鄄城縣

鄄城縣

山東省菏澤市轄縣
鄄(juàn)城縣,隸屬于山東省菏澤市,位于山東省西南部,西北兩面跨黃河與河南省毗鄰,因境内有鄄邑、鄄城而得名,鄄城縣總面積1032平方千米。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鄄城縣常住人口為747972人。鄄城縣是全國生态經濟示範區、全國糧食生産基地縣、全國平原綠化先進縣、全國平安農機示範縣,全國青山羊和小尾寒羊育種基地縣、全國魯西黃牛和中國鬥雞保種基地,山東縣域旅遊十強縣。鄄城在春秋時期為衛國鄄邑,西漢初置縣,是民政部命名的“千年古縣”,是戰國時代軍事家、思想家、一代兵師孫膑的故裡。縣境内既有堯帝陵、舜耕曆山遺址、雷澤湖、孫膑墓、陳王讀書台、蘇禦史牌坊等曆史人文景觀,也有鄄南戰役戰場、劉鄧大軍強渡黃河處等革命遺址,還有魯錦、磚塑、鬥雞、鬥羊等豐富的民俗文化。其中,磚塑、商羊舞、魯錦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2019年,鄄城縣下轄2個街道、13個鎮、2個鄉。2019年,鄄城縣實現地區生産總值(GDP)2337007萬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8%。第一産業增加值304013萬元,增長3.1%;第二産業增加值754695萬元,增長4.3%;第三産業增加值1278299萬元,增長12.2%。
    中文名:鄄城縣 外文名:Juancheng、County 别名:鄄邑、古鄄 行政區劃代碼:371726 行政區類别:縣 所屬地區:山東省菏澤市 地理位置:山東省西南部、菏澤市北部 面積:1042平方公裡(2012年) 下轄地區:2個街道、12個鎮、3個鄉 政府駐地:陳王街道 電話區号:0530 郵政區碼:274600 氣候條件: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 著名景點:堯王墓、蘇禦史牌坊、舜耕曆山、孫膑旅遊城、雷澤湖、莊子廟等 機場:菏澤機場(建築中) 火車站:鄄城火車站(京九線) 車牌代碼:魯R-K/J/Z 人口:747972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常住人口) 方言:中原官話-兖菏片-鄄城方言 地區生産總值:2337007萬元(2019年)

建制沿革

鄄城有文字記載的曆史可追溯至五帝時期。

《呂氏春秋》載:“堯葬榖林,通樹之。

《左傳》載:茫茫禹迹,畫為九州。夏商時,天下分為九州,鄄城屬于兖州之域。

《史記》載:舜耕于曆山,陶于河濱,漁于雷澤。

《太平寰宇記》載:“濮州,今治鄄城縣。古昆吾舊壤,颛顼遺墟。”榖林、曆山、雷澤均在鄄城縣境。

春秋時期(前770—前476年),為衛國鄄邑,南為垂邑,東屬古郕國地。

戰國時期(前475—前221年),屬衛國甄邑[甄,讀juàn,鄄的異體字],南為垂都,東屬廪邱,東南有城陽。

秦朝(前221—前206年)改鄄邑為甄城,于縣東境置都關縣,東南置城陽縣,均屬東郡。

西漢(前202—8年),初始置鄄城縣,因境内鄄邑、甄城而得名。

王莽改鄄城為鄄良。

東漢(25年-220年),為兖州濟陰郡(治所定陶)鄄城縣。東漢末,曹操領兖州牧時移治于鄄城(今舊城)。

三國(220—265年),屬魏兖州東郡鄄城縣,濟陰郡城陽縣地。其間鄄城曾兩次改為縣王國。魏文帝黃初三年(公元222年)改鄄城縣為王國,四年改國為縣。黃初七年(公元226)複為國。魏明帝太和六年(公元277年)改國為縣。屬曹魏之域兖州(治所廪丘)。後漢兖州刺史治昌邑,後移治鄄,三國因之。又屬東郡(治所濮陽)鄄城縣。

西晉(265—316年),屬兖州濮陽國、濟陰郡城陽縣地。

東晉十六國(317—420年),先後屬于後趙兖州濟陰郡、前燕兖州東郡、前秦兖州、後燕兖州東郡,兖州、東郡均治鄄城。

南北朝(420—581年),先後為北魏、東魏濟州濮陽郡鄄城縣、城陽縣地。北齊時省城陽縣入鄄城縣,北周因之。

隋朝(581—619年),先屬濮陽郡,後屬郓州。開皇初年(公元581年)廢濮陽郡、鄄城歸屬東平郡。文帝開皇十六年(596年),于鄄城置濮州(濮州之名從此始)治所在鄄城。于東南置雷澤縣,西南置臨濮縣。606年,改郓州為東平郡,廢濮州,省臨濮縣入鄄城、雷澤二縣。

唐朝(618—907年),初屬鄄城縣,雷澤縣地。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複置濮州及臨濮縣,并在鄄城縣置永定縣,在雷澤縣置長城、安邱2縣。武德八年(625年),廢永定縣入鄄城縣。唐太宗貞觀元年(627年),鄄城、臨濮、雷澤3縣屬河南道。唐玄宗天寶元年(742年),廢濮州設濮陽郡,治鄄城。唐肅宗乾元元年(758年),改濮陽郡為濮州。

五代十國(907—960年),先後為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濮州屬地。梁,濮州屬義成軍節度使管轄;唐,濮州屬天平軍節度使管轄;晉、漢、州因之。

北宋(960—1127年),屬京東路濮州鄄城縣、臨濮縣、雷澤縣地。

金朝(1115—1234年),屬山東西路濮州鄄城縣、臨濮、雷澤縣地。隸屬大明府濮州(治所鄄城)。1154年,降臨濮縣、雷澤縣為鎮,其地并入鄄城縣。

元朝(1206—1368年),屬東平路濮州,忽必烈至元五年(1268年),濮州直屬中書省,順帝至元五年(1339年)屬中書省濟甯路濮州。

明朝(1368—1644年),初隸中書省濮州。明太祖洪武二年(1369年),廢鄄城縣入濮州,于鄄城置千戶所,屬東昌府。洪武九年(1376年),為山東承宣布政使司東昌府濮州屬地。明代宗景泰二年(1451年),因黃河之患,濮州治由鄄城遷至黃河西之王村集(今河南範縣濮城),鄄城故城遂稱舊城,一直沿用至今。

清朝(1644—1911年),初屬山東省東昌府濮州地。雍正八年(1730年),升濮州為直隸州,直屬山東省。雍正十三年(1735年),又降為散州,改屬曹州府。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屬兖沂曹濟道曹州府濮州地。

中華民國(1912-1949年),民國二年(1913年),改濮州為濮縣。民國二十年(1931年),“濮鄄分治”,于濮縣河東地區複設鄄城縣,仍屬山東省第二專署。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并鄄城縣入濮縣,屬山東省第十行政督察專員公署(駐聊城)。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濮縣改屬山東省第十六專署(駐菏澤)。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3月5日,成立鄄城抗日縣政府,屬運西專署。11月屬魯西行政主任公署第二專署。1941年7月,屬冀魯豫第二專署,9月屬晉冀魯豫邊區第十七專署。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8月屬冀魯豫第八專署。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2月屬冀魯豫第二專署。

1948年7月,鄄城縣解放。

1949年8月,鄄城縣屬平原省菏澤地區專署。

1953年,屬山東省菏澤專署。

1958年10月,屬山東濟甯專署。

1959年6月,又改屬菏澤專署。

1967年,屬山東省菏澤地區革命委員會。

1978年,屬山東省菏澤地區行政公署。

2000年12月菏澤撤區設市,自此,一直屬菏澤市管轄至今。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1992年1月24日,将梁堂鄉的萬全莊、大趙莊、李樓、南莊、羅吳莊、魏莊、東趙莊、樊莊、東張莊、富春鄉的蘇屯、南宋莊、鳳凰鄉的孫店共12個行政區劃歸鄄城鎮管轄。

1993年11月16日,撤銷閻什口鄉,設立閻什鎮,其行政區域和人民政府駐地不變。

1994年12月29日,撤銷什集鄉,設立什集鎮。

1996年12月29日,撤銷箕山鄉,設立箕山鎮。

2000年3月15日,撤銷李進士堂鄉,設立李進士堂鎮,其行政區域和人民政府駐地不變。

2002年7月,省政府批複同意:鄄城縣撤銷魯王倉鄉歸屬鄭營鄉,撤銷臨濮鄉,設立臨濮鎮;撤銷彭樓鄉,設立彭樓鎮。以上2鄉撤鄉設鎮後,其行政區域和人民政府駐地不變。截至12月31日,鄄城縣轄10個鎮、6個鄉。

2010年,撤銷鄄城鎮,設立古泉街道、陳王街道。縣人民政府駐古泉街道。

2013年,撤銷大埝鄉,設立大埝鎮,鎮駐地為原大埝鄉駐地。

區劃詳情

2019年,鄄城縣下轄2個街道、13個鎮、2個鄉。鄄城縣人民政府駐陳王街道。

統計用區劃代碼

名稱

371726001000

陳王街道

371726002000

古泉街道

371726101000

什集鎮

371726102000

紅船鎮

371726103000

舊城鎮

371726104000

闫什鎮

371726105000

箕山鎮

371726106000

李進士堂鎮

371726107000

董口鎮

371726108000

臨濮鎮

371726109000

彭樓鎮

371726110000

鳳凰鎮

371726111000

鄭營鎮

371726112000

大埝鎮

371726113000

引馬鎮

371726200000

左營鄉

371726207000

富春鄉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鄄城縣介于東經115°19′—115°43′,北緯35°22′—35°43′之間,總面積1032平方千米,南北37千米、東西32千米,占全省面積的0.67%。北距首都北京510千米,東北至省會濟南184千米,南到行署駐地菏澤38千米。

地形地貌

鄄城縣屬黃河沖積平原,百裡沃野,河流縱橫。地勢西南高、東北低,土質分布為“南沙、中壤、北粘”。

氣候特征

鄄城縣屬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年均無霜期207天,年均濕度73%,空氣質量指數93。年平均氣溫13.5℃。平均日照時數2534.3小時,平均風速3.5米/秒。

自然資源

水資源

鄄城縣屬黃河沖積平原,地下水資源豐富,人均占有水量370方,是山東省平均水平的1.4倍,年降水量589.2毫米,屬全國一類豐水區。

土地資源

截至2006年,鄄城耕地98萬畝,未利用土地和可複墾的土地3萬畝。

林業資源

鄄城縣有林地40萬畝,林木覆蓋率37%,木材積蓄量180萬立方米,年可采伐木材30萬立方米,剩餘枝杈條及各種下角料35萬立方米。

礦産資源

煤炭資源

鄄城縣已探明的煤炭面積330平方千米,儲藏量42.9億噸,已列入國家開采計劃。

鹽礦資源

董口鎮夏莊鹽礦位于董口鎮夏莊村,在2007年10月二維物探中圈定的異常區,鹽層分布面積34平方千米,主要在董口鎮境内,預測儲鹽量400億噸左右。經專家初步測算,礦層累計厚度約為33.5米,其中第一層6.2米、第二層16.1米,第三層8.9米,且含鹽量均在95%以上,屬于高純度岩鹽。

人口

截至2018年末,鄄城縣共有戶籍人口92.4559萬人,同比增長5.65‰;年末全縣常住人口76.41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45.09%,同比提高1.8個百分點。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鄄城縣常住人口為747972人。

經濟

綜述

2018年,鄄城縣實現地區生産總值(GDP)198.67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7.2%。其中,第一産業增加值28.7億元,可比增長2.9%;第二産業增加值92.31億元,可比增長6.4%;第三産業增加值77.66億元,增長9%;三次産業構成為14.4:46.5:39.1,第三産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産總值的比重比上年提高2.5個百分點。人均地區生産總值25416元,同比增長2.06%。

2019年,鄄城縣實現地區生産總值(GDP)2337007萬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8%。第一産業增加值304013萬元,增長3.1%;第二産業增加值754695萬元,增長4.3%;第三産業增加值1278299萬元,增長12.2%。

固定資産投資

2018年,鄄城縣規模以上固定資産投資項目91個,累計完成投資86.3億元,同比增長4.86%。其中房地産項目18個,完成投資16.11億元,同比增長-0.3%,占總投資比重19.48%,其他投資項目73個,完成投資66.19億元,同比增長14.2%,占總投資比重80.52%;其中計劃投資億元以上項目76個,完成投資76.68億元,占總投資比重92.73%。

财稅收支

2018年,鄄城縣完成公共财政預算收入83825萬元,可比增速0.5%。公共财政預算收入占GDP的比重為4.35%。全年公共财政預算支出391452萬元,比上年增長19.61%。

人民生活

2018年,鄄城縣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34.85元,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945.42元,比上年增長9%;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399.08元,比上年增長9.85%。

第一産業

2018年,鄄城縣農林牧漁業實現總産值470066萬元,增長3.8%;林牧漁業實現産值178602萬元,占總産值的比重達到38%。農林牧漁業實現增加值272280萬元,可比增長3.6%。

種植業

2018年,鄄城縣糧食作物播種面積170.17萬畝;糧食平均畝産440.4千克,糧食總産達到74.94萬噸。

林業

2018年,鄄城縣完成造林面積1.5萬畝,其中防護林9000畝、用材林1000畝、經濟林5000畝;實現林業總産值15494萬元,同比增長1.4%。

畜牧業

2018年,鄄城縣畜牧業總産值141310萬元,占一産總産值的比重30.06%。

漁業

2018年,鄄城縣養殖面積3.1萬畝,植藕面積2.7萬畝,漁業總産量9933噸,蓮藕産量3萬噸,水産品總産值11173萬元,同比增速2.2%。

生産條件

截至2018年末,鄄城縣設施農業個數10643個,設施占地面積14512.3畝;全縣農用機械總動力達79.03萬千瓦。擁有農用拖拉機7504台,擁有大中型農機具3100餘台套。

第二産業

工業

2018年,鄄城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98家,實現工業主營業務收入604.12億元,增速10.7%;工業用電量3.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0.7%。全部工業增加值83.5億元,可比價比上年增長10.9%。全縣高新技術産業企業完成總産值95.53億元,高新技術産業總産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産值的比重為18.88%。

建築業

2018年,鄄城縣具有資質等級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築業企業60家。建築業總産值14.28億元,增長9.04%。建築業增加值為11.7億元。

第三産業

國内貿易

2018年,鄄城縣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34.54億元,比上年增長9.36%。

對外經濟

2018年,鄄城縣完成進出口總值145872萬元,其中,出口總值127524萬元,進口總值18348萬元。

房地産業

2018年,鄄城縣房地産銷售面積374081平方米,同比增長5.6%。

郵政通信

截至2018年末,鄄城縣完成郵政業務總量8717萬元;完成電信業務總量27059萬元。

旅遊業

2018年,鄄城縣旅遊業共接待旅遊總人次172萬人次,同比增長7.5%;實現旅遊總收入13.65億元,同比增長8.3%。

金融業

截至2018年末,鄄城縣本外币各項存款餘額為261.44億元,較年初增加36.97億元,同比多增7.85億元,其中,住戶存款餘額為220.08億元,較年初增加28.09億元,同比多增4.63億元。各項貸款餘額為113.76億元,較年初增加11.49億元,同比多增3.25億元。

交通運輸

截至2018年末,鄄城縣已形成公路、鐵路兩種運輸方式構成的交通運輸網絡。鐵路京九線過境,境内路段長5千米,設鄄城站,位于閻什鎮張莊村。城市道路形成14縱16橫的路網,全縣公路形成“六縱六橫加一環”的路網格局。新建城鄉公交站點252個;投放哈羅共享單車2000輛;新修、改造縣鄉村道路620餘千米,實現了所有自然村通公路。新建改建城市道路15.8千米、鋪裝人行道12萬平方米、鋪設雨污水管網46千米,安裝護欄10千米,新增綠化面積60萬平方米以上。完成了5個城區主要交叉路口渠化改造。

鐵路:境内有京九鐵路,并設有客貨站。距歐亞大陸橋的新石鐵路隻有35千米,在鄄城、菏澤乘火車可達全國各地。

公路:境内有濟董、臨商、巨鄄三條省道,投資9.1億元的鄄城黃河公路大橋及聊菏高速公路正在建設,建成後在北京正南與105國道和106國道之間形成南北交通大動脈。鄄城至菏澤的一級公路2005年建成通車,從鄄城乘車15分鐘可達菏澤和日東高速。

空港:鄄城至濟甯機場60千米,距濟南機場220千米,距鄭州機場230千米。乘車二個半小時可達濟南、鄭州兩機場。另外菏澤機場正在籌建當中。

海運:鄄城距青島港520千米,距日照港430千米。

社會事業

科技事業

2018年,鄄城縣取得重要科技成果7項。R&D經費支出22348萬元。

教育事業

截至2018年末,鄄城縣共有學校311所,在校生17.13萬人。其中:普通高級中學4所,在校生1.37萬人;普通初級中學27所,在校生3.41萬人;小學共121所,在校生8.73萬人;幼兒園158所,在校生3.38萬人。專任教師8061名。

文化事業

截至2018年末,鄄城縣擁有文物博物館1個,文化館1處,公共圖書館1處,鄉鎮文化站17處。全縣擁有廣播電台2套,電視台1座,廣播、電視覆蓋率分别達100%和100%。

衛生事業

截至2018年末,鄄城縣擁有各類衛生機構23個。醫院、衛生院病床位1967張,擁有各類衛生技術人員1993人,其中執業醫師583人,執業助理醫師345人,注冊護士735人。全縣千人擁有病床位2.57張,千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2.61人。全縣共施行各種節育手術3833例,采取各種節育措施的育齡人口達15萬人。

勞動就業

2018年,鄄城縣新增城鎮就業6998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2%以内。單位從業人員年平均工資53266元,在崗職工(含勞務派遣)年平均工資55298元,其他從業人員年平均工資43919元。

社會保障

2018年,鄄城縣居民共參加社會保險131.5萬餘人次。年末共有養老院16處,共有床位數3968張;全縣撫恤事業費8501萬元,社會救濟福利事業費15843萬元,救災支出210萬元。城鄉低保标準分别提高到420元/月、300元/月。

曆史文化

鄄城是中華民族開發較早的區域之一,“三皇五帝”中的堯、舜二帝都曾在境内活動,周時為衛國之鄄邑,西漢初置縣,是民政部命名的千年古縣,是古代軍事家、一代兵師孫膑的故裡,境内現存有堯王墓、孫膑墓、蘇禦史牌坊、舜耕曆山等古迹遺址,是中國最大的孫膑文化、孫膑兵法、孫膑軍事思想研究基地。

魯錦、磚雕、商羊舞被列入國務院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擡閣、二洪拳、擔經等6項民間藝術被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鬥雞、鬥羊、武術、戲曲、馬叉、擡閣、舞獅等民俗文化源遠流長。

地方特産

郓城壯馍

壯馍是菏澤郓城傳統名吃,是一種帶餡的橢圓形煎制餅食。壯馍形如圓月,直徑約30公分左右,皮分4層,面皮肉餡、餡以鮮羊肉為主,以蔥、姜、菜蔬、香油等多種祖傳佐料攪拌而成。熟後的成品壯馍,色澤金黃,外焦内嫩,食之鮮而不膻,香而不膩。

糖果餞

糖果餞是山東省菏澤市鄄城縣的特産糖果餞是以白砂糖為原料,經模制澆注而成的各種糖質造型。

鄄城民間手工糖果餞主要分布于山東省菏澤市鄄城縣境内,其中尤以紅船鎮紅船村、舊城鎮任莊村、城關鎮邰莊村從事民間手工糖果餞的技藝最為精湛。

左營綠豆丸子

因綠豆丸子主要産地在鄄城縣左營鄉,所以叫左營綠豆丸子,其中以孫氏綠豆丸子最為著名。左營綠豆丸子已有200多年的生産曆史,清朝時曾作為貢品進點,以牛肉、綠豆、海鮮、芝麻等為主要原料,用色拉油反複烹炸而成。不加色素和防腐劑,色香味俱全,幹吃、煮湯、火鍋皆可,口感酥脆、清香、可口。還具有清熱解毒、醒腦提神、利便止渴,止瀉痢等效用。

著名人物

堯:中國上古時期部落聯盟首領。被後世尊為帝,列入“五帝”。堯陵位于鄄城縣富春鄉谷林寺。

舜:中國上古時期部落聯盟首領。被後世尊為帝,列入“五帝”。與堯被人們尊為賢明帝王。

孫膑:生卒年不詳,齊國鄄邑人中國戰國初期軍事家,兵家代表人物。

汲黯:字長孺,西漢濟陰郡鄄城縣人,官至中大夫。武帝稱贊其為“社稷之臣”。

吳隐之:東晉濮陽鄄城人,官至度支尚書,著名廉吏,做官清正廉潔,曾賦《貪泉》詩一首明志。

曹植:字子建,沛國谯人。生于山東鄄城(今舊城鎮),一說生于莘縣朝城,曹操第四子。建安時期文壇巨子。

王仙之:唐濮州鄄城(今鄄城縣舊城)人。唐末農民起義領袖。

張泳:字複之,宋代濮州鄄城人,官至工部尚書。著有《乖崖文集》10卷。

李迪:字複古,先祖為趙郡人,後遷家至濮州。真宗景德二年,舉進士第一,曆通判。後來兩度官至宰相。

劉忠:字摅誠,明代濮州(今鄄城彭樓鎮劉大樓村)人,官至左副都禦史。今麻寨鄉劉大樓西北1千米許有劉忠墓。

王宗朋(1847-1906):字蘭居,清末山東濮州王榔頭莊(今鄄城縣箕山鎮王榔頭莊)人。魯西蘇北一帶農民抗捐領袖,創建“紅沙會”。

彭占元(1870-1942):山東省鄄城縣彭樓鄉彭樓村人,清末廪生。1903年師範畢業後,留學日本,參加同盟會,被推為山東同盟會部長,捐款創立《民報》社。先後任咨議局議員、資政院議員、南京政府臨時參議院議員、衆議院議員、護法國會衆議院議員。

李建國:男,漢族,1946年4月生,山東鄄城人,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兼秘書長、黨組成員,中華全國總工會主席。

韓志冰:1965年生于山東鄄城,現就職于中國美術家網,任首席執行官;中國國家畫院國展美術中心主任;中國西部畫院副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王道玉:男,漢族,山東鄄城人,山東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黨組成員。

榮譽稱号

2020年1月2日,鄄城縣入選全國第四批率先基本實現主要農作物生産全程機械化示範縣(市、區)名單。

2020年5月4日,被菏澤市人民政府授予“菏澤市就業創業工作先進縣”。

2020年6月30日,入選“第二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

2020年12月22日,被命名為“山東省雙擁模範城(縣)”。

2020年12月30日,入選“第六屆山東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縣(市、區)”名單。

2020年12月30日,入選“第六屆山東省級文明縣(市、區)”名單。

2021年9月8日,入選國家能源局綜合司整縣(市、區)屋頂分布式光伏開發試點名單。

風景名勝

綜述

鄄城曆史文化底蘊深厚。鄄城是中華民族開發較早的區域之一,上古屬“颛顼之墟”,西漢初置縣,周時為衛國之鄄邑而得名。特别是投資4.5億人民币的孫膑旅遊城建設後,将發展成為連接山東省和中原地區的旅遊大縣,構築山東省西部繼泰山、“三孔”、菏澤牡丹之後的又一旅遊勝地。

堯王墓

堯王墓:位于鄄城縣城南7公裡處富春鄉趙千莊村南谷林寺,又名堯陵。堯約生活在公元前22世紀,乃軒轅黃帝之玄孫,德能兼備。他身為部落聯盟首領,不自恃且恭勤節儉,禅位于賢而不傳于子,更令世人敬佩。《呂氏春秋》載:"堯葬谷林"。l935年黃河決口,已毀。

陵前現有明嘉靖二十四年(l545年)八月濮州知州薛孟書"祭文"碑和清光緒二十九年(l903年)淄州知州缪潤绂書"帝堯陶唐氏墓"碑各一塊。碑前有享殿、東西朝房、東西更衣亭、大門、牌坊、聖母殿等建築。院内另有石碑數塊及清末所植古柏246棵。陵南500米有堯母慶都陵,西350米有堯妃中山夫人墓及祠,陵南靠黃河金堤,北臨箕山河。而20113年卻僅存墓、碑、龜及柏等稀有文物。

蘇禦史牌坊

蘇禦史牌坊:蘇禦史即蘇述,明朝濮州(今鄄城北王召)人,二十二歲(正德八年)中鄉試舉人,次年,赴京會試落第,同年攜妻帶子同赴京,入太學攻讀三載,并參加會試,再次落第。屢考屢敗的蘇述不折不撓,在三十五歲(公元1526年)時,終于考中嘉靖五年丙戌科進士。曆任都察院浙江道監禦史、山西巡府,加封資政大夫。

因治民有功,崇祯下旨修建牌坊以揚其名。在牌坊的橫梁上上書(陽面)“蘇述禦史牌坊大明萬曆丁未年立”,(陰面)刻有“陝西巡撫浙江道監察禦史進士蘇述”15個大字,橫梁正中立書“聖旨”二字,極有氣魄。

孫膑墓

孫膑墓:位于鄄城縣城沿東北方向行約20公裡,至吉山鎮孫花園村東北約1公裡處。1990年,孫花園村民在村東北向陽河(1971年新開挖的人工河)東側出土了明代石碑一截,上刻有“膑墓址深遂”之字樣,自此,孫膑墓才找到了确切位置。

繼而,孫膑後人為其祖先修複了墳墓,墓丘直徑約4米,四周砌以圍石,封土高約3米,墓前樹石碑一棟,篆書“孫膑墓”,碑前有石香爐一樽,為了便于保護,墓四周劃林地600平方米,圍以1米高青磚花牆,内植翠柏,并有鄄城縣人民政府所立“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石碑一棟。

孫膑故裡

孫膑故裡:位于鄄城縣東北20公裡紅船鎮孫老家村,2300多人中95%的人姓孫,村内至今尚有孫氏祠堂,即“孫膑家祠”,其位于孫老家村東側,祠内大殿前有家祠碑一座,碑陽刻有“孫氏家祠序”,碑陰刻有孫氏分支情況,祠堂正中供奉着孫膑牌位,上寫:“齊國軍師晉封左丞始祖孫公諱膑字伯靈暨蘇夫人之神位”。

孫老家孫氏族人也皆稱孫膑為孫氏始祖,孫老家為孫膑故裡。經過考古人員反複耐心地工作,村民孫志一先生獻出了珍藏多年的《孫氏族譜》、《孫氏家祠序》。書中有明确記載:“閥閱巨族,指不勝屈,吾孫氏者,世代名裔,本地處于灉水之右,為孫氏居住點,故名孫老家。戰國齊國有孫膑号伯靈者,官為軍師,輔政于齊,建立奇功,是為孫氏之祖也。”孫膑出生在孫老家,是孫氏家族始祖。

孫膑旅遊城

孫膑旅遊城:

1995年10月,投資4.5億人民币的孫膑旅遊城正式開工奠基,相繼建成了圓融橋、圓融湖,天王殿、圓通殿、放生池、孫膑紀念館、藥師殿主體工程建設。

圓融橋:位于旅遊城入口處,橫卧向陽河上,為鋼筋混凝土結構,西南東北走向,總長158米,寬12米。

圓融湖:位于旅遊城腹部,由東西兩塊水面組成,中有玉帶橋相連,占地50畝。

天王殿:為5間單檐歇山式仿古建築,長21米,進深9米,高9米,為圓融禅寺主體工程之一。

圓通殿:為5間單檐歇山式仿古建築,為圓融禅寺主體工程之一。

放生池:位于圓融禅寺正前方,為半圓形水池,占地300平方米。

孫膑紀念館:位于旅遊城西部,該館為重檐串尖屋頂式建築,長寬各30米,高20米,飛檐半拱青琉璃瓦頂,為孫膑紀念區主體工程。

曆山舜王廟

曆山舜王廟:在鄄城縣閻什鎮曆山廟村西,東距閻什鎮駐地2公裡。舜,有虞氏,姓姚,名重華,字成都,虞君之後,曆代傳為賢明聖君,司馬遷列之為五帝之一。皇甫谧雲:“舜生姚墟”,據考姚墟即今山東省鄄城縣麻寨鄉舜城集。《史記》載:舜耕曆山,曆山之人皆讓畔;漁雷澤,雷澤之人皆讓居;陶河濱,河濱器皆不苦窳。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

曆山、雷澤、河濱均在鄄城境内。舜20歲登帝位,它是一位仁愛、誠信、謙恭、勤政、愛民的帝王,後人思其功德,向往其遺風,在所耕之曆山建廟以祀之,故名“曆山舜王廟”。據古廟碑記載,東漢光武帝年間開始修廟立碑,其後南北朝、北魏、唐、元、明、清各朝皆有修複。

曹植讀書台

據《濮州志·藝文志》載:陳台故址在鄄城縣舊城集東北1公裡許,即今舊城鎮杏花崗村西南,是曹植為鄄城侯與鄄城王時所建築的讀書台,曹植在此台上讀書、吟詩作賦,故名“讀書台”。後曹植徙封為陳王,死後谥号“思”,故此台又名“陳思王讀書台”、“陳王台”,簡稱“陳台”

曹植字子建,是東漢末年政治家、軍事家曹操的第四子,自幼聰穎,才華出衆,以詩文詞藻華美而着稱于世,是“建安文學”的代表人物,《詩品》推崇他為“建安之傑”。但由于種種原因,一生抑郁不得志。公元220年,曹操次子曹丕廢了漢獻帝,改國号魏,稱魏文帝,他不斷排擠打擊曹植。曹植出于穩固曹魏江山的誠意,忍辱負重,多次進獻治國之策。但其良苦用心不但沒有得到理解,反而被曹丕認為他懷有野心。因此更加忌恨,以封王之名把他趕出京城,221年,曹植被封為鄄城侯,次年改封鄄城王。

曹植因得不到重用,内心十分郁悶和苦惱,便以讀書、賦詩、飲酒打發時光。他被封侯到鄄城後,構築讀書台,台前有十數級台階,台上有讀書廳、藏書室和會文亭,從住所王府到讀書台通有長廊。曹植在其上讀書,寫詩賦文章并接待文朋詩友,常有文人到台上與之聚會,飲酒作歌,談論古今詩文。隻有在此時此地,曹植才能從郁悶和痛苦中解脫出來。

這一帶屬黃泛區,黃河多次決口,讀書台漸被淤沒。由于曹植的影響較大,讀書台雖屢屢受損,卻時常得到加固、修複,隻是難保當年面貌。從曆代官吏、文人詩作中可以看出,陳台這一古迹存在了相當長的時期。二十世紀40年代,讀書台尚有高出地面數尺的台基,上有殘磚碎瓦。現雖已夷為平地,然遺址尚可辨知,仍不斷有人前往覓蹤、憑吊。

莊子釣魚台

莊子釣魚台位于臨濮鄉莊子廟村北五百米左右,該台為全國十大著名釣魚台之一且排行第二,僅次于北京國賓館釣魚台,是鄄城的八大景點之一。

莊子釣魚台位于臨濮鄉莊子廟村北五百米左右。該台為全國十大著名釣魚台之一且排行第二,僅次于北京國賓館釣魚台,是鄄城的八大景點之一。戰國時期,道家學派創始人莊周曾垂釣于此,故稱“莊子釣魚台”,簡稱“釣魚台”。後人曾在釣魚台上建廟以祀莊子,其村亦以此名為莊子廟。台上舊有觀,唐玄宗天寶元年(742年)封莊子為南華真人,故改為南華觀,《莊子》一書改名為《南華真經》。因黃河決口,該台漸被淹沒,清末時尚有四畝許一方高地,後被淤為平地,僅存遺址。

自1985年以來,鄄城縣政府、臨濮鄉政府和菏澤市白虎鄉政府積極着手規劃修複莊子釣魚台。在當地群衆的大力支持下,已恢複修建了南華觀,占地二十餘畝。主體建築漆園大殿5間,為庑殿式仿古建築,内塑莊周雕像,正中牆壁繪制太極八卦圖,雄偉壯觀。莊子釣魚台,簡稱莊子台。

明代嘉靖年間編修的《濮州志》,對于釣魚台的記載簡而不明,隻說“莊子嘗釣于此,上有南華觀”,方位、裡程均未一提,更不要說具體所在了。然而值得慶幸的是,它卻輯錄了從唐至清各代不少鄉宦名流詠吊釣台的詩篇,提供了濮水、漆園、南華、堯陵、舜廟等與釣台所在有關的河流、城市和名勝的名稱,因而可知釣台就在菏澤西北境和鄄城西南境的交界處,劃定了方位和範圍。明代詩人李先芳的《釣台》一詩,即可為例。詩曰:漆園為吏早知歸,濮上垂綸願不違。

浦樹千秋依斷岸,汀蒲一曲吊斜晖。掉頭往事随流水,曳尾何人問釣矶。獨倚南華台上望,逍遙天外大鵬飛。濮上,即濮水之上,不是指濮水的上遊。濮水為濟水的支流,源于河南封丘的西南境,流至山東平陰的北境再會于濟水。其間,由西而東流經鄄城南境,位在今臨濮鎮南。“南華”一詞源于莊子。

道家學說起源于春秋末期的老子李耳,發展于戰國中後期的莊子莊周,西漢董仲舒的《春秋繁露》和淮南王劉安的《淮南鴻烈》二書亦推崇其道法自然、無為而治的治世之術。東漢道興,魏晉繼蹤,唐初一度奉為國教正宗。故東漢尊老子為祖師,魏晉奉《莊子》為經典,而唐玄宗更賜予莊子南華真人的稱号。

從此,莊子的着作、生活過的地點以及後人紀念他的建築,無不冠以“南華”二字,故《莊子》一書名為《南華真經》,改離狐縣為南華縣,而莊子祠也就稱為南華觀了。據乾隆二十一年編修的《曹州府志》載:

(一)漆園城在故冤名縣北七十裡。莊周為蒙漆園吏,城北有釣台。

(二)冤句城在(乘氏)縣西南四十裡(按:當為七十裡),漢為縣,屬濟陰,宋改曰宛亭。

(三)離狐縣在(乘氏)縣西北四十裡,漢為縣,屬東郡(按:治所濮陽)。初置縣在濮水南,嘗為神狐所穿。随移濮水北,故曰離狐;唐天寶元年改曰南華,屬濟陰郡。《地形志》:“離狐有桃城。”今李二莊。

(四)莊子台在(乘氏)縣西北四十裡,南華之左,相傳莊周所居,亦曰釣台。唐乘氏縣今菏澤市。《濮州志》釣台:“莊子嘗釣于此,上有南華觀。”李先芳《釣台》:“獨倚南華台上望。”《曹州府志》:“莊子台在(菏澤)縣西北四十裡,南華之左,相傳莊子所居,亦曰南華台。南華觀在釣台之上釣台即是莊子垂釣之所,亦是莊子隐居之所。

《曹州府志》:“漆園城在故冤句縣北七十裡,莊周為蒙漆園吏,城北有釣台。”羅志儒《重修莊子廟碑》:“去台百武,有祠巍然。”

(按:步、武均為古代長度單位,,六尺曰步,半步曰武。百武不是确切數字,而是不遠之意。)都說明台與園不是一個地址而是相距不遠的兩個地址,同時也說明了莊子廟不是《州志》、《府志》所說的莊子祠、南華觀,而是漆園所在地的另一建築。莊子廟村,位于鄄城西南邊境,臨濮鎮西南十四裡許,其南、其西均與菏澤地為鄰。

漆園、釣台的所在,《州志》、《府志》記載是此地,民間相傳是此地,以《中國曆史地圖集》驗之,也是此地。

上一篇:徽商期貨

下一篇:和田師範專科學校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