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子

離子

化學術語
離子是指原子由于自身或外界的作用而失去或得到一個或幾個電子使其達到最外層電子數為8個或2個(氦原子)或沒有電子(四中子)的穩定結構。這一過程稱為電離。電離過程所需或放出的能量稱為電離能。離子分陽離子和陰離子,帶正電荷的原子叫做陽離子,帶負電荷的原子叫做陰離子。[1]
    中文名:離子 外文名:Ion 所屬學科:化學 連接結構:離子鍵

基本概念

在化學變化中,原子或原子團得失電子後形成的帶電微粒稱作離子。帶正電的稱為陽離子,帶負電的稱為陰離子。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原子核帶正電荷,繞核運動的電子則帶相反的負電荷。原子的核電荷數與核外電子數相等,因此原子顯電中性。如果原子從外獲得的能量超過某個殼層電子的結合能,那麼這個電子就可脫離原子的束縛成為自由電子。

原子核外第一層不能超過2個電子,最外層最多隻能排8個。次外層不超過18個。

一般最外層電子數小于4的原子、或半徑較大的原子,較易失去電子(一般為金屬元素,如:鉀K,鈣Ca等)趨向達到相對穩定結構;而最外層電子數不少于4的原子(一般為非金屬元素,如:硼B,碳C等)則較易獲得電子趨向達到相對穩定結構。

當原子的最外層電子軌道達到飽和狀态(第一周期元素2個電子、第二第三周期元素8個電子)時,性質最穩定,一般為稀有氣體(氦除外,最外層有2個電子,性質也很穩定)。

離子是指原子由于自身或外界的作用而失去或得到一個或幾個電子使其達到最外層電子數為8個(如第一層是最外層,則為2個,若是氫離子,則沒有外層電子)的穩定結構。這一過程稱為電離。電離過程所需或放出的能量稱為電離能。

在化學反應中,金屬元素原子失去最外層電子,非金屬原子得到電子,從而使參加反應的原子或原子團帶上電荷。帶電荷的原子叫做離子,帶正電荷的原子叫做陽離子,帶負電荷的原子叫做陰離子。陰、陽離子由于靜電作用而形成不帶電性的化合物。

與分子、原子一樣,離子也是構成物質的基本粒子。如氯化鈉就是由氯離子和鈉離子構成的。

分類

當原子得到一個或幾個電子時,質子數小于核外電子數,且質子數=核外電子數-所帶電荷數,從而帶負電荷,稱為陰離子。

當原子失去一個或幾個電子時,質子數大于核外電子數,且質子數=核外電子數+所帶電荷數,從而帶正電荷,稱為陽離子。

絡離子是指由某些分子、原子或陽離子通過配位鍵與電中性分子或陰離子形成的複雜離子,例如水合離子。絡離子本身可以屬于陽離子或陰離子。

屬性

在化合物的原子間進行電子轉移而生成離子的過程稱為電離,電離過程所需或放出的能量稱為電離能。電離能越大,意味着原子越難失去電子。離子化合物,即陰、陽離子間以離子鍵組成的化合物,如可溶于水的酸、堿、鹽,當在水中溶解并電離時,恒定條件下,處于離子狀态的比例和處于分子狀态的比例達到動态平衡,稱為離子平衡(ion balance)。

結構示意

離子結構示意圖與原子結構示意圖一樣,人們可以用離子結構示意圖來表示離子的核電荷數和電子層排布。小圈和圈内的數字分别表示原子核和核内質子數,弧線表示電子層,弧線上的數字表示該層的電子數。當然,在書寫離子結構的時候需要注意離子核外電子一般為8電子(或2電子)的穩定結構。

符号

離子符号:在元素符号右上角表示出離子所帶正、負電荷數的符号。例如,鈉原子失去一個電子後成為帶一個單位正電荷的鈉離子用“Na+”表示。硫原子獲得二個電子後帶元素符号:統一采取該元素的拉丁文名稱第一個字母來表示元素的符号(往往正負電的數字寫在正負号的前面)。

離子鍵

離子鍵:使陰、陽離子結合成化合物的靜電作用。

離子鍵是由電子轉移(失去電子者為陽離子,獲得電子者為陰離子)形成的。即正離子和負離子之間由于靜電引力所形成的化學鍵。離子既可以是單離子,如Na、Cl;也可以由原子團形成;如SO,NO等。離子鍵的作用力強,無飽和性,無方向性。離子鍵形成的礦物總是以離子晶體的形式存在。

特征

離子是組成離子型化合物的基本粒子。離子型化合物在任何狀态下(晶體、熔融狀态、蒸氣狀态或溶液中)都是以離子的形式存在的。因此,離子的性質在很大程度上決定着離子化合物的性質。就是說,離子的性質,即離子的三種重要特征:離子的電荷、離子的半徑、離子的電子層結構的類型(簡稱離子的電子構型)是決定離子型化合物的共性和特性的根本原因。

上一篇:鎖陽咖啡

下一篇:QQ情侶空間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