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蓮曲

采蓮曲

唐代詩人王昌齡創作的七言絕句
《采蓮曲二首》是唐代詩人王昌齡創作的七言絕句組詩作品。這兩首詩主要描寫了采蓮女子的美貌,都具有詩情畫意。第一首寫水鄉姑娘的采蓮活動,以花、月、舟、水來襯托女子的容貌;第二首以寫意法,表現采蓮女子的整體印象,詩人将采蓮少女置于荷花叢中,若隐若現,若有若無,使少女與大自然融為一體,使全詩别具一種引人遐想的優美意境。
  • 作品名稱:《采蓮曲二首》
  • 作者:王昌齡
  • 創作年代:唐代
  • 作品出處:《全唐詩》
  • 作品體裁:七言絕句

作品原文

采蓮曲

唐代王昌齡

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

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

創作背景

這首詩是王昌齡被貶龍标時所做,約作于唐玄宗天寶七載(748)夏。有本事載,王昌齡任龍标尉已經有了一段時間,一次,王昌齡獨自一人在龍标城外遊玩,在東溪的荷池,見當地酋長的公主、蠻女阿朵在荷池采蓮唱歌的情景,深深被其所吸引,遂作《采蓮曲》。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⑴采蓮曲:古曲名。内容多描寫江南一帶水國風光,采蓮女勞動生活情态。

⑵“吳姬”句:古時吳、越、楚三國(今長江中下遊及浙江北部)盛尚采蓮之戲,故此句謂采蓮女皆美麗動人,如吳越國色,似楚王妃嫔。

⑶浦(pǔ)口:江湖會合處。浦,水濱。

⑷羅裙:用細軟而有疏孔的絲織品制成的裙子。一色裁:像是用同一顔色的衣料剪裁的。

⑸芙蓉:指荷花。

⑹看不見:指分不清哪是芙蓉的綠葉紅花,哪是少女的綠裙紅顔。

白話譯文

其一

像吳國美女越國嬌娘楚王妃嫔一樣美麗的采蓮女們,競相劃動采蓮船,湖水打濕了衣衫。來的時候蓮花把她們迎進河口,采完之後明月把她們送回江邊。

其二

采蓮女的羅裙綠得像荷葉一樣,出水的荷花正朝着采蓮女的臉龐開放。碧羅裙芙蓉面混雜在荷花池中難以辨認,聽到歌聲才發覺池中有人來采蓮。

作品鑒賞

文學賞析

第一首詩寫水鄉姑娘的采蓮活動。

吳姬、越豔、楚王妃三個詞連用,鋪寫出蓮娃們争芳鬥妍,美色紛呈的景象。第二句正寫采蓮活動,從“争弄蓮舟”來看,似乎是一種采蓮的競賽遊戲。唐汝詢說:“采蓮之戲盛于三國,故并舉之。”(《唐詩解》)因為要劃船竟采,顧不得水濕衣衫。采蓮姑娘那好勝、活潑、開朗的情态就通過“水濕衣”這個細節表現出來。

她們劃着采蓮船來到一個花的世界,而最後兩句點出她們直到月上江頭才回去。詩人不急着寫回程,而是插叙采蓮女來的情境,她們來時被花兒所迎接,可見花兒是很樂意為她們所造訪,而隐着一層寫她們對采蓮這一活動是非常喜愛,近乎于享受。當她們回去時,那月兒實際上也就是花兒,便依依不舍地送她們了。“花迎人”和“月送歸”運用了拟人手法,把整個采蓮活動的現場給寫活了,極富詩意,寫荷花迎接采蓮女和月亮送别采蓮女,實際上還是為了表現采蓮女之可愛。

這首詩通過幾個動詞淋漓盡緻地将采蓮女應有的性格——活潑開朗表現出來,并以花、月、舟、水來襯托女子的容貌,可以說這就是一部小電影,對刻畫人物形象非常生動形象而别有韻味。

第二首詩可以說是一幅《采蓮圖》,畫面的中心自然是采蓮少女們。但作者卻自始至終不讓她們在這幅活動的畫面上明顯地出現,而是讓她們夾雜在田田荷葉、豔豔荷花叢中,若隐若現,若有若無,使采蓮少女與美麗的大自然融為一體,使全詩别具一種引人遐想的優美意境。這樣的藝術構思,是獨具匠心的。

一開頭就巧妙地把采蓮少女和周圍的自然環境組成一個和諧統一的整體──“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說女子的羅裙綠得象荷葉一樣,不過是個普通的比喻;而這裡寫的是采蓮少女,置身蓮池,說荷葉與羅裙一色,那便是“本地風光”,是“賦”而不是“比”了,顯得生動喜人,兼有素樸和美豔的風緻。次句的芙蓉即荷花。說少女的臉龐紅潤豔麗如同出水的荷花,這樣的比喻也不算新鮮。但“芙蓉向臉兩邊開”卻又不單是比喻,而是描繪出一幅美麗的圖景:采蓮少女的臉龐正掩映在盛開的荷花中間,看上去好象鮮豔的荷花正朝着少女的臉龐開放。把這兩句聯成一體,讀者仿佛看到,在那一片綠荷紅蓮叢中,采蓮少女的綠羅裙已經融入田田荷葉之中,幾乎分不清孰為荷葉,孰為羅裙;而少女的臉龐則與鮮豔的荷花相互照映,人花難辨。讓人感到,這些采蓮女子簡直就是美麗的大自然的一部分,或者說竟是荷花的精靈。這描寫既具有真切的生活實感,又帶有濃郁的童話色彩。

第三句“亂入池中看不見”,緊承前兩句而來。亂入,即雜入、混入之意。荷葉羅裙,芙蓉人面,本就恍若一體,難以分辨,隻有在定睛細察時才勉強可辨;所以稍一錯神,采蓮少女又與綠荷紅蓮渾然為一,忽然不見蹤影了。這一句所寫的正是伫立凝望者在刹那間所産生的一種人花莫辨,是耶非耶的感覺,一種變幻莫測的驚奇與怅惘。這是通常所說“看花了眼”時常有的情形。然而,正當踟蹰怅惘、望而不見之際,蓮塘中歌聲四起,忽又恍然大悟,“看不見”的采蓮女子仍在這田田荷葉、豔豔荷花之中。“始覺有人來”要和“聞歌”聯在一起體味。本已“不見”,忽而“聞歌”,方知“有人”;但人卻又仍然掩映于荷葉荷花之中,故雖聞歌而不見她們的身姿面影。這真是所謂“菱歌唱不徹,知在此塘中”(崔國輔《小長幹曲》)了。這一描寫,更增加了畫面的生動意趣和詩境的含蘊,令人宛見十畝蓮塘,荷花盛開,菱歌四起的情景,和觀望者聞歌神馳、伫立凝望的情狀,而采蓮少女們充滿青春活力的歡樂情緒也洋溢在這聞歌而不見人的荷塘之中。直到最後,作者仍不讓畫的主角明顯出現在畫面上,那目的,除了把她們作為美麗的大自然的化身之外,還因為這樣描寫,才能留下悠然不盡的情味。

名家點評

其一

明·鐘惺《唐詩歸》:對結流動。

明·唐汝詢《唐詩解》:采蓮之戲盛于三國,故并舉之,非三國之女會采也。下聯描寫采蓮之景如畫。

清·朱之荊《增訂唐詩摘鈔》:首句疊得妙。次句頓得妙。結寫花月逞妍,送迎媚豔,麗思新采,那不銷魂!

近代·劉永濟《唐人絕句精華》:元楊載謂絕句之“宛轉變化工夫,全在第三句,若于此轉變得好,則第四句如順流之舟矣”。其現不何此詩可證明。唐絕佳者大都如此寫法。

其二

明·瞿佑《歸田詩話》:貢有初,泰父尚書侄也,刻意于詩。嘗謂予曰:“……王昌齡《采蓮詞》……意謂葉與裙同色,花與臉同色,故棹入花間不能辨,及聞歌聲,方知有人來也。用意之妙,讀者皆草草看過了。”

明·顧璘《批點唐音》:此篇纖媚如晚唐,但不俗,故别。

明·鐘惺《唐詩歸》:從“亂”字、“看”字、“聞”字、“覺”字、耳、目、心三處參錯說出情來,若直作衣服容貌相誇示,則失之遠矣。

明·周珽《唐詩選脈會通評林》:容貌服色與花如一,若不聞歌聲,安知中有解語花也?景趣天然,巧絕,慧絕。

清·王夫之《姜齋詩話》:豔情有述歡好者,有述怨情者,《三百篇》亦所不廢,顧皆流覽而達其定情,非沉迷不反,以身為妖冶之媒也。嗣是作者,如“荷葉羅裙一色裁”、“昨夜風開露井桃”,皆豔極而所止。

清·黃叔燦《唐詩箋注》:梁元帝《碧玉詩》“蓮花亂臉色,荷葉雜衣香”,意所本。“向臉”二字卻妙,似花亦有情。亂入不見,聞歌始覺,極清麗。

作者簡介

王昌齡,唐代詩人。字少伯,京兆長安(今陝西西安)人。一作太原(今屬陝西)人。開元十五年(727年)進士及第,授汜水(今河南荥陽縣境)尉,再遷江甯丞,故世稱王江甯。晚年貶龍标(今湖南黔陽)尉。因安史亂後還鄉,道出亳州,為刺史闾丘曉所殺。其詩擅長七絕,邊塞詩氣勢雄渾,格調高昂;也有憤慨時政及刻畫宮怨之作。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輯有《王昌齡集》。

上一篇:登鹳雀樓

下一篇:雞鳴狗盜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