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花葵

金花葵

錦葵科秋葵屬植物
金花葵(學名:Aurea HELIANTHUS),為一年生草本錦葵科秋葵屬植物,又名菜芙蓉,也稱野芙蓉,有的地區别名叫黏幹或山榆皮。1984年被生物界确認為滅絕物種,直至2003年8月在河北再次被發現。在200多個秋葵植物中最具食用、藥用、保健功能,有較高的利用價值。《本草綱目》已記載黃蜀葵的藥用價值,能清熱、涼血、解毒,其花無毒,具有清利濕熱、消炎鎮痛之功效,内服主治五淋、水腫,外用治療湯水燙傷,果實、種子具有補脾健胃、生肌功效,治療消化不良、不思飲食、跌打損傷等。
    中文名:金花葵 拉丁學名:Hibiseu manihot L 别名:菜芙蓉、野芙蓉、黏幹、山榆皮 界:植物界 亞界: 總門: 門:被子植物門 亞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亞綱: 超目: 目:錦葵目 亞目: 科:錦葵科 亞科:亞錦葵科 族: 亞族: 屬:秋葵屬 亞屬:亞秋葵屬 組: 亞組: 種:金花葵 亞種:亞金花葵 變種: 品種: 分布區域: 命名者及年代: 保護級别: 英文名:Aurea HELIANTHUS 分布:深山崖隙間,多分布在太行山東部山麓地區,晉中晉南地區

形态特征

金花葵是金花葵3個種群中的1種,與黃蜀葵同屬。它生長在深山崖隙間,金花葵株高2m以上,最高的可達2.7m,植株冠徑1.5~2m。具粗壯的肉質根,縱深入土70cm以上。莖粗壯,基部木質化,抗倒伏,最大的莖基直徑達4cm。主莖長有50餘個節,每節長1葉,每個節長3~6cm。葉片互生,掌狀,無深裂,與蓖麻葉片相似。花冠金黃,紫心金蕊,豔麗非凡,宛如出水芙蓉。開花時有蜜蜂采蜜。主枝和側枝均開花結果,果實形似棉花的棉鈴,果角有5棱,果角外表面有白色絨毛,其内裹着一粒粒比綠豆略小醬褐色的種子,形似豬腰。

地理分布

自然分布在河北地區,是近瀕臨絕種的植物之一。

因其功效漸被人知,目前已經有很多金花葵種植基地,多分布在太行山東部山麓地區,晉中晉南地區。

栽培技術

栽培方法

金花葵适應性較強,南北各地均可種植。它喜溫暖及陽光充足的環境,較耐寒、耐熱、喜濕、耐鹽堿,能耐40℃高溫和-10℃低溫。對土壤要求不嚴,在酸性紅壤上也能正常生長,但在肥沃、深厚、排水良好的壤土上生長良好,特别是以排水良好的沙壤土為佳。在臨近水邊的肥沃沙質壤土中生長繁茂,開花較多。但其既怕水澇,又不宜栽在過分幹旱的地方。同時要注意田間排水,及時拔除雜草,适時追施肥料。在生長旺季,要及時除去靠近地面的分枝,以利通風透光。

培育:

催芽将曬幹的金花葵種子用50~55度熱水浸泡30min,邊浸邊攪動,然後用涼水浸種,浸種時間不宜過長,一般3h~4h為宜。用潮濕的布包好,外用薄膜紙包裹,保持一定的濕度,置于恒溫箱中,保持25~28度,一般20h内開始萌芽,少量的種子也可用體溫催芽。長江中下遊地區也可于4月上旬将種子直播于露地苗床,可穴插或條插,萌芽生長較快,溫度在18℃以上時約10d~15d即可出苗。

定植

待苗長成二至三葉一芯時進行定植,定植前先整好地,重施基肥,施農家肥和氦磷鉀複合肥作基肥,廂寬2m,溝寬20cm、深15cm,便于排水,先用除草劑除草,定植密度為行距50cm、株距30cm。

管理養護

定植後溫度在18℃以上時即可正常生長,全株到12月打霜時便枯死。施肥以基肥為主,追肥為輔。追肥以農家肥為主,最好是沼液等液肥,每采摘一次花後施一次肥,盛花期需肥量較大。要防止田間積水,做好排水抗旱工作。在生長旺季,要及時除去靠近地面的分枝,以利通風透光,及時拔除田間雜草。

主要價值

藥用價值

金花葵花藥食兼用,《本草綱目》已記載黃蜀葵的藥用價值,能清熱、涼血、解毒,其花無毒,具有清利濕熱、消炎鎮痛之功效,内服主治五淋、水腫,外用治療湯水燙傷。果實、種子具有補脾健胃、生肌功效,治療消化不良、不思飲食、跌打損傷等。金花葵也含有豐富的金絲桃苷成分,而金絲桃苷具有明顯的抗炎作用,有較強的止咳作用、同化作用,另外,還具有較強的抑制眼醛糖還原酶的作用。

食用價值

金花葵的嫩果能食,含有身體需要的多種多樣碳水化合物和營養元素,含有的雄激素較高,是被稱作植物偉哥補腎草物(即黃、紅秋葵)的1.6倍,常吃對提升男士中老年人的男性性功能具備顯著效果。

金花葵非但無毒、無異味、無副作用,而且芳香撲鼻,味美可口,可直接入口鮮食、涼拌、熱炒、做湯或摻面食食用,或以花泡水代茶、泡酒或炒雞蛋食用,還可與其他食品原料搭配制作各種美味菜肴、餡料、冷食、冷飲等。金花葵的根、莖、葉可全部粉碎過細目篩後做成稱為“榆皮面”的面粉,營養價值很高,經常食用可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上一篇:黑檀木

下一篇:洛川蘋果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