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錫山故居

閻錫山故居

民國初年的仿古建築
閻錫山故居位于定襄縣東北22公裡處的河邊村(原屬五台縣),始建于20世紀20年代初,曆14年完工。整個建築群坐東向西,原有近30座院落,800餘間房屋。舊居分為上下兩院,前後為東西花園。東花園的建築以中國傳統的晚清宮殿式建築為主,大門為古牌樓式,穿過假山就到了第一院,這裡的地面全由鵝卵石和青磚砌成幾何圖案,對面是高大的二層樓。穿過過道是二院,二院的正廳是三間大房,供閻氏家族議事及會議使用。三院的宮殿式大樓高大宏偉,登樓可遠眺全村景緻。閻錫山舊居是民國初年仿古建築中的傑作,極具曆史價值。
  • 中文名:
  • 外文名:
  • 地理位置:
  • 占地面積:61834平方米
  • 類别:
  • 開放時間:8:00-18:00
  • 門票價格:50元
  • 中文名稱:閻錫山故居
  • 建造時間:20世紀30年代
  • 外文名稱:The former residence of Yan Xishan
  • 位置:山西省定襄縣河邊村
  • 所有者:閻錫山(已故)
  • 概念類型:名人故居
  • 當下使用:河邊民俗博物館
  • 著名景點:東花園等
  • 所屬國家:中國
  • 所屬城市:山西省忻州市
  • 建議遊玩時長:1小時

概況

閻錫山故居位于定襄縣東北22公裡處的河邊村(原屬五台縣),始建于20世紀20年代初,曆14年完工。整個建築群坐東向西,原有近30座院落,

800餘間房屋。舊居分為上下兩院,前後為東西花園。東花園的建築以中國傳統的晚清宮殿式建築為主,大門為古牌樓式,穿過假山就到了第一院,這裡的地面全由鵝卵石和青磚砌成幾何圖案,對面是高大的二層樓。穿過過道是二院,二院的正廳是三間大房,供閻氏家族議事及會議使用。三院的宮殿式大樓高大宏偉,登樓可遠眺全村景緻。閻錫山舊居是民國初年仿古建築中的傑作,極具曆史價值。

利用閻錫山故居創立于80年代,館内陳列品以民俗文物為主,按照農、食、住、行、娛、信為内容的六大系列布局,包括民間面塑、刺繡、雕刻、飲食、信仰、婚俗和元宵節民俗一條街等共58個陳列室,總面積1980平方米,這些展室的陳列,相互之間既相對獨立,又交叉關聯,生動地反映了晉北清末民初獨特的民俗文化和異彩紛呈的民間藝術。

閻錫山故居是統治山西近四十年,一度出任國民政府行政院長的閻錫山的府宅,它始建于1913年,完成于1937年,共建有都督府、得一樓、二老太爺府、上将軍府、同武将軍府(已毀)、穿心院、新南院、東花園、西花園、慈幼院等大小共27個院落,近千間房屋(現存700餘間),總占地面積33000多平方米。共建有都督府、得一樓、二老太爺府、上将軍府、同武将軍府(已毀)、穿心院、新南院、東花園、西花園、慈幼院等大小共27個院落,近千間房屋(現存700餘間)。

簡介

閻錫山故居這組氣勢恢宏堂皇、格局變幻詭奇的近代建築群,不僅是研究閻氏家族繁衍興衰的珍貴實物,也是閻錫山本人政治仕途升降沉浮的曆史遺迹。同時,它又以鮮明的民間民俗色彩和中西結合的建築藝術風格顯示了其獨特的文化價值與美學價值。其中尤以一組組精湛絕倫的石雕、磚雕、木雕而使遊人流連忘返

。遍布主要建築物下面的地道、地下室又将這座故居罩上了一層神奇的面紗。60餘年的風風雨雨,人世滄桑,這座故居既有過它的繁盛時代(1929年~1930年閻馮倒蔣前後,河邊村曾一度成為全國軍事政治中心,而被國内外所矚目),也有過它的敗落時期。如今,黨和國家的改革開放政策,又使這座故居沐浴在一片呼喚祖國統一的和煦陽光裡。

1986年8月18日,閻錫山故居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8年8月開辟為晉北河邊民俗博物館。

建築

閻錫山故居東花園的建築,全是中國傳統的宮殿式,飛檐走善,雕梁畫棟,“五脊六善排山瓦,挑檐插飛挂鐵馬,立欄卧欄露明柱,鼓墩岩石接出廈”,十分講究。各個建築物上,都裝飾着各種木石雕刻,欄杆柱底石上雕刻着獅子毛猴,立欄臣卧欄上彩畫着各種傳說故事,諸如“桃園三結義”、“呂洞賓出世”等。東花園一進三院,雄偉的大門為石牌樓式門樓,兩旁有磚砌的八字照壁,門頭上懸挂着刻有“文淪草廬”四個大金字的牌匾。

一進大門,一座小巧景緻的假山,半擋着人們的視線,使人不能一眼望穿。轉過假山是第一院,院子頗寬闊,地面全由鵝卵石和青磚砌成幾何圖案。對面是高大的二層樓,南北兩面是出廈大瓦房。穿過過道是二院,二院的正廳為三間大房。屋内陳設着桌椅,供閻氏家族議事及宴會使用。南北均有出檐抱廈通往後院。三院的宮殿式大樓高而且大,站在三樓頂端,可遠眺全村。

在東花園的對面,是西花園。比起東花園,西花園的規模要小得多,破壞也較嚴重。所謂二老太爺府,即是閻錫山的二叔爺閻書典居住的府第。這裡亦是個大四合院,出廈明柱,雕刻及繪畫很精緻。

在東花園以南緊貼二老太爺府,有一座精巧的前後兩院相通相連的瓦房建築,這就是赫赫有名的都督府。都督府後院的東北角,還有一處小院,院中聳立着閻府第二個高層建築——得一樓。此樓前可通都督府,後部以地道與東花園二院相連。地道出口上蝙蝠翻飛,祥雲朵朵,簇擁着“行得通”三個大字,均為石雕。此外,在二老太爺府的正南,還有一處院落。即上将軍府,這是一座四合大院。在東花園的正北隔一條道,便是頗有名氣的子明慈幼院。

特色

二院東大廳巍峨壯觀了,這座大廳分上下兩層,正面大廳是當年閻氏家族議事和接待賓客、舉行宴會的場所。一九三四年十二月十七日閻錫山的父親閻書堂病逝,靈堂就設在這裡,整整一個月的祭奠活動,滿院金人銀馬、雪山素海,終日香火燎繞,笙管長鳴,十分排場。國民政府主席林森的代表、山西省政府主席徐永昌,國民黨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介石的代表、軍政部長何應欽都來此緻祭盡哀。

從遺存的一些曆史照片和大量的文獻資料上,可以看到閻府當年的赫赫威勢。通過東大廳一側的過道,是東花園的三院。它比起二院要小得多。但就建築藝術而言,卻更是精雕細镂,格外的考究。不說其它,單說四面廳堂的底基,均由青石雕縷成蓮花狀石基(即須彌座),可見其是多麼地不惜錢财工本,經求至善至美。在正廳門楣處,還依稀能辯出“當仁堂”三個磚雕大字,這大概是取天降大任于斯人,吾當仁不讓之意,主人躊躇滿志之态溢于言表。

在東花園三院正廳的後面,還有一個比較隐秘的偏小院,也是閻錫山經常居

信辦公的地方。他每次乘車從外面回來,不需要經過外面的大院,即可将汽車停在後面的車道上,人可以從旁門進來,直接進入這個小院的正房歇息。如果有人求見,他亦無需繞到外面,而是沿着小院流金溢彩的迥廊轉到前面正廳(即當仁堂),便可會客辦公。他父親治喪期間,他就住在這個院子裡。另外還有一個傳說,講的是馮玉祥在馮閻倒蔣之前,也就是一九二九年十月至一九三○年二月被閻錫山軟禁在五台建安村(閻錫山嶽父村)期間,曾來這個小院住過,經初步考證,可能是傳說。

在三吉院的偏東南方向,聳立着一座三層大樓,底層是十分寬敞的三眼窯洞和一條通樓上的石通道,上面兩層由青磚砌成。樓頂方磚平鋪,可供遊人登高眺望,近山遠水,一覽無餘。但從這座樓的用材、風格來看卻有點不倫不類。經考證,這座樓的樓頂過去跟周圍的建築物一樣,也是插飛挑檐、通瓦闆結構,人是上不到樓頂的。當年閻錫山也曾在上面住過。一九三七年九月日本侵略者進犯山西,兩個月後太原淪陷,河邊閻錫山舊居也駐紮了一批日本軍隊,使這座大樓遭到了嚴重破壞。現存樓房的上兩層,是解放後由設在這裡的忻州地區療養院重建的。

價值

縱觀閻錫山舊居這組氣勢恢宏堂皇,格局變幻谲奇的近代建築群,它不僅是研究閻氏家族繁衍興衰的珍貴實物,也是閻錫山本人在政治仕途上升降浮沉的曆史遺迹。同時它又以鮮明的民間民俗色彩和中西結合的建築藝術風格顯示了其獨特的文化價值與美學價值,其中尢以一組組精湛絕倫的石雕、磚雕、木雕而使中外遊人流連忘返。遍布各主要建築物下面的地道、地下室又将這座舊居罩上了一塊神奇詭秘的面紗。

1988年秋,山西省有關部門在這裡籌建民俗博物館,陸續建起了民間刺繡、剪紙、雕刻、編結、競技、繪畫、紡織、造紙、飲食、服飾、民居、信仰以及元宵民俗一條街等90餘個展室,生動地反映了清末民初獨特豐厚的民俗文化和異彩紛呈的民間藝術。另外,這裡還特邀享譽天下的天津“泥人張”雕塑研究所的工藝師們精心雕刻了朱德、蔣介石、宋美齡、馮玉祥、閻錫山、邵力子、閻慧卿(五姑娘)等一批曆史名人的蠟像,形象地再現了當年在這座樓高院深、洞奇徑幽的古宅裡所發生的一幕幕曆史話劇。

背景

閻錫山是山西五台縣人,曾執政山西近四十年,出任過國民政府行政院長。閻錫山舊居,始建于1913年前後。直到1937年抗日戰争爆發前夕,才建成如此龐大的規模。在此期間,先後建成了都督府、得一樓(又各昌春接)、上将軍府、二老太爺府、穿心院、新南院、東花園、西花園、子明慈幼院,大小共27個院落,近千間房屋。現存700餘間,總占地面積3.3萬餘平方米。

走進閻錫山舊居,首先映人眼簾的是東西花園,所謂東西花園,并非真正花草遍地樹木郁蔥的去處,而是一套連一套的深府大院。進了大門,是東花園一院。這是閻居裡最大的一個院子。四面均建廳堂,中間是花壇、假山和噴水池,周圍則是用條石、鵝卵石和青磚鋪墁的雕砌成的帶有裝飾圖案的車馬環行便道。

閻錫山最為恢弘的是東西花園。從石溝街往南拐,有一條九米寬五十米長的大巷裡,有一座頗為闊綽的東門廳,就是東花園。這個門廳當年曾懸挂着一塊巨大的門匾,上書“文沱草廬”四個遒勁的顔體大字。所謂“文沱”,即文山沱水。

相關報道

位于定襄縣河邊鎮閻錫山舊居内,1989年6月6日正式對外開放。閻錫山舊居是中國目前保存較完整的舊中國最大的官僚私邸之一,始建于1913年,1937年抗戰爆發前停工。總面積約33000平方米,建築面積10000平方米,現存都督府、得一樓、上将軍府、穿心院、東花園、西花園、慈幼院等27座院落,700多間房屋。整體建築龐大恢宏,錯落有緻,有民間四合庭院,有典雅亭台樓閣,有古樸磚石窯洞,還有新奇仿歐建築,融民間與官方、中國與西洋建築風格于一體,顯示出别具一格的文化美學價值,1986年被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民俗館庫房面積400平方米,館藏文物4000餘件,既有曆史文物,也有近現代文物,還有民俗文物。民俗館内設有民間剪紙、雕刻、刺繡、飲食、服飾、禮儀等90多個反映晉北民俗風情的展廳以及10多處再現當年發生在閻府的重大事件的展院,展覽面積4000餘平方米。

館内現設辦公室、陳列制作部、旅遊接待部、旅遊産品開發部、文物保衛部、資料研究部、後勤管理部等部門。先後出版有《晉北民俗文化》叢書(10卷)、《民間百業圖說》、《定襄文叢》等書刊,在省級以上刊物和學術研讨會上發表和宣讀論文近50篇。

交通信息

1、從忻州火車站坐到五台山縣城的中巴,(注意:8:00以前的車是到五台山台懷鎮的,有可能不到河邊村停車)票價5元,1小時到河邊路口下車;從太原坐到五台山的中巴車,票價12元,2.5小時在河邊路口下車;再坐三輪摩托3元到閻府,或順路标步行20分鐘到。

2、定襄縣城有直達景區的城際公交1路。

主要景點

東花園

這是閻居裡最大的一個院子,四面均建廳堂,中間是花壇、假山和噴水池(假山、噴水池已毀,與在原假山處建一影壁,正面镌刻有當年孫中山先生書贈閻錫山的“博愛”二字手迹),周圍則是用條石、鵝卵石和青磚鋪漫雕砌成的帶有裝飾圖案的車馬環行便道。穿過一院東廳中間的過道,便是東花園的二院。這個院子比一院面積要小一些,但建築上豪華莊重得多。有栩栩如生的石雕、磚雕、木雕以及明柱、鼓墩等

大樓

在三吉院的偏東南方向,現在聳立着一座三層大樓,底層是十分寬敞的三眼窯洞和一條通樓上的石通道,上面兩層由青磚砌成。樓頂方磚平鋪,可供遊人登高眺望,近山遠水,一覽無餘。但從這座樓的用材、風格來看卻有點不倫不類。經考證,這座樓的樓頂過去跟周圍的建築物一樣,也是插飛挑檐、通瓦闆結構,人是上不到樓頂的。當年閻錫山也曾在上面住過。

石刻

來到東花園南窯外壁,三院大樓外壁,每每駐足忘返。原來這些地方依然完好保存着十八幅閻府家訓石刻,其内容或談交友持家,或言善德治學,均為閻錫山言論。人們奇怪這些遺迹為何能躲過十年浩劫而保留至今天?原來這些石刻在文革前就有人用泥灰抹平了,“文革”中上面寫滿了領袖語錄,自然無人敢造次了。就這樣,這些石刻就奇迹般地留存下來了。

故居特産

打鹵豆腐腦

豆腐腦這一小吃,各地均有,榆次豆腐腦别具特色,以材料和“打鹵”見長。清朝年間,榆次小東關有個叫白海馬的人,以制作豆腐腦而聞名四方。其豆腐腦由“三鍋”組成:大銅鍋裡,是以上好的粉條、黃豆、澱粉及個中調料煮沸制面成的鹵汁,出售時,将銅鍋架在籠圈套盆裡,下置木炭火盆,保持鍋内溫度;小火鍋裡鈍着丸子、豬肉片、油炸豆腐條等;另一個直徑尺餘的大砂鍋,俗稱“皮鍋”,内盛腦豆腐。食時,先将大鍋裡的鹵汁一勺盛入碗底,再把腦豆腐放在鹵汁上,最後把丸子、肉片、油炸豆腐條放在最上面,滴幾滴香油,真是鮮嫩可口,香氣四溢,再配以蒸馍、餅子,食畢渾身暖烘烘的,令人流連忘返。

砂子餅

砂子餅,亦名疤餅。這種疤餅,直徑一般是26厘米到33厘米,餅既薄而且脆,餅臉用卵石烙成,凸凹不平,因而有“疤餅”之稱。

什貼毛谷小米

什貼小米脂肪和可溶性糖類的含量高,蛋白質含量也高于其它産地,由于營養價值高,深受當地群衆歡迎。谷子的品種稱:“毛谷”。這種谷子碾出的小米比一般小米顆粒小,色澤金燦燦。用其做成小米飯,金黃發亮,清香可口,越嚼越得,如果與南瓜、紅薯同為同食,更是香甜可口,餘味無窮。被稱為小米“皇後”。

四眼井陳醋

老陳醋,具有一般醋的酸醇、味烈、味長等特點,同時,還具有香、綿、不沉澱的特點。另外,老陳酸儲存時間越長越香酸可口,耐人品味。而且,過夏不黴、過冬不凍,顔色深橙,為山西醋中獨具一格、質地優良的佳品。

三郝瓜

公元1703年,康熙巡示晉地,知縣祖良才取來了聞名榆城的西瓜——“三郝瓜”獻給了康熙,皇帝一嘗“三郝瓜”龍顔大悅,再不能忘,就于第二年(1704年),規定“三郝瓜”每年向皇宮進貢。“三郝瓜”進貢一直沿襲了1777年,到1880年光緒六年四月,曾國荃巡撫山西時,趕上山西連年災荒,才請免“三郝瓜”進貢,朝廷批準永免。潇河的對岸有東郝、中郝、西郝三個村。中、東、西郝三村河邊沙地較多,産好瓜,三郝村産的西瓜統稱為“三郝瓜”。

紫皮蒜

長凝鎮地處榆次市東。長凝紫皮蒜,蒜皮紫紅,頭肥瓣大,辛辣味濃,皮松瓣緊,水氣充足,鮮嫩可口,每頭四瓣或六瓣,搗成蒜泥隔夜不變色。

梨棗

素有“紅似瑪瑙甜如蜜,大似雞蛋脆如梨”之美譽。更有“甜脆味美食之首,大密高産棗中王”的贊譽。

上戈小白梨

東趙鄉上戈村地處丘陵地帶,有史以來多植梨果,所産的小白梨最具特色,其特點是:色美皮薄,果嫩肉厚,汁多渣少,香甜味美。采摘後兩三天再食,味道更美,一咬一口水,綿軟可口,果核很小,幾近無有,特别适宜老年人食用,久負盛名。

上一篇:冷兵器時代

下一篇:1000年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