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環蛇

金環蛇

蛇目眼鏡蛇科環蛇屬動物
金環蛇(學名:Bungarus fasciatus),俗稱金甲帶、金包鐵、金腳帶、花扇柄(客家話)、雨傘柄(潮州話)或佛蛇等,是環蛇屬的一種,是毒性很強的蛇。[1]金環蛇是一種具前溝牙的劇毒蛇,與眼鏡蛇、灰鼠蛇合稱“三蛇”,是著名的食用蛇種。金環蛇分布于北緯25度左右及其以南地區。
    中文名:金環蛇 拉丁學名:Bungarus fasciatus 别名:黃節蛇、金甲帶,佛蛇,黃金甲 界: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綱:爬行綱 目:蛇目 亞目:新蛇亞目 科:眼鏡蛇科 亞科:環蛇亞科 屬:環蛇屬 種:金環蛇 二名法:Banded krait

形态特征

金環蛇全長983—1,500mm,具有前溝牙。頭呈橢圓形,尾極短,尾略呈三棱形,尾末端鈍圓而略扁,通身呈黑色與黃色相間的少數明顯的棱骨。

黑色環紋和黃色環紋幾乎等寬,黃色環紋在體部有20—28環,黑色環紋20—26+3—5。在尾部有3—5環,背鱗平滑共15行,背中央的1行鱗片特别大,肛磷完整,尾下鱗片為單行,腹部為灰白色。

頭背黑褐色,枕及頸部有污黃色的“∧”形斑。

背脊隆起呈脊,所以軀幹橫切面略呈三角形,尾末端圓鈍。頭橢圓形,與頸區分較不明顯,頭背具有典型的9枚大鱗片,背鱗平滑,全身15行,背正中一行脊鱗擴大呈六角形。

生活習性

怕見光線,白天往往盤着身體不動,把頭藏于腹下,但是到晚上十分活躍,捕食蜥蜴,魚類,蛙類,鼠類等,并能吞食其它蛇類及蛇蛋。金環蛇性溫順,行動遲緩,

其毒性十分劇烈,但是不主動咬人。金環蛇夜晚活動。

生長繁殖

卵生,5—6月産卵,6—14枚于腐葉下或洞穴中。孵化期約48日。雌蛇有護卵的習性。

栖息環境

金環蛇栖息于海拔180—1,014m的平原或低山,植被複蓋較好的近水處。

分布範圍

中國分布:廣西壯族自治區,廣東省,海南省,福建省,江西省,雲南省,湖北省。

世界分布:分布于越南,泰國,印度,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老撾,緬甸等國。

中毒症狀

呼吸肌麻痹:常見于銀環蛇、金環蛇、海蛇蛇傷;也可見于眼鏡蛇、眼鏡王蛇毒中毒,若搶救不及時,發展為缺氧性腦病,窒息死亡。

感染:創面壞死感染,氣性壞疽,敗血症及創口合并破傷風,呼吸麻痹後引起積聚性肺炎,吸入性肺炎,真菌感染等緻死。

藥用價值

藥用部位:金環蛇除去内髒的全體。

性味歸經:味鹹,性溫,入肝經。

功效主治:祛風活絡。治風濕麻痹,手足癱瘓,腫痛。

用法用量:内服:浸酒。

宜忌:屬于血燥筋枯之痹症忌用。

化學成分:金環蛇蛇毒含有神經毒和心髒毒素。此種心髒毒素無溶血作用。神經毒素的分子量和氨基酸組成類似第一型眼鏡蛇神經毒。

現狀與保護

金環蛇是著名食用蛇之一,蛇體浸酒及蛇膽也被用來入藥,長期以來大量被捕殺内銷或出口。由于此蛇分布範圍較銀環蛇狹窄,數量本來就不多。

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等級:瀕危。

保護級别

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等級:瀕危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單(IUCN):LC(無危)。

來源

藥材基源:為眼鏡蛇科動物金環蛇除去内髒的全體。

采收和儲藏:夏、秋季多在夜間捕捉,白天大多進洞隐藏,可挖洞捕捉。捕捉後剖腹去内髒,盤起烘幹。

飼養管理

仔蛇的飼養管理

幼蛇卵化出殼後可放在15℃以上的蛇箱内飼養,

一般10日以内靠卵黃維持自體營養,不需喂食,隻需喂給清潔飲水就可以了。

10日以後才開始少量覓食。一般投放一些碎的鮮黃鳝、泥鳅等優質易消化的食料,對體弱不吃食的蛇可用注射器或洗耳球等工具灌喂一些流體食物。

幼蛇的耐饑能力很強,20天不采食,隻要保證有足夠的飲水一般是不會餓死的;如果不飲水則會渴死。但人工飼養要盡可能提前開食,以利其生長發育和繁殖。

幼蛇飼養應與成蛇和其他不同種的蛇分開,不能混養,要按品種、大小分開飼養,以防成蛇吞食仔蛇和蛇吃蛇及相互咬鬥傷亡。仔蛇飼養遇到低溫天氣可用200瓦電燈加溫或把粗糠放到蛇房内以防寒。

飼養過程中應經常更換飼料池中的水和蛇窩内的墊料,及時清除殘餘飼用動物屍體與糞便,并要定期消毒,保持蛇園環境衛生。

平時應注意蛇的活動、采食、飲水和精神狀态,發現病蛇及時捕出隔離治療。此外,還應注意防止蛇的天敵的危害。

成蛇的飼養管理

金環蛇成蛇的食料可采取在蛇園内養蛙類、蜥蜴類供其自由捕食。平時可捕些蛙類放入蛇園内,以彌補飼料的不足。每年3月初金環蛇出蟄後身體虛弱,需要大量養分補充身體。

11月份以後氣溫下降,10℃以下,便入蟄冬眠,金環蛇在入蟄之前也需要積累大量養料以備維持冬眠時期營養消耗的需要。

為了滿足金環蛇在上述兩個采食高峰期對營養的需要,每天傍晚在金環蛇出窩活動前在園内投放小白鼠等鼠類或在飼養池内放些新鮮的泥鳅、鳝等其他魚類。

數量以吃完不剩為準,盡量做到多喂、喂飽。

金環蛇是變溫動物,11月份以後氣溫下降,金環蛇越冬時要注意保溫,要把經太陽曬過的細土填入蛇窩内,使蛇窩中溫度保持在11~13℃左右,相對濕度在10%左右,确保蛇類安全越冬。

越冬以後可将冬眠初醒蛇從蛇窩捕離到窩外曬3小時左右太陽,進行日光浴以增強體質。夏天炎熱蛇園内飼養池和飼料池上要搭遮蔭棚,避免池水被曬熱,造成蛇和活的飼料動物死亡。

為了預防蛇病,要嚴格搞好蛇園的衛生,剩餘食物與蛇糞要及時清除,食具和用具要經常消毒。預防發生疾病。此外,要加強蛇園的安全管理,防止蛇外逃和蛇的天敵危害。

寄生蟲病防治

金環蛇體内有多種寄生蟲。寄生蟲病輕的會削弱體質,引起其它疾病,嚴重的常直接導緻死亡。

防治方法:

1.裂頭蚴是縧蟲的幼蟲,蛇類是孟氏裂頭縧蟲的第二中間宿主。裂頭蚴多在皮下寄生,一般對蛇類危害不大。

若裂頭蚴寄生在蛇體表皮下,可用利刀剖開皮膚取出,然後在傷口塗1%~2%碘酊。裂頭蚴寄生在其它部位,不用專門治療,可在治其它寄生蟲時附帶治療。

2.鞭節舌蟲寄生于蛇的肺部和氣管中,危害很大,能使蛇窒息緻死。

對此種寄生蟲可用獸用敵百蟲溶液灌入胃中,按每千克體重0.01克給藥,連續灌胃3天。

3.棒線蟲寄生于肺泡腔内,多時密布患部,使蛇肺部糜爛而死。

治療用四咪唑,每千克體重0.1~0.2毫克灌服。

4.異雙盤吸蟲寄生于蛇的膽囊中。

5.蜱虱是由籠舍及飼養環境衛生條件差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

蜱虱可使蛇體血清蛋白減少,并傳播病原體,給宿主帶來強烈的不良刺激,降低免疫力,常導緻發生全身性疾病。

蜱虱一般寄生在眼睛周圍的凹陷處、咽喉部及洩殖腔周圍。

一旦在蛇體上發現蜱虱,就必須不斷治療,對接觸過病蛇的蛇也應全面治療。蛇體浸在水中數分鐘後即可從水中發現蜱虱,據此可判斷蛇體表有無蜱虱寄生蟲。

上一篇:低鳍真鲨

下一篇:鲔魚肚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