲》五書,十萬餘言,字裡行間,歎世事之難,人生之難,閱盡天下,萬千感懷。韓非死于秦國,終年47歲,有記載說,韓非屍體運回韓國,葬在故土,即孤墳攤處,另說葬九女山古墓群。

據史料可考,韓非子的故土在西平縣出山棠溪北岸的韓堂村。韓堂村建有韓家祠堂,而後遷至出山鎮西南,韓堂村留名至今。韓祠為韓家宗祠,何代修築無考,但每年春節韓姓子孫敬奉韓家宗祖一直延續,韓祠曆代修複,破損于解放初,1958年在此建出山禮堂,有“思辨”碑石一塊,村人說曾蓋在西街井口,後無下落。

思想主張

法家思想

韓非子雖然是荀子的弟子,思想主張卻與荀子大大相反,他沒有承襲荀子的儒家思想,卻愛好“刑名法術”之學,且歸本于‘黃老之學’,一套由‘道’、‘法’共同完善的政治統治理論。韓非總結法家三位代表人物商鞅、申不害、慎到的思想,主張君王應該用‘法’、‘術’、‘勢’三者結合起來治理國家,此為法家之博采衆長之集大成者。

秦始皇在初見韓非著作部份篇文内容就佩服地說:“嗟乎,寡人得見此人與之遊,死不恨矣!”意思是說,寡人如果能見此人,與其同遊談論一番,那就是死也都無憾了!在韓非死後,當代各國國君與大臣競相研究其著作《韓非子》,秦始皇在他的思想指引下,完成統一六國的帝業。

韓非子反對政治治理的原則建構在私人情感聯系與當代社會道德水平的提升上,主張将人的自利本性作為社會秩序建立的前提,強調君主統制權視為一切事物的決策核心,君權是神聖不可侵犯,君主應當運用苛刑峻法重賞來禦臣治民,以建立一個君主集權的封建國家。

韓非子在其《韓非子》裡面有《解老》與《喻老》兩篇,直述自己思想也源自于老子,故後世稱之為道法家,意味從道家裡面延伸出來的新法家思想。從思想上說,韓非子是法家的集大成者;從政治上說,商鞅是法家最傑出的人物。商鞅以其思想和行動,創造了一個國家的富強,奠定了天下統一的基礎,開創了一個新時代。法家這兩個巅峰人物,都從老子那裡得到了豐富的營養。

道是變化的,天地是變化的,人是變化的,社會是變化的,治理社會的方式方法也是變化的。但道也有相應的穩定性,這個穩定,就是人應遵守的行為準則,在現實中就是法。法就是依着道而建立的。法必須随時代變化,法必須人人遵守。因為認識到萬事萬物的變化,韓非子、商鞅同老子一樣,也是反傳統的。

韓非子取《老子》‘無為’的思想,《老子》認為處世,不需要拘泥固定形式與方式,隻要順着大道即可。韓非認為無為,落實在君王統治上,應該是無論特定喜好,或不喜好都不能被臣下推測與掌握,此觀點還包括施政習慣,統馭方式等,應該陰晴不定,難以掌握。如此才不會反被臣下駕馭,這也就是申不害的“術”。

韓非子之學出于荀子,源本于儒家,而成為法家,又歸本于道家。其最高理想為“君無為,法無不為”,認為法行而君不必憂;臣不必勞,民但而守法,上下無為而天下治。但其學說過于尊君,為後世所诟病。

名實相符

韓非子另主張‘‘名實相符’’,認為君主應根據臣民的言論與實績是否相符來決定功過賞罰。

對于民衆,他吸收了其老師荀子的“性本惡”理論,認為民衆的本性是“惡勞而好逸”,要以法來約束民衆,施刑于民,才可“禁奸于為萌”。因此他認為施刑法恰恰是愛民的表現。(《韓非子·心度》)。容易讓人忽視的是韓非是主張減輕人民的徭役和賦稅的。他認為嚴重的徭役和賦稅隻會讓臣下強大起來,不利于君王統治。

上一篇:丘處機

下一篇:岑文本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