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銅器

青銅器

曆史文物
青銅器是指以青銅為基本原料加工而制成的器皿、用器等。青銅,古稱金或吉金,是紅銅與其它化學元素(錫、鎳、鉛、磷等)的合金,其銅鏽呈青綠色,因而得名。[2]史學上所稱的“青銅時代”是指大量使用青銅工具及青銅禮器的時期。保守的估計,這一時期主要從夏商周直至秦漢,時間跨度約為兩千年左右,這也是青銅器從發展、成熟乃至鼎盛的輝煌期。由于青銅器以其獨特的器形、精美的紋飾、典雅的銘文向人們揭示了先秦時期的鑄造工藝,文化水平和曆史源流,因此被史學家們稱為“一部活生生的史書”。中國的古文明悠久而又深遠,青銅器則是其縮影與再現。
    中文名:青銅器 外文名:Bronze Ware 館藏地點: 所屬年代: 類别: 英文名:Bronze Ware 出現時間:5000年至6000年前 鑄造範圍:炊器、食器、酒器、水器、樂器等 最早發現地:兩河流域(美索不達米亞)

簡況

中國古代的青銅文化十分發達,并以制作精良,氣魄雄偉、技術高超而著稱于世。貴族把青銅器作為宴享和放在宗廟裡祭祀祖先的禮器。青銅器不是一般人可以擁有的,它作為一種權力和地位的象征、一種記事耀功的禮器而流傳于世。青銅文化在世界各地區都有發展,這是因為青銅作為工具和器皿的原料有其優越性:首先,自然界存在着天然的純銅塊(即紅銅),因此銅也是人類最早認識的金屬之一。但紅銅的硬度低,不适于制作生産工具,所以,在生産中發揮的作用不大。

後來,人們又發現了錫礦石,并學會了提煉錫,在此基礎上人們認識到添加了錫的銅即青銅,比純銅的硬度大。經過測定紅銅的硬度為布林氏硬計的35度,加錫5%,其硬度就提高為68度;加錫10%,即提高為88度。而且經錘煉後,硬度可進一步提高。在中國古代人們已經能夠準确的掌握青銅的含錫鉛比例。可根據鑄造期望的不同,按比例加錫、鉛。《周禮·考工記》裡明确記載了制作不同的不同合金比例:六分其金而錫居一,謂之鐘鼎齊(劑)。五分其金而錫居一,謂之斧斤齊(劑)。四分其金而錫居一,謂之戈戟齊(劑)。三分其金而錫居一,謂之大刃齊(劑)。五分其金而錫居二,謂之削殺矢(箭頭)之齊(劑)。金錫半,謂之鑒燧(銅鏡)之齊(劑)。青銅器主要分酒器、食器、水器、樂器和兵器五大類。

一般加錫越多,鑄好的青銅器就越硬,但同時青銅也會變的更脆。其次,青銅溶液流動性好,凝固時收縮率很小,因此,能夠鑄造出一些細部十分精巧的器物。最後,青銅的化學性能穩定,耐腐蝕,可長期保存。此外,青銅的熔點較低,熔化時不需要很高的溫度。所以青銅器用壞了以後,可以回爐重鑄。考古證明中國青銅器源遠流長,其曆史可以上溯到公元前三千年左右。大約二千年以前,自夏代開始中國進入了青銅時代,到春秋時代結束。經夏、商、西周、春秋到封建社會的戰國、秦漢,每一時期都有着前後承襲的發展演變系統。我國古代青銅器種類繁多、形制多樣,包括:禮器、生産工具、兵器、車馬器和其他用具。其中禮器又包括了食器、酒器、水器和樂器。

青銅禮器十分發達是中國古代青銅文化區别于其他國家古代青銅文化的一個顯著特點之一,這也是中國古代青銅文化的本質特點。禮器的發達是由中國古代奴隸社會異常強大的“宗法血緣”關系決定的。人們對祖先、對神靈的崇拜遠遠超越了對于自身的認同。夏代已出現了青銅禮器。到了商代,特别是商代晚期青銅禮器已十分發展成熟,主要的器類都已具備,主要有食器、酒器、水器、和樂器。鼎是青銅禮器中的主要食器,在古代社會中,它被當作統治階級等級制度和權利的标志。目前考古發現的時代最早的青銅鼎是河南偃師二裡頭遺址出土的商代早期的青銅鼎。

1939年安陽殷墟遺址武官村出土的商代晚期後母戊(司母戊)鼎長方鬥形腹,口沿上有兩個直耳,腹下有四個圓柱足。腹部四周飾以獸面紋和夔[kui葵]紋,耳外側飾以雙虎食人頭紋,足上部亦飾以獸面紋,并皆以雲雷紋為地紋,神秘而繁缛。腹内壁鑄有銘文“後母戊”三字,據此可知為商王祖庚或祖甲為祭祀其母戊而作。形體巨大,高達1.33米,大長1.10米,寬0.79米,1994年經中國曆史博物館科技部與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進行标準計量,實測重量為832.84公斤,不僅是中國古代、也是世界古代最重的青銅器。制作精美,系用多塊陶内範和外範拼合澆鑄而成,代表了中國古代青銅冶鑄業的高水平和中國古代人民高超的智慧與創造力。青銅鼎是在新石器時代廣泛使用陶鼎的基礎上發展而成的。目前發現最早的青銅鼎出現于商代早期,即商二裡岡文化期,曆經各個朝代,一直沿用到兩漢,乃至魏晉,是青銅器中行用時間最長的,因而變化也很大。據禮書的記載,西周時:天子用九鼎,第一鼎是盛牛,稱為太牢,以下為羊、豕、魚、臘、腸胃、膚、鮮魚、鮮臘;諸候一般用七鼎,也稱大牢,減少鮮肉、鮮臘二味;(但東周時諸侯宴卿大夫也可用九鼎);卿大夫用五鼎,稱少牢,鼎實是羊、豕、魚、臘、膚;士用三鼎,鼎實是豕、魚、臘,(士也有用一鼎的,鼎實為豕)。

公元前21世紀中國進入青銅時代,在商周奴隸制社會,青銅器是貴族代表身份的禮器。文飾精美、形象生動、技術高超、種類繁多的古青銅藝術是中國曆史上最燦爛的文化遺産,對中華民族以後各種藝術的發展都産生了深遠的影響。

對于收藏界來說青銅器從來都是重中之重。收藏幾十件瓷器、木器、字畫的藏家并不少見,而收藏幾十件青銅器的人幾乎沒有。實際上有一兩件稱得上禮器的青銅器便可以成為震宅之寶。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青銅藝術輝煌燦爛。商代禮器的重酒體制臻于完善,滿布器身的紋飾大量采用浮雕和平雕相結合的方法,精美絕倫。運用誇張、象征手法表現動物神怪的獸面紋空前發達,既壯嚴神秘又富有生氣。紀事何銘文在商末出現。周初禮器沿襲商制,出現了向重食體制轉變的端倪。

曆史概述

商代早期公元前16世紀——前15世紀中葉,相當于商二裡岡文化期。鄭州商城夯土中木炭測定碳14年代為公元前1620年,正合于商湯立國的時期,但是二裡岡文化的下限還不大清楚。二裡岡遺存分上下兩層,上下層青銅器的差别不是屬于風格方面,而是上層比下層的器類有更多的發展。商代早期青銅器在鄭州出土很多,這是由于鄭州商城是商代早期的都邑之故。重要的有二裡岡、白家莊、張寨南街、楊莊,南關外、銘功路、二七路等地的墓葬或窖藏。大體分布在商城的南面和東南角。在城的東北和西面,也有埋青銅器的墓地。在河南北部發現了商代早期青銅器多起。在湖北黃陂盤龍城、安徽嘉山泊崗、江西清江吳城等地也有重要的發現。以上遺址和墓葬中發現的商代早期青銅器,以二裡岡上層的居多。

綜合各地出土的器物,計有:鼎、大鼎、大方鼎、鬲、甗、瓿、簋、爵、管流爵,觚、斝、罍、提梁壺、瓠形提梁壺、中柱盤、盤等,包括了饪食器、酒器和水器等門類。較早的器類比較簡單,但是爵、觚、斝組合的一套酒器,已普遍出現。二裡岡上層青銅器的器形更為發展,商代青銅禮器的體制業已形成。屬于二裡岡下層的青銅器,器壁普遍很薄,二裡岡上層的青銅器,有的器壁巳相當厚重。商代早期青銅器具有獨特的造型。鼎、鬲等食器三足。必有一足與一耳成垂直線,在視覺上有不平衡感。鼎、斝等柱狀足成錐狀足和器腹相通,這是由于當時還沒有掌握對範芯的澆鑄全封閉技巧。方鼎巨大,容器部分作正方深鬥形,與殷墟時期長方槽形的方鼎完全不同。

爵的形狀承繼二裡頭文化式樣,—律為扁體平底。流甚狹而長。青銅斝除平底型的以外,還出現了袋足斝。觚、尊、瓿、罍等圈足器皆有形大孔,相當二裡岡上層的器,字形有成為大方孔的。有的更在圈足的邊沿,留有數道缺口,鄭州和黃陂盤龍城都出土過這種實例。管流斜置于頂上的半封頂袋足盉,後側有一大鋬可執,在本期内頗具特色。罍皆狹唇高頸有肩,形體亦偏高。商代早期壺有提梁的有長頸小口鼓腹形和小口體呈懸瓠形的兩種,也有小口器頸不高不設提梁的。

商代早期青銅器紋飾主體已是獸面紋,以粗犷的勾曲回旋的線條構成,全是變形紋樣,除獸目圓大,以為象征外,其餘條紋并不具體表現物象的各個部位,紋飾多平雕,個别主紋出現了浮雕,二裡岡上層尊、罍等器肩上已有高浮雕的犧首裝飾。所有的獸面紋或其它動物紋都不以雷紋為地,是這一時期的特色。商代早期的幾何紋極其簡單,有一些粗率的雷紋,也有單列或多列的連珠紋,乳釘紋也已經出現。商代早期的青銅器,極少有銘文,以前認為個别上的龜形是文字,實際上仍是紋飾而不是文字。

商代中期公元前15世紀中葉—前13世紀在商二裡岡文化期和殷墟文化期之間,有幾批青銅器出土。這些器物有某種商代早期的特點,然而已有較多的演變;也有某些殷墟時期青銅器特點的肇始。比較典型的是河北地區藁城台西下層墓葬中出土的一批青銅器,北京平谷劉家河商代墓葬中出土的青銅器,安徽阜南和肥西地區出土的青銅器。在豫西的靈寶東橋,也有出土。殷墟文化一期有這類器物發現,如小屯232号墓所出土的一組青銅器,和小屯331、333号墓等所出土的部分青銅器。但這一類器物在殷墟發現并不多,而在其它地區有的反而比殷墟的更為典型而精好,現在還找不出像二裡岡或殷墟那樣生産這類青銅器的商代大都邑。盤庚遷殷之前的商都在奄,更早在庇和相,但是在二裡岡期之後,殷墟期之前這批青銅器是客觀存在。

由于這類青銅器具有早期至晚期的過渡特點,所以有的将之斷在二裡岡期,有的斷為殷墟文化早期。這類青銅器的分布具有一定的廣泛性,而其時生産它們的中心又不在殷,因而完全有必要在二裡岡文化期之後,和成熟的殷墟文化期之前,劃出一個稱之為商代中期的階段。商代中期的上限不易确定,下限約在武丁之前。這一時期接近早期的器形有爵、觚、斝等。爵尾雖然與早期相似,但流已放寬,出現的圓體爵是放所未見的。斝在空椎狀足之外,出現了丁字形足,底多向下臌出,平底已較少見。

早期雖已出現了寬肩的大口尊,這類器形在此時有較大的發展,像阜南的龍虎尊和獸面紋尊這樣厚重雄偉的造型,在商代早期是從未出現的。瓿這類器形,也是這個時期發展起來的,藁城的獸面紋瓿是其典型。早期體型較高的罍,在這時發展為體型比例較低而肩部寬闊的式樣,故宮博物院所藏的巨型獸面紋罍是其典型。這時的圈足器上的形和方形的孔,與早期相比,有所縮小。鼎、鬲類器比較突出的變化是一耳不再與—足對立,形成不平衡狀,而是三足與兩耳對稱,成為以後所有鼎的固定格式,但這時澆鑄時芯範懸封的方法還沒有完全解決,因而中空的鼎足還有與器腹相通的情形。

紋飾分為兩類,一類是二裡岡期變形動物紋的改進,原來粗犷的線條變得較細而密集,一股如平谷的獸面紋鼎和肥西的斝與爵,而阜南龍虎尊和嘉山泊崗的主紋獸面紋已較精細,圈足上的獸面紋仍保持早期的結構和風格。第二類是出現了用繁密的雷紋和排列整齊的羽狀紋構成的獸面紋。這類獸面紋雙目往往突出。如果不是浮雕,則無論是頭像還是體軀都沒有明顯的區分。這方面的實例如藁城的瓿和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大罍,已采用較多的高浮雕附飾,但線條輪廓有渾圓感,與晚期浮雕輪廓線峻直銳利的風格不同。商代中期青銅器一般仍保持着不鑄銘文的習慣,但個别器上發現鑄有作器者本人的族氏徽記,但是沒有發現被祭祖考的日幹之稱。

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紀至前11世紀

自武丁至于帝辛。段墟文化的考古分期一般采用鄒衡的四期說,即第一期盤庚至小乙,第二期武丁至祖甲,第三期辛至文丁,第四期帝乙帝辛。以後的發現,大體上都沒有越過這個界限。而殷墟的青銅器分期則有張長壽的三期說,即第一期盤庚至武丁,第二期祖庚至康丁,第三期武乙至帝辛。此外,還有—些其它的說法。商代晚期如以武丁後期起計,至帝辛可能接近二百年或不足二百年,在這樣長的時期内,按照具體情形,又可區别為前後兩個階段。

青銅器中饕餮紋的含義

饕餮是傳說中極為貪食的惡獸,貪吃到連自己的身體都吃光光了,所以其形一般都有頭無身。《呂氏春秋•先識覽》中說道:“周鼎着饕餮,有首無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報更也”。在中國古代神話中,饕餮是四兇之一。傳說黃帝戰蚩尤,蚩尤被斬,其首落地化為饕餮。《山海經•北山經》有雲:“鈎吾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銅。有獸焉,其狀如羊身人面,其目在腋下,虎齒人爪,其音如嬰兒,名曰狍鸮,是食人”。據晉代郭璞注解,此處“狍鸮”即饕餮。《神異經•西荒經》也有類似記載:“饕餮,獸名,身如牛,人面,目在腋下,食人”。

《述異經》說,饕餮指的是西南的三苗人,近人陳夢家則進一步說,饕餮就是蚩尤,而劉持平先生的《青銅器饕餮紋質疑》則認為是神農氏。後民間盛有龍生九子之傳說,明代的陸容和楊慎将饕餮列為龍九子之一,這已是一種附會了。陸容的《菽園雜記》中所記饕餮“性好水,故立橋所”,而楊慎的《升庵集》則記之曰:“饕餮好飲食,故立于鼎蓋”。近現代的研究已經對這種獸面紋是否就是饕餮紋産生了質疑,隻是由于長期以來的傳統稱謂才導緻了饕餮紋的盛行。現在的很多青銅器學家和古曆史學家都稱青銅器皿上的“布局為:以鼻梁為中線,兩側作對稱排列,成獸面形象,大眼、有鼻、雙角,通常沒有下唇。也有使用兩個夔紋對稱排列”的紋路稱為獸面紋而不再使用饕餮紋。

不管是饕餮紋或是獸面紋,商周青銅器上這種概括誇張的動物紋飾和造型都呈現給人以一種超脫塵世的神秘氣氛和力量,李澤厚先生稱之為“獰厲的美”。它們之所以具有威吓神秘的力量,是因為這些象征符号指向了某種似乎是超世間的權威神力。這些鑄造刻飾,恰到好處地體現了一種無限的、原始的、還不能用概念語言來表達的原始宗教的情感、觀念和理想,配上那沉着、堅實、穩定的器物造型,極為成功的反映了那進入文明時代所必經的血與火的野蠻年代。

商周青銅器的獸面紋飾反映了當時人們對自然神的崇拜,因而有着神秘而肅穆的氣氛,但這些具有濃厚神秘色彩的紋飾具體代表着什麼意義,至今衆說紛纭。青銅器是殷商先民“尊神”意識的體現,周代則發展為“敬天法祖”,形成宗教、政權、族權三位一體的表征。大部分學者認為,商周統治者用青銅器紋飾的“猙獰恐怖”來表達王權的“神秘威嚴”,以表達其對政治權力、地位與财富的占有,讓人望而生畏。

奴隸主在這些可怖猙獰的紋飾中寄托了他們全部的威嚴、意志、榮貴、幻想和希望。張光直先生同樣認為“青銅便是政治和權力”,但他認為這些動物紋樣不是為了威吓,而是為了與神溝通。由于原始社會生産力水平低下,人們把許多無法解釋的現象都歸結為神的力量,人們對神靈充滿敬畏之心,乞求神靈,取悅神靈,借助神力以支配事物。因此“可以通神”的巫師有着極高的地位,巫師階層也就成為最初的帝王統治階層。祭祀是巫師的特權,也是溝通人、神,使人間秩序神聖化的中心環節。巫師們利用青銅器上的動物們與神靈交流,因此這些怪異動物紋樣也就代表着神秘和權力。

另據陳公柔和張長壽先生研究,無身獸面紋的最原始形式,隻是一對圓泡狀乳釘,以表示獸面的雙目,淵源可直溯到二裡頭文化,後來逐漸增添鼻角口耳眉,成為器官齊備的獸面。眼目是獸面紋的主體,由于獸面紋一般其實隻見有雙目,它原本應當源自史前的眼睛崇拜。史前彩陶上有成對眼目紋,玉器上有成對眼目紋。新石器時代晚期已經有了标準的獸面紋,也有了獸面紋的簡化形式即眼目紋。據湯惠生先生研究,薩滿教中的天神同時也是太陽神,太陽神往往被繪制成眼睛狀,因為在諸多古代神話中,太陽被稱為是“天之眼”。如波羅門教的太陽神,又稱“天之眼睛”或“世界的眼睛”。持這一類觀點的學者認為,傳統意義上的饕餮紋并不僅僅是一種獸面紋,饕餮當為天神或太陽神之屬,饕餮紋中對眼睛的強調,正是其作為太陽神——光明這個特征的描述。

中國青銅器不但數量多,而且造型豐富、品種繁多。有酒器、食器、水器、樂器、兵器、農具與工具、車馬器、生活用具、貨币、玺印,等等。單在酒器類中又有爵。角、觯、斝、尊、壺、卣、方彜、觥、罍、盉、勺、禁等二十多個器種,而每一器種在每個時代都呈現不同的風采,同一時代的同一器種的式樣也多姿多彩,而不同地區的青銅器也有所差異,猶如百花齊放,五彩缤紛,因而使青銅器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而從文物鑒定的角度來說,無疑增加了鑒定的難度,鑒定難度大,反過來又使研究賞析更富有情趣,青銅器也更具有吸引力。

功用性質

《禮記·禮器》說得很明确:“三牲魚臘,四海九州之美味,笾豆之薦,四時之和氣也,内金,示和也。束帛加璧,尊德也;龜為前列,先知也;金次之,見情也。”鄭玄注:“金炤物,金有兩義,先入後設。”納是青銅器的第一位的基本功用,而納的基本目的是“示和”。所納對象即古文獻所謂“實物(所實之物)”,就是上面所說“三牲魚臘”,“四時之和氣”之屬,實際就是犧牲(肉食)、黍稷(主食)以及酒醴之類祖先生前生活必需品。而其主要就是把諸如此類分别納入鼎簋尊彜等各類器物中,然後作以調和以供祭祀祖先之用。

《說文》說:“鼎,和五味之寶器。”《呂氏春秋·本味》記載伊尹“負鼎俎,以滋味說湯,緻于王道”,《國語·鄭語》記載史伯說:“夫和生實物,……以他平他謂之和,故能豐長而物歸之,……是以和五味以調口,剛四肢以衛體。”《左傳·昭公二十年》記載晏嬰說:“和如羹焉,水、火、醯、鹽、梅,以烹魚肉。燀之以薪,宰夫和之,齊之以味。濟其不及,以洩其過。……先王之濟五味,和五聲也,以平其心,成其政也。”都在申明用青銅器調濟容物,“和五味”以“示和”的基本意思。其調和方法就是“濟其不及,以洩其過”,而最終目的則在于和人心,“成其政”。

深層意義

以金示和還有另一層或者說更深一層的意義,這就是“炤物”或“象物”示和。《左傳·宣公三年》說:“鑄鼎象物,使民知神奸……用能協于上下,以承天休。”原來鑄鼎,制作青銅器不僅用來盛裝和調劑犧牲等給祖先奉獻的禮物,還有一個重要作用是“象物”,也就是在銅器外表刻畫“物”的圖像。通常所說銅器花紋實質就是圖物象物。

那“物”是什麼呢?答案其實非常簡明。物者,方物、神物也,也就是人們所崇拜的神靈,或者視之為自己祖先所由來的神物,有類于西方所謂“圖騰”。當年傅斯年先生在其《跋陳擿君春秋公矢魚于棠說》首次發明:“物即圖騰”,可謂真知灼見。其實先秦文獻所見諸多“物”字,很多都可以這樣來理解。如《尚書·旅獒》:“畢獻方物”;《詩·大雅·生民》:“有物有則”;《左傳》中《隐公五年》:“取材以章物采”,《桓公二年》:“五色比象,昭其物”,《宣公十二年》:“百官象物而動”;《國語》中《周語》:“服物昭庸”,《越語》:“民神雜糅,不可方物”;以及《周禮》中《春官·大宗伯》:“以疈辜祭四方百物”,《司常》等“旗物”,《大司樂》:“六變而緻象物及天神”等等。

曆代發展

青銅器的發展到成熟,經曆了四個時期:

發展時期青銅器

商代早期、中期公元前16世紀一公元前13世紀。商代早期和中期的青銅器是中國青銅器藝術趨于成熟的發展時期。以酒器為主的禮器體制初步建立,兵器種類增多。普遍裝飾獸面紋樣,構圖漸趨繁密,線條峻深勁利。分鑄技術的應用已較娴熟,制範、合範技術相當進步。這一時期的青銅器在黃河、長江的中遊地區多有發現,奠定了青銅藝術鼎盛的基礎。

鼎盛時期青銅器

商代晚期西周早期公元前13世紀—公元前11世紀。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青銅藝術輝煌燦爛。商代禮器的重酒體制臻于完善,滿布器身的紋飾大量采用浮雕和平雕相結合的方法,精美絕倫。運用誇張、象征手法表現動物神怪的獸面紋空前發達,既壯嚴神秘又富有生氣。紀事何銘文在商末出現。周初禮器沿襲商制,出現了向重食體制轉變的端倪。鑄記長篇銘文是西周青銅禮器的重要特點。

轉變期青銅器

西周中期、晚期春秋早期公元前11世紀末—公元前7世紀上半葉。西周中晚期的青銅器形成重食的系統。列鼎制度、編鐘制度和賜命作器之習已經形成。新器類出現,器形端莊厚重,紋飾多為動物變形,或流轉舒暢,或樸質簡率。作器鑄銘盛行,多見有長篇銘文的重器。春秋早期的形制和紋飾是西周中晚期的自然延續。各諸侯國普遍建立青銅鑄造業,水平不一,有的範鑄技術略顯粗疏,大國之器仍較精嚴。

更新期青銅器

春秋中期、晚期戰國公元前7世紀下半葉—公元前221年。春秋中期至戰國,青銅藝術的發展再次出同高潮。列國青銅器趨向成熟,區域特征明顯,北方晉秦、東方齊魯、南方荊楚的青銅藝術交相輝映。器物的生活實用性加強,禮器的功用逐漸消失。形制的創新,出現了許多谲奇精麗之器。以龍為主題的紋飾細密繁缛,人物活動的畫像創造性地作為主紋出現。失蠟法和印模塊範拼合法産生,鑲嵌工藝絢麗工巧。銘文字體亦注重美化。戰國晚期,青銅藝術趨于樸素平實。秦、漢為青銅器發展史的餘輝。

制作工藝

範鑄法和失蠟法,範鑄法較早,應用的最普遍,了解古代制造方法有助于辨僞。

範鑄法

範鑄法又稱模鑄法,先以泥制模,雕塑各種圖案、銘文,陰幹後再經燒制,使其成為母模,然後再以母模制泥範,同樣陰幹燒制成陶範,熔化合金,将合金澆注入陶範範腔裡成器,脫範後再經清理、打磨加工後即為青銅成品。

根據從古代青銅作坊遺址發掘出的實物,再結合青銅器的外形分析,專家認為,中國古代青銅器絕大部分是采用範式鑄造方法制作的。

範鑄法工藝流程共分為五步:

第一步為塑模,用泥土塑造出銅器的基本形狀。在制好的泥模上畫出銅器紋飾的輪廓,凹陷部分直接從泥模上刻出,凸起部分則另外制好後貼在泥模表面;

第二步為翻範,用事先調和均勻的細質泥土緊緊按貼在泥模表面,拍打後使泥模的外形和紋飾反印在泥片上;

第三步為合範,将翻好的泥片劃成數塊,取下後燒成陶質,這樣的範堅硬不易變形,稱為陶範。将陶範拼合形成器物外腔,稱為外範。外範制成後,将翻範用的泥模均勻削去一薄層,制成器物的内表面,稱為内範,銅器的銘文就刻在内範上。将内外範合成一體,内外範之間削出的空隙即為銅液留存的地方,兩者的間距就是青銅器的厚度;

第四步為澆注,将銅液注入陶範。待銅液凝固後,将内外陶範打碎,取出所鑄銅器。一套陶範隻能鑄造一件青銅器,因此不可能存在兩件一模一樣的青銅器;

第五步為打磨和整修。剛鑄好的青銅器,表面粗糙,紋飾也不清晰,需要經過打磨整修,才能成為一件精緻的銅器。

失蠟法

失蠟法是一種青銅等金屬器物的精密鑄造方法。做法是,用蜂蠟做成鑄件的模型,再用别的耐火材料填充泥芯和敷成外範。加熱烘烤後,蠟模全部熔化流失,使整個鑄件模型變成空殼。再往内澆灌溶液,便鑄成器物。器物可以玲珑剔透,有镂空的效果。湖北随縣曾侯乙墓,出土的青銅尊、盤,是我國目前所知最早的失蠟鑄件。

春秋晚期,中國人可能就已發明了失蠟法鑄造工藝。失蠟法的工藝流程分為三步,首先以易熔化的石蠟制成蠟模,用細泥漿多次澆淋蠟模,使之硬化後形成鑄形。然後,将鑄形烘燒陶化。這一過程中,石蠟熔化流出,于鑄形中形成空腔。最後往空腔中澆注銅水,制成器物。失蠟法通常用于鑄造那些外形非常複雜的青銅器,河南淅川出土的楚國銅禁以及湖北随州出土的曾侯尊盤被認為就是用失蠟法鑄造的。

渾鑄法

器物一次澆鑄成形的鑄造方式,稱為渾鑄法。器形過大或形狀過于複雜,需要将整個器物分為數件分别翻範澆鑄,最後拼接成一個整體,這種鑄造方法稱為分鑄法。鑄造多個較小物件時,還會将多個鑄範層疊裝在一起,由一個澆口澆注銅水,一次鑄成多件器物,這種工藝稱為疊鑄法。疊鑄法多用于鑄造錢币等小型器物,出現于春秋時期,漢代時逐漸流行。

分類

青銅器的鑄造有很多用途,分别為:

酒器

爵 爵用于飲酌酒之器皿,是最早出現的青銅禮器。爵的一般形制為:前有流,即傾酒的流槽,後有尖銳狀尾,中部為杯形,腹側有鋬(pàn),下配以三足。流

同杯口之間有柱(柱可能為過濾之用)。

角 (jue) 飲酒器。無柱、流,兩端皆是尾。角同爵的容量比為四比一。目前發現最早的青銅角當推上海博物館所藏的二裡頭文化期的異形管流角。

尊 高體,大型或中型容酒器。按其形體可分為:有肩大口尊、觚形尊、鳥獸尊等三類。

壺 盛酒之用。使用時間從商至漢代或更晚。鋪首:銜門環的底座,多為虎頭、螭、龜、蛇等,起裝飾壺身的作用。

卣 (you) 盛酒器。盛行于商晚期及西周。

觥 (gong)盛酒器,真正器名尚不可知,稱觥是約定俗成。出現于殷墟晚期,沿用至西周早期。

彜 方彜(yí)乃盛酒器。一般呈方型,出現于商代晚期。

食器

豆 專用于放置腌菜、肉醬和調味品的器皿。青銅豆出現于商代晚期,盛行于春秋戰國。山西保德縣出土的商晚期帶鈴銅豆,是目前已知最早的青銅豆。豆也屬禮器的一種,通常成對出現。對于用豆數量的多少,古代也有一定的典章制度。《禮記·禮器》所載“禮有以多為貴者,……天子之豆二十有六,諸公十有六,諸侯十有二,上大夫八,下大夫六。”但是,出土和傳世的青銅豆都較少,這可能和當時人們多用陶豆、漆豆和竹、木質豆有關。

鼎 青銅鼎有烹煮肉食、食牲祭祀和宴享等各種用途。目前發現最早的青銅鼎出現于商代早期,曆經各個朝代,一直延用到兩漢,乃至魏晉,是青銅器中使用時間最長、變化最多的器皿。作為饪食器,鼎并無特殊功用,但作為禮器,它卻是統治階級等級制度和權力的标志。古代社會,對于用鼎的數目,有相應的制度,稱為“列鼎制”。據文獻記載,西周時期天子用九鼎,第一鼎盛牛,稱“太牢”,以下盛羊、豕、魚、脂、腸胃、肪、鮮魚、鮮臘;諸侯一般用七鼎,也稱大牢,減少鮮肉,鮮臘二味;卿大夫用五鼎,稱少牢,鼎盛羊、豕、魚、臘、膚;士用三鼎,盛豕、魚、臘,士也有用一鼎的,盛豕。

甗 (yan)為蒸飯器,全器分成上下兩部分,上體用以盛米,古稱“甑”(zhèng);下體為鬲(lì),用以煮水,中間有孔通氣。青銅甗在商代早期已有鑄造,但為數甚少。到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已較多,西周末、春秋初尤為突出。甗是絕大多數殉葬銅禮器的墓中必有之器。

簋 (guǐ)盛放煮熟的稻、粱等飯食的器具。青銅簋出現在商代早期,但數量較少,商晚期逐漸增加。商周時期,簋是重要的禮器。特别是在西周時代,它和列鼎制度一樣,在祭祀和宴飨時以偶數組合與奇數的列鼎配合使用。據記載,天子用九鼎八簋,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元士三鼎二簋。出土的簋也是以偶數為多。

敦 (duì)是盛放黍、稷、稻、粱等飯食的器皿,由鼎、簋的形制結合發展而成,産生于春秋中期,盛行于春秋晚期到戰國晚期,秦以後消失。其基本形制是上下内外皆圓,蓋與器相合成球體或卵圓形體。

鬲 (lì)為炊粥器,青銅鬲最早出現在商代早期,大口,袋形腹,猶如三個奶牛乳房拼合而成,其下有三個較短的錐形足。袋形腹的作用為了擴大受火面積,較快地煮熟食物,但商代晚期以後,袋腹逐漸蛻化,且多數青銅鬲有精美的花紋,不宜于火煮,當為盛粥器。

水器

盤 盛水器,青銅盤出現于商代早期,盛行于商代晚期。

匜 (yi)與盤配套洗手用,一人捧匜一人捧盤盛水。

鑒 (jian)大型水器,盛水也可盛冰。

樂器

鐘 打擊樂器,盛行于西周和東周。斜挂的鐘稱為甬鐘,直懸之鐘稱紐鐘。

鼓 打擊樂器。由于商周時期的鼓絕大部分是木質的(難以保存),所以青銅鼓為數甚少。

铙和钲(zheng)同為打擊樂器。

兵器

戈(gě) 是商周時期兵器中最常見的一種,古稱句(gōu)兵,是用以鈎殺的兵器。

矛 用于沖刺的兵器。矛體分鋒刃和骹兩部分。鋒又分前鋒和兩翼;骹為插入木柄處。

钺 (yuè) 是具有征伐權力象征的權杖器,其中的異形钺為少數民族或北方傳入。

戟 (jǐ)是一種既可刺又可勾殺的雙重性能兵器。

劍 古代貴族和戰士随身佩帶,用以自衛防身進行格鬥、可斬可刺的兵器,出現于西周。劍一般由劍身(有血槽)和劍把兩部分組成,并配有鞘。史學上所稱的玉具劍是指摽、首、格、劍鼻四處皆佩玉的劍。

紋飾

夔紋 表現傳說中的一種近似龍的動物,說文:“夔……一足”。圖案多為一角、一足、口張開、尾上卷。有的夔紋已成為幾何圖形化的裝飾。多作為器物上的主紋。

龍紋 《說文》“龍,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圖案取傳說中龍的形象。基本上有三種形式:屈曲形态,幾條龍相互盤繞,頭在中間分出雙身。

蟠螭 (chi)紋 形狀象夔,張口,卷尾,《國語·吳語》“為虬弗摧,為蛇将若何”。韋昭注:“虬小蛇大”。圖案以蟠屈的小蛇(虬)構成圖形。

鳥紋 有的長翎垂尾,有的長尾上卷,頭前視或作回首狀。也有的鳥頭上作仰起或下垂的高冠,這種形狀的鳥紋,也通稱為鳳鳥紋。鳥紋多作為器物上的主題紋飾。

蟬紋 大多數在三角形中作蟬體,無前後足,四周填以雲雷紋。也有作長形,并有前後足的,中間再填以雲雷紋。

蠶紋 頭圓,兩眼突出,體屈曲狀。多飾于器物的口部或足部。

象紋 圖案表現象的形态,有長鼻構成明顯的特征,也有單以象頭、象鼻為圖案的。

魚紋 圖案表現為魚的形态,有的魚形象較呆闆,有的形象生動。脊鳍與腹鳍各一個或兩個。魚紋常飾于盤内,反映器物裝飾和器物的造型是密切結合的。魚紋也常施于銅洗和銅鏡上。

龜紋 其狀一般是刻畫出龜的全形,在銅器中見到的不多,多施于盤内。

貝紋 形狀作貝殼狀,将單獨的貝殼連接起來組成圖案。

雲雷紋 青銅器上的一種典型紋飾。它的基本特征是以連續的回旋形線條構成幾何圖形。有的作圓形的連續構圖,單稱為雲紋;有的作方形的連續構圖,單稱為雷紋。雲雷紋常作青銅器的地紋,用以烘托主題紋飾。也有單獨出現在器物頸部或足部的。

勾連雷紋 由近似“T”形互相勾連的線條組成。

乳釘紋 青銅器上最簡單的紋飾之一。紋形為凸起的乳突排成單行或方陣。另有一種,乳釘各置于斜方格中,稱為斜方格乳釘紋。

龍紋識别

一、爬行龍紋,即上述龍紋形象,和獸面紋一樣,此種龍紋也有各種不同的類型,其盛行時代約在商代早期至西周早期。

二、雙體龍紋,即以一個龍頭的正面形象為中心,軀體向兩側展開,常飾于青銅器頸部的狹長範圍内,流行于商晚期至西周中期。

三、卷龍紋,龍的軀體作卷曲狀,其中一種是龍頭的正面形象居中,軀體盤繞其外,形成一圓形,多飾于盤的中心,見于商末周初,還有一種是龍的側面形象盤卷成圓形,多見于西周至春秋時期的簋、壺等器蓋的圓形捉手内。

四、雙頭龍紋,是一條龍體的兩端各有一個戈頭。多作斜角線構圖,一個龍頭在上,一個龍頭在下,常見于西周及春秋早期。

五、交龍紋,即兩條以上的龍體相互交纏盤繞,構圖較為複雜,盛行于春秋戰國時期。

特點

青銅器物是銅錫合金,有較強的硬度,不像瓦當磚瓦、甲骨陶瓷及書畫碑帖等易于破碎,而是便于長期收藏。再則青銅器皿形态各異古樸典雅,線條暢達,這也是其他古玩所無法企及的。

首先,中國青銅器數量大,種類繁多。究竟中國有多少件青銅器物,這是誰也無法統計的數字。有人統計過,僅以有銘文的青銅器物而論,從漢代到今天,出土就達一萬件以上。若加上無銘文的銅器,其數量之多就可想而知了。正因為數量大,中國青銅器的品種也極其豐富,不僅有酒器、水器、食器、兵器、禮器,還有車馬器、農具、工具及各類生活用具等一應器物。衆多的青銅器皿,造型生動、多彩多姿,令人目不暇接。數量大、品種繁的中國青銅器無疑增加了鑒定的難度,這是中國青銅器的特點之一。

其二,中國青銅器分布地區廣,且質量上乘。中國青銅器出土較為集中的地區是中原,但它的分布範圍遠遠超出中原地區,東北、西北、巴蜀、嶺南甚至西藏及東海漁島上都發現有青銅器。這些青銅器造型生動、精美,風格各異,呈現出各自不同的藝術風格。中國商周時代的青銅器,制作精湛、形狀瑰異、花紋随意、富麗典雅,其精品不勝枚舉,如司母戊方鼎、虎食人卣、雙羊尊、大克鼎、毛公鼎、蓮鶴方壺、雙雄寶劍、勾踐劍、長信宮燈、嵌綠松石卧鹿、銅車馬一流,鑄造精緻,具有撼人心魄的藝術感染力,當然深受國内外藏家鐘愛。其他各類青銅器物,鑄造者根據不同的硬度要求,準确把銅錫比例,使器皿質量優良,這是國外青銅器鑄品望塵莫及的。

其三,器物銘文可以說是中國青銅器最大的特點。世界各地古青銅器絕大多數沒有銘文,隻有印度出土的少量青銅器或鑄有很短的銘文。中國古銅器有銘文者僅出土的就達一萬餘件,且名文長篇巨制不少,如毛公鼎銘文長達497字。這些銘文字體,或粗犷放達,或蒼勁有力,具有很高的很高的書法欣賞價值。這些銘文也是鑒定中最難把握的一環。

其四,以容器為主的中國青銅器也在世界青銅文化中獨樹一幟。就世界範圍而言,從印度河流域到巴爾幹半島,從米諾斯文明到邁錫尼文明,其青銅器的代表作大多為武器,如戈、矛、刀、箭、劍、戟、镞等,而中國卻以鑄造難度較大、紋飾複雜的容器為主。這些容器,尤其鼎,是為國家重器。其寓意深奧、内涵豐富,與政治糾纏在一起的神秘性始終是鑒定家及藏家們感興趣的問題。另外,歐洲青銅文化以武器為代表,中國青銅文化以容器為代表,這是不是前者富于侵略性,而後者安于保守性就不得而知了。中國青銅器的四大特點,是鑒定者應當了解的基本常識。

鑒别方法

第一招 聞味、手搓

真正的千年古銅無論傳世或出土品,均無刺鼻的酸、臭、嗆等異味,出土生坑品稍帶土腥味,但因千年以上的時間,土層與銅器的氧化物已牢結一體,青銅本身和鏽蝕的氣息已被基本吸收。如仔細聞辨似乎有一種接近甜味的感覺。過去的老古董商有的用舌舔,此法看來不會被講衛生的今人所取。其實更好的辦法,是用手在器物上反複快速搓磨,待搓得指頭發熱時,再聞手上的氣味,老東西有陳舊器物那種類似發黴的甜味,新貨則有酸、嗆之氣。

第二招 看鏽色

(1)疙瘩鏽可疑:疙瘩鏽色深淺不一,成較均勻的小塊狀,布于器物之某一部位,雖不能将有疙瘩鏽的器物一概視為赝品,但作僞者用塗料、油漆和乳膠所作的假鏽,多呈此狀。

(2)粉綠色鏽可疑:粉綠色鏽多為浮鏽,除特殊環境如土層潮濕、過分接近地表等原因,少數真器有此情況外,一般粉鏽多半為急于求成的作僞者用酸、堿腐蝕而成。有的真器,出土後保管條件不好,染上有害鏽也偶爾呈粉綠色,但購藏青銅器必須對此保持警惕,以防上當。

(3)單一鏽色可疑:一件曆經千年标準的青銅器,其包漿鏽色應當層次豐富,斑斓可人。正像宋元時期的古畫一樣,除了總的基調色彩因陳舊顯得單一外,觀其細部色彩也是各有千秋,其感覺是和諧而不單調,多彩而不刺目,就是一枚小小的秦漢時期的青銅帶鈎,也可體現出這種特色。凡鏽色過分單一,缺乏變化與對比通體硬綠鏽者,一般都是“速成”赝品,不可取也。

再一招 辨聲

(1)僞器敲擊聲亮而有轉音(轉音即頻率較高而較悠長向上),真器聲音較低沉短促。

(2)破音可疑:有的作僞者為了模仿真器的“啞音”,有意将器物弄出裂痕,這樣做雖然消除了亮音,但卻呈現出破裂之音。

又一招 細察材質

作僞者為省事,常用新銅(黃銅)制作赝品,選好後塗以假鏽色包漿,或腐蝕後埋入地下,使人看不出器物材質。購藏者用20倍以上放大鏡,通體仔細觀察,如發現有黃色晶體狀亮點,即可能為新銅所造。

龍紋鑒别

一、爬行龍紋,即上述龍紋形象,和獸面紋一樣,此種龍紋也有各種不同的類型,其盛行時代約在商代早期至西周早期。

二、雙體龍紋,即以一個龍頭的正面形象為中心,軀體向兩側展開,常飾于青銅器頸部的狹長範圍内,流行于商晚期至西周中期。

三、卷龍紋,龍的軀體作卷曲狀,其中一種是龍頭的正面形象居中,軀體盤繞其外,形成一圓形,多飾于盤的中心,見于商末周初,還有一種是龍的側面形象盤卷成圓形,多見于西周至春秋時期的簋、壺等器蓋的圓形捉手内。

四、雙頭龍紋,是一條龍體的兩端各有一個戈頭。多作斜角線構圖,一個龍頭在上,一個龍頭在下,常見于西周及春秋早期。

五、交龍紋,即兩條以上的龍體相互交纏盤繞,構圖較為複雜,盛行于春秋戰國時期。

真僞鑒别

從史料歸結出僞器的基本情況如下:

一是全器皆僞。如上海博物館所藏西周晚期“師兌簋”,按原器翻鑄,尺寸與原器相似,但比原器重260克。因此有經驗者用手一掂量,即可感知。又如北京故宮博物院所藏的一件“子幅觯”,整器由鳳鳥紋等紋镂刻而成,但紋線死闆,紋飾呆滞,同時器表是用漆皮做的地。因此,細心審視,也可以看出破綻。

二是器物的一部分為僞作。如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的一件商代“父乙觯”,器身為真器,但作僞者在其口部加上了一個流,并在腹上部又加上了一個飾物,成為一件古代無此形制的觯,不倫不類。

三是拼湊真器殘片做成僞器。如北京故宮博物院所藏的一件“商代卣”,器身與梁的紋飾風格不同。仔細看,梁環有焊接痕迹,表明梁與器身原不屬一器。雖其均用商代青銅器殘件做成,但整個卣應為僞器,因為鹵無此形狀提梁。

四是器真銘僞。這又包括兩種情況:其一,銘文全僞。銘文或用刀具斬刻而成,或用化學藥品腐蝕而成。内容或仿某一真器銘,或拼湊,或随意杜撰。由于戈、劍的平面部位易于僞刻,所以在戈、劍上僞刻名文較為多見。其二,在真名外,加刻為名。

五是器真而花紋僞。即在真的素面或花紋少的嚣物上僞刻花紋。如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商代制造的“父已壺”,原為戰國素面壺,作僞者在其身上僞刻了商代的獸面紋及。又如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戰國幾何紋壺”,作僞者在花紋中僞嵌了金銀絲片。

鑒定要素

1、紋飾精美,常見饕餮紋、夔龍紋、鳳鳥紋和幾何紋等;

2、穩定性和抗磨性極好,因青銅具有良好的填充性;

3、器身具有明顯的範模痕迹,即範線或範片;

4、表面鏽色和銅綠分布自然而不易脫落。

時期鑒定

從器形之間看,由于西周時期的青銅器制作方法同夏、商時期一樣,沒有太大的變化,都是陶範制作,且一器一範,手工制作,這樣就不能鑄造出相同的陶範,所以,在西周時期也是沒有完全相同的青銅器造型,如果有,肯定有一件是僞器,或二者皆僞。從紋飾之間看,由于同夏、商時代一樣為陶範鑄成,一範一器,幾乎沒有完全相同紋飾或刻痕的青銅器,除了個别用單範鑄造成器的有相同的紋飾,不過這樣的紋飾在西周時期很少見。

從銅鐵合鑄上看,近年來的考古發現新材料證明,在商代晚期和西周早、中期,這類銅鐵合鑄器所使用的鐵都是隕鐵,那麼究竟什麼時候出現人工冶鐵?這是一個相當重要的時間推定問題,因為,隻要這個時間鉚定了,我們才可以知道從商代晚期到什麼時候屬于隕鐵和銅材料結合成器存在的時間?而什麼時候又是人工冶鐵和銅結合器存在的時間。1990年,河南三門峽西周晚期虢國貴族墓地出土了一把玉莖銅芯柄鐵劍,為銅鐵合鑄的典型器物,且是人工冶鐵,被稱之為“中華第一劍”,是中國迄今發現最早的人工冶鐵實物,由此我們可以推定,中國曆史上銅和隕鐵合鑄的時代是從商代晚期到西周晚期。而人工冶鐵與銅合鑄成器的時代至遲在西周晚期技術上已經成熟。

從鑄範種類上看,西周時期除了陶範法冶鑄外,也還延續了夏商時期用石範鑄造青銅器小件和不複雜器物的傳統。由于石範法隻能制造一些簡單的工具和武器類青銅器,所以到西周時期石範鑄造青銅器的方法,基本上沒有得到發展,在西周時期絕大多數青銅器的鑄造還是采用陶範法鑄造,隻有極少數的青銅器是用石範鑄法鑄造,我們在鑒定這一類石範法鑄造的青銅器時,就要和陶範法鑄造青銅器的鑒定要點區分開來,如石範法鑄造的青銅器,存在着器形和紋飾之間相同的現象。

從其它看,西周時期青銅器在以下幾個方面和夏代青銅器的特征相似,如,在聽聲音上和青銅器的鏽蝕上、以及青銅器的重量上,其辨僞的方法基本相同。從紋飾上看,西周時期的青銅器紋飾在繼承商代的基礎上繼續發展,西周早期和商代晚期一樣進入了紋飾發展的鼎盛期,這是同當時的社會曆史大背景分不開的,也就是說雖然朝代更替了,但統治階級用禮器統治人們的思想沒有改變,所以,青銅禮器發展的大環境沒有改變,這樣青銅上的紋飾還是按照為禮器服務的思想不斷發展,商代的許多紋飾在西周時期仍然在使用,如,商代晚期獸面紋的變化的形式“環柱角形、牛角形、外卷角形、羊角形、内卷角形、曲折角形、雙龍角形、長頸鹿角形、虎頭形、熊頭形獸面紋”等紋飾,在西周早期仍在使用。而在西周中後期形成了西周時期特有的紋飾特征,如,西周中後期,主要流行環帶紋、竊曲紋、重環紋、垂鱗紋、波曲紋、鳳鳥紋、瓦紋等,另外,還出現了許多無紋飾的素器,在這些素器當中有的也有飾幾道紋的。

西周時期的青銅器,有時候用雷紋為地,這實際上是延續了青銅器禮器化的進程,可以想象以雷紋為地的青銅器上存在的各種紋飾多是天上的神靈,或是能上天入地的神物,因為,它可以在雲雷紋之上生活,但西周時期的青銅器上的雲雷紋沒有商代普遍,這從另一個方面也說明了在西周時期人們崇拜的對象,逐漸從天上回到了人間。但我們應明白,商代和西周時期雖然在紋飾的種類上不同,但這些紋飾的本質和功能沒有變,仍然是為了增強青銅器的神秘性,加強了其禮器的地位。當然,在西周時期青銅器紋飾進化的過程中,否定掉的許多傳統的青銅器紋飾,這些紋飾為什麼會被否定掉呢?原因很簡單,就是這些紋飾不适應時代的要求了,不符合禮器神秘性規律了,所以,自然就會被淘汰掉。

西周時期的許多紋飾遵循這個規律,如商代和西周早期的獸面紋及其變形的紋飾,在西周時期就逐漸被淘汰,在西周中後期,獸面紋很少,即使有也多在足部和一些不起眼的地方。另外,商代的夔龍和鳥紋在西周時期也是少見,基本上棄置不用了,這是因為,西周時期人們崇拜的對象發生了改變,生産力進一步得到了提高,西周時期已經沒有什麼動物是人的對手了,人們對許多自然界中存在的動物不再恐懼,不再崇拜,既是征服不了的猛獸至少也對它的習性有了深刻的了解,已經不再屬于崇拜的對象,這樣這些動物的神秘性就小了,更不要說是稱之為神了,所以在西周時期真正的獸面紋就少了。

即使有,也多是以抽象的形式出現。因為,隻有抽象才是超現實的,才是人們所崇拜的,因為人們隻崇拜抽象的事物。而替代的則是新的紋飾,當然,這些紋飾是抽象到了極點,如,重環紋、垂鱗紋、龍紋等。當然,也有一些比較難于解釋的紋飾,比如說波曲紋,在西周時期的青銅豆和青銅甑等器物上都有表現,對于這種波曲紋有的人認為是一種不知名的獸紋,當然,我們對波曲紋的研究還很不夠,但是,據我對虢國墓地青銅器上的波曲紋進行觀察,總覺得象是大海的波浪,或者至少應該和大海有點聯系,因為大海在周代是不為人們所認識和理解的,所以,大海對于周人來講還是極神秘的,這樣人們就會成為人們崇拜的對象,也許這種波曲紋本身并不是來源于大海,但從外形上看不免會被人們這樣理解。

西周時期許多青銅器上的紋飾,在布局方法上還出現了幾種紋飾并存的局面。有的上面飾竊曲紋、中間為三角紋和竊曲紋、腹部為鳳鳥紋或龍紋、圈足是竊曲紋,十分複雜,在手法上,主要采用虛實、縱橫、疏密等排比方法,使圖案變化豐富多彩,但是對稱性很強。另外,西周時期紋飾的特點還有一點,這就是主次紋飾的應用,即在西周時期青銅器上的紋飾一般都有幾種,但隻有一種紋飾是主體,其特點很明顯,一般都占據着顯著的位置,且面積很大。目前市場上有很多仿制的西周青銅器,但大多都不得其精髓。

青銅器收藏

青銅是銅與鉛、錫的合金。紅銅又稱純銅。由于銅礦石與其他有色金屬礦常常是伴生的,所以紅銅中常含有鉛、錫等金屬。一般稱錫含量低于2%,鉛含量低于3%的銅為紅銅。紅銅的熔點為1083℃鑄成的器物硬度差,鑄造過程中的流動性也不好,冷卻時收縮性也較大。

但加人錫、鉛以後,其性能可以改善。例如:加入10%的鉛,熔點可降低43℃;加入10%的錫,熔點可降低73℃;若加入20%的錫,熔點可降低193℃。同時,硬度也可以提高。紅銅的布氏硬度為35,加入5-7%的錫,硬度就增高到50-65;加入9-10%的錫以後,硬度可達到70-100。另外,加入鉛和錫以後,鑄器時可使銅液的流動性能得以改善,使青銅器表面的裝飾花紋獲得清晰的效果。

商代除了鉛青銅(銅鉛合金)和錫青銅(銅錫合金)外,還出現了銅鉛錫三元合金。大約在商王武丁前後,古代工匠已經掌握了這種三元合金工藝。這比西方要早好幾個世紀。

有以下幾個優點:1.硬度高。古人可以根據器類對硬度的不同要求适當地調整銅錫比例,造出各種适用的器物。2.熔點低。是古人容易控制的。3.便于鑄造。青銅溶液流動性好,澆鑄時無微不入,凝時滿範,而且氣孔少,容易得出鋒利的刃口。4.具有化學的穩定性,不易鏽蝕,外觀也很美麗。

這些優點,兼有石器青銅器的長處而又克服了二者的不足,所以青銅發明以後能夠廣泛地用來制造生産工具、武器和各種生活用具,促使社會經濟面貌發生重大的變化,最後導緻社會制度發生重大的轉變。

青銅器生産工序:

1.采礦:湖北大冶銅綠山遺址是迄今世界上規模最大、生産年代最長的古銅礦遺址。據測定:最古老的礦井距今已有3100多年。這個大型富礦在西周時已被發現和利用,說明中國在礦物勘探開采上很早就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

2.初煉:把選擇好的銅礦石加以破碎,然後與溶劑木炭一起放進坩埚或煉爐内,點火熔煉,等銅礦石熔化後,把汁液倒出,棄去煉渣,便得到粗銅。

3.制範:須經過三個程序:造型、翻範、合範。

造型就是作模子。翻範,就是把澄濾過的細泥調和均勻,拍成平片按捺在模型外部,用力壓緊,使模上的花紋反印在泥片上。等到泥片半幹時,按器物的中線或耳、足、邊、角用刀劃成若幹塊,各片之間劃出三角形的卯以便密切結合,然後慢慢陰幹或用微火烘幹。一件器物的外範劃成多少塊,要根據它的大小來決定。合範,就是把分片作成的外範合攏在一起,作為器物的外腔,再在外範中心加一泥芯,作為内範。内範比外範略小,二者中間的空隙就是澆注銅液的地方。

4.熔鑄:又稱為精煉。包括調劑、精煉、澆注三個環節。

調劑,就是調配銅錫的比例。實驗證明,青銅中錫的成分占17%-20%的最為堅韌。

精煉,這一步的技術要點在于觀察和掌握火候。坩埚加溫到一定程度時,金錫配料中的雜質首先氣化,發出黑色的渾濁氣體。黑氣揮發的過程完結了,錫首先熔化,發出黃白色的氣體。黃白色的氣體冒完了,銅開始熔化,銅的青銅色混進白色,所以出現青白的焰色。溫度繼續上升,銅全部熔化,銅量大于錫量,青白色随着變為青色。到青色純淨時,表示火候已熟(所謂“爐火純青”),可以澆鑄了。銅液澆灌後,器物已經成形,到銅液基本凝固、熱度還沒有完全消散的時候,就可以打破内外範(“脫範”),取出器物,進行打磨加工;消除毛刺,把表面整光滑,把花紋剔清楚,全部作業就最終告成。

青銅器生活用具主要類型及用途

鼎 烹饪器,主要用來煮魚、肉。典型的形狀是圓形、三足、兩耳,也有方形、四足、兩耳的。足間是燒火的地方,兩耳供舉鼎時挂鼎鈎用。是重要的禮器,常與其他禮器配套使用,用于筵宴、祭祖和祭天,是“宗廟重器”,在古人心目中自然成為統治權力的象征。“問鼎”便成為觊觎最高統治權的代用詞。

鬲 烹饪器。形狀為淺腹、三足,足部肥大,足心是空的。足心留空是為了使水能夠下注,增加受熱面積。

辟 大夫虎符,戰國,長8.1cm,寬3.9cm。現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

甗 蒸飯器,由上下兩體合成。上體呈圓形,有兩耳,象鼎身,下體三空足,象鬲,上下體有穿孔的排。上體盛飯,下體盛水,水燒開後蒸汽透過排孔将飯蒸熟,好像今天的蒸鍋。

簋 盛飯器。也是禮器,常與鼎配合使用,以每套所含器數的等差表示貴族身份的高低。

盨 盛飯器。蓋子倒過來也可以盛飯。

爵 飲酒器。形制為圓腹或方腹,前有流,後有尾,腹旁有鋬(把手),流、尾之間有二柱。

角 飲酒器。形制與爵相似,但沒有柱,而且兩端都是尾。

斝 溫酒器。形制與爵、角相似,但無流無尾,僅在口緣上有兩柱。

觚 盛酒器。整器像一隻喇叭。

觯 盛酒器。

尊 盛酒器。形制多為圓形、侈口、圈足,很像今天的痰盂。銅器銘文常把尊、彜二字聯成一個詞,作為禮器的通稱。

卣 盛酒器。

盉 斟酒器,用途與今天的酒壺相仿。

壺 盛酒器,有時也用來盛水。

罍 盛酒器,有方、圓形兩種

匜 注水器。形狀像瓢。

盂 盛水器。

盤 盛水器。常與匜聯用,盥洗時用匜注水,而以盤承接,免得水撒到地下。

名品鑒賞

司母戊鼎

司母戊鼎是中國商代後期後期(約公元前16世紀至公元前11世紀)王室祭祀用的青銅方鼎,1939年3月19日在河南省安陽市武官村一家的農地中出土,因其腹部著有“司母戊”三字而得名,現藏中國國家博物館。司母戊鼎器型高大厚重,又稱司母戊大方鼎,高133厘米、口長110厘米、口寬79厘米、重832.84千克,鼎腹長方形,上豎兩隻直耳(發現時僅剩一耳,另一耳是後來據另一耳複制補上),下有四根圓柱形鼎足,是中國目前已發現的最重的青銅器。該鼎是商王祖庚或祖甲為祭祀其母所鑄。

四羊方尊

(商代)

通高58.3厘米

1938年湖南省甯鄉縣出土

現藏中國曆史博物館

商代方尊的代表

銅尊盛行于商代和西周時期,是一種飲酒用具。這件四羊方尊是我國現存商代青銅方尊中最大的一件,重達34公斤,加上它獨一無二的造型,理當進入文物精品之寶庫。四羊方尊,商朝晚期偏早青銅器。屬于禮器,祭祀用品。是中國現存商代青銅器中最大的方尊,高58.3厘米,重近34.5公斤,1938年出土于湖南甯鄉縣黃村月山鋪轉耳侖的山腰上。現藏于北京中國國家博物館。

四羊方尊器身方形,方口,大沿,頸飾口沿外侈,每邊邊長為52.4厘米,其邊長幾乎接近器身58.3厘米的高度。長頸,高圈足。頸部高聳,四邊上裝飾有蕉葉紋、三角夔紋和獸面紋。尊的中部是器的重心所在。尊四角各塑一羊。肩部四角是四個卷角羊頭,羊頭與羊頸伸出于器外,羊身與羊腿附着于尊腹部及圈足上。

尊腹即為羊的前胸,羊腿則附于圈足上,承擔着尊體的重量。羊的前胸及頸背部飾鱗紋,兩側飾有美麗的長冠鳳紋,圈足上是夔紋。方尊肩飾高浮雕蛇身而有爪的龍紋,尊四面正中即兩羊比鄰處,各一雙角龍首探出器表,從方尊每邊右肩蜿蜒于前居的中間。全體飾有細雷紋。器四角和四面中心線合範處均設計成長棱脊,其作用是以此來掩蓋合範時可能産生的對合不正的紋飾。

據考古學者分析四羊方尊是用兩次分鑄技術鑄造的,即先将羊角與龍頭單個鑄好,然後将其分别配置在外範内,再進行整體澆鑄。整個器物用塊範法澆鑄,一氣呵成,鬼斧神工,顯示了高超的鑄造水平。四羊方尊集線雕、浮雕、圓雕于一器,把平面紋飾與立體雕塑融會貫通、把器皿和動物形狀結合起來,恰到好處,以異常高超的鑄造工藝制成。在商代的青銅方尊中,此器形體的端莊典雅是無與倫比的。此尊造型簡潔、優美雄奇,寓動于靜。被稱為“臻于極緻的青銅典範”。

酗亞方尊容酒器。商代晚期鑄品。清宮舊物,現藏故宮博物院。原器通高45.5厘米,寬38厘米。大敞口,寬折肩,高圈足。肩四隅有四立體有角象首,肩中部有四雙角分叉龍首。頸飾蕉葉紋,肩及圈足飾鳥紋。腹部與圈足有曲折角型大獸面紋,圈足曲折角雕成龍形。器四隅及每壁中心線皆設有棱脊,上端侈出器口,形象莊嚴龍虎尊商器。

原器一九五七年出土于安徽阜南縣。器高五十點五厘米,口徑四十四點九厘米,重約二十公斤,是一件具有喇叭形口沿,寬折肩、深腹、圈足,體形較高大的盛酒器。龍虎尊的肩部飾以三條蜿蜒向前的龍,龍頭突出肩外。腹部紋飾為一個虎頭兩個虎身,虎口之下有一人形,人頭銜于虎口之中。虎身下方以扉棱為界,飾兩夔龍相對組成的獸面。圈足上部有弦紋,并開有十字形镂孔。龍虎尊紋飾的主題是“虎口銜人”。

關于這一主題,有人認為:在這裡,“人”應是那些奴隸,"虎口銜人"反映奴隸社會的殘酷、恐怖。對于這種傳統的解釋,另外一些考古學家則提出質疑,他們認為這應該是在表現一種巫術主題。青銅器在當時是十分重要的禮器,這樣的紋飾應是巫師作法的情景紀實。張開的虎口在古代是分割生死兩界的象征,虎口下的人很可能就是巫師,巫師在祭祀中通過老虎的幫助而表現出一種能夠通天地、感鬼神的能力。“虎口銜人”這一圖案的含義究竟是什麼,我們還不能做出精确的解釋,但在當時一定是和某種神話和宗教信仰相聯系的,在祭祀活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此尊是商代青銅器中與四羊方尊齊名的珍品。

鸮尊

曆史:商代後期

尊為古代盛酒器。銅尊,最早見于商代。鸮,俗稱貓頭鷹。在古代,鸮是人們最喜愛和崇拜的神鳥。鸮的形象是古代藝術品經常采用的原形。商代的王器、石器、陶器、青銅器中,都有精美的鸮形。此鸮尊即是商代鳥獸形青銅器中的精品。鸮尊一九七六年出土于河南安陽殷墟婦好墓,原器為一對兩隻,鑄于商代後期。原器通高四十五點九厘米,外形從整體上看,為一昂首挺胸的貓頭鷹。通體飾以紋飾,富麗精細。喙、胸部紋飾為蟬紋;鸮頸兩側為夔紋;翅兩邊各飾以蛇紋;尾上部有一展翅欲飛的鸮鳥,整個尊是平面的立體的完美結合。尊口内側有銘文“婦好”二字。“婦好”應是商王武丁之妻。據殷墟甲骨文記載,婦好是一位能幹、有魄力的女子。生前,她曾參與國家大事,主持祭祀,還帶兵征伐過羌、土方等國家,頗具傳奇色彩。原物現存于中國國家博物館。

言論

西周青銅器從器形之間看,由于西周時期的青銅器制作方法同夏、商時期一樣,沒有太大的變化,都是陶範制作,且一器一範,手工制作,這樣就不能鑄造出相同的陶範,所以,在西周時期也是沒有完全相同的青銅器造型,如果有,肯定有一件是僞器,或二者皆僞。

從紋飾之間看,由于同夏、商時代一樣為陶範鑄成,一範一器,幾乎沒有完全相同紋飾或刻痕的青銅器,除了個别用單範鑄造成器的有相同的紋飾,不過這樣的紋飾在西周時期很少見。

從銅鐵合鑄上看,考古發現新材料證明,在商代晚期和西周早、中期,這類銅鐵合鑄器所使用的鐵都是隕鐵,那麼究竟什麼時候出現人工冶鐵?這是一個相當重要的時間推定問題,因為,隻要這個時間鉚定了,我們才可以知道從商代晚期到什麼時候屬于隕鐵和銅材料結合成器存在的時間?而什麼時候又是人工冶鐵和銅結合器存在的時間。1990年,河南三門峽西周晚期虢國貴族墓地出土了一把玉莖銅芯柄鐵劍,為銅鐵合鑄的典型器物,且是人工冶鐵,被稱之為“中華第一劍”,是我國迄今發現最早的人工冶鐵實物,由此我們可以推定,中國曆史上銅和隕鐵合鑄的時代是從商代晚期到西周晚期。而人工冶鐵與銅合鑄成器的時代至遲在西周晚期技術上已經成熟。

修複保養

青銅器的修複與保護由于金屬類文物的修複保護技術基本相同,青銅器修複保護技術在金屬類文物中比較全面,而且青銅器占金屬文物中的比例最高,所以本文以青銅器的修複保護為主全面系統的介紹青銅器修複保護技術,大家可從中借鑒其它文物的修複保護方法。在人類曆史上曾經曆了一段漫長的青銅時代,這是一個以青銅制造工具、用具和武器為特征的人類物質文明發展階段。所謂青銅是:銅與錫或鉛等元素按一定比例熔鑄而成的合金,以銅為主,顔色呈青,故名青銅。

青銅器文物的腐蝕機理

要修複和保護好青銅器,必須對青銅器腐蝕的機理進行探讨,以利于采取正确的、有效的保護措施。青銅器鏽蝕機理随着科學的發展在不斷的有所發展,各種理論和觀點不斷踴現,但目前看法較為一緻的是:器物埋藏地下時接觸到氯化物,因為氯離子半徑小,容易穿透水膜而與銅作用形成氯化亞銅:Cu十Cl=→CuCL十e氯化亞銅又與水反應生成氧化亞銅和鹽酸:2CuCl十H20→Cu20十2HCl氧化亞銅遇氧氣、水和二氧化碳時可生成堿式碳酸銅;Cu20十―02十H20十C02→CuC03·Cu(OH)2氧化亞銅遇水、氧,加上鹽酸又可轉化為堿式氯化銅:2Cu20十2H20十02十2HCl→CuCl2·3Cu(0H)2。因此,青銅器在外界環境影響下所形成的腐蝕産物,是一種由内向外為CuCl、Cu20,再向外是CuC03·3Cu(OH)2或CuCl2·3Cu(OH)2,或兩者都有的層疊狀結構,這一結果已被x射線衍射法的分析所證實。

由于氧化亞銅層的轉化産物一堿式氯化銅是疏松膨脹的,呈粉狀,通常稱為粉狀鏽,氧和水仍可進入其中,使氯化亞銅層轉化為堿式氯化銅∶4CuCl十02十4H20→CuCl2·3Cu(0H)2十2HCl這就造成了内部生成粉狀鏽的條件;生成的鹽酸遇到共析組織,又使銅轉化為氯化亞銅:4Cu十4HCl十02→4CuCl十2H20形成的氯化亞銅又與浸入内部的氧氣和水作用生成堿式氯化銅。這樣周而複始,使青銅器的腐蝕産物不斷擴展、深入,直到器物潰爛、穿孔,這就被稱為“青銅病”。青銅器鏽蝕機理有的資料認為還與青銅中錫;鉛密切相關。通過電鏡掃描;電子探針進行分析後得出“粉狀鏽”的化學成分為∶堿式氯化銅、二氯化錫(或亞錫的絡陰離子)及氧化鉛的混合物。青銅“粉狀鏽”是點蝕型腐蝕。青銅器中銅、錫、鉛呈不均勻分布,可分為許多電位不同的微區,并組成微電池進行電化學腐蝕,這是産生點蝕得以擴展的内在因素。

其鏽蝕蔓延的條件是潮濕、含氯離子的環境,這是點蝕發生的外界因素。對青銅器的鏽蝕,有的還提出了生物腐蝕的觀點,實際上有些金屬器物在缺氧的條件下,腐蝕速度仍很快,腐蝕産物為大量的硫化物(這已被一些試驗所證實)。這種硫化物是在嫌氧細菌的作用下,由微生物還原硫酸鹽産生的硫化氫而轉變得采的。有關生物與青銅器鏽蝕關系的理論還有待于人們進行更深入的研究。

青銅器的去鏽與保護

青銅器大多數曾經地下埋藏,因而受到不同程度的腐蝕。作為腐蝕介質土壤的毛細管及孔隙被空氣、水和電解液充滿。青銅器埋于地下,在空氣、水、電解液的作用下,自然形成各種不同色彩的腐蝕覆蓋層,有黑色的氧化銅(CuO)、紅色的氧化亞銅(Cu2O)、靛藍色的硫酸銅(CuSO4)、藍色的硫酸銅(CuSO4·5H2O)、綠色的堿式硫酸銅(CuSO4+3Ca(OH)2)、白色的氯化亞銅礦(CuCl)、白色的氧化錫(SnO2)等不同色彩。

絕大多數屬腐蝕産物,不僅沒有破壞古代藝術作品,反而更增添了青銅器藝術效果。古色的腐蝕層,成為青銅器莊嚴古樸、年代久遠的象征,鏽層一般并未改變青銅器物的形态,而且銅鏽的性質也較穩定,不緻使器物破壞。所以這類腐蝕層應保留。但鑒于大多數出土青銅器基本上都是有土及鏽包着,如要露出底色、花紋、圖案、銘文,就必須除鏽。但除鏽又不能損傷銅器本胎,并要保留好的鏽色。與基本除鏽不同的是“粉狀鏽”的去除,青銅器鏽蝕機理主要為氯離子的存在對青銅器的鏽蝕影響最大,是産生“粉狀鏽”使青銅器遭到破壞的主要原因。

要保護好青銅器,關鍵在于如何處理氯離子,怎樣将氯離子從器物裡層移出來加以除去,或者是把氯離子封閉、穩定在器物的内部,使之與氧氣和水分隔絕,免受外界環境因素的影響。去除多餘銅鏽及“粉狀鏽”方法很多,采用何種方法除要視每件文物的具體情況而定,但總的有一條原則,必須保持器物的原貌,特别不能傷害器物的銘文、花紋和古斑。

除鏽方法

主要處理方法有三類:即機械法、化學法和電化還原法。三類方法上相互配合使用。

1.機械方法:分為手工操作和機械操作。

手工操作:多用于已暴露在青銅器表面上的粉狀鏽。可以用各種工具,如不鏽鋼針、錘子雕刻刀、鑿子、錾子、不鏽鋼手術刀、多功能刻字筆、潔牙機等,直接在器物上操作,細心地将粉狀鏽剔除。在粉狀鏽去除後,往往會發現一層很薄的銅,這并不青銅器的銅體,而是氯化銅水解過程中産生的銅。它的下面常掩蓋着許多灰白色的氯化亞銅,因此,用鋼針刺穿薄層銅質後,發現确系氯化物可将其去除,直至見到銅體為止。

機械方法包括:挖剔、削切、刮磨、鋸解、掃刷、吹掃、打磨等。機械操作有:噴砂機:可用于清除金屬表面上的鏽蝕和腐蝕産生,它的去鏽原理是利用氣壓噴射金屬微粒,鏽會被迅速去除。該方法一是快速,二方便,三去鏽面積可大可小,這一點比激光器去鏽、超聲波去鏽有更大優勢,四有些洞隙深處的鏽也能去除。

激光去鏽:采用激光對青銅器孔洞狀深部病竈中氯化物的去除具有準确、易行的特點。主要利用激勵出的巨大光能,瞬時作用在表面鏽層上,使表面溫度迅速上升,利用激光束同物質相互作用時産生的光熱、光化、光壓等光學效應。由于鏽層結構疏松,對該能量的吸收能力強,因而将鏽蝕層迅速燒熔,汽化與本體分離,他能夠快速、高效、無污染地清除掉青銅器表面的綠色有害粉狀鏽,從而達到延長青銅器壽命、有效保護文物的目的。這種方法不适用于大面積有害鏽的去除。

超聲波去鏽法:超聲波清洗器,是采用超聲波微機械振蕩波,無論在固相、還是氣相介質中均可以波的方式傳播。其機理:借空泡作用,而發生高頻沖擊及振動液體,在超聲波的一個周期中的某個時間受到負壓,液體在液固界面被引開使那裡成為真空,産生空化氣泡,在另一時期,又因承受正壓而空泡形成至破裂過程,以高頻反複進行,對被清洗物品上的污垢進行周期性的強力沖擊,而使之脫離物品,而污垢物品表面的空化氣泡的劇烈振蕩作用,更促使污垢自物品剝離,故超聲波能達到極好的清洗效果。也可加入倍半碳酸鈉溶液浸泡通過超聲波加速反應,在很短的時間内達到長時間的浸泡處理效果。另外,還可以用超聲波潔牙機、刻字筆等。

2.化學法:用化學試劑配制除鏽液,除鏽液配方較多。

l、用5%-10%檸檬酸、5%-10%氫氧化铵、堿性酒石酸鉀鈉,可直接将青銅器置于除鏽液中浸泡,也可以用脫脂棉蘸除鏽液,再敷于生鏽的部位。

2、倍半碳酸鈉法:倍半碳酸鈉亦稱堿浴浸泡法,所用化學劑為碳酸鈉和碳酸氫鈉,配制成碳酸氫三鈉溶液,将含氯化物的青銅器浸入1%或5%的倍半碳酸鈉(Na2C0

3·NaHC03·2H20)溶液中浸泡,浸泡時最好加熱,使液溫白天保持在40℃左右。晚上自行冷卻。溶液中,至該浸液中無氯離子出現為止。然後再将器物用蒸餾水浸泡沖洗,将鏽蝕的青銅器放入溶液開始每周換一次,幾周後可半個月或更長一點時間換,浸泡至少要三個月,直至氯離子濃度達4PPm以下為止,這是一種沿用很久的方法,缺點是極其費時。這種方法,通過浸泡腐蝕産物與倍半碳酸納發生作用,而使氯離子進入溶液中,對保存綠色的銅鏽有利,當需要保留銘文、花紋和古斑時,用本法比較合适,所以直至目前還被廣泛采用。但是從除去氯離子的效率來看,它不是特别好,這是因為青銅器表面腐蝕層受許多因素的影響,是一個由擴散控制的動力學過程。隻有多次更換浸泡液,才能使氯離子繼續擴散出來。為了提高除鏽的效果,需要延長浸泡的時間。如果倍半碳酸鈉的濃度采用5%。不但釋放出的氯離子多,而且速度也快,但是對銅的消耗也相應增加,故不宜采用過濃的倍半碳酸鈉溶液。

3、苯并三氮唑(BTA)法:BTA法系國内外用來保護銅及銅合金常用的很有效的青銅緩蝕劑,用于古青銅器的保護,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苯骈三氮唑是白色到奶油色的粉末結晶,能溶于乙醇、苯等有機溶劑中,關于BTA抑制銅腐蝕的機理主要有兩種,即吸附理論和成膜理論。吸附理論認為,BTA吸附于銅器表面後,改變了金屬與溶液的界面結構,并使陽極反應的活化能顯著升高,從而降低了銅本身的反應能力。

而成膜理論認為,BTA對銅的保護與Cu20膜的存在有關,能形成Cu(I)—BTA配合物保護膜,也能在Cu0表面上形成Cu(I)—BTA配合物保護膜,這種膜覆蓋性能良好;緊貼在金屬的外部,把金屬表面與腐蝕介質隔開,形或不溶于水及部分有機溶劑的透明覆蓋膜,生成膜比較牢固,使金屬的溶解或離子化程度大大降低,起到了保護金屬的作用。具體的保護方法是先配制5%的BTA乙醇溶液置于可抽真空的容器内,放入待處理的青銅器文物,由真空泵抽至溶液呈沸騰狀停止,将整個容器于恒溫糟中恒溫至60℃,恒溫期間控制真空度為400毫米汞柱即可,—般需要8小時以上,結束後取出器物用乙醇洗去表面殘留的BTA結晶。而BTA在60℃下作減壓滲透處理,使緩蝕劑能充分地滲入器物的鏽層内,而且成膜最好。

如果沒有減壓設備,或者文物體積較大時,也可用小濃度的BTA溶液,用毛刷蘸取BTA溶液直接在器物上多塗幾次。對處理後的青銅器也可用苯骈三氮唑乙醇溶液浸泡過的紙張包裹,使器物處了苯骈三氮唑的蒸汽中。為了防止苯骈三氮唑揮發過度,使青銅器文物長期而完整地保存下來,在除去器物上粉狀鏽後,在其表面上塗一層無色、透明,抗化學腐蝕性能好,附着力強,老化期長,且能保持文物原貌的塗料進行封護,以加固緩蝕劑與青銅表面所形成的膜,使其膜更加堅固,防腐作用更加持久。

可塗刷3%的乙基纖維素乙醇溶液或3%聚乙烯醇縮丁醛乙醇溶液、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甲苯溶液、三甲樹脂甲苯溶液、有機矽樹脂等。近年來國外對BTA系列緩蝕劑的研究仍很活躍,并推出了一些新的衍生物,協同效應是研究緩蝕劑從延緩腐蝕提高到阻止腐蝕的重要途徑之一。例如BTA與芐胺混合,不僅加快了成膜速度,而且也提高了緩蝕能力。BTA與钼酸鹽混合使用,其緩蝕效果加倍。

4、過氧化氫法:用過氧化氫作為氧化劑将氯離子氧化除去,所用的濃度,視鏽蝕情況而定,剩餘的過氧化氫稍為加熱即可全部分解,對器物不會産生任何影響。本法與倍半碳酸鈉浸泡法比較:處理的時間短,除去氯離子比較徹底。與局部電蝕法、氧化銀封閉法比較,過氧化氫法對面積大小不同的粉狀鏽,對深淺不同的粉狀鏽都可清除,使用面寬而且處理比較簡便。

5、乙睛法:用50%、5%乙腈、5%乙醇加水至10O%。這種溶液中的乙腈與亞銅離子形成穩定的堿式氯化銅,這種溶液效果較差,不能在短時間内起作用。本法的不足之處在于浸泡時間長了會導緻綠色銅鏽變黑,而且因乙睛蒸氣有中等程度的毒性,浸泡時需要良好的通風環境或密封措施。

6、氧化銀保護法:此法适用于斑點狀“粉狀鏽”局部腐蝕的器物。它是利用氧化銀與氯化亞銅接觸後,在空氣中水蒸氣的作用下,形成角銀膜的辦法,封閉氯化亞銅的暴露面,以達到控制青銅器腐蝕的目的。首先用機械方法将産生“粉狀鏽”的根源一灰白色臘狀物的氯化亞銅剔除,直到看見新鮮銅質為止,用丙酮将腐蝕區擦幹淨,然後用乙醇将氧化銀調成糊狀填充剔除部分,使未剔淨的氯化亞銅與氧化銀接觸進行反應,形成角銀膜而阻止氯離子的作用,使銅器趨于穩定。但此法經填充後的凹坑表面形成棕褐色斑點,還要作随色處理。

7、去離子水法:對于一般青銅器的清洗可采用40℃一60℃的去離子水或蒸餾水反複多次漂洗腐蝕的青銅器,可以洗去氯離子而不會改變青銅器的綠鏽。

8、檸檬酸和硫脲混合溶液法:5%檸檬酸、1%硫脲的水溶液(PH=O.95)清除局部有害鏽,然後用l%NaHco3水溶液中和殘留試劑。本法對大件青銅文物,特别是需要揭示表面銘文和花紋圖案時,可顯出很好的效果。

9、堿性連二亞硫酸鈉法:将器物用5%連二亞硫酸鈉水溶液浸泡24小時,再運用堿性連二亞硫酸鈉溶液去除硫酸根。在運用堿性連二硫酸鈉溶液去除氯化物時,應注意控制溶液的PH值于13以下。用此法處理後,還要在蒸餾水中清洗48小時,以除去殘留的腐蝕性溶液。連二亞硫酸鈉具有強烈的刺激性惡臭氣味,處理必須在密閉容器中進行。

修複方法

錫焊法:利用青銅器斷口的金屬性,将烙鐵加熱,銜挂焊錫進行焊接,使破殘銅器複原。

器形打制法:根據銅器殘缺平面大小,剪下相似的紫銅片材,加熱後,利用紫銅的延展性和可塑性,用特殊形狀的長錘捶打出補配原器的器形,再補配破殘青銅器。

翻砂鑄造法:用銅器本身完好部分作為模型,将型砂或粘土制成外範,澆鑄成殘缺部分的金屬配件,再補配殘缺銅器。

花紋雕刻法:用自制的各種錾刀,按照已摹繪好的花紋(饕餮紋、夔紋、雷紋等)輪廓,用錘擊加壓法進行雕刻,對照原器花紋,反複重刻、磨锉,直至花紋和原器花紋一樣精細為止。

花紋雕刻鑲嵌法:将原器花紋摹繪在配件上,選用适當錾刀雕刻(切削)成花紋陰槽,再将鑲嵌金屬(紫銅、黃金、白銀等片材或絲材)用特殊的錾具加壓力嵌入花紋陰槽,磨锉平整。

鎏金、鎏銀法:俗稱“火鍍金銀”。用水銀加熱分别熔解黃金和白銀,制成金泥(金汞齊)或銀泥(銀汞齊),再用酸類溶液把青銅器配件清洗幹淨,然後将金泥或銀泥均勻地塗抹在配件上,用炭火加熱,使水銀蒸發,這樣塗鍍2~3次後,再将鍍件浸入皂角水内,用銅絲刷刷洗均勻,顯出金或銀色金屬光澤,最後用瑪瑙軋子軋光。

作假鏽法:用漆類和各種粉末型非水溶性顔料調和成各色漆漿和漆泥,參照青銅器本身腐蝕現象,做出形象相同的“地子”和“鏽”型,掩蓋青銅器修複的痕迹。

去鏽法:用酸性或堿性物品,作用于青銅器上,待青銅器鏽垢溶解或松弛後除掉,恢複青銅器花紋或銘文。

清洗及封護

一方面通過控制光、溫度、相對濕度、空氣污染物、微生物等外部條件[1-2],達到降低文物腐蝕速度的目的,如日本正倉院古物庫房,在采用空調設備控制溫度和濕度的同時,對通入室内交換的空氣,以技術手段脫除其中的有害氣體,目前世界上僅有很少的博物館能做到這一點[3];呂慶[4]等人研究了在現代大氣中青銅的腐蝕因素,認為在含有0.1%SO2的大氣中,對于不含有Cl-附着物的青銅器,相對濕度值應控制在50%以下,對含有Cl-附着物的青銅器,此值應更低。

另一方面從文物本身着手,除去青銅器表面的泥土、浮鏽等,封閉、穩定腐蝕産物。已報道的方法,大緻有四種:(1)物理清除或轉化方法;(2)化學清除或轉化方法;(3)緩蝕劑保護方法;(4)封護劑封護方法。每一種方法又有很多具體措施。

1.物理清除或轉化方法

物理清除或轉化方法主要包括機械去鏽、超聲波法[5]等方法。機械去鏽是利用手工工具如鋼針、手術刀等直接剔除鏽,方法簡單,效果較好。超聲波法是利用超聲振動所産生的能量産生快速清洗的效果。還有其他一些方法,但所有這些方法還有待于進一步發展。

2.化學清除或轉化方法

化學清除或轉化方法主要包括倍半碳酸鈉法、氧化銀法、PbO法、鋅粉轉化法[5-7]等。倍半碳酸鈉法是将青銅器浸入Na2CO3·NaHCO3溶液,用CO32-取代CuCl中的Cl-形成穩定的銅鹽,這種方法在實際應用中所需時間很長。氧化銀法是利用下反應使CuCl轉化為Cu2O:

Ag2O+2CuCl=2AgCl+Cu2O

此法有一定的效果,Ag2O雖能轉化一部分有害鏽,但并不徹底,反應生成的AgCl的導電性很強,從電化學反應角度考慮,時間一長,它對青銅器的保護作用減少,進而演化為青銅器腐蝕的促進因素。PbO法的原理同Ag2O法。鋅粉轉化法是利用鋅的活潑性,其反應式如下:

CuCl2+ Zn → Cu2O + Zn(OH)2·ZnCl2

CuCl+ Zn → Cu2O + Zn(OH)2·ZnCl2

反應中生成的Zn(OH)2是一種膠體狀物質,能夠起封閉作用。化學藥品處理法的弱點是會傷害文物本體,因此它們的應用受到了限制。

3.緩蝕劑保護方法

緩蝕劑保護法包括BTA法、BTA衍生物法[8-12]、2-氨基-5-巯基-1,3,4-噻二唑(AMT)法[1,13-14]、2-巯基苯并惡唑(MBO)法[15-18]、2-巯基苯并噻唑(MBT)法、2-巯基苯并咪唑(MBI)法[19]和咪唑(IM)與苯并三氮唑的協同緩蝕[20-21]、8-羟基喹啉(HQ)與苯并三氮唑[22]的協同緩蝕對青銅器的緩蝕效應等方法。BTA法是将青銅器浸入BTA溶液中,進行自然浸滲或減壓滲透處理,使BTA與銅器表面充分接觸反應,形成保護膜,BTA法是目前青銅器保護中使用最廣泛、最普遍的方法,但BTA在青銅器上形成的緩蝕膜并不完整,不能完全阻止水和氧的滲透。

BTA衍生物是BTA苯環上的氫原子被其他各種基團如烷基、烷氧基、氨基、羟基、羧基等取代而得到的,某些BTA衍生物對銅的緩蝕效果要優于BTA,但其在文物保護中的應用尚待開發。AMT法是利用AMT可與銅鏽中的銅離子形成絡合物從而達到保護目的,據文獻報道AMT可完全祛除粉狀鏽,但經AMT處理過的青銅器表面輕微變色。2-巯基苯并惡唑(MBO)對Cu的腐蝕具有顯著的緩蝕作用,MBO可與一價銅離子作用,在電極/溶液界面形成三維的緩蝕膜,從而對Cu的腐蝕過程産生緩蝕作用,其緩蝕效率很高,而且基本上不影響青銅器外觀,是一種性能優良的緩蝕劑。

MBT和MBI對銅的緩蝕效率不高,而且對青銅器外觀影響嚴重,因此不适宜在青銅器保護中應用。張大全[20-22]等人研究了咪唑(IM)與苯并三氮唑、8-羟基喹啉(HQ)與苯并三氮唑對銅的協同緩蝕作用,發現IM與BTA能共吸附于銅表面,IM的存在有利于BTA的吸附,二者具有良好的協同效應;BTA和HQ複配使用後提高銅電極的膜電阻,降低了電極的膜電容,二者具有協同緩蝕作用。

4.封護塗層保護方法

封護塗層保護法一般是青銅文物保護過程中的最後步驟,目前國内外在青銅文物保護處理過程中所使用的塗護材料,大部分為丙烯酸類塗料。西北大學的王蕙貞[23]等人對已腐蝕青銅器的保護;西安文物保護修複中心的馬琳燕[24]等人對西周青銅目紋鬲的保護修複;劉林西[25]對漢代青銅鍪的修複保護。

中國曆史博物館的楊小林[26]等人對唐代鎏金銅天王像的保護;甘肅省博物館文物保護部[7]對靈台80件青銅器的保護修複;中國曆史博物館的宋曼[27]對安徽壽縣蔡侯墓出土的編鐘、犀牛尊、何尊的保護等使用的封護材料都是丙烯酸樹脂。也有使用其他封護材料的,如故宮博物院的陸壽麟和中國文物保護科學技術研究所的李化元[28]等人使用聚乙烯醇縮丁醛作為封護塗層對已腐蝕青銅器進行保護,在封護劑配方中還加入了适量的BTA作為防腐蝕的補充;故宮博物院的趙振茂[29]等人保護青銅器使用蠟封,但蠟易吸塵土,這是它的弱點。田金英[30]等人曾對天津油漆北廠、上海造漆廠、北京紅獅塗料研究所、北京造漆廠等多個廠家生産的多種樹脂如丙烯酸清漆、硝基清漆、聚氨酯清漆、有機矽類塗料等按照塗料行業的标準檢驗方法進行實驗驗證,結果發現,有機矽類塗料産品,具有抗腐蝕、抗潮濕、抗黴菌等性能,但是,該塗料施工操作溫度必須加熱在50-65℃之間,幹燥過程需要烘幹,由于文物本身最忌諱的就是材質溫度改變,因此該塗料不宜采用;聚氨酯樹脂具有很好的力學性能,但是樹脂黏度大,顔色深,不适宜文物保護;硝基清漆幹燥快、光澤好,堅硬耐磨,但是,耐酸堿性能較低;丙烯酸樹脂無色透明,使用方便,常溫固化迅速,強度高,耐光、耐老化、耐熱性高,熱塑性好,耐腐蝕性強,戶外耐久性好,所以在選擇的幾種類型的塗料中,丙烯酸樹脂效果最好,可以用于金屬文物表面保護。

但是并非所有的丙烯酸類産品都能使用于金屬文物的表面保護,隻有某些能滿足文物保護要求。北京化工大學許淳淳等人研制了一種青銅文物水性防蝕複合封護劑,該封護劑由底層封護劑和面層封護劑組成,底層封護劑是由緩蝕劑等對一種性能優良的丙烯酸酯聚合物乳液進行改性獲得的,面層封護劑是采用納米材料等對丙烯酸酯聚合物乳液改性獲得的。将緩蝕劑複配到水性丙烯酸酯聚合物乳液中可顯著提高青銅器的抗腐蝕能力,用納米材料改性所獲得的納米複合體系封護劑,實現了功能的飛躍。采用多種試驗方法,研究其性能,結果表明,該複合封護劑對銅及銅合金具有較強的保護能力,納米材料充分發揮其吸收紫外線特性,有效提高了塗層抗紫外光老化能力,并且具有一定的超雙疏特性,使其具有自潔淨功能,同時該封護材料的耐酸性、耐堿性、耐鹽水性、耐鹽霧性等均由于緩蝕劑的加入有明顯提高。所研制的複合封護劑不含有機溶劑,無毒無味,利于環保,而且,它無色、透明、無光,能保持文物的本來面貌,符合文物保護原則,是一種綜合性能優異的青銅文物防蝕封護劑。關于該封護劑的論文已被《材料保護》、《腐蝕科學與防護技術》、《北京化工大學學報》等刊物錄用。

一般情況下,人們往往利用上述方法中的幾種組合起來保護青銅器。

區域類型研究

早商青銅器是早商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當時社會生活的縮影,它上承夏代青銅文化,下啟中、晚商青銅文明,因此早商青銅器的研究對于探索中國青銅器的發展軌迹、探讨夏商文化的傳承關系以及追尋晚商青銅文明的淵源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早商青銅器研究曆來為學術界所重視,并已取得較為豐碩的成果,然而長期以來由于受資料不足的限制,其中尚存在不少薄弱環節,

結合近年新發表的考古資料,着重對相關方面的問題進行了探讨:

一、關于無銘青銅器分期的方法一般認為對于無銘青銅器的分期而言,地層學、類型學相結合是最為行之有效的方法,然而研究表明青銅器自身具有多重年代屬性,青銅遺迹往往也表現出較為複雜的内涵,因此在青銅器分期研究中地層學與類型學的結合并不如在陶器分期中那樣簡便易行。我們認為應正确區分青銅器自身的鑄造年代、使用年代和埋藏年代,詳細探讨青銅遺迹的文化内涵,在此基礎上才能将地層學與類型學研究更為有效地結合起來,并通過器物型式分類和遺迹年代分析兩方面的綜合研究,概括出青銅器發展變化的分期階段及特征。

二、關于早商青銅器分期的探讨 年代分期是青銅器研究的首要問題,也是進行其他各項研究的基礎。對于早商青銅器的分期研究,前人已經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以此為基點,結合近年新出的青銅器資料,考古發現與研究表明鄭州商城即早商亳都,這裡也是迄今早商青銅器發現最為集中的地點之一,半個世紀以來出土了大批青銅遺存,其中青銅容器不僅種類繁多、形制富于變化,并且多經科學發掘而具有明确的層位關系。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