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三峽遊

長江三峽遊

西起奉節白帝城東至湖北宜昌南津關
長江三峽西起奉節白帝城,東至湖北宜昌南津關,全長193千米。沿途兩岸奇峰陡立、峭壁對峙,自西向東依次為瞿塘峽、巫峽、西陵峽。長江三峽西起奉節白帝城,東至湖北宜昌南津關,全長193千米。沿途兩岸奇峰陡立、峭壁對峙,自西向東依次為瞿塘峽、巫峽、西陵峽。以下關于長江三峽導遊詞内容由出國留學網為您整理提供,歡迎閱讀與參考。 長江三峽導遊詞 範文一: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美麗的長江三峽旅遊觀光。 正如大家所知道的,長江是我國的第一大河,它發源于青海省唐古拉山脈的西南側,流經青海,西藏,雲南,四川,重慶,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上海等11個省市。納百川千流,自西向東,橫貫中國腹地,最後注入東海。[1]
  • 中文名:長江三峽遊
  • 外文名:
  • 别名:
  • 榮 譽:中國第一大河流
  • 特 點:景色優美
  • 著名景點:白帝城、瞿塘峽、 巫峽等

長江三峽遊

 長江是中國第一大河流,也是世界上最長的河流之一。長江三峽景色久負盛名,被喻為大自然造就的“天然畫廊”、“人間仙境”。其中,瞿塘峽雄偉險峻,巫峽秀麗深幽,西陵峽灘多水急,礁石林立,更有小三峽蔥郁蒼翠,水清見底。兩岸衆多的名勝古迹和優美動人的傳說,令人神往。如今,三峽大壩在修築之中。大壩建成之日,展示在您面前的将是“高峽出平湖”的美景。

重慶 大足寶頂山石刻北山石刻

大足:寶頂山摩崖造像

寶頂山位于重慶市大足縣東北角,距縣城15公裡。

寶頂山造像在名僧趙智鳳主持下雕刻于南宋淳熙六年至淳祐九年(公元1179─1249年),曆時70年。距今已有800多年曆史。

寶頂山以南宋造像居多,是我國石刻造像走向衰落時期出現的宗教造像力作,也是世界罕見的佛教密宗道場。造像保存完好,規模宏大,雕刻精美,布局連貫,藝術表現形式和内容有機結合,民族化、大衆化、世俗化進程體現突出,融科學于藝術表現之中。内容雅俗共賞,技藝精湛非凡。排水、采光、力學、防腐等措施安排得巧妙、周全。

造像最集中的大佛灣,擁有大型密宗雕像31幅。碑刻7通、題記17則、舍利塔2座。占崖面88平方米的千手觀音,世界罕見;長31米的卧佛半身像,大而且美;吹笛女、養雞女、牧牛圖生活氣息濃郁。這些反映社會生活、故事連貫的經變像,顯示出古代雕刻藝術家的堅韌毅力和精絕的技巧,閃耀着民族文化的燦爛光輝。

大足:北山摩崖造像

北山古名龍崗山,距大足縣城兩公裡。造像始于唐景福元年(公元892年),經五代至南宋紹興,曆時250多年。

北山一度是唐末昌州刺史,昌(大足)、普(安嶽)、渝(重慶)、合(合川)四州都指揮韋君靖積糧屯兵的要寨,亦是唐、五代、兩宋石刻造像的集中區。

北山以佛灣造像最集中,共編為290号。其中有碑碣6通,題記和造像記55則、經幢8座、陰刻“文殊師利問疾圖”一幅、石刻造像264龛窟。從中既可了解到唐宋石刻造像的轉化和藝術風格,又可欣賞精美的雕刻造像藝術;轉輸經藏洞被譽為“石雕宮阙”,其中的普賢造像被譽為“東方維納斯”。韋君靖碑、蔡京碑、22章古文孝經碑為世所獨存。既是書法精品,又可補史料之遺缺。

四川 萬 縣白帝城瞿塘峽夔 門大甯河巫 峽

白帝城

位于長江北岸的奉節縣東,瞿塘峽口。兩千多年前是古代巴國的奠基之地,秦、漢時置魚腹縣。兩漢末年,公孫述據蜀為王,由成都遷來魚腹,築城以自固。傳說築城的水井裡有白氣騰空,公孫述認為是白龍飛升的征兆,遂自立為白帝,名其城曰“白帝城“。三國時,蜀漢劉備伐吳失敗,退守于此,郁悶病笃,在這裡把政權和兒子劉禅托付給丞相諸葛亮,史稱“白帝城托孤”。

白帝城臨江聳峙,背依青山,規模宏大,風光雄偉壯麗,自古以來就是文人墨客流連的勝地。唐宋著名詩人李白、杜甫、白居易、劉禹錫、蘇轼、陸遊、範成大等,都在白帝城留有足迹和詩篇。尤其是杜甫,就在附近建草堂,寫詩四百三十多首。因此,白帝城又城“詩城”。

明嘉靖年間,将城内原供奉公孫述的白帝廟改祀劉備和諸葛亮,建明良殿、武侯祠、觀星亭和滟■(yu)亭,殿祠兩旁立東西碑林,陳列隋代以來碑刻74通,是極為珍貴的曆史文物。

巫峽

長江三峽之一,西起重慶大甯河口,東至湖北巴東官渡口,橫跨渝鄂。

整個峽區,奇峰突兀,怪石嶙峋,峭壁屏列,綿延不斷,一時危岩險阻,疑無進路;倏忽峰回水轉,豁然暢通,兩岸景色多變,美不勝收。

“輕舟下巫峽,心在十二峰”。北岸六峰名聖泉、集仙、松巒、神女、朝雲、登龍,沿江排列,一覽無餘;南岸六峰,沿江隻有聚鶴、翠屏、飛龍三峰可見,其餘淨壇,起雲、上升三峰,遮掩入南側支流青石溪右峰。所以南宋詩人陸遊寫道:“十二巫山見九峰”。巫峽諸峰,多以其形狀特征而得名,春夏秋冬,陰晴風雨,景色變幻,韻味無窮。

湖南嶽 陽洞庭湖嶽陽樓

瞿塘峽

西起白帝城,東至大溪鎮,是長江三峽中最短、最為壯觀的峽谷。

瞿塘峽又名夔峽。有“西控巴渝收萬壑,東連荊楚壓群山”的雄偉和“鎮金川之水,扼巴鄂咽喉”的險峻。峽谷最寬處不過150米。峽口絕壁對峙,上懸下削,形如兩扇大門,自古稱為“夔門”,亦名“瞿塘關”。峽内波濤翻滾,勢如萬馬奔騰,素有“夔門天下險”的稱道。

瞿塘峽北面為赤甲山,略顯赤紅,南面為白鹽山,一片灰白。兩峰對應,一個紅妝,一個素裹,蔚為奇觀,除峽口白帝城外,還有奇特的“倒吊和尚”石,傳說的孟良梯和具有考古價值的風箱峽、古棧道、鳳凰泉等名勝。

大甯河小三峽風景區

經巫溪,巫山彙入巫峽峽口的大甯河,全長三百餘公裡。是長江北岸的一條支流,灘多水急,白浪飛舟,兩岸奇峰異谷,風景如畫,恰似長江大三峽而勝似大三峽,因此,人稱“小三峽”。著名風景有:龍門峽、巴霧峽、滴翠峽、廟峽、野豬峽等。近年來遊人不斷增加。

洞庭湖

在湖南省北部,長江南岸,為中國第二大淡水湖,面積約3900平方公裡,現水面被分割為東洞庭湖、南洞庭湖、西洞庭湖三部分。該湖區素為全國著名的“魚米之鄉”。湖區煙波浩淼,港汊縱橫,渚清沙白,芳草如茵。沿湖有嶽陽樓、君山、魯肅墓、慈氏塔、屈子祠、城陵矶、金門劉備城等名勝古迹。融自然風光與文化景觀于一體。君山為湖中一著名島山,由大小72峰巒組成,遍山翠綠,風景秀麗。山上有湘妃廟、二妃墓、柳毅井等古迹。

聳立在湖南省嶽陽市西門城頭,是我國江南三大名樓之一,始建于唐開元四年(716年)。宋慶曆五年(1045年)滕子京重修嶽陽樓,範仲淹作《嶽陽樓記》,其中“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名句格言,更使嶽陽樓名聞天下。該樓高19米,為四柱三層,飛檐盔頂的純木結構。樓頂承托在玲珑剔透的如意鬥拱上,曲線流暢,陡而複翹,宛如古代武士的頭盔,為我國現存古建築中所罕見。現在的嶽陽為1984年重修,保持了原有的曆史風貌。登嶽陽樓可浏覽八百裡洞庭湖的湖光山色。

湖北宜 昌西陵峽葛洲壩神農架神農溪

神農架

在湖北神農架林區。橫卧于三峽以北的長江、漢水之間。方圓3250平方公裡。

海拔1000米以上,超過3000米的高峰達六座,被稱為華中屋脊,是我國原始森林之一。相傳遠古時代神農氏曾在這裡遍嘗百草,由于千峰陡峭,萬壑深切,乃搭架上下采藥,因而得“神農架”之名。這裡有得天獨後的地理條件,有山川交錯的奇麗景色,有優美動人的神話傳說。此外,在這個林區還生長有2000多種野生植物,其中屬于世界稀少或我國特有的植物三十多種,野生動物五百多種,其中列入國家保護的珍貴動物二十多種。

沙市荊州古城萬壽寶塔文星樓

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

 位于宜昌市西北部的長将幹流上,因壩穿過江心小島葛洲壩而得名,是長江上興建的第一壩,也是我國目前最大的水電工程。1970年底第一期工程正式開工,1988年12月底第二期工程全部建成。葛洲壩全長2606米,壩頂高70米,總庫容量15.8億立方米。總裝機容量為271.5萬千瓦,年平均發電量157億度。有3座船閘,1号和2号船閘可通過萬噸級大型船隊;3号船閘可通過3000噸以下的客、貨輪。

荊州古城

即湖北江陵縣城,戰略地位十分重要,為曆代兵家必争之地。公元前689年,楚國徙都于江陵之郢(即紀南城,在古城以北5公裡處);三國時在此展開激烈争奪;此後有4個王朝在此建都。古城垣相傳為1700多年前關羽所築。現存城垣為1644年重建,城高8.3米,厚10米,長10.5公裡,共6座城門。境内文物古迹甚多,有楚國王公貴族冢墓700餘座,小型楚墓數千座,還有不少有關三國的遺迹。

萬壽寶塔

在湖北沙市。系明藩遼王朱憲(jie)為嘉靖帝祈壽而修。嘉靖二十七年(1548)動工,至三十一年(1552)建成。為磚石砌築,八角七級,高40餘米,下設高大石座,皆仿木構建築形式,塔身外壁各層均飾有漢白玉雕刻佛像,計九十四龛,造型莊重,神韻生動。内外壁間還嵌有大量磚雕佛像。

文星塔

位于湖北省沙市市荊江大堤内。始建于晚明。明嘉靖年間,公安派領袖袁宗道、袁宏道兄弟曾在此處會友賦詩。

武漢黃鶴樓編 鐘

黃鶴樓

位于武漢市長江邊的蛇山之頂。該樓原建于武昌黃鶴矶頭,故名,被贊為“千古名勝,天下絕景”,是江南三大名樓之一。此樓屢建屢毀。1981年10月開始重建,于1985年6月建成開放。重建的黃鶴樓是以清代式樣為藍本的仿古建築。樓分五層,高51.4米,黃瓦紅柱,層層飛檐,四望如一。樓内裝飾古色古香,并裝有電梯和空調。

戰國編鐘

陳列在湖北省博物館内。1978年夏從湖北随縣戰國曾侯乙古墓(約前430年)中出土了64件編鐘。這些編鐘出土時分三層八組懸挂在鐘架上,形成了完整的十二樂音體系。編鐘上刻有關于樂律錯金銘文2800字。這套樂律比歐洲早1800多年。它不僅是世界音樂史上的重大發現,而且在世界鑄造史上也極為罕見。

詞條圖冊

上一篇:網遊之極度狂人

下一篇:出租男友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