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聯集團

百聯集團

大型國有商貿流通産業集團
百聯集團是由原上海市第一百貨集團、華聯集團、友誼集團、物資集團合并重組的大型國有商貿流通産業集團。注冊資本10億元,資産總額達300億元,集團基本涵蓋了生活資料和生産資料的全部經營業态,直接和間接控股百聯股份、物貿股份、友誼股份、第一醫藥、聯華超市等5家上市公司,經營網點以上海為中心,輻射全國25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共7000家,從業人員25萬。百聯集團現位列中國零售百強第1名,中國企業500強第16位,中國大企業集團第33位。《财富》世界500強,2013年排名第466位。[1]
    公司名稱: 外文名: 所屬行業: 法定代表人: 總部地點:上海市黃浦區中山南路315号百聯大廈13樓 經營範圍:(電子)商務 公司類型: 公司口号: 年營業額:1420億(2011年)、27億(11年利潤) 員工數:在職9萬餘人,從業17萬餘人 中文名:百聯集團 英文名:Bailian Group 公司性質:國有獨資公司

集團概況

百聯集團于2003年4月24日成立,為國有獨資公司,注冊資金為10億元。幾乎涵蓋了國際商貿流通集團現有的各種業态,2008年,百聯集團堅持外延拓展、内涵提升“兩輪驅動”,積極應對金融危機所帶來的沖擊。

根據08年中國企業聯合會排名情況顯示:百聯集團位列2008中國企業500強的第25位、2008中國服務業企業的第13位和2008中國商業零售業的第一位。

百聯集團在美國德勤有限公司與STORESMedia聯合發布《2012全球零售力量》報告上,位列全球250家零售企業排名的第66位。

2012年5月7日,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布2011年連鎖百強。百聯集團以1182億元的銷售額登上榜首。

2013年7月8日财富世界500強排行榜發布,百聯集團名列466位,為世界500強。

發展概況

上海百聯(集團)有限公司于2003年4月24日正式揭牌開業,由上海一百(集團)有限公司、華聯(集團)有限公司、上海友誼(集團)有限公司、上海物資(集團)總公司歸并而成,注冊資金為10億元。

2004年6月正式更名為百聯集團有限公司。百聯集團有限公司為國有獨資公司。經營範圍為國有資産經營,資産重組,投資開發,國内貿易,生産資料,企業管理,房地産開發等。

2007年,集團經營總額為1548.89億元,擁有百聯股份、友誼股份、物貿股份、第一醫藥和聯華超市等5家上市公司;擁有一批享譽國内外的知名企業,如第一百貨商店、永安百貨(華聯商廈)、東方商廈、華聯超市、聯華超市、第一醫藥等;擁有遍布全國25個省市共計7121家營業網點,幾乎涵蓋了國際商貿流通集團現有的各種業态,如百貨、标準超市、大賣場、便利店、購物中心、商業連鎖和物流等業态,在職員工超過5萬人,從業員工17萬人,是國内最大的流通産業集團。

根據最新排名情況顯示:百聯集團位列中國企業500強第17位。

2017年2月20日,阿裡巴巴集團與百聯集團宣布達成戰略合作,兩大商業領軍企業将基于大數據和互聯網技術,在全業态融合創新、新零售技術研發、高效供應鍊整合、會員系統互通、支付金融互聯、物流體系協同等6個領域展開全方位合作。未來發展戰略

企業使命:“服務創造價值”。

業務組合:形成由核心業務、支撐業務、培育業務三大類組成的業務組合。

企業文化:“業績為導向、創新為核心、包容為特征”。

發展遠景:“中國第一、世界一流的流通産業集團”。

經營範圍

經營範圍為國内貿易、生産資料、現代物流、商業房地産開發等,擁有超商、綜合百貨、生産資料貿易三大核心業務和物流配送、商業房産、電子商務三大培育業務;擁有百聯股份、物貿股份、聯華超市、友誼股份和第一醫藥等5家上市公司;擁有遍布全國25個省市約7100餘家營業網點,幾乎涵蓋了國際商貿流通集團現有的各種業态,如百貨、标準超市、大賣場、便利店、購物中心、品牌折扣店、商業連鎖和物流等,擁有一批享譽國内外的知名企業,如第一八佰伴、東方商廈、第一百貨商店、永安百貨等百貨商店,百聯南方、西郊、中環、又一城等購物中心,百聯奧特萊斯,聯華超市、華聯超市,第一醫藥等;集團在職員工近6萬人,從業員工17萬人,是國内最大的商貿流通集團。

2008年,百聯集團堅持外延拓展、内涵提升“兩輪驅動”,積極

應對金融危機所帶來的沖擊,主要經濟指标保持兩位數增長,營業收入803.88億元,同比增長11.11%;利潤總額16.5億元,同比增長10.37%。 根據08年中國企業聯合會排名情況顯示:百聯集團位列2011中國企業500強的第33位、2008中國服務業企業的第13位和2008中國商業零售業的第一位。

超商事業部

超商事業部是百聯集團對集團内超市行業實行專業化管理的機構,其管理範圍内的超市有:聯華超市、世紀聯華、聯華快客、華聯超市、華聯吉買盛、華聯羅森六個知名品牌;擁有三種主力業态:大型綜合超級市場、超級市場、便利店;探索兩個業态:折扣店、電子商務。

2006年百聯超商事業部經營規模達637億元人民币,在上海及全國各地擁有6032個營業網點,營業面積約251萬平方米,零售網點遍布全國二十五個省、直轄市、自治區。1997年~

2005年,聯華超市銷售規模連續九年排名全國快速消費品連鎖零售企業百強第一。超商事業部将緊緊抓住新的曆史機遇,以市場為導向,以發展為中心,發揮協同效應,實施拓展全國戰略,努力實現和鞏固百聯超商在行業中的領頭羊地位。

商業連鎖

上海百聯商業連鎖有限公司系百聯集團全資子公司,是以連鎖為經營模式,從事專業品類商品經營的商業企業,注冊資金2000萬。其成員企業共有8家:上海新路達商業(集團)有限公司、好美家裝潢建材有限公司、上海三聯(集團)有限公司、上海第一醫藥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司)、上海華聯家維技術服務有限公司、上海華聯王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文化商廈、藍格賽—華聯電工器材商業有限公司;上海華聯集團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截止2007年底,共有經營網點809個,經營面積超32萬平方米,經營規模為78億元。

醫藥、裝潢建材、鐘表眼鏡是公司經營的三大核心闆塊。作為上市公司的第一醫藥股份,業務涵蓋西藥、中成藥零售批發及總代總銷、參茸保健品、醫療器械和家用康複器材等零售,公司目前共有110家連鎖零售網點,2007年經營規模超12億元,其中位于南京路步行街上的第一醫藥商廈銷售居全國醫藥零售單店第一。好美家是建材裝潢連鎖超市,目前在全國擁有28家門店,其中上海市門店有13家,2007年經營規模超30億元;該公司擁有商品配送中心和家裝公司,門店設立家裝設計中心,在上海、武漢已形成比較明顯的競争優勢。經營鐘表、眼鏡和照相器材的三聯集團,目前擁有門店300多家,特别是擁有一批上海黃金地塊的商業網點,2007年經營規模超14億元;在鐘表經營方面,銷售勞力士、歐米茄、天梭、浪琴、江詩丹頓、名士等世界頂級鐘表品牌近20個,并有多個品牌的特約維修站及一批專業維修站;在眼鏡業務方面,除銷售衆多眼鏡知名品牌外,還建有目前國内技術設備最為先進的鏡片生産加工基地,形成了自身的核心競争力,規模及質量水平居行業第一。

通過多年的培育和曆史的沉積,公司所屬企業現有著名的企業品牌近20個:“好美家”、“吳良材”、“茂昌”、“亨得利”、“亨達利”、“第一醫藥”、“冠龍”、“喬家栅”、“食品二店”、“彙豐醫藥”、“今亞金店”等。這些品牌中有的是具有很高知名度和社會公信力的“老字号”品牌,其中“吳良材”被授予中國馳名商标,“吳良材”、“茂昌”、“喬家栅”獲國家商務部認定的首批“中華老字号”,“吳良材”、“茂昌”和“華聯王震”獲“最具特色的上海服務商标”,尤其是近年來企業不斷科技創新,如茂昌、吳良材獲得鏡片科研技術國家四項專利的,第一醫藥股份的自動化售藥系統和電子藥櫃等,都不斷增加了“老字号”的含金量,在行業競争中始終處于相對領先地位。此外伴随時代的發展,還衍生出如第一醫藥熱線、今亞首飾醫院、王震數碼咨詢、華聯家電維修等優秀的服務品牌,受到消費者的歡迎。

公司将按照百聯集團“中國第一、世界一流”的總體戰略,大力實施品牌戰略,提升經營管理水平,增強市場競争能力,加強資本運作力度,壯大企業經濟實力,實現企業持續健康地發展。

企業清理中心

百聯集團企業清理中心是根據百聯集團的組織架構和職能定位,承擔集團内困難企業的集中管理,對己停止經營并明确進入清理中心的企業,通過注銷、破産、封存等方式實施清理任務的功能性機構。根據百聯集團的發展戰略和對企業清理工作的總體部署,中心肩負着争取以最低的代價,解決企業曆史遺留問題;努力保全國有資産,全力支持和保障集團核心業務發展的重要責任。

中心設主任室,主任室下設綜合管理部、資産部、财務部三個職能部和清理一部、清理二部、清理三部三個業務部,共有員工70人。

中心團隊建設的内容是“勤奮、實幹、協同、提高”。

人力資源管理中心

人力資源管理中心是集團實施集約管理的職能機構之一,集中管理集團系統所屬企業在破産、兼并、解散、撤銷、停業和結構調整中産生的離崗人員,進行分流、安置,促進再就業;為集團系統所屬企業離休幹部、退休人員提供管理服務;為集團系統所屬企業提供職業介紹中介服務和各類人事代理服務,做好青年見習基地的管理服務工作。

人力資源管理中心立足穩定前線、鞏固發展後方,緻力于提升人性化服務、推進專業化管理,努力構建和諧環境、促進企業發展,不斷優化集約管理功能,優質服務、提高績效、控制管理費用,讓管理對象舒心、讓經營企業安心、讓集團領導放心。

截至2006年12月31日,人力資源管理中心共有管理服務對象45648名,其中企業離休幹部699名,退休人員29874名,離崗人員7738名,支農職工、征地養老人員、農婚知青、家屬勞保、遺屬等其他人員7337名,離崗待工人員上崗率達到96.58%.

上市公司

上海市第一百貨商店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本公司”)是于1992年4月經上海市人民政府批準改制成立的大型綜合性商業股份制企業。公司所發行的A股于1993年2月19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公司原注冊資本為464,025,481.00元,業經大華會計師事務所驗證并出具華業字(97)第1115号驗資報告;1999年經配股增資65,833,887.00元,業經大華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出具華業字(99)第672号驗資報告驗證,變更後公司注冊資本為529,859,368.00元;公司于2001年7月以資本公積轉增股本52,988,571股,轉增後股份總數為582,847,939股,其中境内上市人民币普通股(A股)188,313,380股。現公司注冊資本為582,847,939.00元,2002年7月12日由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換發法人營業執照,注冊号3100001000666。現公司法定代表人為王迪荪。

經營範圍:百貨、五金交電、針紡織品、音像制品、鐘表眼鏡、文化用品、工藝品、家俱裝潢、裝潢材料、儀器儀表、計量衡器、食品、服裝鞋帽、辦公用品、家俱、工藝美術、日用雜貨、糧油及制品(限零售)、副食品、滋補保健品、代售郵票、附設分支機構。兼營:油漆、顔料、汽配件、勞防用品、通信設備、無線電話筒、搪瓷器皿、進出口貿易。

物貿中心(A,B)

上海物資貿易中心股份有限公司前身系國有企業上海物資貿易中心。一九九三年十月經批準改制為股份有限公司(中外合資股份有限公司),一九九四年二月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所屬行業為物資流通類。

經營範圍:金屬材料、化輕原料、建材、木材、汽車(含小轎車)及配件、機電設備、燃料(不含成品油)、五金交電、針紡織品、倉儲、計算機網上交易、信息咨詢及技術服務。客房、辦公用房、中西餐、附設商場(含煙酒、工藝品及書刊)娛樂及服務設施。摩托車及配件、舊車交易、商務服務、保稅區生産資料交易市場内從事現貨交易及期貨标準合約的交易、家用電器、汽車内裝璜、保稅區内商業性簡單加工、農業機械及配件、物資業務咨詢、投資開發項目成套設備的招标及承包。鋁波紋闆的生産、闆式箱架貨車的封閉、改裝、裝配和銷售、期貨咨詢、電子計算機及配件、辦公用品、辦公自動化設備的經營。冶金爐料、煤炭、橡膠産品、自營和代理各類商品及技術的進出口業務(國家限定或禁止的除外)、經營對銷貿易、轉口貿易、成品油、危險化學品、廢舊物資。

第一醫藥(A)

上海第一醫藥股份有限公司前身為上海商業網點發展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系于1992年5月13日經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室以滬府财貿(92)第178号文批準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公司股票于1994年2月24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公司注冊資本159,347,391元。經公司第十一次股東大會的決議通過,并于2002年9月9日獲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的核準,領取了新的營業執照,公司名稱正式變更為“上海第一醫藥股份有限公司”。

經營範圍:中成藥(含參茸銀耳),化學藥制劑,抗生素,生化藥品,生物制品,醫療器械,商業網點用房及調網用房開發建設、利用、轉讓,網點用房維修、裝潢和設施更新,房産經營,建築材料,裝潢材料,有色金屬,五金交電,百貨,塑料,陶瓷制品,化工原料(除危險品),酒類專賣、酒,食品(不含熟食),房産咨詢服務,家用電器,儀器儀表,化妝品、紡織品、彩擴業務、醫療書籍、衛生材料,防疫保健用品,中藥飲片,貴細藥材,玻璃儀器,化學試劑,文化用品,醫用敷料,計劃生育用品,飲料及保健食品,洗滌用品,幹洗業務,廣告經營(包括廣告設計、制作、代理、國内發布及各類廣告等),美容護理、美發,附設分支(上述經營範圍涉及許可經營的憑許可證經營)。

企業文化

“遇強更強,誠信緻遠”是一種精神狀态。當下,商業零售和服務貿易領域的一個最顯著特點就是,國内市場國際化,國有的、外資的、合資的、民營的(沃爾瑪、家樂福、太平洋、王府井、武漢商聯集團、大商、國美永樂的聯姻),群雄逐鹿,劍拔弩張,強手如林,百聯集團要實現願景目标,立于世界流通業之林,必須要知難而進、迎難而上;必須隻争朝夕、絕地反擊;必須要以兩強相遇勇者勝的鬥志,永不懈怠、推進整合、大力集約、互聯互動、做大做強。

其次,“遇強更強,誠信緻遠”是一種能力體現。在全球經濟一體化千帆競發、百舸争流的今天,百聯要争流鬥浪、勇立潮頭,增強在國際商貿流通業的話語權和“叫闆”能力,捍衛中國民族流通業的尊嚴,必須牢固樹立責任意識、大局意識、協同意識;必須精誠團結,資源共享、守望相助、協同配合,都說對百聯有益的話、都做對百聯有利的事、都揚百聯美名、都樹百聯品牌,我們要比競争對手做得更好、比市場成長更快,引導市場、引導消費,提升成員企業的競争能力、抗禦風險的能力、盈利能力,切實壯大集團的綜合經濟實力。

第三,“遇強更強,誠信緻遠”是一種意志品格。市場經濟不同情弱者,不相信眼淚,百聯不僅要敢于競争,更要善于競争。如果說,敢于競争是魄力和勇氣的話,那麼,善于競争就是實力和底氣。要做到善于競争,就需要我們堅持發展不動搖、深化改革不放松、銳意創新不停步,痛下決心,努力實現經濟增長方式和經營管理模式的優化。

市場經濟是法制經濟、信用經濟,誠實守信是商貿流通業必須遵循的第一法則和生存、可持續發展的根本。“誠信緻遠”是百聯集團向社會作出的莊嚴承諾,是百聯集團立業之基、健業之本、興業之源。

第四,“遇強更強,誠信緻遠”是一種價值取向和理想追求。“誠招天下客,譽從信中來”,以“服務創造價值”為核心價值觀的百聯集團,我們要象愛護自己眼睛一樣愛護誠信、崇尚誠信、恪守誠信。因為,誠信可以創造市場、誠信可以創造顧客、誠信可以遏制對手,誠信可以創造價值。

人無信不立,業無信不興。“誠信”是做人的根本,也是做企業的根本。相互誠信是合作的基礎,也是合作成功的催化劑。誠信不是“化妝品”,而是“必需品”。百聯不僅要對員工講誠信、對供應商講誠信、對股東講誠信,更要對消費者、對社會講誠信。

百聯物流之謎

在百聯成立前,一百、聯華、華聯都屬于商委,而物資集團則隸屬于經委,業界一緻認為百聯之所以把物資集團這個“外人”拉上,正是為了擁有一個可以自由支配的第三方物流系統。物資集團的雄厚物流實力再加上一百、友誼、華聯原有的物流配送體系,百聯物流系統的規模在國内絕對是個“巨無霸”。有政府高層人士認為,未來百聯的新物流集團将以物資集團為主,充分利用其倉儲、網絡、運輸優勢,整合其他三大集團原來各自的物流渠道,成為一家同時面向百聯集團和市場的大型物流集團。但百聯物流的重組并非如此簡單,首先不同業态的物流配送要求并不一樣,百聯物流原先的用途主要是超市,而物資集團原先的優勢是生産資料;雖然物資集團加上三大物流集團的采購能力相當驚人,但是第三方物流系統卻并不隻是大規模采購那麼簡單。新的第三方物流集團一開始就擁有三家固定客戶,這雖然是一大優勢,但如果配送不當也有可能産生矛盾。還有新的物流集團應如何妥善處理三大商業集團與物資集團原有客戶關系等問題。據悉,百聯正在請麥肯錫咨詢公司這個“軍師”出謀劃策,而百聯重組後的物資集團這一塊令“軍師”也有些頭痛。不單單是麥肯錫,也有專家學者大呼看不懂——上海市人民政府特聘決策咨詢研究專家楊建文就毫不掩飾臉上的難色,“物流這一塊是個大問題。百貨業是生活資料,物資集團(先前)一直面向生産資料。不同的業态決定了很多不同:存貯用的倉庫、運輸用的車輛、配送的流程等,怎麼并?”但他同時也肯定了物資集團的頑強生命力,“從早前物資局時代的分配式配送到面向市場的激烈競争,還沒有死掉……”。的确,上海物資集團經過近50年的建設和發展,形成了數以萬計的商流、物流的客戶群體,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有上千家經營網點,形成了覆蓋上海市及各省市的營銷網絡;還有近幾年建成的電子商務網絡,初步具備了與現代物流相配套的商流、信息流條件;還有一大批初步具備從事現代物流能力的專業人才。楊建文肯定:如果能夠充分利用自身條件,抓住上海欲成為全球現代物流中心的樞紐之一的機會,上海物資集團非常有可能成為優秀的第三方物流企業。畢博咨詢的董事朱農飛博士認為,百聯物流要發展,定位很重要:一種情況是隻為集團内部服務,作為配送中心降低集團物流成本;另外一種情況是首先建設現代化物流,為未來作為獨立的“第三方”物流做準備。如果僅是内部服務還比較好處理,但若想成為獨立第三方物流,就“一定要明晰‘物流’與一個集團内部的‘配運中心’的區别”。朱農飛表示,做“物流”一定要有主動設計規劃的能力,從而為客戶降低成本,所以真正的“物流”是要與集團的CFO接洽,而不是與儲運部接觸。如果百聯物流要想成為獨立的一塊,那麼必須增加投入,才可能創造新的利潤點,而“百聯是否有這樣的精力和實力?”雖然百聯物流的發展面臨很多挑戰,但朱農飛強調,百聯物流還是有很多機會,因為我國目前物流領域大多還是小公司的分散性競争,常常是“滿車去空車回”,跨地區的物流集團并沒有,而百聯物流的成立将可填補這個市場空缺。在百聯成立前,物資集團曾構架過一個“七位一體”的戰略發展模式,拟定的戰略布局性項目有:南彙國際航運中心物流園區、浦東國際空港物流園區、羅泾港油品儲備配送基地、漕泾化工物流基地、西北物流基地、嘉定國際汽車城物流基地以及現代物流營運中心(大廈)等物流項目。但在百聯成立後,原有的計劃是否還具備可實施性,值得懷疑。據上海物資集團發展部介紹,目前他們正在配合百聯集團物流調研小組開展工作,之前的計劃能否繼續下去,還是未知數。相對于百聯内生産資料與生活資料整合的“困難”,有專家認為,華聯超市和聯華超市在物流方面的“合并同類項”倒是種便捷地降低成本的方式。近幾年,華聯超市和聯華超市在物流方面下了很多功夫——2002年6月6日,華聯超市投資的上海華聯超市物流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據了解,華聯超市目前在滬、京、甯等地共設有5座現代化管理的相互聯網的配送中心,年配送額達到20億元。而聯華超市2002年也投入5000萬巨資建立了科技含量與規模均屬國内領先之列的物流配送中心,其配送效率可與國外先進水平相媲美。聯華以兩個總面積僅為5.7萬平方米的配送中心滿足了1000家門店的配送需求,而配送費率一直控制在2%以下,低于世界著名連鎖企業的平均水平。随着百聯集團的成立,一旦華聯、聯華超市順利整合,百聯物流就在物資集團的基礎上再加上華聯、聯華的物流,定能起到拾遺補缺、降低成本的作用。但目前華聯、聯華超市的配送中心均在上市公司内,如何在上市公司間公正公開交易、置換;如何順利解決原有物流重複建設等諸多問題都值得商榷。此外在兩大物流基地間,目前均已吸收了一些民間資本,華聯物流、聯華物流在某種程度上都已實現了MBO,特别是華聯物流在去年的增資擴股中,還吸納了來自台灣的秋雨環球物流的資本。一旦華聯物流、聯華物流和物資集團進行合并,這些都是需要考慮的問題。“其實說難也難,說不難也不難”,對于百聯集團物流這一塊的重重迷霧,朱農飛認為,隻要百聯能認清自己,在認真分析自身的業務能力、物流人員的素質以及IT系統的狀況後,定能由此“找到自己的位置”。

百聯集團定位之争:産業型?控股型?

在上海市政府大力推進國有資産新一輪重組的背景下,組建已滿5年的百聯集團,正尋求新的上海市定位。

2008年1月走馬上任的百聯集團董事長馬新生,在經曆半年多的内部調研之後,開始在集團内部讨論下一個五年規劃。而這一讨論又有個新的大背景,即上海市最近推出的《關于進一步推進上海國資國企改革發展的若幹意見》(下稱《若幹意見》)。

2003年4月組建的百聯集團,集合了上海大部分商貿零售類國有資産,2007年營業收入1480多億元,是上海市排名第二的市屬國有企業集團。

馬新生在最近舉行的百聯集團幹部大會上指出,要“在事關百聯重大改革問題上達成共識,形成合力,實現百聯新跨越,扛起振興民族商業的大旗”。而新的五年規劃的大目标,是“五年後成為真正全國性大企業”。

“通過合并重組,百聯已經做大了,現在的問題是如何做強。”一位參加近期幹部大會的百聯内部人士告訴本報記者,要真正成為全國性大企業,到底是選擇産業型還是控股型的管控模式?集團内部正展開讨論。

控制權辯争

“雖然《若幹意見》正式文件還沒拿到,但市國資委官方信息已出台,大方向已經有所了解。”百聯内部人士說,在新的文件精神下,集團的定位會進一步清晰。

9月3日下午,上海專門召開了市政府新聞發布會,市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楊國雄介紹了《關于進一步推進上海國資國企改革發展的若幹意見》的有關情況。

《若幹意見》強調健全市場化選人用人機制,取消國企領導的行政級别(“力求企業領導人員的管理區别于黨政機關幹部的管理”)。

“事實上,現在百聯的市場化程度還很低。”百聯内部人士說,市場化企業,着重關注的是競争對手走向。工作中心主要圍繞顧客、供應商、合作夥伴,以市場參與者為導向,“而現在的百聯集團,主要強調的是幹部管理與國有資産保值增值,仍是以幹部管理為導向”。

而集團總部的定位,到底是管産業還是管投資,做産業型還是控股型集團,仍不清晰。百聯集團的成立,是先有子公司再有母公司的,先天性的就是一個控股型集團。但集團總部的架構與定位,又重度偏向管理産業方向。

“百聯集團的經營性資産,主要集中在下屬的上市公司,資本的社會化程度比較高。”百聯内部人士說,對于控股子公司,原則上隻能通過進入控股子公司的董事會來管理公司,或者在子公司的股東大會行使人事與投資等決策權。

但現實情況是,集團在控股子公司的投資權與人事權方面,行使了很大的直接管理權,人事任命上甚至“下管一級”,将二級子公司的高管人事任免權都收歸集團總部。

“一個真正的控股型集團,應該做到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這就意味着應該下放投資權限與人事權限,因為控股子公司是獨立法人,股東隻能通過股東大會與進入子公司董事會來影響後者。”百聯内部人士說,“現在的情況直接幹預日常業務,後果是提了10多年的市場化改革,仍止步不前,甚至是在倒退。”

“有關集團總部定位,以及如何定位下屬子公司的投資權限、财務支配權限、市場地位等方面的讨論,已經在内部會議上展開。”上述人士說,在《若幹意見》這些新的指導文件出台實施後,或許集團總部定位會進一步清晰。

而集團總部若要做真正的産業型集團,将面臨資金上的直接挑戰。因為百聯集團不直接經營産業,資金來源是貸款或子公司分紅。分紅帶來的資金不會太多,舉債投資會讓集團不堪重負。

是回歸控股型集團的本位,還是繼續建設強勢總部?是百聯高層面臨的現實挑戰。

資源整合

走過五載的百聯集團,馬新生已是其第三任董事長。

百聯集團成立之初設立的8個事業部,按照既定的方向合并同類項,如今已有7個事業部完成了公司化改制。

百貨闆塊,資本層面第一百貨與華聯商廈上市公司合并成百聯股份(600631.SH),業務層面建立統一招商與采購平台,目前已取得較好資源整合效應。

生産資料貿易闆塊,已經将主要資産整合到上海物貿(600822.SH)的殼中。

三大主要業務闆塊中,超商事業部是最後一個沒有完成整合的闆塊。

百聯今年一直在進行的“三增強”讨論,8月20日的現場交流會就放在超商事業部,主題是“資源節約”與“創新”。因為超商事業部的業務,占據了集團總量的半壁江山,也成了百聯内部整合最後一個未被攻克的堡壘。

“超商事業部的整合,5年多時間一直未動,不僅面臨外部壓力,内部壓力也越來越大。”百聯内部人士告訴本報記者,百聯要做強,資源節約與創新意識,當然非常重要,但是沒有完成資本整合,創新與資源節約都是事倍功半,所有的嘗試都難以奏效。

百聯要“扛起振興民族商業大旗”,超商業務的做大做強不可或缺。聯華超市(0980.HK)已經成為主要的資本與經營平台,因為聯華占據了百聯超商80%以上的份額。

目前,百聯集團旗下的友誼股份(600827.SH)持有聯華超市約34%的股權,上實控股(0363.HK)持有約21%的股權。

“百聯集團雖然是聯華超市第一大股東,但是權重并不高。”百聯内部人士說,要提高上市公司的控制力,隻有注入資産換取股份。這也符合《若幹意見》的資産證券化方向。

現在未上市的超商資産,主要是華聯超市、華聯吉買盛、華聯羅森便利。華聯超市的營業收入,每年隻有30多億元,而聯華超市的營業收入,每年約為300億元;華聯吉買盛雖然有20多個大賣場,但是60%的控股權在港佳控股(0605.HK)手中,華聯羅森便利的規模也不大。

“即使把這些資産全部注入聯華超市,換取的股份也不會太多,也就10%左右。”百聯内部人士說,資産注入的價格,還得市場決定,需要其他股東認可。

根據《若幹意見》的指導精神,這些非上市資産注入上市公司的步伐将提速。同時,百聯集團買進上實控股持有的聯華超市約21%股權,以提升持股比例。

“隻有先完成資本整合,才能進行資源整合。”百聯内部人士說,資源節約與創新,都離不開資本整合。超商闆塊資本整合方案已經非常明朗,隻等決策者去推進與操作。

目前,百聯集團雖然擁有一個強勢總部,但是統一營銷,還主要是口号式的,難見實效。下屬企業經營模式各異、組織體系不同、信息系統不同,這些障礙都難以讓統一營銷達到既定的效果。

百聯集團強力推進的“強店戰略”,正在成為一個推動内部業務流程變革的引擎。但在新一輪國企改革背景下,百聯集團各級主體的定位與決策權限,成為當前百聯集團新五年規劃的重要課題。

組建及曆史

百聯集團的組建是中共上海市委、市政府為了應對中國加入WTO後全面開放零售業市場和服務貿易領域的嚴峻挑戰,增強國有經濟的控制力,打造上海現代服務業新高地,提升上海城市國際競争力的重要舉措。2003年4月24日,被業界譽為“商業航母”的百聯集團宣告成立。以此為發端,拉開了上海新一輪國資調整、國企改革的恢弘大幕。

百聯集團是由原上海一百集團、華聯集團、友誼集團、物資集團合并重組的大型國有商貿流通産業集團。注冊資本10億元,資産總額達300億元,集團基本涵蓋了生活資料和生産資料的全部經營業态,直接和間接控股百聯股份、物貿股份、友誼股份、第一醫藥、聯華超市等5家上市公司,經營網點以上海為中心,輻射全國25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共7000家,從業人員25萬。

2005年,百聯集團實現經營規模1385億元,上繳稅金16億元,實現利潤9億元,經營總面積達500萬平方米,在“中國企業500強”中,名列第16位,在“中國大企業集團”綜合經濟實力排名中,位居第34位,是中國規模最大、業态最全、輻射最廣的國有商貿流通産業集團。

百貨是百聯集團的主力闆塊之一,是百聯最重要的利潤源。其核心企業是上海百聯股份有限公司。百聯股份被奉為中國本土商業類上市公司的“新貴”,倍受基金和股民追捧,經營業績不斷攀升。該公司集聚滬上衆多商業優質資産,荟萃了一大批飲譽上海、蜚聲全國的百貨大店、名店,當年聞名遐迩的上海灘四大百貨公司,如今百聯麾下有其三……上海第一百貨商店、永安百貨、上海第一八佰伴、東方商廈、華聯商廈、上海時裝公司、虹橋友誼商店、上海婦女用品商店、新華聯大廈......這些匠心獨運的建築、琳琅滿目的商品、美輪美奂的氛圍,“蒙太奇”般映射出中國商業的風雨兼程、滄桑巨變,講述着中國百貨如頌如歌的動人故事,演繹着上海這座時尚之都、活力之都、魅力之都的浪漫與典雅。

這幢設計精巧、氣宇軒昂的建築就是著名的上海第一八佰伴,百聯集團總部所在地,有人戲稱:第一八佰伴是百聯的“首府”。就是這個八佰伴,創造出多項中國第一:中國第一家經國務院批準成立的中外合資商業零售企業;創造了開業當天顧客人數107萬的基尼斯世界記錄;創造了零售行業日銷售6546萬元、每秒銷售980元的全國記錄;近三年,蟬聯百貨公司單店銷售總額、利潤總額全國第一的桂冠,是對百聯集團貢獻率最大的成員企業,由此可見,百聯總部辦公于此,意味深長。

超級市場是百聯集團的又一主力闆塊,是百聯搶灘國内市場,與外資超市貼身催搏的先遣部隊,是百聯經濟規模的重要增長極。百聯超商闆塊集結了聯華超市、華聯超市、世紀聯華、華聯吉買盛、華聯羅森、聯華快客等三大業态、四大企業、六大品牌。

企業新聞

國資委黨委副書記呂永傑慰問集團離休幹部顧乃文

1月25日上午,市國資委黨委副書記呂永傑在老幹部處處長黃建國、集團老幹部辦公室主任周德林陪同下,慰問了二次國内戰争時期參加革命的離休幹部[1]顧乃文。呂永傑關切地問候了顧老的近況,并祝他生活幸福,健康長壽。[2]

百聯集團10年換四任董事長陳曉宏、葉永明正式加入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