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紙

電子紙

超薄顯示設備
電子紙,也叫數碼紙。它是一種超薄、超輕的顯示屏,即理解為"像紙一樣薄、柔軟、可擦寫的顯示器"。形像地說,電子紙是一張薄膠片,而在膠片上"塗"上的一層帶電的物質,則是電子墨。這也可看作是一個薄薄的内嵌式遙控顯示闆。電子紙的用途相當廣泛,第一代産品用于代替常規顯示設備,第二代産品包括移動通訊和PDA等手持設備顯示屏,計劃開發的下一代産品定位在超薄型顯示器,形成與印刷業有關的應用領域,例如便攜式電子書、電子報紙和IC卡等,能提供與傳統書刊類似的閱讀功能和使用屬性。
    中文名:電子紙 外文名:Electronic paper 所屬品牌: 産品類型: 别稱:數碼紙 實質:新型平面監視器

功能用途

電子紙的用途相當廣泛,第一代産品用于代替常規顯示設備,第二代産品包括移動通訊和PDA等手持設備顯示屏,計劃開發的下一代産品定位在超薄型顯示器,形成與印刷業有關的應用領域,例如便攜式電子書、電子報紙和IC卡等,能提供與傳統書刊類似的閱讀功能和使用屬性。

長期以來,紙張一直用作信息交換的主要媒介,但圖文内容一旦印在紙張上後就不能改變,成為油墨/紙張複制工藝的最大缺點,不能滿足現代社會信息快速更新對複制工藝的要求。因此,開發能動态改變的高分辨率顯示技術成為人們追逐的目标,要求顯示材料很薄,可彎曲,表面結構與紙張類似,從而有條件成為新一代紙張。

技術途徑

實現電子紙技術的途徑主要包括有膽固醇液晶顯示技術、電泳顯示技術(EPD)以及電潤濕顯示技術等。

其中以電泳顯示技術為最有前途的技術途徑。這種技術最早為美國的E Ink公司所掌握,但實際上多家國際巨頭對這項技術有過貢獻,包括施樂、朗訊、飛利浦、愛普生等。較成熟地掌握了這項技術的公司包括美國E Ink公司、SiPix公司、廣州奧翼科技公司,以及愛普生、普利斯通等。這些公司都有自己的核心專利技術;廣州奧熠科技公司亦在積極地将電子紙技術推向市場。開展電子紙研究的國内機構還包括有中山大學、西北工業大學、浙江大學以及清華大學等。

墨水

電子墨水(ElectronicInk)其實是一種新型材料,它是化學、物理學和電子學多學科發展的産物,這種材料可被印刷到任何材料的表面來顯示文字或圖像信息。由于電子墨水是一種液态材料,所以被形象地稱為電子墨“水”。在這種液态材料中懸浮着成百上千個與人類發絲直徑差不多大小的微囊體,每個微囊體由正電荷粒子和負電荷粒子組成。

隻要采取一定的工藝就能将這種電子墨水印刷到玻璃、纖維甚至是紙介質的表面上,當然這些承載電子墨水的載體也需要經過特殊的處理,在其内針對每個像素構造一個簡單的像素控制電路,這樣才能使電子墨水顯示我們需要的圖像和文字。

當微囊體兩端被施加一個負電場的時候,帶有正電荷的白色粒子在電場的作用下移動到電場負極,與此同時,帶有負電荷的粒子移動到微囊體的底部“隐藏”起來,這時表面會顯示白色。

當相鄰的微囊體兩側被施加一個正電場時,黑色粒子會在電場的作用下移動到微囊體的頂部,這時表面就顯現為黑色。電子墨水技術可以讓任何表面都成為顯示屏,它讓我們完全跳出了原有顯示設備的概念束縛,并慢慢滲透到我們生活空間的每一個角落。

但如果電子墨水僅具有可顯示這一特性還遠遠不夠,對于一款希望取代紙介質的電子顯示設備而言,它必須具有可讀性及便攜性。

可讀性

LCD和CRT顯示器的分辨率遠低于紙張的,長時間使用極易讓人疲勞,所以就信息的可讀性而言,電磁顯示設備根本無法代替紙介質的地位。而決定顯示設備可讀性的兩個要素是顯示亮度和對比度。

顯示亮度是顯示屏表面傳遞到觀察者眼中的光通量。對于發散型顯示設備來說,亮度取決于産生的光線,而反射型顯示設備的亮度取決于周圍的照明情況和顯示設備自身的反射率,其中尤以産品的反射率最為關鍵。而對比度是屏幕的白色亮度與黑色亮度的比值,也正是我們眼睛能夠區别不同表面的原因之一。看來要想提高顯示設備的可讀性,就必須具有足夠的亮度和良好的對比度。

閱讀

發散型顯示設備可以自己發光,所以即使在光線暗淡的條件下也可以正常使用。但是,随着環境光強度的增加,這種顯示器的顯示效果就不那麼令人滿意了,因為較強的環境光提高了黑色素的亮度并降低了對比度,這也是我們無法在陽光直射的情況下看清顯示器上文字的原因。而反射型顯示器是通過反射環境光來顯示圖像的,圖像的亮度會根據環境光線的強度改變,而且對比度也會随之變化,所以在強烈光線下反射型顯示器的優勢更明顯。

在實際應用中,環境光線的跨度相當大,亮度從100lux(室内昏暗的光線條件)、1000lux(辦公室内适中的光線)到50000lux(陽光直射的光線條件)。發散型顯示器要想在如此寬範圍下保持可讀性,就必須将背光光源調整得夠強才行,但是這就對電池提出了更為嚴格的要求,最終結果肯定會使設備造價提高,設備的便攜性能也大大降低。要知道锂電池供電的筆記本顯示屏也不能在這樣寬範圍的環境光下工作,由此可見反射型顯示器的确更适合應用于便攜式設備中。

顯示技術屬性反射率對比度

反射型單色STNLCD(普通PDA,具有觸摸屏)4.2%4.1

反射型單色TNLCD(普通Ebook具有觸摸屏)4.0%4.6

Elnk具有觸摸屏26.6%9.2

Elnk無觸摸屏38.1%10.0

華爾街報61.3%5.3

顯示技術功耗(5英寸QVGA格式)功耗(8英寸SVGA格式)

透射型彩色QMLCD(普通PDA)100mW3830mW

反射型單色STNLCD(普通PDA)60mWn/a

反射型彩色AMLCD(普通PDA)25mW600mW

單色電子墨水(每10秒刷新一次)0.7mW7.1mW

單色電子墨水(每60秒刷新一次)0.1mW1.2mW

注意:AMLCD就是有源矩陣LCD,STNLCD是超扭曲向列LCD,我們平常使用的LCD顯示器一般都是TFTLCD。

顯示尺寸3-8英寸(對角線)

分辨率125+ppi

顔色黑白

反射率2-4bit

灰色40%

對比度10:1

可視角度無限制

反應時間150ms

此外,在實際應用中,觀察角度和是否有觸摸屏等因素都會影響顯示器的可讀性。表1顯示了不同顯示介質所具有的反射率和對比度。

表中數據都是在同樣條件下測試的,由此可以看出電子墨水的一大特點,就是它的反射率和對比度遠高于顯示器,反射率是LCD的6倍,對比度則是LCD的兩倍。就是與報紙相比,它的對比度也高了一倍,所以EInk顯示設備的可讀性遠遠高于電子顯示設備,基本達到了報紙的效果。

是不同反射介質在20—70度之間的反射率測試結果,20度的時候意味着光源在觀察者肩膀附近,這是最适合觀察的角度,45度基本同你乘坐飛機時的光源條件差不多,70度則一般代表光源條件不好的環境,比如你坐在沙發上,台燈卻在距離你比較遠的桌子上。從測試結果可以看到EInk非常明顯地超過了PDA和Ebook使用的LCD(當然距離報紙還有一定的差距)。

是EInk同報紙在可視角度的對比。這裡我們必須提到由LouisSilverstein及其VCDSciences團隊開發的TTV(Time-To-Visibility)模型,利用它可以測量不同介質、不同環境光線下人眼适應顯示文字及圖形的時間,時間越短表示這種介質在不同光線下的可讀性越好。這個模型綜合考慮了顯示屏的各種屬性,諸如顯示尺寸、分辨率、對比度以及顯示屏發散出來的光強等,就是周圍照明環境和人眼的适應能力也被納入了考慮範圍。

EInk顯示屏因為具有較高的反射率,所以它可以在不同光線條件下反射更多光到用戶眼中。是環境光線亮度低于1000lux的測試成績,在2001ux以下因為光線太暗淡,所有介質的TTV測試結果都不理想。當環境光線亮度在200lux以上時,EInk的性能是反射型STNLCD的10倍以上。在強光測試環境下,各種介質的TTV時間明顯延長,但是EInk的優勢依然明顯,它在這方面的性能同報紙最接近。

優勢

電子墨水顯示設備的厚度通常都非常小,重量也相當輕,結構卻較普通的LCD更加堅固耐用,這些優點能不讓那些便攜設備廠商對它青睐有加嗎?傳統LCD設備限于結構方面的限制使它的厚度不可能太薄(如果液晶顯示屏兩層玻璃的厚度都為0.7mm,兩層基闆的厚度加起來有0.5mm厚,那麼LCD顯示屏的厚度就不會低于2mm),重量也不可能太輕

。而電子墨水顯示設備的硬件結構相當簡單,它的厚度可以做到1mm左右,顯示屏厚度還不到LCD的一半。此外,電子墨水的适用範圍相當廣泛,它不僅可以用于玻璃表面,還可以應用于塑料等材質表面,所以它不會像LCD顯示屏那樣脆弱。顯示了TFTLCD顯示屏、第一代電子墨水顯示屏和未來的電子墨水顯示屏的厚度對比。

功耗低

電子墨水的功耗相當低,甚至在電源供應短暫停止的情況下它還能顯示一幅圖畫。它的功耗非常低的原因在于它的反射率和對比度非常高,完全不需要采用背光方式來提高可讀性。

綜上所述,應用電子墨水技術的顯示設備将具有紙介質一樣的視覺特點,同時又具有低功耗和厚度薄重量輕等優點,使它成為便攜式設備的新寵,特别适用于那些要求在各種光線下都有較好顯示效果的應用場合,這些都是透射型LCD和反射型LCD無法滿足的。

工藝簡單

電子墨水顯示設備可以沿用AMLCD的生産設備,且生産工藝更為簡單。隻需将電子墨水塗到IT0塑料基片上,再利用疊片(Laminator)處理工藝附着在TFT底闆上即可,這個過程同LCD生産過程中的偏振膜附着法是相同的,而且這個過程可以使用現有設備或者類似的設備進行生産。生産工藝的簡化意味着成品率的提高和産量的提高,再加上基闆厚度減小也使成本大幅降低(當然還是比紙張的制造成本高)。

電池顯示

電泳顯示(Electrophoretic,E-Paper)技術由于結合了普通紙張和電子顯示器的優點,因而是最有可能實現電子紙張産業化的技術。它已從衆多顯示技術中脫穎而出,成為極具發展潛力的柔性電子顯示技術之一。據iSuppli預測,電泳顯示全球市場2006年僅僅900萬美元,但是預計到2013年将增加到2.47億美元,年均增長率高達60.5%。該增長的大部分市場在指示标和新穎的直接驅動顯示器,另外電子顯示卡、柔性電子閱讀器、電子紙張和數字簽字等産品也将獲得應用。

技術優勢

何為電泳技術?照字面意味着“在一定的電壓下可泳動”,其顯示的工作原理是靠浸在透明或彩色液體之中的電離子移動,即通過翻轉或流動的微粒子來使像素變亮或變暗,并可以被制作在玻璃、金屬或塑料襯底上。

具體技術是将直徑約為1mm的二氧化钛粒子被散布在碳氫油中,黑色染料、表面活性劑以及使粒子帶電的電荷控制劑也被加到碳氫油中;這種混合物被放置在兩塊間距為10—100mm的平行導電闆之間,當對兩塊導電闆加電壓時,這些粒子會以電泳的方式從所在的薄闆遷移到帶有相反電荷的薄闆上。

當粒子位于顯示器的正面(顯示面)時,顯示屏為白色,這是因為光通過二氧化钛粒子散射回閱讀者一方;當粒子位于顯示器背面時,顯示器為黑色,這是因為彩色染料吸收了入射光。如果将背面的電極分成多個微小的圖像元素(像素),通過對顯示器的每個區域加上适當的電壓來産生反射區和吸收區圖案,即可形成圖像。

電泳技術具有幾大優勢。一是能耗低。由于具有雙穩定性,在電源被關閉之後,仍然在顯示器上将圖像保留幾天或幾個月。二是電泳技術生産的顯示器屬于反射型,因此具有良好的日光可讀性,同樣也可以跟前面或側面的光線結合在一起,用于黑暗環境。三是具有低生産成本的潛力,因為該技術不需要嚴格的封裝,并且采用溶液處理技術如印刷是可行的。四是電泳顯示器以形狀因子靈活為特色,容許它們被制造在塑料、金屬或玻璃表面上,所以它是柔性顯示技術的最佳選擇。

研發企業

投入電泳技術開發的企業有美國E—Ink和SiPix公司、英國PlasticLogic、荷蘭飛利浦旗下PolymerVision、日本Bridgestone、Hitachi、SeikoEpson、南韓三星電子與樂金飛利浦(LPL)等廠商。

E-Ink公司在産品開發方面走在最前面。2004年E-Ink公司與索尼公司和飛利浦公司聯合于推出電泳顯示電子書,在歐洲與德國的Vossloh公司聯合推出了電子紙信息顯示屏,與韓國的Neolux公司聯合推出了電子紙式廣告屏。SiPix公司和日本的Bridgestone公司聯合展示了一些電泳顯示屏樣屏,但還沒有産品推出。

2007年E—Ink與Seiko合作推出了可彎曲的手表外,E—Ink與Sony、大陸金科、台灣eREAD等公司合作推出了電子書;諾基亞發布了概念手機Nokia888;香港o.d.m.公司推出柔性手表、數字卷标等産品;三星電子與LPL則在電泳顯示介質上加裝彩色濾光片,形成彩色化,不過也因為增加了彩色濾光片,讓其推出的産品因反射率降低而看來亮度有些暗淡。荷蘭PolymerVision積極投入電子紙與全彩柔性顯示器産品的技術開發,已在英國設立生産廠,預計在2007年底可開始正式量産,屆時并将推出全球首款折叠式電子書。

各公司在電泳技術方面略有差異。E—Ink采用的是微結構(MicroStructure)屬于微膠囊(Microcapsules),每個顯示元素的大小不均且排列零散,因采用黑白雙粒子,光反射率較佳是其優點,可達到約35%~40%左右,閱讀時的感覺更貼近真正的紙張,缺點則是不夠堅固強韌,無法承受重壓。

而SiPix公司采用的微結構則是專利的微杯數組(Microcup—Array),顯示元素大小一緻并以數組方式排列整齊,具有較佳的機械與電氣特性,承受重壓也不會損壞,缺點則是光反射率稍差。由于在技術上采用的微結構不同,連帶也影響到制程的選擇。有關專家指出:SiPix的微杯數組結構最大好處,在于可以使用連續滾動條式(RolltoRoll;R2R)的制程可實現大批量産,生産成本較低;反觀E—Ink的微膠囊結構由于不夠堅固,因此無法實行以壓印方式生産的R2R制程,隻能以較高的成本噴墨方式制造生産。

技術難題

響應速度慢

因為電泳技術依賴于粒子的運動,用于顯示的開關時間非常長,長達幾百毫秒,這個速度對視頻應用是不夠的。用于電泳顯示的使開關時間達到幾十毫秒的更快的材料正在開發之中。

轉換速度慢

顯示的雙穩态、以及轉換速度慢,也影響了其連續顯示色彩的性能。一些電泳顯示器在兩種色彩之間切換,如果彩色顯示還需要一個彩色濾光片。該技術的驅動器正因雙穩定性問題而面臨挑戰,雙穩定性對顯示有利,但它也給帶來了挑戰,因為它需要采用一種獨立的驅動器架構,從而導緻顯示器的成本上升。

制造工藝複雜

是制造工藝複雜,對材料要求高,成本較高。

發展現狀

近年來,随着人們對電子顯示效果的視覺追求越來越高,彩色電子紙的研發與應用逐漸越來越多地被人們所關注,現有技術中,涉及雙層疊加電子紙結構的,一般為上/下層電子紙分屬兩個獨立的不同類型的電子紙,需要兩套測試系統闆對其進行驅動,這樣既而造成硬件系統繁冗,結構不美觀等缺陷,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種雙層疊加電子紙驅動結構,将測試系統整合成一套,以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

中國電池顯示研究起步晚,但進步很快,在材料研究及其應用基礎研究方面有基礎,并已有企業在積極開拓相關産品的研發。例如中山大學和廣州奧示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研制出黑白、紅綠藍彩色三原色電子墨水,并研制出了柔性顯示屏,制作出了彩色三原色的顯示屏。國内與國外的技術差距主要在顯示屏、材料和功能産品方面。

中國企業從發展自主知識産權的平闆顯示屏制作技術和産品出發,利用自主開發的微膠囊電泳顯示材料和超薄平闆顯示器件結構,開展電子墨水超薄平闆顯示器件産業化關鍵技術攻關,研制出了類紙式信息顯示屏,實現電泳平闆顯示器件産品化。中國台灣工研院也已鎖定柔性顯示為未來幾年的發展重點,并且正與SiPix進行相關技術合作。

瞄準未來市場,研究未來産業發展,開發新技術,超前謀劃,是當前中國顯示産業持續發展的重中之重的工作。

液晶顯示

膽固醇液晶顯示(Cholesteric Liquid Crystal Display)是種非傳統的顯示技術,即使移除控制闆的供電,影像仍會保留在顯示器上。它的影像可媲美在紙上閱讀,功能包括高對比、視角寬闊、高反映度及在日光下仍維持極高的可讀性,此外産品還具有雙穩态特征、能耗低的特質。

膽固醇液晶使用的材料結構類似于膽固醇分子,因此而得名。除了純粹的膽固醇液晶,延伸材料還有添加旋光劑的向列型液晶,或是添加膽固醇液晶分子的向列型液晶,添加了材料的液晶具有不同的波長和光電特性。向列型液晶在添加了旋光劑之後,液晶材料就會産生螺旋結構。

将膽固醇液晶至于兩片水平的基闆中,在不施加電場配向的情況下,膽固醇液晶會傾向成平面螺旋型排列,在符合特定光波長的反射情況下,即可反射出具有色彩的光線,或者是呈現透明狀态。膽固醇液晶可以達到雙穩态效應,方式有兩種:一種是表面安定型(SurfaceStabilized Cholesteric Texture,SSCT);另一種則是高分子安定型(polymerstabilized cholesteric Texture,PSCT),這兩項技術都相當熱門的膽固醇液晶顯示技術之一。

膽固醇液晶顯示器的工作原理是:在組成組件上,與一般被動驅動液晶一樣包含了上下基闆、間隙子以及黑色吸收材質,其中上下基闆材質可為玻璃或塑料基闆,除了包含被動驅動電極以及配向層以外,為了達到良好的反射效果,間隙子的大小約為螺距的6—8倍左右。

研究曆史

發展簡史

電子紙和電子墨的研究開發,至今已走過了20多個年頭。在20世紀70年代,日本松下公司首先發表了電泳顯示技術,施樂公司當時也已開始研究,然而最初研究出的普通電泳由于存在顯示壽命短、不穩定、彩色化困難等諸多缺點,實驗曾一度中斷。20世紀末,美國E-Ink公司(它是由朗訊公司,摩托羅拉公司以及數家風險投資公司為了開發電子紙于1997年成立的企業)利用電泳技術發明了電泳油墨(又稱電子墨水),極大地促進了該技術的發展。施樂、柯達、3M、東芝、摩托羅拉、佳能、愛普生、理光、IBM等國際著名公司都在涉足電子紙。

電子紙和電子墨的研究與發展,基本上可分為:

1975年,施樂的PARC研究員Nick Sheridon率先提出電子紙和電子墨的概念。

1996年4月,MIT的貝爾實驗室成功制造出電子紙的原型。

1997年4月,E-Ink成立,并全力研究把電子紙商品化。1999年5月,E-Ink推出名為Immedia的用于戶外廣告的電子紙。

2000年11月,美國E-Ink和朗訊科技公司(Lucent Technologies)正式宣布已開發成功第一張可卷曲的電子紙和電子墨。

2001年5月,E-Ink與ToppanPrinting合作,宣布利用Toppan的濾鏡技術,生産彩色電子紙。

2001年6月,E-Ink再宣布推出"Ink-h-Motion"技術,電子紙上可顯示活動影像。同時,美國的大型百貨公司Macy宣布,店内的廣告牌采用SmartPaper。

2002年3月召開的東京的國際書展上,出現了第一張彩色電子紙。

電子報紙

也許你沒有意識到,“電子紙”闖入人們的生活已經有很多年了。例如,手機SIM卡和地鐵磁卡就是兩種電子紙的具體表現——它們可以被記錄入數據、可以被反複擦寫和讀取。就最基本的特性來說,它們與傳統的紙張沒有什麼不同。事實上,電子紙的最初萌芽就是為了代替傳統紙張的目的而來。

1999年左右,IBM在美國最大的報紙展覽會中展出了一個“電子報紙”模型。技術上,它就是一個“電子矩陣”,與液晶的顯示原理差别不大。在IBM的這個模型中,閱讀夾闆中間被嵌入了一個電子顯示層,憑借預先輸入的内容,用戶可以通過這個電子顯示層閱讀各種文字和圖片信息。

IBM的這項發明一下子招來了社會各界的關注,許多美國大報的編輯對其表示出了濃厚的興趣。這其中,包括《紐約時報》和《華盛頓郵報》等,而“電子閱讀”則被認為對報紙、書籍等出版行業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因為在節約印刷成本、可循環使用、縮短新聞發布時間方面,電子報紙具有革命性的改進——“你可以在世界任何地方閱讀任何報紙或隻閱讀自己感興趣的專題,而下載的内容會像電台和電視中播出的新聞一樣保持新鮮”。

作為IBM公司的策略設計經理和“電子報紙”模型的核心研發人員,Robert Steinbugler這樣評價他的得意之作。為了表彰IBM提出的這個思想,《商業周刊》特地為它頒發了當年的設計金牌大獎。

電子書

雖然“電子報紙”具有諸多好處,但遺憾的是,由于受到當時網絡條件的限制,IBM的這個“電子報紙”模型最終并沒有真正進入商業操作。但是,這個設計思想被保留了下來。在這以後,以IBM、Eink、Philips、SiPix、Fujitsu、Siemens和Ntera為代表的公司都在專注于這個領域,希望待時機成熟,自己的産品能夠在第一時間獲得最多客戶的認可,而搶得市場先機。對于這麼多公司熱衷于研究電子紙技術的行為,國際報業和傳媒印刷組織Ifra的專家Harald·Ritter對此予以了高度肯定。

天道酬勤,孜孜不倦的努力終于結出了豐碩的成果。2004年,由Eink和Philips提供技術支持、由Sony生産的世界上“第一本”實際商用的電子書問世,這極大地轟動了整個IT業界。Sony的這本電子書被命名為LIBRIe,售價4萬日元。其長190毫米、寬126毫米,最薄的地方隻有9.5毫米厚,重量為190克,防反射顯示屏達到4級灰度和800×600的分辨率标準,有10MB的存儲空間(大約能顯示最多1萬頁),2節AAA電池供電,同時支持Sony的記憶棒。為了使LIBRIe不至于成為“空中樓閣”,Sony特地為它開通了Timebook Town租賃服務。

LIBRIe的打響頭炮使科學家意識到,電子紙産品的應用環境已經趨于成熟。于是在這之後,Sharp、Toshiba、Panasonic、Hitachi和Fujitsu等日本電子公司紛紛效仿。短短的一年裡,電子書産品突然遍地開花。而在技術上,電子紙也一改以往對比度低、隻能顯示黑白文字等缺陷,利用電泳等技術,出現了能顯示彩色漫畫、耗電低、面積大、折疊以後不會使字體變形、像紙張一樣柔軟的産品。

作為一個例子,富士通推出的“全球首張”、具有圖像記憶功能、可彎曲彩色電子紙是個典型的代表。這張“紙”的厚度隻有0.8毫米,可以用于巨幅海報、火車站或建築物上廣告信息的發布以及小型數碼(例如手機屏幕等)。而在7月底,Hitachi又緊接着發布了世界上最大的電子紙,其尺寸為27×20厘米,與15英寸CRT顯示器的“可視面積”比較相當。據悉,Hitachi的這張“電子紙”将在2006年進入商用。

進入生活

使人們感到有點意外驚喜的是,電子紙的技術和應用一經突破,其勢頭就呈燎原之态——不僅在報紙、書籍、電腦和顯示器這些理所當然的載體上可以看到它的身影,在一些人們原來不曾想到的地方,電子紙也堂而皇之地出現,并展示了它新鮮、實用、有趣的面貌。

由于電子紙實際上就是一種IC芯片,因此它可以被作為電子表的表芯。在瑞士召開的鐘表珠寶展覽會“BaselWorld 2005”上,精工EPSON就展出了這麼一件令人驚羨的産品——整塊手表就像一張薄紙,可以緊密地貼在手腕的皮膚上,并且可以變幻出漂亮的圖案來。此外,由于電子紙的柔軟性能越來越出色,因此歐盟一些國家的軍隊已經開始考慮用它來制作軍事地圖。與傳統的紙質地圖比較起來,電子地圖不僅更結實耐用,而且電子的特性使它可以達到輸入刷新、存儲、記錄、甚至多媒體的效果。

而在大炒的RFID應用中,電子紙也扮演了一個關鍵的角色。例如兩者結合的電子門票的誕生,在曝光的幾率就很高。近一兩年來在日本召開的地球環境保護會議以及在中國北京舉行的車展上,都可以見到用電子紙做成的RFID門票的身影。除此以外,電子紙與RFID的結合還體現在醫療中——作為一家已經開發出RFID彩票和RFID紙片計算機的瑞典公司,Cypak又在推出了電子病曆卡以及與之配套的用電子紙包裝的藥片。通過在紙片上事先“印刷”服藥時間、服藥劑量等信息,埋藏于“紙片”中的蜂鳴器會定時提醒病人或者護士。

技術應用

基于電子紙技術

的電子書閱讀器(e-paper based e-book reader)是一種很輕巧的平闆式閱讀器,相當于一本薄薄的平裝書,能儲存約200本電子圖書。它具有重量輕,大容量,電池使用時間長,大屏幕等特點,是辦公無紙化的新選擇。部分電子書閱讀器具備調節字體大小的功能,并且能顯示JPEG、GIF格式的黑白圖像和Word文件、RSS新聞訂閱。

電子紙顯示屏通過反射環境光線達到可視效果,因此看上去更像普通紙張。這種顯示屏的能效非常高,因為這種顯示屏一旦開啟,就不再需要電流來維持文字的顯示,而隻有翻頁時才消耗能量。

這類的閱讀器有:

* Librié (索尼公司) (2004)

* 翰林V系列 (津科公司) (2005)

* ILiad (iRex公司) (2006)

* Sony Reader (索尼公司) (2006)

* 易博士電子書 (廣州金蟾) (2007)

*漢王電紙書(漢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07)

* STAReBOOK(宜銳科技公司) (2007)

* GeR2 (Ganaxa公司) (2007)

*Kindle(亞馬遜公司) (2007)

* Cybook Gen3 (Bookeen公司) (2007)

* FLEPia (富士公司) (2007)

* webfound文房(北大方正集團)(2009)

* foxit eslick 福昕電子書 (福州福昕軟件) (2009)

* Readius (Polymer Vision) (2008)

* Astak Mentor (Astak公司) (2008)

* BeBook Reader (Endless Ideas公司) (2008)

* OPPO Enjoy(歐珀電子工業有限公司)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