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淡泊無以明志,非甯靜無以緻遠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甯靜無以緻遠

諸葛亮《誡子書》中詞句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甯靜無以緻遠。”出自《誡子書》。是諸葛亮于蜀漢建興十二年(公元234年)寫給他兒子垂髫時期的諸葛瞻之書。此聯反映的是諸葛亮對人生的哲理思考,認為一個人須恬淡寡欲方可有明确的志向,須寂寞清靜才能達到深遠的境界。語淺而意蘊深刻,充滿了哲理。
  • 作品名稱:《誡子書》
  • 作者:諸葛亮
  • 創作年代:三國時期
  • 作品出處:《諸葛亮集》
  • 文學體裁:詞
  • 拼音:fēi dàn bó wú yǐ mínɡ zhì , fēi nínɡ jìnɡ wú yǐ zhì yuǎn

出自

在諸葛亮的《誡子書》中有:“非淡泊無以明志,非甯靜無以緻遠。”此聯的來源就是這句話,但是是否在當時的草廬當中就有這副聯,應當存疑。此聯反映的是諸葛亮對人生的哲理思考,認為一個人須恬淡寡欲方可有明确的志向,須寂寞清靜才能達到深遠的境界。此聯可以看做是諸葛亮一生立身處世的寫照,語淺而意蘊深刻,充滿道家哲理。

小說作者以肯定句的形式取代了原來的否定之否定的形式,而用作諸葛草廬的門聯。但它仍然還是排偶句而非對偶句,平仄極不和諧。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甯靜無以緻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慆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冶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将複何及!

譯文

1、有道德修養的人,是這樣進行修養鍛煉的,他們以内心平靜來使自己盡善盡美,以儉樸節約财物來培養自己高尚的品德。不清心寡欲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确堅定,不安定清靜就不能實現遠大理想。要學得真知必須使身心在甯靜中研究探讨,人們的才能是從不斷的學習中積累起來的;如果不下苦工學習就不能增長與發揚自己的才幹;如果沒有堅定不移的意志就不能使學業成功。

縱欲放蕩、消極怠慢就不能勉勵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險草率、急躁不安就不能陶冶性情使節操高尚。如果年華與歲月虛度,志願時日消磨,最終就會像枯枝落葉般一天天衰老下去。這樣的人不會為社會所用而有益于社會,隻有悲傷地困守在自己的窮家破舍裡,到那時再後悔也來不及了。

2、君子的操守,(應該)恬靜以修善自身,儉樸以淳養品德。不看輕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甯靜就不能高瞻遠矚。學習必須靜心,才識需要學習,不學習無從拓廣才識,不立志不能學習成功。沉迷滞遲就不能勵精求進,偏狹躁進就不能冶煉性情。年年歲歲時日飛馳,意志也随光陰一日日逝去,于是漸漸枯零凋落,大多不能經濟世,可悲地守着貧寒的居舍,那時(後悔)哪來得及!

3、品德高尚、德才兼備的人,是依靠内心安靜精力集中來修養身心的,是依靠儉樸的作風來培養品德的。不看清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身心甯靜就不能實現遠大的理想。學習必須專心緻志,增長才幹必須刻苦學習。不努力學習就不能增長才智,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學習上獲得成就。過度享樂和怠惰散漫就不能奮發向上,輕浮急躁就不能陶冶性情。年華随着光陰流逝,意志随着歲月消磨,最後就像枯枝敗葉那樣(成了無所作為的人)對社會沒有任何用處,(到那時)守在破房子裡,悲傷歎息,又怎麼來得及呢?

詳細釋義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甯靜無以緻遠。”出自諸葛亮于蜀漢建興十二年(公元234年)寫給他兒子垂髫時期的諸葛瞻的《誡子書》。這既是諸葛亮一生經曆的總結,更是對他兒子的要求。在這裡諸葛亮用的是“雙重否定”的句式,以強烈而委婉的語氣表現了他對兒子的教誨與無限的期望。

用現代話來說,就是:不把眼前的名利看得輕淡就不會有明确的志向,不能靜下心來全神貫注地學習就不能實現遠大的目标。

通過上述分析,我們可以看出諸葛亮運用了邏輯學中的"雙重否定"來強調他要表達的“淡泊以明志,甯靜而志遠”。這是一句富含哲理的話。這同“要想取之,必先與之”,“欲達目的,需先迂回曲折”的道理一樣,“淡泊”、“甯靜”不是求清淨,不想有什麼作為,而是要通過學習“明志”,樹立遠大的志向,待時機成熟就可以“緻遠”,轟轟烈烈幹一番事業。

“淡泊”是一種古老的思想,後世一直繼承贊賞這種“心神恬适”的意境,如白居易在《問秋光》一詩中,“身心轉恬泰,煙景彌淡泊”。他反映了作者心無雜念,凝神安适,不限于眼前得失的那種長遠而寬闊的境界。"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甯靜無以緻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将複何及!"

劉安《淮南子·主術訓》中還有“是故非澹薄無以明德,非甯靜無以緻遠,非寬大無以兼覆,非慈厚無以懷衆,非平正無以制斷。”之語。

上一篇:兒童故事

下一篇:采桑子·恨君不似江樓月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