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師大實驗中學

雲南師大實驗中學

國有民辦性質的完全中學
誕生在雲南師大附中原校址沃土上的雲南師大實驗中學,雲南師範大學實驗中學的前身是創建于1940年的“國立西南聯合大學師範學院附設學校”,西南聯大撤走後,更名為昆明師院附中,後又改為雲南師大附中。2003年8月,雲南師大附中搬遷至昆明市高新區,後雲南師大實驗中學在了雲南師大附中的舊址中建立。雲南師大實驗中學是一所年輕但卻繼承着悠久曆史傳統的國有民辦性質的完全中學。這光榮而厚重的曆史使師大實驗中學自誕生之日起就因其高起點、高品質、高水準而倍受社會矚目。
    中文名:雲南師大實驗中學 外文名:Experimental middle school attached to yunnan normal university 簡稱:師大實驗 創辦人: 辦學性質: 學校類别: 學校特色: 主管部門: 所屬企業: 現任領導: 專職院士數: 高職專業: 本科專業: 碩士點: 博士點: 博士後: 國家重點學科: 院系設置: 校訓:先學會做人,再學做學問;不僅要學會,關鍵要會學 校歌: 院訓: 院歌: 地址: 院校代碼: 主要獎項: 知名校友:南倚靈 知名教師: 類别:私立初中 現任校長:李幼芹 所屬地區:中國雲南昆明 主要院系:初中部、高中部

學校概況

久遠而光輝的曆史,鑄造了學校的靈魂,熏陶着學子的精神:華羅庚、聞一多、李廣田、任繼愈、楊振甯等前輩名家高尚的道德情操、嚴謹的治學風範令學生高山仰止;而孜孜以求、追求卓越的聯大附中優良的學習傳統也在每一個時期的一代代、一批批青春的身影上得以延續并加以光大,造就了學校發展過程中無數的燦爛與輝煌。學校的辦學特色更加鮮明,内涵也創造性地不斷地得以豐富——如今,師大實驗中學人仍然在這片沃土上努力地傳承着“不但要學會,關鍵要會學”和“先學會做人,再學做學問”的辦學理念;不懈地踐行着“求實、認真、團結、進取”的校風和“嚴格廣博、勤奮好學、勇于探索、追求不息”的優良學風。

學校簡介

我校的辦學優勢集中體現在以下五個方面:

1.文化傳承優勢。西南聯大附中、雲南師大附中積澱的厚重文化底蘊,是培育師大實驗中學這株幼苗的沃土。這種厚重的文化底蘊使學校從誕生伊始就具備了一定的發展高度。西南聯大附中和雲南師大附中的光榮傳統和優秀文化,經過師大實驗中學人的傳承、吸收、消化和創新,得以不斷發揚光大。

2.政策體制優勢。随着國家、省、市扶持民辦教育政策法規的相繼出台和不斷完善,各級黨政領導對民辦教育的高度重視,為學校的發展提供了難得的平台和機遇。我校充分運用這些政策法規提供的支持和條件,通過面向全國招聘優秀教師、面向全省招收學生的舉措,科學管理,自主辦學,切實促進學校更好、更快地發展。

3.教育資源優勢。特定的“師大附屬學校”體制,使學校在辦學過程中有極豐富的教育教學資源可以利用。雲南師大是基礎教育師資的工作母機,其對基礎教育的理論研究,對中學教育的教學實踐、師資配備、教師培訓、涉外教育等諸多方面都起着高屋建瓴的指導作用。學校除在教育教學和管理工作方面受益外,在創辦特色高中的路子上,也依托雲南師大國際語言文化學院的外事資質優勢,合法有效地開展了涉外教育、文化交流和學生留學等教育業務。目前我校依托中央音樂學院現代遠程教育學院,聯辦藝術特色班,以學院教授為首的高校教師團,承擔我校藝術班的全部專業課。學校還在省教育廳的支持下,開辦了初中德語班。下一步,學校将繼續拓展留學和與國外學校的交流業務,為學生提供更多的發展機遇。

4.學校區位優勢。學校處于昆明市中心區域,交通便利,方便就學。校園内古樹繁茂,環境優美,學校周邊高校林立,學子雲集,學術文化氛圍濃厚,堪稱鬧市中的一方淨土。雖然學校占地面積隻有33畝,但分段教學功能分明,教育教學及各種活動設施齊全,是一塊适宜學生讀書學習的寶地。

5.管理與師資優勢。我校領導班子成員具有較強的創建現代優質學校的意識和能力,具有良好的團結協作精神和較豐富的學校管理經驗。尤其是對學校的發展具有戰略眼光,辦學理念先進,辦學思想明确,辦學目标可行。在學校領導班子的帶領下,制定并不斷完善了學校各項管理規章制度,用制度來管理學校,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組織編制的第一個“五年計劃”已全面完成,第二個“五年計劃”正在順利實施,各項工作健康有序推進。其次是要有一支優秀的師資隊伍。我校現有教職工161人,其中專任教師149人。各學科教師學曆達标率100%,其中獲碩士學位、研究生班畢業證和在讀研究生共27人;高級教師39人(含特級教師4人)、一級教師46人。我校擁有國家級骨幹教師2人,區級以上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20人。五華區教壇新秀4人。多位一線教師是參加省、市級會考、中考命題的專家,是省市教研活動的骨幹成員。

二、學校的辦學思想與辦學目标。

在辦學過程中,我們注重在教育政策法規、學校獨特優勢與教育教學實踐這三個方面的結合上下功夫,并逐步形成了既有時代特色又切合學校實際的辦學思想和辦學目标。

(一)辦學思想。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黨的教育方針,遵循基礎教育發展規律,傳承和發揚西南聯大優良傳統和雲南師大附中精神,以教育創新為先導,以深化改革為動力,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培養德、智、體全面和諧發展、自主能力強、有創新能力的社會主義建設後備人才為中心,堅持“依法治校、以德立校、科研興校、質量強校”的原則,抓住教師隊伍建設這一關鍵,把握教學、科研兩個重點,推進師大實驗中學又好又快發展。

(二)辦學目标。學校将辦學目标定位為:“辦品牌初中,創特色高中,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堅實基礎”。即:以昆明市對基礎教育的發展需求為導向,立足昆明,服務雲南,面向國内外,構築健康和諧的育人環境,營造優良的教學氛圍,做人、求知、健體齊抓并進,努力建成一所具有一流管理、一流師資、一流設備,教風正、學風好、質量高的高初中協調發展的民校中的名校。

三、學校的管理措施。

學校的管理遵循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管理措施重在務實高效。具體做法有:

(一)探索教師培養途徑,促進師資素質提高。

優秀的師資隊伍是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根本保障,沒有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就不可能有高水平的學校。所以學校從建校開始就把教師隊伍的建設放在了重中之重的位置。以師大附中留下的20名骨幹教師為基礎,學校嚴把進口關,引進了一批批優秀教師。并通過加強黨建工作、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新老教師結對子、開展校本科研課題研究及校本培訓、開展“三個一”活動(每學期上一堂研究課、讀一本理論書、寫一篇論文或教學反思)等多種渠道打造師資隊伍。同時,還通過以下兩個途徑促進教師隊伍的建設:

(1)充分發揮學校民辦體制的優勢,對教師實行動态管理,優獎劣汰——對工作表現好、業績突出的教師給予獎勵,對難以勝任教育教學工作的教師實行淘汰,從而增強了教師的責任心和積極性,也促進了學校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的迅速提高。

(2)實行“教學督導”制度。聘請昆明市知名的教育教學專家,成立了教學督導組。充分發揮名師的優勢,通過聽課與教師切磋技藝,提高教師業務水平,使教師朝着“不僅要教會,關鍵要會教”的目标努力。

上述工作的開展,很好地促進了教師的成長。語文陳冬豔、數學吳建平、英語扶紅、生物計麗娟、化學朱宏、曆史胡朝剛、地理宋佳玲等一批教師,多次承擔省市教師培訓主講教師工作及中考、會考命題工作,并多次在中考研讨會、新課改研讨會等專題學術會議上進行交流發言;數學郭智、英語陳志蘭等老師在雲南電視台少兒頻道“中高考節目”中解讀中考;張茂強、黃麗、金玲等老師被《春城晚報》聘請開設“名師課堂”;受上級部門委托、委派,學校還先後承擔了到麗江、宣威、丘北等地的支教任務——一批教師已成為本市及省内外有影響的骨幹教師,每年都有一大批教師被評為國家、省、市、區級和校級先進班主任和先進教師。可以說,一支思想素質高、業務能力強的穩定的師資隊伍已基本形成。

(二)創新教學管理模式,促進教學質量提高。

學校在通過認真落實各項管理常規、開展集體備課、嚴格考試管理等途徑抓實教學工作的同時,還積極創新教學管理模式,充分發揮社會、家長、學生在管理中的作用,多角度、多途徑了解督促教師教學情況,促進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主要體現為:

實行“課堂開放日”——學校規定每月一天為課堂開放日,所有課堂對全體家長開放,家長可到校聽任何一位教師的課,并把意見和建議及時反饋給學校領導及相關教師。

實行“教師教育教學信息反饋制度”——學校定期對教師教育教學情況進行調查,并及時将信息反饋給老師,促進師生的溝通,保證教學效果。

實行“校長與學生代表、家長代表座談日制度”——校長定期或不定期召開學生代表和家長代表座談會,了解學生、家長對學校管理及教師教學的意見和建議,與他們進行心靈的交流。

建立“家校教育網絡”——成立家長管理委員會。加強了學校與家長的溝通聯系,讓家長直接參與到學校管理中來;成立家長學校。通過舉辦各種學習講座活動,對家長進行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的引導培訓,使學校的教育理念和工作得到了社會和家長的理解、配合、支持和認同。

設立“校長信箱”——架起學生、家長與校長溝通的便捷橋梁。

(三)強化學生常規管理,促進合格人才培養。

在學生管理方面,我們提倡既嚴格又人性化管理,通過規章制度落實管理,建立健全五項制度。即升旗制度、一日常規制度、學習常規制度、值周制度和班級量化考核制度。

加強起始年級教育。每逢初一、高一新生入學,學校都要對新生及新生家長進行入學前培訓,使新同學及家長在入學伊始就對學校有一個初步的認識,并在新課程學習前就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對今後的學習做到心中有數。為此,還彙編了《雲南師大實驗中學學生手冊》,學校的各種要求、規定、獎懲制度盡收其中,每位同學人手一冊。同時,各班還組織學生學習《中學生守則》和《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使兩個規定和學校規章制度落實在行動上,為良好班風和學風的形成打下基礎。

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學校除舉辦每年一次的“校運動會”、“校園文化藝術節”、“讀書節”、“社會實踐活動”之外,還開展了一系列與學習有關的其它活動,如:演講會、辯論賽、英語角、闆報比賽、優秀古典詩歌朗誦會、讀書知識競賽、課本劇演出等活動。這些活動,對同學們學習興趣的培養和綜合素質的提高産生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充分發揮少先隊、共青團組織及學生會的作用。團委、少先隊輔導員結合學生特點,配合學校工作,成立了“少年團校”,發展和培養了一批批團員和少先隊幹部,組織團幹部給各年級學生上團課。學生會成立自主管理團隊,參與學校的民主管理。學校的各項學生活動開展得紮實有效,有聲有色,學校因此多次受到省市級表彰,多次在省市有關會議上進行經驗交流。

落實激勵學生上進的“評比制度”。大張旗鼓地表揚為班級、學校做出貢獻、争得榮譽的同學。校園“每月之星”,獎學金獲得者、三好生、優幹生、特長生、優秀團員、優秀少先隊員的評選激發了學生學先進、趕先進、超先進的良性競争意識。同時利用主題班會開展愛校、愛班的思想教育,使學生樹立起“我為實驗中學增光彩”的意識。使學校形成了“講先進、學先進、争先進”的良好氛圍。

(四)優化師生教學環境,促進校園和諧安全。

學校在關心師生思想和教學成長進步的同時,還時刻關心師生的身體健康,不斷改善教學生活條件。學校為教師及學生一年組織一次體檢,發現病情及時治療;改造并建成健身中心,為教師提供鍛煉身體的場地和設施;對教師生活中遇到的子女入學就業等困難,也積極幫助解決;開辦師生午餐,為教師安排午休宿舍,并對學生實行午休管理,保證師生以充沛精力投入教學。

安全無小事,校園安全更是學校工作中的大事。多年來,學校始終注重建設平安校園,加大安全保障投入,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把安全責任落到實處。學校從有限的資金中撥出專款,建成學校電子網絡監控系統,做到24小時監控,不留死角。學校設有專門負責安全的校領導及法制副校長,加強安全管理。學校保安做到定時定點巡查到位,發現安全隐患及時排除。與此同時,加強對學生的安全常識教育,組織安全知識講座和消防、防震等演習,增強了學生的安全意識。通過采取一系列安全防範措施,有效地維護了校園的和諧安全。

四、學校教育教學主要成績。

學校創辦七年以來,辦學規模逐年擴大,從2003年的10個教學班400餘名學生發展到現在53個教學班3485名學生。學校不僅在精神文明建設上取得明顯成效,形成了良好的校風、教風、學風,而且教育教學成績也令人鼓舞:初中辦學質量穩居昆明市基礎教育排頭兵前列——以2008年為例,學校中考總平均分突破600分,總及格率達98.85%,重點學校上線率達79%。兩位同學獲得昆明市中考第一名和第二名。每年都有大批初中畢業生考入雲南師大附中等一級一類學校的高中就讀;高中辦學質量在生源入口分數不理想的情況下,也一年一個台階地穩步攀升。2010年,理科總上線率達93%,文科總上線率達100%,藝術類本科上線率達100%,較往年取得了較大進步。2010年昆明市普通高中招生,我校成為一個新的熱點——報讀我校高中的學生激增,我校首招的公費班錄取線達602分(是昆明市普高錄取線600分以上的10所學校之一),自費生錄取線也達到595分。因辦學業績突出,學校先後被授予“全國基礎教育名校”、“改革開放30年中國民辦教育20強”、“雲南省德育工作先進集體”、“雲南省優秀少先隊大隊”、“昆明市十佳雛鷹大隊”、“昆明市五·四紅旗團委”、“昆明市青年文明校園”、“昆明市先進學生會”、“昆明市平安校園創建工作先進單位”、“五華區教育教學工作先進集體”等榮譽稱号。學校的發展赢得了學生、家長和社會各方面的廣泛贊譽。學校一年勝過一年招生的火爆場面就是最好的印證。

五、學校辦學工作特色。

經過七年的探索和實踐,學校在辦學思想、辦學模式、辦學目标等多個層面都初具特色,而這些特色的核心和關鍵,則是基于“先學做人、再學做學問;不僅要學會、關鍵要會學”這一辦學理念指導下實施的對學生自主能力的培養。

國際21世紀教育委員會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交的教育研究報告中指出,教育是“保證人人享有他們為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和盡可能牢牢掌握自己的命運而需要的思想、判斷、感情和想象方面的自由。”從中可以看出,重視自主能力的培養是教育的要務。為此,我們通過各種努力激發學生的自主性和創造性,培養學生的自主能力。

(一)從知識中心轉向能力中心。

1、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觀念,培養學生“會學”的能力。

“會學”的内涵,就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學習态度,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我們認為,現代社會中,學生學習的知識固然很重要,但掌握學習的方法、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更加重要,它不僅可以使學生現在學得更好,而且可以使他們終生受益。因此,在教學實踐中,我們始終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觀念,在教學的每一個環節上培養學生自主學習、主動學習、獨立思考、求實創新的學習素養,養成認真聽課、勤于思考、主動發言、質疑探究、預習複習等良好的學習習慣。我們提倡遠離補課,告别“滿堂灌”,代之以生動活潑、形式多樣的自主式學習、探究式學習。

2.通過豐富的學生活動,培養學生的自主能力。

知易行難,實踐方能出真知。為此,學校以豐富的學生活動為載體,鍛煉和培養學生的自主能力:

(1)發揮學生在團隊活動中的自主管理作用。我校團委和少先隊大隊,在全校構成完善的組織網絡。在校團委指導下,學生團隊幹部組織實施的活動落實到諸如儀容儀表檢查、團徽、紅領巾佩戴情況檢查等每一個環節。而通過校團、隊活動培養學生的自主能力在學校的管理工作中發揮了極大的作用。

(2)通過學生會活動增強學生的自主參與管理意識。學生會組織下設紀檢部、生活衛生部、宣傳部等部門,各部門在學生會主席的領導下,圍繞目标和計劃開展工作。學生通過競選演講,民主選舉參與學生會活動,開展學生午休紀律的檢查、值周班級履職情況的檢查等工作。一年一度的學生代表大會,還積極向學校提出意見和建議。如由學代會倡議、組織實施的為貧困孩子捐款、捐物活動,關愛家園、垃圾分類的環保活動等,不僅促進了學生自主能力的提升,更培養了他們勇于承擔社會責任的精神。

(3)通過學生社團活動培養學生的自主能力。學校由校團委組織成立了學生社團聯合會,在師生共同制定社團聯合會章程的基礎上,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自發成立、自主管理社團。目前,學生共成立了16個社團,包括話劇社、動漫社、環保社、籃球社、舞蹈隊等。學生的特長得到了發揮,自主能力得到了培養。

(4)通過讓學生參與校園文化建設活動培養學生的自主能力。漫步校園,學校各角落、各教學樓走廊都挂滿了學生自己創作的字、畫、标語等。這些作品營造出來的校園文化又對學生起到了潛移默化的引導、激勵和塑造作用,進一步促成學生的自主成長,更體現了學生自主能力的提升。

(5)通過值周班活動培養學生的自主能力。學校每周安排一個班級作為值周班級,負責學校該周的升旗儀式和國旗下的演講;負責校門口禮儀執勤,負責整個校園環境的維護等。班級值周制度,讓每個學生都有可能在參與學校管理活動的過程中得到鍛煉。

3.拓展第二課堂,培育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

我校多次邀請雲南師範大學、雲南大學、昆明動植物研究所等高等學府及科研院所的專家走進課堂,對學生進行科學興趣、

科學精神的培養,并對具備一定能力的學生進行課題研究技能培訓。學校鼓勵、支持學生參加雲南省青少年創新大賽,昆明市科技宣傳活動,昆明市中學生航模制作、操作比賽等多種創造性活動。

從2006年參加雲南省青少年創新大賽以來,我校選送了322名同學的295個項目參加雲南省比賽,共獲獎172項,其中一等獎14項,二等獎35項,三等獎123項。2007年,袁晨、康師源同學的參賽項目《用打印紙和鋼筆快速檢測辣椒油中是否含有蘇丹紅》參加全國比賽,為雲南省摘獲了當年唯一的一個初中一等獎。學校先後有3500多人次學生在全國、省市區級學科競賽及科技創新大賽活動中獲獎。

2008、2009、2010年,我校組織學生參加航空模型比賽。學生包攬了男子組及女子組的團體前三名,76人次獲獎,獲獎總數占全部獎項的三分之一以上;在2009年昆明市航海模型比賽中,我校男子組包攬了團體前三名,女子組獲得團體第一名。在108個個人單項比賽項目中收獲了60個,占單項獎數量的三分之二。

4.積極“實驗”育人新途徑,發展學生的個性特長。

素質教育的重要内涵就是以人為本、尊重個性。讓學生“會學”是我們的追求,而挖掘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是我們的責任。有鑒于此,我們進行了一些嘗試:

(1)讓選修課走進校園。

自2008年開始,學校在初、高中部分年級開設選修課。先後開設漢語言與文學類、數學與應用數學類、外國語言與文學類、物理與電子類、化學與生活類、生物與環保類、時事政治類、曆史與傳統文化類、地理與資源類、體育與健康類、藝術欣賞與審美類、信息技術與科學技術創新類等十二類近三十餘門選修課,為拓展和深化學生的學科知識,培養學生的特長和興趣開辟了更多的空間。

(2)實施成功階梯學習法實驗。2008年起,學校在高一年級實施成功階梯學習法實驗——面向全體高一學生,進行分層分類的道德教育。在學生自定品德發展的階段性目标的基礎上,教師指導學生制定自己的成長計劃,鼓勵、幫助學生認真執行适合各自特點的計劃,并每周對自己的學習和思想言行進行自我反思,使學生以不斷地進步和發展,從“他律”走向“自律”。這一實驗更好地促進了不同學生的成長。

此外,學校還每年通過藝術節、讀書節等活動,讓學生充分展示其特長和個性。“讀書節”期間,展室、展闆陳列學生的藝術作品——國畫、油畫、書法、卡通畫、攝影照片等——作品的一角,總有孩子們飛揚的簽名;“藝術節”文藝彙演,全校師生登台獻藝,小品、相聲、獨唱、舞蹈、音樂劇、話劇、健美操等,校園的舞台上,總是精彩紛呈。

(二)完善評價機制,促進學生的和諧發展。

(1)從德、智、體、美、勞等方面全面評價學生。從學校的辦學理念“先學會做人,再學做學問”就可以看出,在做人和做學問之間,我們首先注重前者。學校從來不把分數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标準。我們認為,學生在健全的人格和獨立個性基礎上的全面、和諧發展,才是評價的正确價值取向。

學校每個班級定期評選“每月之星”,這些全校矚目的、我們的校園明星,或者是以刻苦的意志激勵了我們,或者是以助人為樂的美德打動了我們,或者是以勞動的态度感染了我們……這些閃亮的新星,各有特點,位置不一,卻同樣煥發出璀璨的光芒。

(2)以學生為主體開展綜合評價活動。學校采取學生自評、學生互評、學生幹部評價、班主任評價有機結合的評價機制。在評價過程中,加大學生自評和互評的權重,充分注意每個學生身上的閃光點。顯然,這樣的評價機制,更有利于為學生點亮一盞全面、協調發展的明燈,更有利于培養學生在成長的過程中正确認識、評價自己和他人的能力。我校的這些做法與目前我省開展的“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措施是不謀而合的。

(三)通過三生教育活動,塑造學生健全人格。

我校始終高度重視學生健全人格的塑造,重視引導學生認知生命、尊重生命、熱愛生命,重視培養學生的适應能力、生存能力和生活能力,幫助學生學會熱愛生活、奮鬥生活和幸福生活。學校除通過主題班會、課堂教學進行三生教育外,還多次邀請派出所民警、消防官兵、心理學教授為師生開設各内容豐富的講座。同時,我校還專門設置心理健康咨詢室——“天使之家”,對學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輔導,并開設了心理健康教育課。

上述這些活動,實實在在地将“先學會做人,再學做學問;不僅要學會,關鍵要會學”的辦學理念落實到實踐中,也實實在在地将培養學生的自主能力,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堅實基礎的目标貫穿到教育教學工作中,形成了實驗中學自己的辦學特色。

雲南師大實驗中學從2003年創辦以來,在傳承西南聯大和雲南師大附中的厚重文化底蘊的同時,積極創新,在學校管理、師資建設、辦學質量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為下一步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未來十年,學校将積極學習和領會《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的精神,在“辦品牌初中,創特色高中,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堅實基礎”的辦學目标引領下,繼承傳統,努力創新,繼續以昆明對基礎教育的發展需求為導向,立足昆明,服務雲南,面向全國。構築健康和諧的育人環境,營造優良的教學氛圍,做人、求知、健體齊抓并進,以質量求生存,以質量求發展,努力建成一所具有一流管理、一流師資、一流設備,教風正、學風好,高、初中協調發展,教學質量高的全國示範性民辦完全中學。

辦學理念

學校宗旨

以育人為目标,以教學為中心,以德育為首位

學校校風

誠實、守信、團結、進取

嚴謹治學、一絲不苟、誨人不倦、為人師表

學校校訓

先學會做人,再學做學問。

不僅要學會,關鍵要會學。

學校學風

嚴格廣博、勤奮學習、勇于探索、追求不息

教學目标

當我國中等教育迅猛發展之時,有着辦學曆史淵深學蘊積澱的雲南師大實驗中學以發展為主題,以質量為生命,樹立創品牌的現代辦學觀念,以人為本,發展個性,注重素質,培養創造型人才,為我校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我們的目标是:構築健康的育人環境,營造優良的教學氛圍,“做人、求知、健體”齊抓并進,努力建成一所教風正、學風好、教學質量高的學校,以質量求生存,以質量求發展,讓學生成為雲南省(昆明市)中考、高考生源的重要生力軍。通過努力,成為雲南省民辦學校的旗幟,為雲南民辦教育的發展做出貢獻。

校歌

《我們集合在三環旗下》

青春激昂,意氣風發,我們集合在三環旗下,聯大精神代代承傳,用赤子之心報效中華。

胸懷祖國,志向遠大,我們集合在三環旗下,先學做人在學做學問,讓人格魅力不斷升華。

銀杏樹下歌聲悠揚,朗朗的書聲希望飄灑,不僅要學會關鍵要會學,我們是激情飛揚的浪花。

啊,光榮的師大實驗中學人,向着美好的明天出發,光榮的師大實驗中學人,向着美好的明天出發,啊,光榮的師大實驗中學人,向着美好的明天出發,共同的理想,共同的追求,我們集合在三環旗下。

在三環旗下茁壯成長,讓人生在拼搏中輝煌。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