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州市

鄧州市

河南省轄的縣級市
鄧州市古稱“鄧”或“穰”,是河南省轄的縣級市,豫西南門戶城市,是國務院确定的丹江口庫區區域中心城市。鄧州在曆史上曾是上郡據區和軍事重鎮。[1]範仲淹名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寫于花洲書院,鄧州也是全球華裔"鄧姓"發源地、醫聖張仲景故裡、老一輩無産階級革命家習仲勳祖居地。
    中文名:鄧州市 外文名:Dengzhou 别名: 行政區劃代碼: 行政區類别: 所屬地區: 地理位置:河南省西南部 面積:2369平方公裡 下轄地區:張村鎮上營村 政府駐地: 電話區号: 郵政區碼: 氣候條件:典型的季風大陸半濕潤氣候 人口數量: 著名景點:太子崗,八裡崗,黑龍廟 機場:鄧州杏山通用機場(籌建) 火車站: 車牌代碼: 地區生産總值: 别稱:穰、鄧 建立時間:春秋 GDP:330億(2014) 地域名人:杜茂,劉隆,張仲景 郵編區碼:474100 行政類别:省直管市 地方方言:中原官話、南魯片、鄧州話 電話區碼:0377

曆史沿革

鄧州曆史悠久、文化燦爛。根據考古界對鄧州八裡崗、太子崗、楊崗文化遺址的考古發掘,表明七千年前就有古人在鄧州生活的實際情況,使鄧州七千年的曆史在文物和史志中得到肯定。約公元前21世紀,夏代仲康建都于鄧,即鄧國。根據出土的青銅器銘文,确定商代鄧國為公爵國,周初為鄧伯國,西周中期為鄧公國,西周晚期為鄧侯國。同時,确定了五千年前鄧字地名由以族為氏的誇父氏族形成,到商周時為曼姓封國,春秋早期改曼姓為鄧姓封國。

遠古至秦

關于鄧州,《山海經》和《史記》均有記載,根據鄧州發現的八裡崗仰韶文化遺址推斷,在6400多年前鄧州便有人類生存。夏、商、西周、春秋早期諸侯國鄧國的國都就在鄧州,鄧國還有一個附屬國鄾國(在今襄陽市北),楚文王十二年(公元前678年)楚國滅鄧國,結束了鄧國長達1274年的曆史,随後楚國在今天鄧州城區穰城路一帶取“禾實豐登”之義設置“穰邑”,楚懷王十七年(公元前312年)韓國襲楚,奪取穰邑。

秦朝秦昭王十一年(公元前296年)秦國打敗韓國,取穰,穰遂為秦地,秦昭王三十五年(前272年),設置南陽郡(治宛),鄧州隸屬之,當時鄧州境内設有三縣,即穰縣(治今鄧州内城東南隅)、山都縣(治今構林古村)和鄧縣(轄今構林以南及襄陽一帶)。

東漢建安二年(197年)曹操率大軍發起“宛城之戰”,圍張繡于穰。鄧州航運順暢,湍河經新野彙白河入漢水再通長江,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在穰城南郊開挖運糧河(今為小漕河),把鄧州作為後方糧倉,為“赤壁之戰”運糧草,供應前方作戰。

南北朝至宋 

南北朝時,北魏孝文從鄧州區位、地理、物産等方面謀略,于太和二十一年(497年),把南北朝以前一直設在漢水以南的荊州治所遷至穰(494年,因調兵之需,徙至洛陽),轄8郡41縣達37年,穰随之成為北魏南陽盆地内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為鄧州曆史上轄區最大的時期,自隋開皇三年至唐肅宗乾元元年(758)的175年間,皆以穰城為治所,曾有三次置“以鄧州為中心的南陽郡”。

五代時,後梁開平元年(907年)朱溫廢唐稱帝建立後梁,梁太祖開平三年(909年)五月,升鄧州為“宣化軍節度”(相當于省級行政機構),治所設在穰,軍區管轄泌州、随州、複州(今湖北天門市)、郢州和鄧州,行政轄穰、南陽、向城、臨湍、内鄉、菊潭、淅川、順陽(治所在李官橋)和新野共九縣。後唐同光元年(923年)“宣化軍”改稱“威勝軍”,後周廣順三年(953年)又改稱“武勝軍”,武勝軍節度設在鄧州長達323年,為南陽盆地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達225年。

北宋初,仍設“武勝軍”(治穰),領穰、内鄉和南陽三縣,徽宗崇甯年間(1102年-1106年)轄穰、南陽、内鄉、順陽和淅川五縣,政和二年(1112年)将原為“上郡”的鄧州升為“望郡”,慶曆五年(1045年)十一月十四日,範仲淹在鄧州上任,為鄧州的人文曆史寫下了光輝的篇章;南宋初,鄧仍歸宋。

紹興十一年(1141年)十一月,宋、金議和,南宋對金稱臣,将鄧州割給金朝,以鄧州以西40裡和以南40裡為界,鄧州處于金之前沿陣地,曾三設榷場(買賣交易的地方),與南宋互市。紹興三十一年(1161年),金人被宋軍擊敗,鄧州複歸南宋,二年後,金人南下,這一帶又歸金國。金代的鄧州,屬南京路,路治于穰,并于此設武勝軍節度。鄧州時轄3縣:穰(含順陽、新野、穰東、闆橋4大鎮)、南陽(含張村鎮)、内鄉(含西峽口鎮)。

遷都之議

自北魏至金朝,曆代統治者曾六度考慮遷都鄧州。

第一次:北魏孝武帝永熙二年(533年),高歡将入洛陽,北魏孝武帝為了避開高歡,接近荊州刺史賀拔勝,考慮遷都鄧州穰城,但散騎侍郎柳慶勸武帝遷都長安,權衡利弊後,孝武帝最終決定遷都長安。翌年,高歡入洛陽,後建東魏于邺;

第二次:唐高祖武德七年(624年)秋,突厥颉利和突利二可汗自甯夏固原侵入渭水以北,唐朝大臣認為突厥之所以觊觎關中,是因為關中太富饒,建議遷都他處,可選襄、鄧一帶。唐高祖同意了大臣的建議,但秦王李世民竭力勸阻,最終未能成行;

第三次:唐昭宗幹甯三年(896年),唐朝左谏議大夫兼同平章事朱樸上書朝廷讨論遷都襄、鄧之事。朱樸認為:“國步多艱,當遷都圖存,襄、鄧之地,實惟中原,人心質良,去秦咫尺,而有上洛為之限,永無夷狄侵轶之虞,此建都之極選也。”據《新唐書》稱,唐昭宗确曾有意遷都襄、鄧,但考慮到依靠趙匡凝以自全,且由于朱溫的牽制而未能實現;

第四次:宋欽宗靖康元年(1126年)正月,金國準備攻打開封。北宋宰相白時中、李邦彥等謀劃奉皇帝之命出逃襄、鄧,以避開金人的攻勢,但遭留守李綱竭力阻止;十一月,金兵再次進攻,南道都總管張叔夜勸欽宗“暫詣襄、鄧,以圖西據長安”,但欽宗未給明确答複。第二年,北宋滅亡。

第五次:公元1127年,金兵逼近應天府(今商丘市),高宗欲遷都以避開金軍,尚書右仆射兼中書郎李綱等人主張遷都襄、鄧,說:“臣嘗言車駕巡幸之所,關中為上,襄、鄧次之,建康為下,陛下縱未能行上策,猶當且适襄、鄧,以示不忘故都,以系天下之心。”李綱又谏曰:“今六飛縱未入關,當适鄧、襄,以示不忘中原之意。近聞一二執政,勸陛下遷幸東南,果爾,則中原非我有矣!”但汪伯彥、黃潛善等人以避狄為由建議移都東南。

李綱力争,以為不可遷都東南,請駐鄧、襄,乃诏修鄧州城。舍人劉珏亦抗言:“當今之要,在審事機愛日力為急務。南陽密迩中原,易以号召四方,又有長江天險,可以固守。”士大夫大多都同意劉珏的觀點。九月,金兵進軍河陽,迫近東京。高宗下诏遷往淮甸,從汪伯彥、黃潛善之請。

第六次:金哀宗天興元年(1233年),蒙古軍圍攻金國都城開封,元帥豬兒主張遷都歸德(今河南商丘南),但丞相賽不和右司郎中白華等人主張入鄧州。第二年,哀宗先逃至歸德,又逃蔡州(今汝南縣),又一次計劃進入鄧州,卻在蔡州遭到宋、元聯軍的包圍而未能成行,最後帝亡國滅。

元明清時期

元朝初至元十年(1273年),鄧州隸屬于襄陽府。至元十六年(1279年),鄧州屬河南江北行中書省南陽府管轄,府治在南陽(今宛城區),州治仍在穰。原領六縣,有穰、南陽、内鄉、淅川、西峽、順陽等。後又領三縣:穰、新野、内鄉。其轄境相當于今天的鄧州市及新野、内鄉、西峽、淅川等縣。明代,鄧州屬河南布政使司南陽府。洪武二年(1369年)二月,廢穰縣。十三年(1380年)十一月複置穰縣。十四年(1381年)五月,複省穰縣入州,穰縣自此不再設。州領3縣:新野、内鄉、淅川。清代,鄧州仍屬河南布政使司南陽府。雍正後,為散州不領縣。

民國和共和國時期

中華民國二年(1913年),改鄧州為鄧縣,屬豫南道。民國三年(1914年),改屬汝陽道。民國十六年(1927年),直屬河南省政府。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劃為河南省第六行政督察區。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中國人民解放軍占領河南的西南部。12月,于湍河南部置鄧縣。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元月,置鄧北縣。9月,置鄧西縣。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1月,撤銷鄧西縣,轄區分别歸鄧北縣、鄧縣。3月,鄧縣、鄧北縣合并為鄧縣,歸屬河南省南陽專區。1972年12月,九重、厚坡兩個公社的56個大隊、573個生産隊劃給淅川縣。

改革開放

1988年11月17日,經中國國務院批準,撤銷鄧縣,設立鄧州市(縣級),由南陽代管。2004年省政府批準鄧州市享有全部省轄市經濟及社會管理權限,為經濟單列市。

2011年被省政府确定為十個省直管試點縣市之一。

2014年全面由河南省直管。

地理狀況

鄧州處于河南省西南部南襄盆地中部偏西地區。東接南陽市卧龍區、新野縣;西連淅川縣;南界湖北省襄陽區、老河口市;北鄰内鄉縣、鎮平縣。地理坐标為北緯32°22′—32°59′,東經111°37′—111°20′之間。南北長69公裡,東西寬67公裡,總面積2369平方公裡。

河流

涅水:俗名“趙河”,源自鎮平縣岐棘山(五朵山),經涅陽故城南(今穰東鎮),又東南經安衆故城西,在東李窪村與嚴陵河交彙一同流入于湍河,東晉鹹和七年,桓宣破石勒大将郭敬于涅水,就是此地。

湍河:發源于伏牛山腹地寶天曼的西北巅,出内鄉縣後,于羅莊鄉岑子村流入鄧州境内。

刁河:因水勢迅猛故名,即南北朝時期北魏郦道元名著《水經注》中的朝水,發源于内鄉縣廟崗鄉滾子嶺,流經内鄉縣、淅川縣、鄧州市、新野縣四縣。唐德宗貞元十三年,吳少誠所開刁溝即此。又名文明河。距州西十五裡,舊開小堰,引灌外城壕。

嚴陵河:源自鎮平縣五朵山,流經百餘裡,過白牛鄉,在娘娘廟村與趙河交彙,世傳嚴子陵釣于此故名。

沐河:又稱默河,源自鎮平縣五朵山,經過馬山口鎮、王店鎮、灌漲鎮、最終在羅莊鎮境内流入湍河,相傳光武帝得龍馬浴于此故名。

茱萸河:源自禹山,東南流經古代冠軍縣界,又東南徑鄧州南境而入新野縣界,流經的主要鄉鎮有彭橋鎮和陶營鄉。

排子河:源自杏兒山,經林扒鎮,過襄陽界,最終彙入白河,流進漢水。

爬魚河:又名扒淤河或扒魚河,古名曲河,源自内鄉縣,在曲河鋪(今文渠鄉)彙入湍河。 

山脈

靈山:在内鄉縣南境,鄧州西北迤逦。

禹山:西南部,禹山上有禹王廟,山下有龍潭傳說大禹治水時曾在此山駐紮,故名禹山。西十裡為上禹山,山上也有大禹廟。

紫金山:是一座土山,位于鄧州城西南隅,相傳是楚文王為其妾“桃花夫人”建築,并鑿建了桃花洞。山上古柏森森,山下廟宇樓榭,山旁泉水潺孱,明清時期是鄧州之絕勝,鄧人宋狀元賈黯少時常深夜借光苦讀于此,登第後在此建書院。

洞兒山:俗稱杏兒山、杏山,位于鄧州西南約一百裡。洞兒山綿延數十裡,北抵三尖山。此山在古代有洞甚多,傳孟珙曾用兵于此。

析隈山:鄧州南七十裡,《名勝志》左傳僖公二十五年,秦人過析隈,因記其地而名山。

地貌

鄧州市的地貌特點是山少崗多平原廣。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地面平均坡降在1/800~1/1200。西部朱連山為全市最高點,海拔469.7米,東南部最低處海拔85米。

氣候

屬亞熱帶季風型大陸性氣候,受季風轉換影響,寒往暑來,四季更叠分明,溫暖濕潤。年降水量723.8毫米,平均氣溫15.1℃,年平均日照1985.9小時,無霜期平均為229天。

人文

文化

鄧州市是豫西南的一個邊緣城市,由于其“前列荊山,後峙熊耳,宛葉障其左,鄖谷拱其右,據江漢之上遊,扼秦楚之要塞”,獨特的地理位置,決定了這裡的文化資源具有顯著的地域特色,曆史上便是楚漢文化的交接和過渡地帶。

新聞宣傳大力讴歌時代精神,對内對外宣傳工作有了新突破、新提升。尤其是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頭題、《新聞直播間》分别播發我市土地整理典型,實現了曆史性突破。

群衆文化活動豐富多彩。全市城鄉共舉辦新年音樂會、鄧州之春文藝晚會、民間藝術展演、“你我獻愛心,世界更美麗”專場晚會、“鄧州市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九十二周年廣場文化活動”、“鄧州市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九十二周年趙庭鶴畫展”等50多項文化活動。被南陽市委宣傳部評為“歡樂南陽”群衆文化活動先進單位。

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不斷完善。市圖書館、文化館達到國家三級館以上标準;24個鄉鎮建有綜合文化站,并投入使用;廣播電視村村通、舞台藝術送農民工程、農村電影放映、農家書屋等重點文化惠民工程成效顯著,有力推動了農村文化建設。

鄧州文化茶館建設再創佳績。文化茶館被文化部、财政部确定為國家公共文化示範項目;成功舉辦“鄧州市第二屆文化茶館群衆才藝電視大賽活動”。

充分挖掘和傳承鄧州曆史文化資源。太子崗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構林鎮古村、十林鎮習營村、劉集鎮老戶周村、劉集鎮杜營村、裴營鄉魏寺村、陶營鄉高李村、張村鎮上營村等6個鄉鎮的7個村落列入河南省傳統村落名錄。

文藝創作成果顯著。現代戲劇本《楊蘭春與<朝陽溝>》榮獲“第八屆全國戲劇文化獎·大型劇本銀獎”;創作的電影劇本《新村新鮮事》,榮獲北京國際電影節民族電影展組委會和中國電影藝術中心等六單位舉辦的第二屆民族題材電影劇本遴選銀獎。畫作《回娘家》榮獲第七屆河南省少兒文化藝術節靜态藝術類一等獎,《幫家裡幹活》獲二等獎,《開心的笑》獲三等獎;攝影作品《踏浪》獲一等獎,《你累不累》獲二等獎,《姐弟倆》獲三等獎。

鄧姓文化活動的蓬勃發展。編印《鄧姓文化》雜志14期,每期1萬份,簡繁兩種文體,郵寄18個國家和地區。接待海内外鄧氏宗親回鄧州探親聯誼36起,有效宣傳了鄧州,加強了與鄧氏宗親的交流。鄧州知名度進一步提升,有力地服務了全市經濟社會的發展。

如今的鄧州,正以其豐厚的文化底蘊成為豫西南大地上一顆璀璨的明珠。

故裡

“鄧”在甲骨文和早期金文中寫作“登”,作雙手捧豆形。“豆”是古時一種高腳盤狀陶器,“登”就是五谷成熟,雙手捧着盛滿食物的豆祭拜天地。後來又在登字旁邊加“邑”字,“邑”是都城或城市,說明鄧地不僅是富庶之區,而且适合建都立邑。

鄧姓是中國的百家大姓之一,總人口700餘萬,約占全國人口的0.54%,最集中的地方是中原地區、長江流域及沿海一帶。在海外主要分布在東南亞、美洲、歐洲、大洋洲和非洲的許多國家和地區。在現今中國常見的大姓中,鄧姓居第34位。

鄧姓早期主要還是以河南區域為繁衍中心,首先外遷的地方是今山東高密縣一帶。與此同時,已有鄧姓先民南遷入現今四川、廣東等地。東晉十六國時,中原鄧氏大舉南遷,在北方已落籍于山東、陝西、山西、甘肅、安徽等地;在南方已遷居到現今江蘇、湖南、四川等地。至唐代,南陽鄧氏分衍出的支派更多,分别居于甘肅、山西、湖南、河南等省的一些地區。宋時,鄧姓在南方已播遷江西、湖北、福建、廣西等地。明末,福建人鄧顯祖移居台灣,此後,閩粵鄧氏又有一些人向台灣遷徙,進而又有遷徙海外者。

旅遊景點

鄧州旅遊獨具特色。鄧州市建置較早,屬中原曆史文化名城,曆史悠久,文化積澱豐厚,考古發掘七、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遺址達20處之多,有文字記載鄧州曆代為國、郡、府、州、郡、縣、市治所所在地,故地上地下文物蘊藏很豐富。

鄧州文物古迹甚多,現市級文物保護單位93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4處,有太子崗、八裡崗、黑龍廟等仰韶文化、龍山文化遺址;穰、涅陽、冠軍、安衆、樂城、臨湍等古城遺址;秦漢墓群,南北朝彩色畫像磚;福勝寺塔、花洲書院、鄧國侯吾離陵等名勝古迹;漢華表、金元碑等珍貴文物。北宋名臣範仲淹曾任鄧州知州,在花洲書院寫下了千古名篇《嶽陽樓記》。1985年5月,在福勝寺塔下地宮中發現的金棺、銀椁、舍利子等稀世珍寶,更是輝映鄧州。

杏山地質公園

鄧州市杏山地質公園位于河南省鄧州市西南約50公裡處,緊鄰丹江水庫南水北調渠首,面積32.5平方公裡。公園以朱連山主峰為中心,海撥469.7米,有東西長3750米,南北寬2600米的無人區。公園地質景觀及自然景觀為原始狀态,形成石林、石丘、溶洞、溶巢景觀。

鄧州市杏山地質公園是2002年12月經南陽市人民政府同意,建立的省級地質公園。杏山地質公園包括杏山岩溶景區、劉山水庫景區、寨堡生态景區和禹山寨景區三個部分,是一座集岩溶地貌、典型底層剖面和地質構造為主,水體為輔、人文和生态相互輝映的綜合性公園。該地質公園屬北方典型稀有的喀斯特地貌,有岩溶窪地、溶洞、溶溝、石芽、泉水、水體和地原古生物、倒轉褶皺地質構造遺迹等景觀,具有較高的科學性、觀賞性和良好的自然屬性,并融合了山寨園林、名勝古迹(楚長城遺址)、地質工程遺址(隧道)等底蘊豐厚的人文景觀。

在朱連山南北兩側各有一個規模較大的岩熔窪地,在窪地南部邊緣有多個岩溶漏鬥(落水洞),漏鬥向下數米,為互相連通的喀斯特溶洞,溶洞内有石鐘乳、石筍等鈣質沉積物奇觀。在朱連山東面的清泉溝,西面的格提寺均見湧水泉出露。山上的落水洞、喀斯特溶洞與喀斯特湧泉相互連通,落差120米—130米。 

花洲書院

花洲書院位于鄧州古城東南隅,是一所曆史悠久、聞名遐迩的千年學府。書院系北宋著名政治家參知政事範仲淹因推行“慶曆新政”失敗被谪知鄧州後,為造就人才而創建。慶曆六年(1046年),範公應摯友滕子京之邀,在花洲書院揮毫寫下了脍炙人口、中外傳頌的《嶽陽樓記》。範公“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名句遂成為天下之千古絕唱,花洲書院也随之名暢海内外。“一代師承百世馨”。

當年範公興學重教,培育英才之舉,如日月經天,江河行地,功垂千秋,師“憂樂”精神傳千古,繼往開來譜新篇。古老的學府踏着曆史的腳步,伴着改革的大潮,迎來了新世紀的春天。鄧州市委、市政府以弘揚範公“憂樂”精神為先導,以創建豫西南中等城市為目标,以發展鄧州經濟為根本,作出了修複花洲書院的決策。這是一項繼承曆史文化傳統,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的德政工程,必将惠及當今,澤被後世,因而得到了社會會各界的一緻擁護和支持。

花洲書院修複工程于二00二年四月一日奠基啟動。已對遊人開放。工程面積為8.4萬平方米,包括春風閣、春風堂、藏書樓、先聖殿、覽秀亭、範文正公祠、名人館、百花洲、碑林、碑廊、盆景園、南大門、花洲遊園等建築和景點。工程建設源于曆史但高于曆史,工程富有内涵和文化品位。

台灣村

台灣村即鄧州市張村鎮上營村,全村2300多人,約60%為台灣高山族後裔,已經在此居住了300多年。鄧州“台灣村”聚居台灣同胞數量之多、曆史之久,在祖國大陸絕無僅有。清康熙七年(公元1668年),黃廷将軍随鄭成功收複台灣之後,率十萬大軍投誠清朝,他在帶兵進京途中,受命沿路屯墾,最後的5個營在鄧州紮營。依那思羅、迪摩達奧、安笃斯且、安達依魯等5位兵将随軍屯墾後,各娶當地漢族女子為妻,并分别改為漢姓陳、周、蔡、黃、林。在300多年漫長的歲月中,五姓後裔繁衍壯大,但他們有些風俗習慣一直沒有改變,最終形成了今天的“台灣村”。

吾離冢遺址

吾離冢遺址位于鄧州市東南2公裡處,又名“五離冢”,傳為春秋時期鄧侯吾離冢,為鄧州市第一冢。1957年被原鄧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對于鄧國吾離之鄧姓,在唐代的《元和姓纂》中載:鄧,“曼姓,殷時候國也。春秋時,鄧侯吾離朝魯,後為楚文王所滅,子孫以國為氏。”綜上所述,鄧州為鄧國故地,鄧姓源于鄧州。

《辭源》稱:春秋時,鄧侯吾離,子孫以國為氏,所以吾離應是中原鄧姓人的祖先。吾離朝魯那一年,楚武王已在位三十六年,楚武王夫人鄧曼,計算起來,應是吾離的女兒,鄧祁侯的妹妹。吾離死後,子孫以國為氏,以鄧為姓,故吾離是鄧姓人的始祖。

吾離在任期間,勵精圖治,發展農桑,鼓勵冶鐵鑄造,“鄧師鑄劍”曾聞名天下,又廣泛與列國建交,鄧國曾一度崛起,屹立于列國之林,是鄧國曆史上一位有作為的國君。吾離逝後,葬于今鄧州東南吾離冢村,距今二千六年多年,他的墓是鄧州古墓中有名字的最早的一個。所以稱之為“鄧州第一冢”。

八裡崗遺址

八裡崗遺址是新石器時代的古文化部落遺址,坐落在河南鄧州市東約3公裡處湍河南岸八裡崗西北的坡狀高崗上,距今約6800年,文化層厚3-5米,面積近九萬平方米。

八裡崗遺址1957年發現并被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993年3月28日及1994年12月25日,《中國文物報》先後兩次在顯要位置作了專題報道,1994年《華夏考古》雜志發表了發掘簡報,并被評為1994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轟動國内外。

2000年9月25日,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三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6月25日,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民族特色

窩子面

鄧州窩子面原為熱幹面,傳入鄧州後經過改良更上一層樓,加入了綠豆芽,牛肉丁,澆上牛油辣椒,香辣無比,在武漢最老的熱幹面館因為沒人去吃而倒閉,鄧州的窩子面館卻是日益紅火。

元妙觀扒素雞

制法:(1)“扒素雞”:豆腐皮10張,在清水鍋内煮幾滾後,取出用新抹布包壓起來,約10--15分鐘揭掉抹布,用刀片成5厘米長、1.5厘米寬、1.5厘米厚的塊,擺放碗内(2)上放花椒1個、蔥花1.5克、糯米1.5克、鹽1.5克,添半勺黃芽湯,入籠蒸15分鐘端出,再兌點開水和胡椒面即成。特點:形似雞塊,嫩脆香辣。

絞股藍黃酒

鄧州特産榮冠牌紅曲絞股藍黃酒系列被世人譽為“南方人參”、“福音草”的神農架野生絞股藍精品和紹興特制紅曲為主原料精釀而成。酒體飽滿可人,口味鮮美醇厚,營養豐富齊全,常飲降血脂、降血壓、養顔減肥。是一種集營養保健和飲用美酒為一體的純天然飲品。

棉花

棉花,是錦葵科棉屬植物的種子纖維,原産于亞熱帶。植株灌木狀,在熱帶地區栽培可長到6米高,一般為1到2米。花朵乳白色,開花後不久轉成深紅色然後凋謝,留下綠色小型的蒴果,稱為棉鈴。錦鈴内有棉籽,棉籽上的茸毛從棉籽表皮長出,塞滿棉鈴内部。棉鈴成熟時裂開,露出柔軟的纖維。纖維白色至白中帶黃,長約2至4厘米,含纖維素約87—90%。棉花産量最高的國家有中國、美國、印度等。

南陽黃牛

南陽黃牛是全國五大優良品種之一,居全國黃牛品種之首。南陽黃牛主産于南陽盆地唐、白河流域。國家在鄧州市設有黃牛良種繁育場,研究、改良、發展黃牛。南陽黃牛不但為農業生産提供畜力,而且還提供大量肉類、皮張等畜産品及一批良種種牛。南陽黃牛為地理标志保護産品。南陽黃牛為地理标志證明商标。

著名人物

鄧州市地靈人傑,曆代名人輩出。古代有東漢"二十八宿"中的賈複、杜茂、劉隆、張仲景、南北朝時的政治家宗懔、唐代名将張巡、唐玄宗殿中侍禦史趙晔、唐憲宗宰相趙宗儒、彭而述、清雍正帝師彭始抟、台灣知府高叔祥等。唐宋時期的韓愈、寇準、範仲淹都曾先後在鄧州任職,後人稱之為"三賢"。範仲淹在鄧州寫下了不朽名篇《嶽陽樓記》,留下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千古名句。

近現代人才濟濟。有民族英雄馬殿甲,同盟會員、革命烈士王庚先,著名作家姚雪垠,著名語言學家丁聲樹,教育家、兒童文學作家韓作黎,當代軍旅作家周大新,著名中醫學專家、“河南優秀教育世家”、南陽張仲景國醫大學創辦人趙清理等。

張仲景,名機,字仲景,東漢末年著名醫學家。正史無傳,生卒年及生平不詳,經後人考證,約生于東漢和平元年(150年),卒于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他寫作的《傷寒雜病論》,是中醫史上第一部理、法、方、藥具備的經典,喻嘉言稱此書:“為衆方之宗、群方之祖”。元明以後被奉為“醫聖”。

範仲淹是我國北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由他寫成的記景抒情的名作《嶽陽樓記》是一篇流傳千古的經典作品,其"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等名言,千百年來一直為世人廣為傳誦。

鐵铉(1366—1402)字鼎石,鄧州人。曆官山東布政使、兵部尚書,在靖難之變時不肯投降造反奪位的燕王朱棣,被施以磔刑。後人尊其忠義不屈,在各地有鐵公祠以祀之。南明時,贈太保、谥忠襄,清乾隆時谥忠定。

名人志

習仲勳(1913-2002)祖籍河南鄧縣,現安葬于富平縣,中國共産黨的優秀黨員,偉大的共産主義戰士,傑出的無産階級革命家,我黨、我軍卓越的政治工作領導人,陝甘邊區革命根據地的主要創建者和領導者之一,國務院原副總理,中國共産黨第十一屆中央委員會書記處書記,第十二屆中央政治局委員、書記處書記,第五、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

張新芳(1927年——2006年)曲劇皇後,國家一級演員,攻青衣、花旦。曾在豫南鄂北一帶演出。擅演劇目有《陳三兩》、《秦香蓮》、《荊钗記》等。《陳三兩》已于早年拍成戲曲片,與當時常香玉大師的戲曲片《花木蘭》齊名,在中原地區有廣泛影響,對河南曲劇的發展有重要貢獻。

周大新(1952-),當代作家,鄧州人。中共黨員。1985年畢業于西安解放軍政治學院。中國作家協會第五屆、第六屆全國委員會委員。1979年開始發表作品。1987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

姚雪垠,他在逆境中創作長篇曆史小說《李自成》,這部巨著從1957年動筆起,曆時30餘年,約230萬字,分為5卷。從20世紀60年代出版第一卷時,影響較大。第二卷于1982年榮獲首屆“茅盾文學獎”。曾獲日本文部省、外務省頒發的文化獎,在國際上有一定影響。

武文斌,鄧州市張村鎮人,1982年10月出生,2002年12月入伍到“鐵軍”“葉挺獨立團”。2005年7月,他考入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測繪學院,2007年7月回到所在師的炮兵指揮連實習,于2008年7月畢業,2008年6月18在汶川地震救援行動中不幸犧牲。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